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1528大鼠静脉重复给药90天毒性试验胡金芳课件-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药物毒理学: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1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Repeat dose toxicity study
1
提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内容 分类实例讨论 结果的综合分析
2
第一节 概述
3
Single dose
Drug
in vivo:ADME
Repeat dose
Drug
Drug
Drug
Drug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repeatrepeatdosedosetoxicitytoxicitystudystudy是是观察观察反复给药情况下反复给药情况下实验动物出实验动物出毒性反应毒性反应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主要靶器官主要靶器官毒性反应的性质和毒性反应的性质和损害程度损害程度可逆性等可逆性等毒性产生时间毒性产生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应的时间应的时间有否迟发性毒性反应有否迟发性毒性反应有否蓄积毒性有否蓄积毒性耐受性耐受性descriptivetoxicologdescriptivetoxicologyy无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无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obviousadverseeffectlevelobviousadverseeffectlevelnoaelnoaelappliedappliedtoxicologytoxicology二应用意义
❖ 其他:瘤内注射 、舌下给药
23
4、给药频率 : ❖理想的给药频率及给药间隔尽量与人拟用
方式一致 ❖原则上应每天给药,给药期限长(3个月
或以上)的药物每周至少应给药6天。 ❖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设计给药频率(t1/2)
24
5、给药期限 : ❖与拟用的临床疗程、临床适应症和
用药人群有关
Repeat dose toxicity study
1
提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基本原则与要求 基本内容 分类实例讨论 结果的综合分析
2
第一节 概述
3
Single dose
Drug
in vivo:ADME
Repeat dose
Drug
Drug
Drug
Drug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repeatrepeatdosedosetoxicitytoxicitystudystudy是是观察观察反复给药情况下反复给药情况下实验动物出实验动物出毒性反应毒性反应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主要靶器官主要靶器官毒性反应的性质和毒性反应的性质和损害程度损害程度可逆性等可逆性等毒性产生时间毒性产生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应的时间应的时间有否迟发性毒性反应有否迟发性毒性反应有否蓄积毒性有否蓄积毒性耐受性耐受性descriptivetoxicologdescriptivetoxicologyy无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无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obviousadverseeffectlevelobviousadverseeffectlevelnoaelnoaelappliedappliedtoxicologytoxicology二应用意义
❖ 其他:瘤内注射 、舌下给药
23
4、给药频率 : ❖理想的给药频率及给药间隔尽量与人拟用
方式一致 ❖原则上应每天给药,给药期限长(3个月
或以上)的药物每周至少应给药6天。 ❖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设计给药频率(t1/2)
24
5、给药期限 : ❖与拟用的临床疗程、临床适应症和
用药人群有关
第15章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课件

七、观察及测定指标
药物的长期毒性试验基本上可通过对实验动物的体 格检查,日常观察,食耗及饮水量,体重和器官重 量,血液学指标,心电图描记,尿液分析,临床生 化检验及病理组织学研究加以确认。
2024/4/9
3
基本概念和目的
长期毒性试验与急性毒性试验的根本差异:
1. 给药的期限不同。
急性毒性试验为一次性给药或 24 小时内多 次给药;
长期毒性试验为连续多日接触一定剂量给药, 给药期限为临床用药的 3-4 倍时间。 对长期毒性试验各国之间无统一的时间规定。
2024/4/9
4
基本概念和目的
2
4
12 70
注:有些资料记载的动物体型系数(R)为此表中R 值的1000 倍,如小鼠R 为59,大鼠R 为 90,这不影响药物剂量的折算。
2024/4/9
28
对于标准体重的动物:
每只用量(mg/只)DB= DA· KB KA
千克体重剂量(mg/kg)dB= dB· KB KA
KA,KB,RA,RB 值由上表查找。
2024/4/9
32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五、限度试验
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提出如果一种 化合物以1000mg/kg的剂量,按规定期限连续 给药,不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毒性反应,而且根 据结构相关药物的已有资料,估计不会产生毒性 的话,就不需要再用三个剂量来进行试验,除非 预期临床需要更高的剂量。
