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测试题

合集下载

期末模拟卷(1)-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期末模拟卷(1)-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 6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01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诗句前后衔接不正确的一项()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B.等闲识得东风面,望湖楼下水如天。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古诗解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B.《望洞庭》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中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写出了小舟行驶速度之快。

D.《赠刘景文》一诗中“最是橙黄橘绿时”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3.下列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报复①抱负①幽雅①优雅①骤然①陡然(1)这里花木繁茂,环境_________,真适合度假!正想着,从小径深处走来一位举止_________的女子。

(2)伟大的_________里,从来就不包括_________别人。

(3)一场暴雨_________降临,令人猝不及防。

雨过天晴,你会_________发现,天空是如此洁净。

A.①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4.对下侧书法作品的欣赏,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宋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作品。

B.采用的是楷书字体。

C.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颜筋柳骨”之“柳骨”指的是该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如《呐喊》《彷徨》《骆驼祥子》,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C.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历年真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历年真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一个半径是r的半圆形纸片, 它的周长是()。

A.2πrB.πr+2rC.πr+r2.如果a大于0, 那么商大于被除数的算式是()。

A.a÷B.a÷C.a÷13.芒果的筐数和菠萝的筐数比是3: 5, 菠萝比芒果多()%。

A.60B.66. 7C.404.从学校步行到电影院, 甲需要6分钟, 乙比甲多用1分钟, 甲与乙的速度比是()。

A.6: 7B.7: 6C.6: 135.下面()算式的积在和之间。

A. B.C.6.在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内, 能画出的圆的直径最大是()。

A.12厘米B.3厘米C.6厘米7.直径为2厘米的圆, 它的面积是()。

A.3.14平方米B.12.56平方分米C.3.14平方厘米8.计算机上, 为了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 使用的统计图是()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两位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去掉, 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2.A.B两数的平均数是60, A:B=1:5, 则A=20。

()3.可以看作一个分数, 也可以看作一个比, 还可以看作一个比值。

()4.通过圆心的线段, 叫做圆的直径。

()5.如果把3:7的前项加上9, 要使比值不变, 后项也应该加上9。

()6.把20克盐溶解到80克水中, 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80%。

()7.百分数一定比小数来的小。

()8.王师傅做了102个零件, 有100个合格了, 这批零件的合格率为100%。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1分)1.圆心确定圆的( ), 半径确定圆的( );圆是轴对称图形,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 ), 我们把它叫做( ), 用字母()表示, 计算时通常取值( )。

2.填一填。

吨=________千克时=________分小时=________分千米=________米3.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人教版小学历史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历史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历史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小云是在什么时候出生的?
- A. 1989年
- B. 1993年
- C. 2002年
- D. 2008年
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
- A. 火药
- B. 纸张
- C. 印刷术
- D. 互联网
3. 哪个朝代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A. 春秋时期
- B. 秦朝
- C. 汉朝
- D. 清朝
4.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宫殿叫做什么?
- A. 故宫
- B. 颐和园
- C. 避风塘
- D. 赤壁
5. 公元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开始实施。

这个政策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 A.
- B.
- C. 周恩来
- D.
二、简答题
1. 简要描述一下汉朝时期的经济状况。

2. 请列举三个中国古代的名胜古迹。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D
3. D
4. A
5. B
二、简答题
1. 汉朝时期的经济状况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秦朝的土地制度得到改良,农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同时,汉朝还注重发展商业和手工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 - 故宫
- 长城
- 天坛。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养鸡场养公鸡400只, 养的母鸡比公鸡的只数多。

母鸡比公鸡多()只。

A.400×(1-)B.400×C.400×(1+)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 它的面积就()。

A.扩大到原来的4倍B.扩大到原来的8倍C.扩大到原来的3.14倍3.在3: 2中, 如果前项加上6, 要使比值不变, 后项应()。

A.加上6B.乘以6C.乘以34.90%错写成90结果比原来()。

A.多100B.少89.1C.多89.15.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为2: 1, 则大、小圆周长之比是()。

