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3.2 地球仪和地图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知识重点:
1、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和方法:
1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3站得高,看得远
4月食时,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
5麦哲伦环球航行
6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3.2 地球仪和地图(1)
知识重点:
1、经线:
连接南北极,相交于南北极点,不平行;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2、纬线:
指向东西极,所有纬线圈都相互平行;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两极收缩成一
点。
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3、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o经线,
为本初子午线。
4、西经20o和东经160o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20o W 0o160o E
西半球:160o E0o20o W
3.2 地球仪和地图(2)
知识重点: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有: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等。
大比例尺
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内容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较粗略。
3、重难点在于大小比例尺的理解。
3.3 地球仪和地图(3)
知识重点:
1、地图方向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
2、绘制平面示意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
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的完
整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是
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部分,地核是地
球的内部部分。
2. 地壳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薄的地球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壳的构造特征:地壳由岩石构成,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火成岩是从地下深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形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4. 地壳运动:地壳会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等现象,
地震是地壳断裂与移动引起的,火山喷发是地壳中的岩浆喷发到地表,地壳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5. 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表面有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地貌,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碰撞抬升形成,平原是由沉积物平整积累形成,高原是由剥蚀作用和抬升作用形成,盆地是由地壳下沉形成。
总结以上内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地壳构造知识,对于研究地球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
)2、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原因:地球自转。
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1)远去的船只,船身总是先消失;(2)驶来的船只,桅杆总是先出现(3)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是圆弧形;注:日食不能(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麦哲伦环球航行(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航天设施拍的许多地球照片(8)同时刻同杆子在不同地点影长不同(9)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
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天圆地方);②天如斗笠,地似覆盘(盖天说)③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浑天说-张衡)④地球是个球体;⑤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二、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3.将地球比喻成鸡蛋的方法叫模型法。
厚度:地核>地幔>地壳,地壳是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
一、地球仪:1.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从半球看,长度不等。
(不同纬度纬线长不相等,相同纬度纬线长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30张PPT)

5. 麦哲伦环球航行,又回到出发点;
6. 航天卫星拍的地球照片;
7. 人们总是到不了“天涯海角”;
地球有多大?
二、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4万千米
6378千米
6357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略鼓
稍扁
6378
21
4万千米
古埃及人认为天被山撑着,星星则从天上垂下来;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河流到各古巴比伦
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大地是一个圆盾
大地是个龟背式的空心山
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船来的时候为什么桅杆最先出现?
你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么?
你发现了什么?
制定方案:把篮球和模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的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2)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时,看到的铅笔 (填“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相当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的。
=4×107米÷1.5米=26666666(人)≈2677(万人)
=4×107米÷(5×104米)=800(天)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0-17千米)
(17-2900千米)
(2900-6371千米)
地球内部的结构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的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3)PPT课件(初中科学)

视察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运动
笔
船只
圆球
地球
(1)铅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 的铅笔长度 没有 (有或没有)变化。
(2)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 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尖 (笔尖或笔尾) 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船身(桅 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类似,这说明地 球的形状是 球形 的。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路线图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盖天说
盖天说
古代中国人认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最早在西周时期已 经出现,当时认为天尊 地卑,天圆地方,认为: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 棋局。”它的意思是, 蓝天就象是一个半球状 的圆盖,大地好像一块 四方的棋盘。
后来,我国又盛行了 另一种盖天说:“天如 斗笠,地似覆盘。”意 思是,天象一个盖在地 上的斗笠,地是一个倒 盖着的盘子。
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
古时候印度 人认为:大 地是一个圆 盾,由三只 大象驮着, 而这三只象 又站在一只 大龟的背上。
古代巴比伦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古巴比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龟背般 隆起的空心山。大 地四面环绕着海水, 有一个浑圆的巨大 天罩盖在上面。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是离 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
归纳
1.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证明 地球
