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这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实例)。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从上往下出现)。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②①④③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③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④地球是个球体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7.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PPT课件
A.赤道 B.南纬300 C.北纬300 D.北纬400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的灯塔会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C)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什么收获?(至少写3点)
1、 2、 3、 ……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A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月全食形成过程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2、课本有一个“铅笔在篮球和木板的移动”的 活动,这个活动证实了远去的帆船其船身比桅 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B ) A、船只的大小 B、船只运动所在的海面是个球面 C、船离观察者的距离 D、桅杆的长度
古代的中国人理所当然的 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
许多现象使人们对之前的认识产生怀疑。
远去的帆船,船身总是比桅杆先消失。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参阅课本第83页《活动》,把排球和桌面置于 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笔头竖直朝下,分别 在桌面和球面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铅笔的长度 和铅笔头随位置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铅笔在桌面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
长度 没有 (有或没有)变化。
(2)铅笔头 (笔头或笔身)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 的帆船 船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
地球的形状是 球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全)PPT课件(初中科学)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全)PPT课件(初中科学)

1、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明一个漫长的 过程,下列观点或事实的形成按时间从早 到晚排序正确的是A→D→B→C
A. 天圆地方 B.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C. 地球卫星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 天如斗笠,地如覆舟
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多 少天?
两极半径:6357 千米 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
【思考与讨论】
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m, 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时,需要多少中学生?
40000000 m ÷ 1.5 m ≈ 26666667
活动一:视察熟鸡蛋的剖面 视察熟鸡蛋内部结构,请按适
当的厚度比例用彩笔画出它的三层 结构。
C —B —A
思考:
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和一些外国 人(印度人和巴比伦人)都得不出“地 球是圆的”的结论(假说)?
现象: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你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铅笔分别在篮球与木板上移动, 比较两者现象的不同 :
做一做
第一次
第二次
A
C
D
B
在此活动中的”铅笔头”相当于__船__身___, 铅笔的“笔身”相当于__桅__杆____,”篮球“相当 于_地__球_____。
4×107米÷(5×104米)=800(天)
3、毛泽东有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 看一千河。”要真正日行八万里,应该坐在地
球的( B )
A、北极 B、赤道 C、湖南 D、延安
4、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A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月全食形成过程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200年后,亚里士多德注意到月食时大地投 射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圆弧的,由此估计大地是球 体。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情境导入
右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 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地球的形状 为球形,那么你知道,古人眼 中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吗?
地球的形状
古代中国人
古代印度人
古代巴比伦人
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几只大象驼着, 站在乌龟背上。
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 的空心山。大地四面环 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 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②天圆地方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B.地球的赤道半径是4万千米 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
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球内部从内到外依次为地幔、地核、地壳 B.地核有固体物质组成 C.地壳和地幔组成了岩石圈 D.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课堂小结
{
地球的形状
地 球 的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证实地球是球形的现象与方法
形 地球的大小
状 与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极半径:约6357千米

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
结 地球内部的结构

由外至内 :地壳、地幔、地核
}
及时巩固
1.读下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B )
①地球卫星照片
课下作业
课后通过科普书籍、杂志或相关网站收集有关哥伦布、 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史话,了解人类认识地 球的艰巨历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亚里士多德多次视察月食时,发现大 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 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23张ppt)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23张ppt)

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逐渐远去的帆船
海面上远去的帆船
-------------------------------------------------------------
观察: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A---------------------------------------
四、地球内部的结构
读图,说说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提示:可以从各层结构,数据比较……
小结
地壳
地 (约0~17千米)
岩石圈
球上Βιβλιοθήκη 幔的 地幔内 (17~2900千米) 下地幔

结 构
地核
外地核
(约2900~6371千米) 内地核
练一练: B 1.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 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 日全食
3.现在照片----近似球形的星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二、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天圆地方 毕达哥拉斯的球形------都是设 想,没有证据 1.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推断地球是个球体(认识的第 一次飞跃) 2.麦哲伦环球行-----证实地球是球形
3.现在照片----近似球形的星球
4.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
1.登高远望。 2.麦哲伦环球航行 3.海面上帆船远去和驶来的现象 3.从航天飞机或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看,地球的形 状是圆的
知识梳理:
地球的形状
我 们 居 住 的 地 球
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赤道略鼓的 球体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 赤道半径短21千米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海洋 ;
沙漠 ; 森林 ;
白云.
地球的大小
两 极 半 6357千米 经 赤道半径
地心 6378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赤道半径与两极半 径相差21千米,相 对于地球半径来说 非常小,仅相差 0.33%
约为八万里
问题: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说说诗句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地球每天都要自转一周, 地球的半径取 6400km,则地球的赤道周长为 L=2π×6400km=40212.38km. 1km=2里. 则地球的赤道周长:C=80424.76里,约为八万里.
B
C
D
(1)铅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 的铅笔长度 没有 (有或没有)变化。
( 2 )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 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尖 (笔尖或笔尾) 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船身(桅 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 球的形状是 球形 的。
思考:
---------------------------------------------------------------------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21:53:1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证 实 了 地 球 是 个 球 体 。

