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麻疹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春季常见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1、麻疹: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儿,一般从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源,潜伏期23天。

预防:按时接种麻疹病毒和疫苗。

护理:卧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开水,注意皮肤、眼、口腔、鼻腔的清洁,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谨防并发症。

2、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患儿,潜伏期23周。

预防、接种疫苗、隔离患儿、接触者可预防性服药。

护理、隔离、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注意口腔卫生、用温盐水漱口、室内要保持通风等。

3、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轻型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生于冬春两季,传染性强。

护理:病儿不要送到幼儿园。

居室开窗通风,注意口腔卫生,加强营养,多喝水,进食牛奶、粥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4、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

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传染。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潜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手足口病多“袭击”5岁以下小儿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4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4不”特征。

儿科麻疹ppt课件

儿科麻疹ppt课件

麻疹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飞沫传播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 ,病毒随飞沫排出,易感 者吸入后可感染。
接触传播
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 污染物,如鼻涕、痰等, 接触到易感者的口、鼻或 眼结膜等处可引起感染。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后可经胎盘传给 胎儿。
麻疹的症状表现
发热
多为中等度以上发热,可伴有 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
麻疹的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患者
避免与麻疹患者接触,特别是在 麻疹高发季节和地区。
提高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 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 麻疹病毒的风险。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 集场所等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 感染麻疹病毒。
麻疹疫情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系统
建立有效的麻疹监测系统,及时 发现病例并采取控制措施。
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手 段,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实施过程
宣传教育、疫苗分发、接种实 施等。
经验总结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接种率; 定期开展监测评估,确保预防 接种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麻疹发病
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 预防麻疹的发病,保护个 体免受麻疹病毒的侵害。
降低传播风险
接种疫苗后,个体产生免 疫力,降低了将麻疹病毒 传播给其他人的风险,从 而减少了麻疹的传播。
保护易感人群
对未接种疫苗的易感人群 ,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他们不 受麻疹病毒的侵害。
麻疹疫苗接种计划
早期症状
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睛红 、泪水多等。
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遵医嘱用药,如解 热镇痛药、止咳药等,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十五章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十五章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
教学难点
1、麻疹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2、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
课时分配
1、传染病的特点及一般护理讲授、举例8分钟
2、麻疹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讲授,举例,提问8分钟
3、麻疹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讲授,举例,图示15分钟
4、麻疹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讲授,提问15分钟
5、结核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讲授,举例,提问8分钟
6、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提问,图示,举例10分钟
7、原发性结核病的病理特点及护理要点讲授,举例,提问8分钟
8、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特点及护理要点讲授,举例,提问8分钟
外语关键词
1、传染性疾病infectious/contagions disease
2、病原体携带状态Carrier infection
了解传染病的特点,麻疹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非典型麻疹临床表现;麻疹的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了解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了解结核性脑膜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要点
教学重点
1、传染病的一般护理2、麻疹的临床表现、护理要点3、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
3、《实用儿科学》,第六版,诸福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辅助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
备注
课程负责人审核
教研室主任审核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编写时间: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制
3、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4、潜在性感染Latene infection
5、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6、麻疹measles
7、麻疹粘膜斑Koplik’spot
8、结核病Tuberculosis

麻疹的护理

麻疹的护理

六、并发症


1、喉、气管、支气管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 症。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粘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 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 气管切开术。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 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2、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 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 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 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 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3、心肌炎 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二)出疹期 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一般持续3~ 5天。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 干与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 透”。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 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 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病情严重时,皮 疹可突然隐退。 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糜、 嗜睡,有时谵妄抽搐。面部浮肿,皮诊,眼分泌物增 多,甚至粘连眼睑不易睁开,流浓涕,上述表现之面 貌称为麻疹面容。舌乳头红肿,咽部肿痛,咳嗽加重, 声音嘶哑,呼吸道急促,胸部X线检查,可见轻重不 等的较广泛的肺部浸润病变。肺部体征,除重症病人 肺部闻有细湿罗音外,多为阴性。该期病人肝脾可肿 大,婴幼儿易伴腹泻稀水样便,粪检含有少许脓细胞。


4.流行特征本病目前多为散发, 但如传染源进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 地区,则可致暴发流行。流行多发 生于冬春两季。在未普及疫苗接种 地区,往往每2~3年发生一次流行。 当城市易感者超过40%,农村易感 者达60--80%时即有发生流行的可 能。

传染病护理学 (2)

传染病护理学 (2)