2.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是一 个球
3.麦哲伦环球航行
体的 现象
4.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和方 法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
6.探索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 动对照实验。
(1)走不到边的天涯海角; (2)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知识点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A.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古代,天圆地方→公元前六世纪,提出球形设想→公元前4世纪,根据月食推断是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的→卫星照片确认地球是球体3.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仅差0.33%。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B.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圈层名称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地幔上地幔地壳以下到2900千米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下地幔地核外地核2900千米以下至5000千米处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5000千米到6371千米固态第1节地球仪和地图A.地球仪1.地球仪:是表示地球和地球表面地理状况的模型2.经线和纬线1)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2)赤道与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3)经线的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均相交于南北极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为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
4)纬线的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相互平行;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所有的纬线自成圆圈(除南北极点外),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3.4.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5.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高、中、低纬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高、中、低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6.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经纬网。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大千世界中独特而美丽。
然而,对于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你是否了解得足够清晰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偏扁的椭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离心力所造成的。
地球自转的速度足够快,使得地球的自身物质均匀分布,从而形成了这种稍微偏扁的形状。
二、地球的结构1. 外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外壳是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它是地球最薄的一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由高温岩石构成,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体积。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极高。
2. 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固态地核、液态地核和地幔三个部分。
固态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液态地核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外包围着固态地核。
地幔是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岩石层,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三、地球结构的作用1. 保护生命地球的结构对于维持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地球的外壳提供了我们生活所需的土地和大气层,保护了生命免受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伤害。
地壳也扮演着调节地球温度的角色,维持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2. 形成地理现象地球的结构也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例如,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被分为许多移动的板块,它们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地幔中的热对流也会影响地质现象,如地球板块的运动和大规模地壳变动。
3. 形成地磁场地球的内部结构还与地球的磁场密切相关。
地核中的流动液态铁产生的电流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它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称为磁层。
地磁场对于阻挡太阳风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总结起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微偏扁的椭球体,而其结构则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
外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内部结构则包括固态地核、液态地核和地幔。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
岩 石 圈
软流层位于地表 以下60-400千米 处,主要由呈熔 融态的岩浆物质 组成
岩石圈是由地 壳和上地幔顶 部(软流层以 上),共同组 成的
是否地壳真的在不断地变动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的猜想是:
你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你的猜想呢?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加加林
地球上的朋友们,大家好!此时 此刻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大家 报告,我们居住的地球原来是一个 如此蔚蓝浑圆的球体,地表大都是 海洋,不如称之为水球,地球像我 们看到的太阳、月亮一样,高高悬 挂在布满星斗的太空中,发出蓝光。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想象、探索 地球形状的本来面目,我是站在先 辈们的肩膀上来到太空的,我要感 谢你们,感谢你们细心的观察,大 胆的想象,勇敢的实践,我要代表 全人类对探索地球形状奥妙的所有 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毕达哥拉斯
亚里士多德--月食时地球影子是圆弧! 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地球很可能是球形天体。
古希腊哲学家埃拉托色尼 处在阿斯旺(北回归线上)这个地方有口枯井,每年 夏至,阳光直射井底,而在 800 千米以外的亚里山大 却无直射现象。 这只能说明大地很可能是曲面。
埃拉托色尼测出地球圆周长, 与今天数据仅相差200千米, --被誉为“地理学之父”。
“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
-----浑天说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天犹如蛋壳,地犹如蛋 黄,且地浮在水面上, 而天浮在空气上
东汉 张衡
麦哲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探险航线
2、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盖天说 → 浑天说 → 地球是个球体
(2)最早有力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问题)一】哪些现象和方法可 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 “天涯海角”走不到边; • 远去帆船的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 月食时,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
的; • 麦哲伦环球航行; •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 ……
【情景(问题)二】地球有多大?
【情景(问题)三】探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1.赤道半径 6738千米
2.两极半径 6357千米
3.赤道周长 约长4万千米
2.地球内部结构:由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可分为地壳、地幔、 地核。
软流层位于地表 以下60-400千米 处,主要由呈熔 融态的岩浆物质 组成
岩石圈是由地 壳和上地幔顶 部(软流层以 上),共同组 成的
【大家的知识树】
{ 1.地球的形
{ { 状和大小
地球 形状
地球 大小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