F
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卫星拍到的地球照片。 地球近似球体。
两极稍扁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扁 球体。 赤道略鼓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蓝色部分是 黄色部分是 绿色部分是 白色部分是
地球
形状 地球的 形状 和大小 地球 大小
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现代对地球的形状认识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第1节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1节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长啥样 ?
西周时期的“盖天说” —天圆地方
《晋书·天文志》——“天如斗笠,地似覆盘”。
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只 大象驮着,而象又站在一只大龟的背上
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个空心山,大陆四面环 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古埃及人认为天被山撑着,星星则从天上垂下来; 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河流到各地。
4、从太空拍摄的照片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 星球。
你知道多少现象能说明地球是球体?
1. 回来的船只,桅杆总是先出现; 2. 远去的船只,桅杆总是先消失; 3. 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是圆弧形;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麦哲伦环球航行,又回到出发点; 6. 航天卫星拍的地球照片; 7. 人们总是到不了“天涯海角”; 。。。。。。。
思考与计算:
1、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假如中学生的 两臂长1.5 米,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需要 多少个中学生?
=4×107米÷1.5米=26666666(人)≈2677(万人)
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多 少天?
=4×107米÷(5×104米)=800(天)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认识地球是个球体的历程: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第 一提出了大地是球形 的假想。
毕达哥拉斯
认识地球是个球体的历程: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通过多次视察 月食现象,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 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认识地球是个球体的历程:
麦哲伦
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亲身实践证实了 地球是球形的。
蛋壳 蛋白
地壳 地幔
蛋黄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18张)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18张)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 从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 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既 有科学与迷信的较量,也有 方法与科技的进步,更有人 类对真理的追求,这是人类 进取精神的充分体现。
(7)、在陆地上行走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 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 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
3
周代,就有“天 如斗笠、地如覆 盘”的盖天说
东汉时张衡的“浑天 说”,认为“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中国人认为天是 圆的,地是方的, 提出“天圆地方” 说
(4)
4、思考与讨论:你还能列举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和验证方法吗? 1、草原上,从远处奔跑来的马群,先出现的是前面的马匹, 然后逐渐出现整个马群 2、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北半球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
第一节
地球形状和内部结构
1、天狗食月这是真的吗?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 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2、为什么产生这种月亮呢?
3、月亮上的圆弧说明了什么?
地球是一个球体
1、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天圆地方
Hale Waihona Puke 为什么是这样呢?5000千米 熔融状态
内地核
5000千米到 6371千米
固态
D A
D A
C D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0000
为什么地球仪做成正球体而不是椭球体
地球的标准形状应该是一个椭球体,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梨形.地 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 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肉眼无 法察觉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地球的形状呢。。。。。。
球形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 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越过大西洋, 然后西行至菲律宾。1522年9月从 地球的另一方回到西班牙。第一次 完成环绕地球的航行,证明地球是 球形的。
航海家麦哲伦
月食现象: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学 生亚里士多德在观测月 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亮 上的影子是圆形的。
2、笔尖竖直朝下,在课本(或直尺)表面上移动;
3、观察笔的长度、笔尖的变化情况。
一、探究笔在水平课本上移动的情况:——课本表面是 __平__面___的.
观察到笔的长度变 笔头的变化情况 化情况
笔在课本上移动
笔的长度不变 笔头没有消失
1、将篮球固定,视线与球面的最高点保持同一水平; 2、笔尖竖直朝下,从球面的最高点向外移动;
太阳
地球
月球
亚里士多德推断地球是个球返体回
思考:
月食时月面的缺损部分的边缘是什么样子吗?圆弧形
从月面的缺损部分的边缘我可以得出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月面的缺损部分的弧形边缘的阴 影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
地球
B
个 球

C
D
。 E 地球 F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白云


如果碰到外星人,你会如何向他们 介绍我们居住的地球呢?
(请联系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Fra bibliotekT优秀 课件)
1. 下列各事例中,不能说明 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为( A ) A.月亮、太阳东升西落 B.从太空看见地面呈圆弧状 C.月食时缺口呈圆弧状 D.走近远处灯塔,先看见塔尖 最后渐渐地看见塔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 球 小 档 案
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 仅差0.33%,所以,肉眼看不出 。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请你对形成原因大胆地提出一些猜想! 可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可能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分为三层: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处;
(分为上地幔、下地幔)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分为外地核、内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圈层示意
状态?
岩石圈是_地__壳___和_地__幔_____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位于_地__幔___的上层,是__岩__浆___的发源地。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你来描述一下。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但是古代人们眼中的地球又是怎样的呢?
一、古人对地球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 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2、古代印度人
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几只大象驼着, 站在乌龟背上。
陆地
拍 摄

海洋


“地球”是一个球形星球照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1)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驶来的船,船帆先出现;
(2)麦哲伦的航海 (3)卫星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4)月食的缺损部分总是呈弧形; (5)站得高看得远;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2、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3、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5、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A)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软流层位于地表 以下60-400千米 处,主要由呈熔 融态的岩浆物质 组成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岩石圈是由地 壳和上地幔顶 部(软流层以 上),共同组 成的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3、观察笔的长度、笔尖的变化情况.
二、探究笔在球上移动的情况:——球的表面是_球__面___的.
观察到笔的长度变 笔头的变化情况 化情况
笔在球上移动
笔的长度变短了 笔头先消失
联想:
笔在球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笔尖先消 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 的情况相似,这说明海面的形状是 球面 的。
3、古代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一 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 地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 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一、 地球的形状
当船只远去时,船身先消失还 是船的桅杆先消失?
利用身边的物品(课本、直尺、笔、 篮球等),设计并动手做一做帆船远去 的模拟实验。
1、课本(或直尺)水平放置,与自己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
约为4万千米
问题1: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 速度飞行,那绕地球一圈约需几小时?
时间 = 路程÷速度 = 4万千米÷800千米/时 = 50小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问题2: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说说诗句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地球每天都要自转一周,而地球的赤道周 长为4万千米 1千米=2里. 则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8万里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三、地球内部的构造 说说鸡蛋的内部结构
蛋地壳壳 蛋地白幔 蛋地黄核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6、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 塔(C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非球体
一 次
球体
二 次
椭球体




【畅所欲言】你有哪些感想?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 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PPT优秀 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