各种负反馈电路的作用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负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负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直流反馈的作用:主要用于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交流反馈的作用:改善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例3-1判断图3-8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
分析步骤:
(1)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看输出端)
(2)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看输入端)
(3)判断反馈极性;(瞬时极性法)
三、课堂小结
1、与反馈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2、各类反馈的判别方法
四、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的概念:反馈信号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串联
并联反馈的概念:反馈信号的输入端与信号源并联
判断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的方法:输入端短路法
P66图3-7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分析
五、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的概念:反馈量只含有直流量的反馈
交流反馈的概念:反馈量只含有交流量的反馈
这些都会影响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和使用效果。所以,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就是负反馈技术。目前的实用电路中无不包含负反馈技术。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的就是专门研究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问题,而且主要研究对交流信号起反馈使用的交流负反馈电路。
二、新课讲授
一、什么是反馈
反馈的概念: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端,并对输出入信号产生影响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习题册习题
P65图3-4判别反馈极性(一)
P66图3-5判别反馈极性(二)
三、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的概念:反馈信号取自放大器输出电压,其与放大器输出端并联。
电流反馈的概念:反馈信号取自放大器输出电流,其与放大器输出端串联。
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方法:输出短路法
P66图3-6反馈信号在输出端的取样方式分析
高级技工学校
文化理论课教案
编号:QD-0707-03流水号:

负反馈学习资料

负反馈学习资料

1.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电压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的反馈称为电压反馈;电流反馈,反馈信号的大小与输出电流成比例的反馈称为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将输出电压…短路‟,若反馈回来的反馈信号为零,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2.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同一个电极,则为并联反馈,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流相加减的关系;反之,加在放大电路输入回路的两个电极,则为串联反馈,此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电压相加减的关系。

负反馈放大电路有以下四种组合类型:①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②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③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④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3.四种负反馈类型的分析(1)电压串联负反馈图6-2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①找出反馈电路,判断其极性及反馈类型对图6-2所示电路,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经RE加在发射极E上的反馈电压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且加在输入回路的两点,故为串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是电压反馈。

②特点对于串联电压负反馈,在输入端是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相减,所以反馈系数(2)电压串联负反馈(a)(b)图6-3(a)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b)是它的交流通路。

①找出反馈电路,判断其极性及反馈类型R F既是放大电路的偏置电阻,又是联系输出回路的反馈电阻,构成反馈回路。

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②特点对于电压并联负反馈,在输入端采用电流相加减。

即所以(3)电流串联负反馈(a)(b)图6-4(a)是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b)是它的交流通路。

①找出反馈电路,判断其极性及反馈类型对图6-4所示电路,R E既有直流电流负反馈又有交流电流负反馈信号,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经RE加在发射极E上的反馈电压为…+‟,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同,且加在输入回路的两点,故为串联负反馈。

因输出电压短路,反馈电压仍然存在,故为串联电流负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四)德育达成: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了“有得必有失”人生哲理
(五)随堂练习:
1、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
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使放大倍数,同时提高放大倍数的,非线性失真。
3、要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提高其输入电阻,应引入的负反馈类型是。
§7.5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一)
——反馈的基本概念、类型
教学目标:1、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反馈的类型
3、掌握负反馈的四种基本形式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治学作风
培养学生理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反馈的类型、负反馈的四种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反馈的概念、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反馈信号接发射极,所以为串联反馈。
综上所述,反馈元件Rf引入的反馈类型是电压串联负反馈。
(五)德育达成: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随堂练习:
1、通常采用法判别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2、判别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可采用法。
3、判断题:
串联反馈都是电流反馈,并联反馈都是电压反馈。()
电压反馈送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电压。()
类比的方法
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化整为零:



(理解记忆)
看图
形象记忆
只看输出端,与输入端无关
只看输入端,与输出端无关
连线的形式方便记忆
只看输出端,与输入端无关。
只看输入端,与输出端无关。
讲练结合
带着问题学习
电阻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注意:仅能减小失真,并不能消除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课3-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课3-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知方向 • 晓规律 • 懂原理
一、知识回顾
ii RS us
ui 第一级 uo1 ui2 第二级 uo2 uin 末 级
RL uo
二、负反馈
(a)自动循迹小车系统
(b)激光末制导炸弹武器系统
应用负反馈的实际系统
二、负反馈
1.反馈的概念
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些元 件或网络,反向送回到输入端,并对原输入信号产生影响的过程,就称为反馈。
(2)交、直流反馈
①直流反馈——电路将直流量反馈到输入回路 在直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 ②交流反馈——电路将交流量反馈到输入回 路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
交直流共存 的反馈
直流反馈
Rb1
Cb1
+
+
u i
Rb2
-
+
+VCC Rc
Cb2
T
RL
+
u
o
Re
ie
IC Ce
-
(3)电压、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 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的部分或全部
+
XoF)
1
A
=
1 A
+F
= 1+AF
1 A F 称为反馈深度
(1) 1 A F 1 时, AF A , 一般负反馈
(2) 1 A F 1 时,深度负反馈
(3) 1 A F 1 时, AF A , 正反馈 (4) 1 A F 0 时, AF , 自激振荡
3.反馈的分类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A
RL uo
io
A
RL uo
电压 反馈
F

负反馈电路说课稿

负反馈电路说课稿

负反馈电路说课稿负反馈放大电路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负反馈放大电路。

下面我就从课题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这三大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思想。

一、课题分析:(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系列课程的入门基础知识,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我所说的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是本章也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是对基本放大电路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同时也是学习后续集成运放电路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在这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苏士美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方法;会制作负反馈放大电路;学会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调试,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2、能力目标:(考虑到职业学校特点,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增进合作互助意识,养成认真细致、规范的职业素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操作的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讨论、探究,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二)单元教学重点: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单元教学难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与调试(三)学情分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所教的学生是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初步具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电子绘图能力和一定的电子技能。

学生喜爱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

二、教学方法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以实物演示——相关知识学习——任务实践——点评分析为主线,综合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其主体地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负反馈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4. 负反馈的应用实例5. 负反馈的调试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分析实际电路,使学生掌握负反馈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放大电路实验器材。

3. 负反馈电路图及实物展示。

4. 相关问题讨论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负反馈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负反馈是指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从而影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的一种现象。

负反馈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反馈信号的相位关系,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稳定放大倍数、减小失真、扩展频带、提高线性范围等。

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判断负反馈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反馈信号的相位关系、分析反馈电路的组成部分、利用反馈方程进行计算等。

4. 负反馈的应用实例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实例有: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5. 负反馈的调试与维护负反馈的调试与维护主要包括:调整反馈电阻、检查反馈电路的连接、检测反馈信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第一章:放大电路基本概念1.1 放大电路的定义1.2 放大电路的作用1.3 放大电路的分类1.4 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第二章: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与负反馈2.1 反馈的概念2.2 正反馈与负反馈的区别2.3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2.4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第三章:放大电路中的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3.1 电压反馈的概念与特点3.2 电流反馈的概念与特点3.3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3.4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比较第四章:放大电路中的串联负反馈和并联负反馈4.1 串联负反馈的概念与特点4.2 并联负反馈的概念与特点4.3 串联负反馈与并联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4.4 串联负反馈与并联负反馈的比较第五章: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应用实例5.1 负反馈在功率放大器中的应用5.2 负反馈在模拟集成电路中的应用5.3 负反馈在振荡器中的应用5.4 负反馈在其他放大电路中的应用第六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稳定性分析6.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影响6.2 稳定性的判断方法6.3 负反馈增益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6.4 提高放大电路稳定性的措施第七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频率响应7.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影响7.2 频率响应的测试方法7.3 负反馈在低频和高频应用中的不同作用7.4 改善频率响应的策略第八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线性度改善8.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线性度的影响8.2 非线性误差的来源与影响8.3 负反馈对非线性误差的补偿作用8.4 提高放大电路线性度的方法第九章: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噪声性能优化9.1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噪声的影响9.2 噪声的来源与特性9.3 负反馈在降低噪声方面的作用9.4 降低放大电路噪声的实践方法第十章:负反馈在现代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负反馈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10.2 负反馈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10.3 负反馈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0.4 负反馈在其他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放大电路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负反馈电路的作用

负反馈电路的作用

负反馈电路的作用:
负反馈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技术,其作用是稳定和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具体而言,负反馈电路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负反馈电路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
并对差异进行修正。