剂量水平选择的方法
➢(1)半数致死量(LD50)法 ➢(2)短期蓄积试验过渡法 ➢(3)药代动力学(MBS)法 ➢(4)最大耐受量法(MTD法) ➢(5)临床拟用剂量法(ACD法) ➢(6)等效剂量法
2024/4/9
27
95%除草啶原药90天喂养对大鼠的毒性实验研究

< .1 , 0O ) 高剂量组的 G U明显低于对照组( O0 ) 提 示受检样 品对雄性 大鼠糖代谢和 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 L p< .5 , 雌性 大鼠 中、 高剂量组的 A P明显低 于对 照组( 0 0 , 0 0 ) 高剂量的 A T明显高于对照 组( 0 0 ) L p< .5P< . 1 , S p< .5 、
杨 凡 , 周 明, 国秀 , 谢 吴冬梅 , 罗勇兵 , 李启 富, 志勇 刘
( 西省 职业病 防治研究 院毒理研究室 , 江 江西 南 昌 30 0 ) 3 0 6
摘要: 观察除草啶经 口饲喂 9 大鼠血 液、 液、 器重 , 0d对 尿 脏 生化 指标及病 理组 织 学的变化 。依 据 G 16 0 B 57 -
o n GB1 6 0 1 9 ” e it r d p s c d xc lg e t t o s o s 0 d tx ct e t R s l : h 5 7 — 9 5 r g s e e t i e t ioo y ts h d ” f t 9 o ii ts . e u t T e e i o me i y s a e a e w e s w ih f eh g — o e go p mae r t f m e s c n e k e e d o e e p r v rg e k eg t ih d s r u l a s r t e o d w e st t n ft x e — o t h o h o h h i
H B均明显低 于对 照组( OO ) 雌性大鼠的血常规检 查未见 明显改变。血清生化测定结果可见雄性 大鼠中 G p< .1 ;
剂量组的 B N明显低于对照组 ( 0 0 ) 但无剂量一 应关 系; 高剂量组的 T U P< .5 , 反 中、 G明显低 于对照组( p<00 、 . p 5
第十章 重复给药

nk
(二)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1 e nk kt C0 e k 1 e
Cn (Cn ) max e kt
(0≤t≤τ)
C0 e
kt
1 e k 1 e
nk
多剂量函数
(三)稳态血药浓度
重复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不断升高,经一定时间后达 到稳定。稳态时,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等于给药速率
1 e nk kt lim C n lim(C 0 e ) k n n 1 e
e
nk
0
C ss
1 kt C0 e 1 e k X0 - kt e V (1 - e - k )
(四)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在一个给药周期内,血药浓度有波动,血药浓度稳 定地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波动。t=0时血药浓度最大
f ss (n) 1 e
n
2.303 lg(1 f ss ( n ) ) k
n 3.32t1 2 lg(1 f ss ( n) )
例:土霉素在体内t1/2=9h,V=12.5L,在长 期治疗方案中,希望病人的血药浓度>25 μg/ml,并<50 μg/ml,若每隔6h静注 250mg,是否合理?若规定每次剂量为 250mg,给药间隔应多长?
血管外给药
1 1 1 t t kat C ss L( ) e M ( ) e N ( ) e 1 e 1 e 1 e ka
三、负荷剂量(首剂量,Loading Dose)
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第 1次给予一个较大 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之后再 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 效治疗浓度范围,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 为负荷剂量或冲击量,亦称首剂量,常用 X0* 表 示; 维持剂量:X0
(二)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1 e nk kt C0 e k 1 e
Cn (Cn ) max e kt
(0≤t≤τ)
C0 e
kt
1 e k 1 e
nk
多剂量函数
(三)稳态血药浓度
重复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不断升高,经一定时间后达 到稳定。稳态时,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等于给药速率
1 e nk kt lim C n lim(C 0 e ) k n n 1 e
e
nk
0
C ss
1 kt C0 e 1 e k X0 - kt e V (1 - e - k )
(四)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在一个给药周期内,血药浓度有波动,血药浓度稳 定地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波动。t=0时血药浓度最大
f ss (n) 1 e
n
2.303 lg(1 f ss ( n ) ) k
n 3.32t1 2 lg(1 f ss ( n) )
例:土霉素在体内t1/2=9h,V=12.5L,在长 期治疗方案中,希望病人的血药浓度>25 μg/ml,并<50 μg/ml,若每隔6h静注 250mg,是否合理?若规定每次剂量为 250mg,给药间隔应多长?