传染病护理学1.麻疹患儿具有传染性的时段是 [单选题] *A.出疹前5 天至出疹后5 天(正确答案)B.出疹前5 天至出疹后10 天C.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5天D.出疹前10天至出疹后10天E.出疹期2.麻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单选题] *A.呼吸道传播(正确答案)B.虫媒传播C.胃肠道传播D.血液传播E.接触传播3.麻疹患儿面颊处出现白色麻疹黏膜斑是在哪一期 [单选题] *A.潜伏期B.前驱期(正确答案)C.出疹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4.麻疹最初见于 [单选题] *A.躯千B.四肢C.颈部D.耳后发际(正确答案)E.面部5.患儿,男,1岁,发热,流涕,咳嗽3天就诊,体温39.5摄氏度,查体:耳后发际处可见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在第一白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入院后诊断为麻疹,最重要的依据是 [单选题] *A.体温高热B.疹间皮肤正常C.皮疹为红色斑疹D.皮疹从耳后发际处开始出现E.在第一白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正确答案)6.麻疹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 *A.支气管肺炎(正确答案)B.心肌炎C.麻疹脑炎D.结核病恶化E.喉炎7.患儿,男,3 岁。

患麻疹后第6天出现高热、咳嗽、气急发绀,听诊肺部有湿啰音。

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单选题] *A.支气管肺炎(正确答案)B.心肌炎C.麻疹脑炎D.结核病恶化E.小儿肺炎8.某幼儿出现了1例麻疹患儿,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 天B.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7 天(正确答案)C.患儿衣被及玩具曝晒2hD.教室通风换气并进行空气消毒E.易感儿接触5 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9.为了避免发病,接触麻疹患儿的小儿应在5 日内注射 [单选题] *A.麻疹疫苗B.人血丙种球蛋白(正确答案)C.胃肠道传播D.血液传播E.接触传播10关于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体温超过40(正确答案)C时用物理方法降温D.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E密切观察并及时发现并发症11.患儿,男,4 岁,因患麻疹在家隔离治疗,护士对该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其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房间经常通风换气B.隔离至出疹后5 天C.患儿衣被及玩具等在阳光下曝晒2 小时D.家长接触患儿后,不能立即接触其他小孩E.接触的易感儿需隔离观察7 天(正确答案)(12-13 题共用题干)患儿,男,6岁,发热39C来院就诊。

麻疹等传染病护理常规

麻疹等传染病护理常规

【麻疹护理】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一、护理措施(一)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日。

(二)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病室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空气新鲜湿润,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注意保暖,避免凉风直吹患者。

温水擦浴,及时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三)进食与饮水进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要多饮水,以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增加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降温和出疹。

(四)发热的护理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体温升高,一般不予以降温,否则可因体温下降,而使出疹困难,对烦躁不安或有高热抽搐史的婴幼儿,可遵医嘱给予异丙秦等镇静药。

体温超过40℃,酌情应用小剂量退热药使高热稍降,以防止抽搐。

(五)口、鼻、眼的护理口腔用淡盐水漱口、清洗,口腔黏膜表面有真菌感染者,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可涂抹制真菌粉剂。

麻疹患者鼻分泌物多,应及时清除,以免分泌物积存,形成鼻痂堵塞鼻腔,切忌用指甲强行抠除鼻痂,以免损伤黏膜造成出血或感染。

眼睛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清洗。

角膜炎、角膜溃疡及结膜炎较重者,于清洁后交替涂抗生素药液、药膏,每日4~6次。

(六)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皮疹的变化。

并发喉炎、肺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保持安静。

(七)健康指导1. 按时预防接种麻疹疫苗。

2. 麻疹发病的季节,不到患儿聚集的地方停留。

3. 居住的房间每日通风,被褥等经常暴晒,室内空气清新,注意眼,耳,口鼻卫生,注意手卫生。

4. 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二、主要护理问题(一)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二)潜在并发症:肺炎,与继发感染有关。

(三)心功能不全:与心肌炎有关。

(四)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麻疹粘膜斑有关。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消耗过多有关。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对于麻疹患儿的护理,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想起之前遇到过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叫明明。

明明染上麻疹的时候,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小脸蛋上布满了红色的疹子,看着让人心疼极了。

首先,咱们得给麻疹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房间要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都得恰到好处。

就像明明住院的时候,护士姐姐们会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会调节好空调的温度,让明明感觉既不冷也不热。