这样可以减少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漂移和噪声等问题,从而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2. 扩大放大器的带宽:负反馈电路可以通过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来扩大放大器的
带宽。

这是因为放大器的增益与带宽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通过适当选择反馈电路的参数,可以在放大器的增益和带宽之间取得平衡。

3. 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负反馈电路可以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通过将一
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可以校正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从而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

4. 降低输出阻抗:负反馈电路可以降低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使得放大器能够更
好地适配负载。

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可以有效地降低输出阻抗,提高放大器的输出能力。

总的来说,负反馈电路的作用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对放大器的性能进行修正和优化,从而达到稳定、线性、宽带和适配负载等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负反馈电路的作用各种负反馈的作用1. 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2.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电流负反馈能够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

串联和并联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的,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负反馈电路种类负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不同组合形式,负反馈放大器共有下列四种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负反馈电路接在本级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时称为本级负反馈电路,当负反馈电路接在多级放大器之间时(在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和后级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称为放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6. 负反馈信号前面是从结构上介绍负反馈电路,下面从参加负反馈的信号特征上介绍负反馈,根据参加负反馈的信号不同,分有下列几种:直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直流电流,没有交流电流。

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状态,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稳定了,它的交流工作状态也就稳定了,所以直流负反馈的根本目的是稳定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

交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交流电流,没有直流电流。

交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改善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改善放大器输出信号质量。

交流和直流双重负反馈在这种负反馈电路中,参加负反馈的信号是直流和交流,同时具有直流电和交流两种负反馈的作用。

高频信号负反馈它是指只有电路中的高频信号参加负反馈,低频信号则不参加负反馈。

同理,还有低频负反馈和某一频率信号进行负反馈的电路等。

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法1. 判断反馈的有无,找出反馈元件分析电路中有没有将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联系起来的反馈元件,如果有,就有反馈存在,否则,就没有反馈。

图1所示电路中,三极管V1的射极电阻RF1既在V1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所以RF1是V1级的反馈元件。

同理,RF4`RF5为V2级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而RF2`CF组成的支路一端与V2级的输出端相连。

另一端与V1级的输入回路相连,所以它是连接两级放大电路间的反馈元件,构成了级间反馈。

同理,RF3亦构成了级间反馈。

2. 判断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判断反馈的级性,可运用瞬时级性法。

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设定输入信号为正,再依次沿信号传输途径,按相关点相位变化情况,标出各点对地的交流瞬时极性(标注时,极性相反的情况,只有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入b极与输出c 极,变压器的异名端,其他回路处。

若反馈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入端,二者极性相同为正反馈,极性相反负反馈;若注入的是公共端,则二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在图1 中,判断CF`RF2支路的反极性时,设V1的基极b1为正,则集电极c1为负—V2的b2极为负—集电极c2为正—RF2`CF为正—V1的射极e1为正,因为入是V1的公共端,因为RF2`CF引入的是负反馈(若RF2`CF一端接的是V1的b极,则变为级间正反馈);同理,判断RF3的性极时,b1为正—c1为负—b2为负e2为负—RF3为负—b1为负,所以RF3引入的为级间负反馈。

3. 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从放大电路反馈的支路中,在反馈信号的取样输入端判断。

方法:假想负载两端与电路端断开,如反馈网络输入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直接相连,为电压反馈;若与放大器的公共端相连,为电流反馈。

图1中,假想RL在图中“×”处断开,RF2`CF的构成的反馈支路与V2的输出端c极相连,所以是电压反馈;RF3`RF4接在V2的公共端,所以是电流反馈。

又如图2中,负载FL 在“×”处断开,反馈元件RF的信号输入端不与输出端相连而与公共端相连,因而是电流反馈。

4. 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从放大电路中,反馈信号注入到输入回路的情况来判断,若反馈信号注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若反馈信号注入到入大器的公共端,则为串联反馈。

如图1中,RF2`CF支路与V1的发射极(公共端)相连,所以是串联反馈,RF3支路与V1的基极(输入端)相连,是并联负反馈;图2中RF与运放A的公共端相连,因而是串联反馈。

5. 判断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首先看反馈支路取出的信号是直流还是交流,或是交直流都有。