血管外给药
1 1 1 t t kat C ss L( ) e M ( ) e N ( ) e 1 e 1 e 1 e ka
三、负荷剂量(首剂量,Loading Dose)
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第 1次给予一个较大 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之后再 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 效治疗浓度范围,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 为负荷剂量或冲击量,亦称首剂量,常用 X0* 表 示; 维持剂量:X0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护理课件

药物研发与注册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是药物研发和注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 评估药物是否具有进一步研发价值的重要依据。
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公众健康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对于保 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 导致的健康风险。
促进药物研发
该研究为药物研发提供了 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新 药的研发进程,提高药物 研发的成功率。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重要器官进行组织切片观察, 评估药物对器官的毒性作用。
生化指标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 标,评估药物对器官功能的影
响。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 括给药剂量、观察指标、异常症
状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评估药物毒性作用。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综合评估药物 的毒性程度和潜在风险,为药物研 发提供依据。
03 重复给药毒性研 究护理措施
实验动物护理
实验动物选择
选择健康、无感染、无寄生虫的 实验动物,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
实验动物饲养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 湿度、光照、通风等,以满足实 验动物的生理需求。
实验动物监测
给药方案设计
药物剂量
给药周期
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毒性程度,设计 不同剂。
给药途径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 注射、腹腔注射等。
观察指标设定
01
02
03
04
一般状况观察
观察动物外观、行为、活动等 一般状况。
血液学指标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以及 血液生化指标等。
观察与记录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是药物研发和注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 评估药物是否具有进一步研发价值的重要依据。
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公众健康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对于保 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 导致的健康风险。
促进药物研发
该研究为药物研发提供了 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新 药的研发进程,提高药物 研发的成功率。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重要器官进行组织切片观察, 评估药物对器官的毒性作用。
生化指标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 标,评估药物对器官功能的影
响。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 括给药剂量、观察指标、异常症
状等。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评估药物毒性作用。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综合评估药物 的毒性程度和潜在风险,为药物研 发提供依据。
03 重复给药毒性研 究护理措施
实验动物护理
实验动物选择
选择健康、无感染、无寄生虫的 实验动物,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
实验动物饲养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 湿度、光照、通风等,以满足实 验动物的生理需求。
实验动物监测
给药方案设计
药物剂量
给药周期
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毒性程度,设计 不同剂。
给药途径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 注射、腹腔注射等。
观察指标设定
01
02
03
04
一般状况观察
观察动物外观、行为、活动等 一般状况。
血液学指标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以及 血液生化指标等。
观察与记录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22
3、给药途径 (Exposure route):原则上应与临床 用药途径一致,特殊情况需作说明
❖ 经口给药(by orally):灌胃(i.g)、灌服胶囊、掺入饲料、 掺入饮水
monitoring); ❖ 为临床试验中的解毒或解救措施提供参考; ❖ 为更长期的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
的选定提供参考。