在饮食方面,那可得特别注意。

要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说,像米粥、面条,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明明生病那会,一开始没什么胃口,他妈妈就特别耐心地给他熬了香香甜甜的南瓜粥,一点一点地喂给他吃。

对于麻疹患儿的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给孩子轻轻擦拭身体,但要注意避开疹子破了的地方。

明明身上的疹子让他总是忍不住想去挠,这时候大人们就得时刻看着,给他的小手戴上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还有啊,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体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得定时给孩子量体温。

如果体温过高,就得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明明有一次体温突然升高,可把大家吓坏了,医生赶紧采取了物理降温的办法,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腋窝和腹股沟这些地方,慢慢地体温才降下来。

另外,孩子的口腔护理也很重要。

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每天用棉签蘸着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防止口腔炎症。

明明一开始不太配合,觉得这样很麻烦,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乖乖地张开了小嘴巴。

再说说心理护理吧。

孩子生病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容易哭闹。

这时候家长和医护人员就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多陪陪孩子,给他讲故事、玩玩具,让他转移注意力,减少恐惧感。

明明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护士姐姐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都会安静下来,听得入神。

照顾麻疹患儿真的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就像照顾明明那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尽快恢复健康,重新变回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可爱。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传染病)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疾病不需要严密隔离的是A.咽部白喉B.狂犬病C.霍乱D.麻疹E.肺炭疽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2.针对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高热时用乙醇拭浴或药物迅速降温B.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继发感染C.做好口腔、眼部的护理D.及时做好隔离措施E.观察有无合并症出现正确答案:A解析:高热时可减少盖被,温水拭浴,忌用乙醇拭浴和冷敷,慎用退热药,以免影响透疹而加重病情。

知识模块:传染病3.对于麻疹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期是A.发热后5天B.热退后1周C.疹退后10天D.疹退后5天E.出疹后5天正确答案:E解析:麻疹患儿要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21天。

知识模块:传染病4.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麻疹患者B.一旦发现麻疹患者立即隔离C.医学检疫21天D.易感儿按时注射麻疹疫苗E.注意公共场所卫生正确答案:D解析: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

知识模块:传染病5.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炎B.麻疹脑炎C.喉炎D.心肌炎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A解析: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

知识模块:传染病6.患儿,女,4岁。

体温38.7℃,咽痛,躯干可见少量斑疹、丘疹、疱疹,诊断为“水痘”。

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A.维生素CB.阿司匹林C.局部涂炉甘石洗剂D.阿昔洛韦E.维生素B12正确答案:B解析: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如有高热可给予解热药,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Reye综合征的危险。