如图1中。

RF3支路的反馈信号取自RF5的上端,该点与地接有电容C3,旁路了RF5上端的交流信号,所以RF3为直流信号;其次看反馈支路中有无电容或电感元件。

如图1中,RF2`CF支路中CF具有隔直作用,只有交流信号通过,所以是交流反馈;图2中,RF支路既有交流信号又有直流信号,所以是交流直流反馈。

综上所述,图1中,RF1为V1级的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F2`CF为级间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RF3为级间直流电流负反馈,RF4为V2级的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F5为V2级的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图2中,RF为交直流电流负反馈。

负反馈电路的种类和作用1. 电压负反馈电压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负反馈信号,也就说负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压VO成正比。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是: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并联在放大器输出端与地之间的,所以能够降低放大器的输出电压2. 电流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输出信号电流的一部分作为负反馈信号,换句话说:反馈信号VF与输出电流IO成正比。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是:电流负反馈能够定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电流。

由于电压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出回路中的,所以提高了放大器的输出电阻。

3. 串联负反馈电压和电流负反馈都是针对放大器输出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从放大器输出端的取出方式。

串联和并联负反馈则是针对放大器输入端而言的,指负反馈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的方式。

串联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串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的,这样的负反馈称为串联负反馈。

串联负反馈的特点是:串联负反馈右以降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由于串联负反馈元件是串联在放大器输入回路中的,所以这种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4. 并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是指负反馈网络取出的负反馈信号VF,同放大大器的输入信号Vi以并联形式加到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这样的负反馈称为并联负反馈。

并联负反馈的特点是:并联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放大器的电流增益。

由于并联负反馈元件是与放大器输入电阻相并联的,所以这种负反馈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5. 负反馈电路种类负反馈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根据负反馈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不同组合形式,负反馈放大器共有下列四种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电路;负反馈电路接在本级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端之间时称为本级负反馈电路,当负反馈电路接在多级放大器之间时(在前级放大器输入端和后级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称为放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6. 负反馈信号前面是从结构上介绍负反馈电路,下面从参加负反馈的信号特征上介绍负反馈,根据参加负反馈的信号不同,分有下列几种:直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直流电流,没有交流电流。

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稳定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状态,放大器的直流工作稳定了,它的交流工作状态也就稳定了,所以直流负反馈的根本目的是稳定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

交流负反馈它是指参加负反馈的信号只有交流电流,没有直流电流。

交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改善放大器的交流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改善放大器输出信号质量。

交流和直流双重负反馈在这种负反馈电路中,参加负反馈的信号是直流和交流,同时具有直流电和交流两种负反馈的作用。

高频信号负反馈它是指只有电路中的高频信号参加负反馈,低频信号则不参加负反馈。

同理,还有低频负反馈和某一频率信号进行负反馈的电路等。

电路中反馈类型的判断法1. 判断反馈的有无,找出反馈元件分析电路中有没有将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联系起来的反馈元件,如果有,就有反馈存在,否则,就没有反馈。

图1所示电路中,三极管V1的射极电阻RF1既在V1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又在输出回路,所以RF1是V1级的反馈元件。

同理,RF4`RF5为V2级放大电路的反馈元件,而RF2`CF组成的支路一端与V2级的输出端相连。

另一端与V1级的输入回路相连,所以它是连接两级放大电路间的反馈元件,构成了级间反馈。

同理,RF3亦构成了级间反馈。

2. 判断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判断反馈的级性,可运用瞬时级性法。

先在放大器的输入端设定输入信号为正,再依次沿信号传输途径,按相关点相位变化情况,标出各点对地的交流瞬时极性(标注时,极性相反的情况,只有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入b极与输出c 极,变压器的异名端,其他回路处。

若反馈信号注入电路的输入端,二者极性相同为正反馈,极性相反负反馈;若注入的是公共端,则二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在图1 中,判断CF`RF2支路的反极性时,设V1的基极b1为正,则集电极c1为负—V2的b2极为负—集电极c2为正—RF2`CF为正—V1的射极e1为正,因为入是V1的公共端,因为RF2`CF引入的是负反馈(若RF2`CF一端接的是V1的b极,则变为级间正反馈);同理,判断RF3的性极时,b1为正—c1为负—b2为负e2为负—RF3为负—b1为负,所以RF3引入的为级间负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