7
三、特点: ❖ 研究周期最长 ❖ 困难最大 ❖ 耗资最多 ❖ 难以重复 ❖ 无法替代
总之,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判断一个候选药物是否 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通过权衡利弊能否过渡到临 床的重要依据之一。
重的20%之内。 ❖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等级要求,来源、品系、
遗传背景清楚,质量合格。 ❖ 选用处于体重增长曲线对数期的动物,试验开
始时大鼠为6周龄左右,Beagle犬为6个月龄 左右,猴为2-3岁左右
少年期
15
3、实验动物的性别和数量 :
❖ 大鼠:雌、雄各15 - 30只 ❖ Beagle犬或猴:雌、雄各5 - 6只
主要范围。
11
第三节 基本内容
12
一、受试物: 可控性
采用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验用质量标准规 定的样品,能代表所要评价物质的总体,理化性 质应清晰,包括:
❖ 制作方法(合成、提取、发酵、重组表达等) ❖ 所用的前体及溶剂(工程菌、细胞) ❖ 纯化的方法 ❖ 残留物 ❖ 杂质
13
二、实验动物:
现的:
Descriptive toxicology
❖ 毒性反应 ❖ 剂量-反应关系 ❖ 主要靶器官 ❖ 毒性反应的性质和
损害程度 ❖ 可逆性等
毒性产生时间 持续时间 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 应的时间 有否迟发性毒性反应 有否蓄积毒性 耐受性
3、给药途径 (Exposure route):原则上应与临床 用药途径一致,特殊情况需作说明
❖ 经口给药(by orally):灌胃(i.g)、灌服胶囊、掺入饲料、 掺入饮水
monitoring); ❖ 为临床试验中的解毒或解救措施提供参考; ❖ 为更长期的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
的选定提供参考。
7
三、特点: ❖ 研究周期最长 ❖ 困难最大 ❖ 耗资最多 ❖ 难以重复 ❖ 无法替代
总之,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判断一个候选药物是否 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通过权衡利弊能否过渡到临 床的重要依据之一。
重的20%之内。 ❖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等级要求,来源、品系、
遗传背景清楚,质量合格。 ❖ 选用处于体重增长曲线对数期的动物,试验开
始时大鼠为6周龄左右,Beagle犬为6个月龄 左右,猴为2-3岁左右
少年期
15
3、实验动物的性别和数量 :
❖ 大鼠:雌、雄各15 - 30只 ❖ Beagle犬或猴:雌、雄各5 - 6只
主要范围。
11
第三节 基本内容
12
一、受试物: 可控性
采用制备工艺稳定、符合临床试验用质量标准规 定的样品,能代表所要评价物质的总体,理化性 质应清晰,包括:
❖ 制作方法(合成、提取、发酵、重组表达等) ❖ 所用的前体及溶剂(工程菌、细胞) ❖ 纯化的方法 ❖ 残留物 ❖ 杂质
13
二、实验动物:
现的:
Descriptive toxicology
❖ 毒性反应 ❖ 剂量-反应关系 ❖ 主要靶器官 ❖ 毒性反应的性质和
损害程度 ❖ 可逆性等
毒性产生时间 持续时间 可能反复产生毒性反 应的时间 有否迟发性毒性反应 有否蓄积毒性 耐受性
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演示文稿

原因: 1 长期毒性试验的给药期限较长;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对药物 2 的毒性反应较敏感; 3 年龄较大的动物反应性降低, 存 3 在许多发性疾病干扰试验结果。
2020/11/26
30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啮齿类动物最好在断奶后不久即开始给药
大鼠起始周龄要求在 6 ~8周龄; 如果试验周期超过3个月以上,则将起始周龄降至
2020/11/26
19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给药途径应与临床拟用途径相同
口服给药大鼠一般常用灌胃,灌胃的容量为 每天1~2ml/100g,也可将受试药物混在饲料或水 中给予,但要保证每只动物按规定剂量在一定时 间内服入,静脉注射大鼠时可采用腹腔代替,各 剂量组采用等容量不等浓16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选用两种实验动物 三个剂量 给药途径应与临床拟用途径相同
2020/11/26
17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选用两种实验动物
至少在两种动物体上进行,兼顾雌雄性别。
2020/11/26
18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总体原则
三个剂量
剂量至少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剂量组应能充分反映药物的毒性, 低剂量组不出现毒性反应。 同时设一溶剂 ( 或赋形剂 ) 对照组或 已知药物毒性对照组。
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演示 文稿
优选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第二节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2020/11/26
3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2020/11/26
4
一、定义
长期毒性试验是指试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 剂量的药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为观察这种中毒效 应而设计的毒理学试验称之为长期(慢性)毒性试验。
【教学课件】第十四章-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一般选择较年轻的或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
原因: 1 长期毒性试验的给药期限较长;
2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对药物 的毒性反应较敏感;
年龄较大的动物反应性降低, 存在 3 许多自发性疾病干扰试验结果。
03.12.2020
.