知识模块:传染病患儿,男,7岁。

发热1天,皮疹半日。

查体:体温38.9℃,脉搏99次/分,呼吸25次/分;精神、面色可,头面部及躯干有散在的红色斑丘疹和疱疹,咽部轻度充血,余阴性。

拟诊为水痘。

7.护士为该患儿提供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疹B.遵医嘱使用药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C.做好隔离,防止扩散D.用乙醇拭浴,及时降温E.适宜的温湿度正确答案:D解析:护理水痘患儿一般用温水拭浴,乙醇拭浴易致水疱破溃和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加强皮肤护理
1.皮肤护理:在保暖的情况下,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 剪短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
2.口、眼、鼻的护理: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洗漱,保 持口腔清洁适。避免强光刺激,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 再滴入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及时清除鼻痂,保持呼吸道 通畅。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麻疹
(三)预防感染的传播
1.控制传染源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解析
管理传染源
•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道并发症者 延长至10天
• 易感接触者检疫3周,已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者延长至4周
发病前2天~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 传染性最强,出疹后逐渐减低,疹退时已无 传染性
1.潜伏期 一般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 2.前驱期:3~4天 ⑴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
炎和结膜炎、麻疹黏膜斑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金鱼眼
第一节 麻疹
①麻疹黏膜斑
时间:发疹前1~2天出现
见于90%以上的病人,具早 期诊断价值
位置:开始见于双侧近第二下磨 牙相对的颊黏膜上
形态: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
好发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
解析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麻疹
一、病原学
麻疹病毒 人是唯一宿主 病毒喜冷怕热 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 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可存活至少32小时 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30分钟即失去活力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麻疹
临床特征: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 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 spots)、皮肤特殊 斑丘疹、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小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 • 1~ 2周褪完 • 无并发症者病程约10 ~ 14日
恢复期
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
烧三出三退三
第一节 麻疹
(四)辅助检查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鼻、咽分泌物,痰、尿沉渣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 IgM抗体,均有早期诊断 价值。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小点,外有红晕
麻疹黏膜斑
最初只有数个,在1一2d内迅速增多融合扩大成片,形成浅表糜烂,似鹅口 疮 2一3日内消失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koplik’s spots
第一节 麻疹
3.出疹期:3~4天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面、颈→自 上而下蔓延到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2 ~ 3d出齐 皮疹性质:红色斑丘疹,压之退色,大小 不等,高出皮肤,直径约2~5mm,疹间皮肤 正常。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 成暗红色
病情观察
• 生命体征及神志状态 • 皮疹的变化:顺序、颜色、分布
– (如出疹不顺利,提示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 有无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 并发症表现:
– 体温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 – 呼吸困难、咳嗽、发绀 – 躁动不安
休息
•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 室内空气新鲜、通风 – 室温18~20℃ – 相对湿度50%~60% – 光线不宜过强
– 小剂量退热剂
皮疹的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 • 避免搔抓 • 破溃后及时处理 • 衣着 • 口腔皮疹护理
眼、鼻、口腔护理
• 结膜炎、分泌物多
– 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2~3次 – 冲洗后滴入眼药水
• 保持鼻腔通畅 • 保持口腔清洁、粘膜湿润
并发症的护理
• 肺炎 • 心功能不全 • 喉炎
第一节 麻疹
麻疹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麻疹面容
麻疹皮疹在耳后的分布
(出疹第一天)
麻疹红色斑丘疹(出疹第二天)
麻疹皮疹在
手掌、脚掌 的分布
(出疹第三天)
面部皮疹
Maculopapular rash
出血性皮疹
4.恢复期
• 皮疹达高峰后病情1~2天内迅速好转 • 体温下降,中毒症状减轻,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 3~4天皮疹消退,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局部可有糠麸样细
立即采取被动免疫 • 5天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发病 • 5天后只能减轻症状 • 免疫有效期3~8周
同学们 下周再见
病毒由鼻、咽和眼分泌物排出,尿中 也可排出病毒且持续数日
切断传播途径
• 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 • 戴口罩 • 室内通风换气 • 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 餐具煮沸、衣物暴晒、环境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 接种对象:未患过麻疹的小儿 – 时间:8个月初种,4~6年后(7岁)复种 – 接种反应:少数低热
饮食
• 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 • 清淡、易消化 • 流质、半流质 • 注意补充水分 •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恢复期逐渐增加食量
发热的护理
• 注意麻疹特点
– 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体温不超过39℃可不处理
• 体温过高
– 物理降温(处理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及 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忌用酒精擦浴、冷敷)
血清学检查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IgM
– 病后5~20天最高 – 具早期诊断价值 – 敏感性和特异性好
• 特异性IgG
– 恢复期较早期增高4倍以上为阳性 – 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为阳性
• 脱落细胞检测麻疹病毒抗原
第一节 麻疹
(五)常见并发症 肺炎 最常见,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咳脓痰,患儿可 有鼻翼扇动、口唇发绀、肺部啰音
~ – 效果:12d出现抗体,1m达高峰,4~6岁消失,阳性率95% 98%
• 注意:
– 妊娠、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者禁忌 – 活动性结核治疗后再接种 – 发热及一般疾病暂缓接种 – 6周内接受过被动免疫制剂者,推迟3个月接种
保护易感人群 被动免疫
• 接触病人后的应急措施 • 体弱、妊娠妇女及年幼的易感者接触病人后应
喉炎 出现频咳、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吸气性呼吸 困难、三凹征等表现。
心肌炎 麻疹脑炎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麻疹
四、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继发感染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皮疹有关 防护无效 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 潜在并发症 肺炎、喉炎、脑炎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治疗原则
•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 主要是对症治疗 • 加强护理 •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第一节 麻疹
五、护理措施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解析
主要护理措施
• 呼吸道隔离 • 病情观察 • 休息 • 饮食 • 发热的护理 • 皮疹的护理 • 眼、鼻、口腔护理 • 并发症的护理
本病传染性强,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麻疹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麻疹患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主要)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患儿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内均有传染性,如有并发症传 染期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第十六章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麻疹
(二)身体状况
控制传染源
切断 传播途径
保护 易感人群
麻疹患儿的护理
传染病4个特征
• 1、病原体 • 2、传染性 • 3、流行性 • 4、免疫性
传染病发展的4个阶段
• 1、潜伏期 • 2、前驱期 • 3、症状明显期 • 4、恢复期
第一节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