A.4: 1B.π: 1C.2: 16.一堆货物有50吨, 运走20吨, 运走了()。

A.40%B.50%C.60%7.下面两个图形, 周长一样长的是()。

8.下面数据中, 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的是()。

A.学校2018年﹣2020年树木总量变化情况B.学校各种树木所汇占单百分比C.学校各种树木数量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4比5少20%, 就是5比4多25%。

()2.同一种树叶, 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4.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高之比是9:7, 底的比是7:18。

()5.有101粒种子,全部发芽,发芽率为101%。

()6.一个圆的周长小, 它的面积就一定小。

()7.通过圆心的线段, 叫做直径。

()8.甲数比乙数多10%, 乙数就比甲数少。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3分)1.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

(1)小数(), 分数(), 百分数()(2)小数(), 分数(), 百分数()(3)小数(), 分数(), 百分数()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可以清楚的表示各部分与()之间的关系。

3.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笑笑在看一本书, 已经看了, 还剩36页没看完,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下列数量关系找错的是()。

A.这本书的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还没看的页数B.已经看了的页数+还没看的=这本书的总页数C.已经看了的页数-还没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2.3: 11的前项加上6, 后项应()比值不变。

A.加上2B.乘2C.加上223.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A.π: 4B.4: πC.π: 14.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 盐和盐水的比是()。

A.1: 5B.1: 4C.4: 15.圆周率π表示()。

A.周长与直径的比值B.周长与半径的比值C.直径与周长的比值6.甲×=乙÷25%(甲≠乙, 且都大于0), 那么()。

A.甲>乙B.甲=乙C.甲<乙7.要剪一个面积是78.5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 至少需要面积是()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5B.25C.1008.周敏一月各项消费情况如图所示,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B.从图中可以看出总消费数额C.从图中可以看出餐费占总消费额的40%, 且在各项消费中最多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4m长的铁丝, 剪下m后还剩3m。

()2.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5, 则乙数比甲数多60%。

()3.半径是2厘米的圆, 它的面积和周长是相等的。

()4.圆半径扩大n倍, 它的周长扩大n倍。

()5.扇形统计图的一定能够能看出部分数量与总量间的关系。

()6.妈妈今年45岁, 小明今年15岁, 妈妈和小明年龄的比值是45:15。

()7.可以看作一个分数, 也可以看作一个比, 还可以看作一个比值。

()8.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三.填空题(共8题, 共16分)1.一座台钟的钟面直径是10厘米, 它的半径是()厘米。

题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题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题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第一单元:古代人类的生活与文化一、选择题1. 人类最早是在()定居下来的。

A. 河流附近B. 山上C. 森林中答案:A2. 人类最早的食物来源于()。

A. 手工制作B. 捕猎采集C. 玉米答案:B3. 古人发明了()可以记录文字和图画。

A. 甲骨文B. 陶片C. 丝绸答案:A二、判断题1. 古代人类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差别很大。

()答案:对2.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陶片。

()答案:错第二单元:古代人类的劳动与发明一、选择题1. 人类最早发明的劳动工具是()。

A. 石斧B. 手石C. 火石答案:B2. 发现并使用火石的人类是()。

A. 原始社会人类B. 现代人类C. 恐龙答案:A3. 中国古代居民发明的“四大发明”中,除了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外,还有()。

A. 灯笼B. 火锅C. 洗衣机答案:A二、判断题1. 人类最早发明的劳动工具是石斧。

()答案:错2. 中国古代发明的火药是用来做烟花的。

()答案:错第三单元:古代人类的交通与交流一、选择题1. 古代人们使用船只进行交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A. 方便快捷B. 美观耐用C. 照顾环境答案:A2. 古代人类最早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A. 骑马B. 船只C. 火车答案:B3.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的重要交通通道。

A. 中国和欧洲B. 中国和美洲C. 中国和澳洲答案:A二、判断题1. 古代人们使用船只进行交通的主要原因是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错2.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美洲的重要交通通道。

()答案:错。

六年级上册历史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历史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历史应用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秦朝B. 西周C. 东汉D. 隋朝答案:A.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建立郡县制答案:C. 焚书坑儒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董仲舒D. 李斯答案:C. 董仲舒二、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通过战争征服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这一过程的意义在于,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