30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啮齿类动物最好在断奶后不久即开始给药
.
22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种为啮 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首选狗。
Wistar大鼠 SD大鼠
03.12.2020
.
23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种为啮 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首选狗。
03.12.2020
.
20
二、实验动物
理想动物的标准:
对受试物的生物转化与人体相近; 对受试物敏感; 已有大量历史对照数据。
03.12.2020
.
21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种为啮 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首选狗。
03.12.2020
第十四章 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long-term toxicity impact and test method
03.12.2020
.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第二节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03.12.2020
.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03.12.2020
.
3
一、定义
原因: 1 长期毒性试验的给药期限较长;
2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动物对药物 的毒性反应较敏感;
年龄较大的动物反应性降低, 存在 3 许多自发性疾病干扰试验结果。
03.12.2020
.
30
二、实验动物
2. 起始月(周)龄 啮齿类动物最好在断奶后不久即开始给药
.
22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种为啮 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首选狗。
Wistar大鼠 SD大鼠
03.12.2020
.
23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种为啮 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首选狗。
03.12.2020
.
20
二、实验动物
理想动物的标准:
对受试物的生物转化与人体相近; 对受试物敏感; 已有大量历史对照数据。
03.12.2020
.
21
二、实验动物
1.种类及品系
☆我国药政部门规定的基本原则是选用两种动物, 一种为啮 齿类,首选大白鼠;另一种为非啮齿类,首选狗。
03.12.2020
第十四章 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long-term toxicity impact and test method
03.12.2020
.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第二节 试验设计原则及方法
03.12.2020
.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目的
03.12.2020
.
3
一、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效有充分证据
毒副作用明确
开灵,感冒用双黄连,心血管疾病
用香丹针 过敏原多 疗效不确切 不良反应事件多
9月CFDA要求召回喜炎平、红花注射液,全国停用。
10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 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其中第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让中药注射液 的安全性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 (十一)严格药品注射剂审评审批。 严格控制口服制剂改注射制剂,口服制剂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不 批准注射制剂上市。严格控制肌肉注射制剂改静脉注射制剂,肌肉 注射制剂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不批准静脉注射制剂上市。大容量 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针之间互改剂型的申请,无 明显临床优势的不予批准。 (二十五)开展药品注射剂再评价。 根据药品科学进步情况,对已上市药品注射剂进行再评价,力争用5 至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将批准上市时的研究 情况、上市后持续研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开展产品成份、作用 机理和临床疗效研究,评估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通过 再评价的,享受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相关鼓励政策。
过敏试验,刺激试验结合在长毒试验中进行。
TJ1528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指标的设计关注点
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试验方法
实验动物: SD大鼠,SPF级,雌雄各半,4-5周龄 。 给药途径: 静脉缓慢推注
给药体积:6ml/kg
给药周期: 每天给药1次,连续静脉注射给药3个月,停药恢复观察30天。
“三证三法”辨证原则研制。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溃散毒邪
临床适应症:脓毒症/因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临床疗效:大样本量多中心临床研究和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综合治疗 基础上,联合使用TJ1528 ,能够降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 及平均住院天数,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凝血功能以及APACHE II评 分等临床指标,保护器官功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TJ1528大鼠静脉注射重复给药3个月毒性
试验研究
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 胡金芳
汇报目录
1 2 3 4
试验背景 试验方注射剂
特点: 基本原则: 成分清晰 纯净度高 成分复杂未知
水中不稳定和不溶性微粒问题:
局部栓塞性损伤和坏死,如肉芽肿、 微血管阻塞、炎症反应等 临床使用环节问题多:发烧用清
试验背景---中药注射剂
1
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
都会有毒副作用和不 良反应,国内外均如 此。
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之 所以争议大,主要在于大 多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类型的不确定性以及不良 反应发生率的数据缺乏, 前者会造成抢救的复杂性 以及结果的不可控,后者 会增加临床应用的风险。
中药注射剂-----临床前再评价
中药注射剂突破了传统剂型,直接进入体循环,较传统剂型,风险明显 加大;传统用药经验对注射剂处方组成配伍及配比的指导作用有限,需 要通过充分研究阐明其安全性、有效性,保证其质量可控性。
背景信息---中药注射剂TJ1528
成分: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中药材的提取物
成方依据: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在“菌毒炎并治”的理论指导下,根据
一般观察:
给药期间尿液色黄,停药后尿液颜色即恢复正常,从药物性状 和临床表现推测,黄色尿液为供试品排泄的结果,非药物毒性。 其余大鼠精神状态、外观体征、给药部位、行为活动、腺体分 泌、呼吸等无异常表现。
但由于该药物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在给药后按压止
血时间要有所延长。
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试验结果
临床观察:除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呼吸等,同时观察供试品对大 鼠的刺激和过敏症状;
体重、进食量检查; 尿液生化检查;
血液学、凝血功能检查:根据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特点,增加TT、FIB-C检查;
血清生化、血清电解质检查; 大体剖检、脏器重量及系数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试验结果
凝血功能:PLT ↓
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试验结果
大体剖检、脏器重量及系数检查: 脾脏重量及系数↑,存在量效关系; 停药后能基本恢复正常。
给药期结束及恢复期结束肝脏、脾脏脑系数变化表(g/g脑重)
时间 给药 期结 束 雌 性别 雄 项目 肝 脾 肝 脾 恢复 期结 束 雌 雄 肝 脾 肝 脾 空白对照 5.371 ± 0.276 0.491 ± 0.116 3.723 ± 0.285 0.372 ± 0.079 5.987 ± 0.645 0.422 ± 0.101 4.531 ± 0.606 0.275 ± 0.052 低剂量 4.995 ± 0.597 0.421 ± 0.053 3.440 ± 0.288 0.356 ± 0.081 5.988 ± 1.267 0.409 ± 0.051 3.869 ± 0.737 0.272 ± 0.032 * 中剂量 5.334 ± 0.427 0.621 ± 0.078 3.703 ± 0.317 0.444 ± 0.062 6.787 ± 1.204 0.526 ± 0.060 4.032 ± 0.255 0.315 ± 0.024 * ** 高剂量 5.951 ± 0.756 0.790 ± 0.047 4.156 ± 0.491 0.520 ± 0.082 6.301 ± 0.568 0.569 ± 0.099 3.751 ± 0.275 0.283 ± 0.034 * * ** * **
临床不良反应:偶见皮肤红痒感,停药后消失;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临床前再评价
安全性评价研究项目
1、安全药理试验,合并于非啮齿动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
2、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3、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均应采用啮齿类、非啮齿类两种动物
4、过敏、刺激和溶血试验:过敏试验应进行全身主动、被动
试验剂量设计
组别 对照组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剂量 (g生药/kg) 0 3 9 30 浓度 0 临床用浓度 临床3倍浓缩 临床10倍浓缩 临床拟用倍数 0 4.2 12.7 42.3 动物数 16♂/16♀ 16♂/16♀ 16♂/16♀ 16♂/16♀
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试验方法
检查指标:
刺激反应检查结果:给药部位未见红、肿、溃烂、硬痂等刺激症状;组织 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体重、进食量检查:均未见与药物相关性异常变化。 尿液生化检查:均未见与药物相关性异常变化。 血液生化、电解质检查:均未见与药物相关性异常变化。 血液学、凝血功能检查: 白系:WBC↓,N%↑、M%↑,L%↓ 红系:RBC↓、HGB↓、HCT↓、MCV↓、MCH↓、MCH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