答案: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表现在对匈奴的战争中,通过多次战役,汉朝成功地击败了匈奴,使其势力逐渐衰退。

此外,汉武帝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汉朝还与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三、材料解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举天下之兵,南并百越,北逐匈奴,西并戎翟,东并朝鲜,完成统一大业。

”材料二:《汉书·武帝纪》记载:“武帝元光元年,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1. 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一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南并百越,北逐匈奴,西并戎翟,东并朝鲜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开通丝绸之路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关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8套(新版部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8套(新版部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8套
(新版部编)
试卷一
1. 以下哪项属于中国古代农业发明?
A. 铁器
B. 纸
C. 青铜器
D. 火药
2. 下面哪位是秦始皇的父亲?
A. 嬴政
B. 嬴渠梁
C. 嬴稷
D. 嬴才
3. 哪一位开创了唐朝并推行了科举制度?
A. 李世民
B. 李元霸
C. 李隆基
D. 李渊
4. 现行的国旗是从哪个朝代开始使用的?
A. 商
B. 汉
C. 隋
D. 明
5. 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60年
D. 1976年
试卷二
1. 汉字的起源是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A. 玉篇
B. 甲骨文
C. 秦简
D. 金文
2. 著名的三国演义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历史?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三国时期
D. 南北朝
3. 以下哪项属于中国传统的负荆请罪的故事?
A.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B. 孟母三迁
C. 洛阳纸贵
D.项羽与虞美人
4.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A. 两汉
B. 北朝
C. 唐朝
D. 宋朝
5.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
A. 孔子
B. 郭沫若
C. 秦始皇
D. 徐福
试卷三至八
(待补充)
该文档包含了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的八套试卷,每套试卷都包含五道题目。

试题涵盖了中国古代农业发明、古代君主、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知识。

试卷三至八的具体内容未在此文档中
提供,请参照相关资源补充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期末历史测试题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
僧人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
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
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拉丁美洲B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大洋洲 D 北美洲
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6、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
将在长城点燃。

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江南长城
1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张择端 C 阎立本 D 赵孟頫
A.契丹 B 女真 C.党项 D.蒙古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22、黄袍加身这句成语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靖康之役
D、杯酒释兵权
23、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4、兼有“颜骨赵姿”的书法家是()
A、柳公权
B、郑燮
C、董其昌
D、徐渭
25、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时间是()
A、1616年
B、1644年
C、1727年
D、1771年
二、判断正误并改错(共10分)
1、李华:明朝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2、白雪:明成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3、林美:1433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4、杨光: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5、柳叶:岳飞、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三、阅读材料解析:(共计24分)
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0分)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9分)
阅读《隋朝大运河》图,请填图并回答问题:
①、在图中填出隋运河的中心及南北起止点和四段的名称;
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5分)
A B
① A 是钱币叫
B 是钱币叫
②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四、列举:(12分)
1、列举明清四大名著(4分)
2、列举清朝前期为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所做的努力。

(8分)
五、活动探究:(4分)
隋唐以前,官吏的选拔主要是采取推举的方式;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时至今天,中国仍然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和官员。

科举制度创立后,对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风气与习俗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请简要回答:
①推举和考试哪一种方式更容易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
⑵联系现实,简要说说你对考试的认识。

答案
二、判断正误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错改为:明朝废除了宰相的权力。

2、错改为: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3、错改为:1405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
航海家。

4、错改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5、错改为: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或岳飞不
是。

三、阅读材料解析:(共计25分)1、(10分(1)闭关锁国(2分)
(2)维护清朝统治(2分)
(3)弊大于利。

(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分)
(4)可结合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等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2、(9分)( 1)中心:洛阳;南北起止点:余杭、涿郡;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意义: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5分)(1)、A 北宋交子 B 南宋会
(2)、纸币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四、列举:(12分)
1、(4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8分)、(1)郑成功收复台湾(2)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3)雅克萨之战的胜利(4)《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五、活动探究:(3分)
1、考试。

2、结合现实,言之有理即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