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合集下载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免费课件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免费课件
2022
第3单元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导入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和发 展。地球又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飘忽变化的白云,波涛汹涌的海洋,雄伟巍 峨的山脉,把地球装点得绚丽多姿。地球的构造是怎样的?是什么力量让沧 海变成了桑田?为什么经常发生火山、地震和泥石流现象?
千米
组成,呈固态
存在软流层,
地壳以下到2900 千米
地壳和地幔的 顶部(软流层以 上的部分)共同
组成了岩石圈
地核
外地核 内地核
2900千米以下至 5000千米处 5000千米到 6371千米
呈液态或熔融 状态
固态
随堂练习
地球的岩石圈( ) A.就是指地壳 B.包括地壳和地慢顶部 C.包括地壳和地慢 D.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5.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巩固练习
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多少天?
4×107米÷(5×104米)=800(天) 3、毛泽东有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要真正 日行八万里,应该坐在地球的( B ) A、北极 B、赤道 C、湖南 D、延安
地球形状的证明



陆地




海洋
古时候的人们,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认识能 力非常有限,且科学技术的落后。
地球形状的证明
A
登 高
A
B

C

B C
通过比较不同表面不同高度处所观察到 的视野范围,你发现了什么?
地球形状的证明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路线图
西班牙
太平洋
大西洋 南美洲南端
印度洋
太平洋

《第1节__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节__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

2.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3.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式,如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的形状。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模拟,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和实物,如地球仪、地层模型等。

2. 准备实验所需的器具和材料。

3. 设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按照以下是实验所需的一些器具和材料:器具:1. 实验台2. 试管、烧杯、量筒等实验室器具3. 电源插座和导线4. 显微镜5. 天平6. 计时器7. 温度计材料:1. 各种化学试剂和溶液2.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生物样本3. 各种类型的实验设备4.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塑料或木质模型5. 各种类型的纸张和笔,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6. 各种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演示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了设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实验主题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工程师或医生等,通过模拟实验过程,了解实验方法和原理。

3.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并与他人分享。

4. 问题解决: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

5. 展示和分享: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效果,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他们从实验中学到了什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所需的器具和材料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地球的形状:通过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和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诠释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天体。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30张PPT)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30张PPT)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麦哲伦环球航行,又回到出发点;
6. 航天卫星拍的地球照片;
7. 人们总是到不了“天涯海角”;
地球有多大?
二、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4万千米
6378千米
6357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略鼓
稍扁
6378
21
4万千米
古埃及人认为天被山撑着,星星则从天上垂下来;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河流到各古巴比伦
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大地是一个圆盾
大地是个龟背式的空心山
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船来的时候为什么桅杆最先出现?
你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么?
你发现了什么?
制定方案:把篮球和模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的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2)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时,看到的铅笔 (填“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相当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的。
=4×107米÷1.5米=26666666(人)≈2677(万人)
=4×107米÷(5×104米)=800(天)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0-17千米)
(17-2900千米)
(2900-6371千米)
地球内部的结构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的

关于地球的课外小知识

关于地球的课外小知识

关于地球的课外小知识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它有着许多有趣的课外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地球的有趣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星球。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乎球形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在赤道的周围会产生一个略微膨胀的地球赤道卵形。

地球的直径约为1.2万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

尽管地球的直径相对较小,但是它在太阳系中却是体积最大的岩石行星。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我们所生活的地表层,厚度约为5-70公里不等。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占地球半径的84%。

在地幔的下方是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地核的温度极高,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每自转一圈,花费约24小时。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的变化和地球上的风。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周期为365.25天。

四、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表面70%以上是水域,这是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的原因之一。

地球表面还包括陆地、山脉、河流、平原、沙漠等多样的地貌。

同时,地球上还有各式各样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五、地球的大气层和气候地球有一个包裹在外面的大气层,它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组成。

这些气体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吸收太阳的紫外线并保持温度适宜。

地球的气候因各个地区的经纬度、地形和海洋气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六、地球的重要性地球不仅是我们的家园,还是生命的摇篮。

地球提供了我们生存所需的空气、水和食物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正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等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七、未来探索和保护地球人类对地球了解的还只是冰山一角,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更多的地球奥秘。

此外,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减少对地球的负面影响,例如减少污染、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地理地形知识点

地理地形知识点

地理地形知识点地理地形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貌特征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上各种地貌现象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地形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等内容。

本文将就地理地形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三维几何体,它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千米,而极半径约为6356.8千米,这意味着地球的赤道略微膨胀,极地略微扁平。

地球的形状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它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下方的一层固态岩石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铁镁质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三、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等。

山脉是指连续的高地,通常由多个山峰组成。

高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地表,海拔较高,通常由多个山脉或山地环绕。

平原是指相对平坦的地表,海拔较低,通常由沉积物或火山喷发产生。

盆地是指相对平坦的地表,四周被山脉或高原环绕,形成一个封闭的地质构造。

河流是指地表上的水流,它们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是指地表上积水形成的水体,通常由河流或地下水的补给而成。

海洋是指地球上广阔的咸水区域,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

四、地理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地形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理地形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

山脉和高原往往不适宜农业生产,但可以用于林业、牧业等。

平原和盆地则适宜农业生产,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

其次,地理地形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

山脉和高原通常给交通运输带来困难,而平原和盆地则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再次,地理地形还会影响气候和自然环境。

山脉和高原的存在会影响风向和降水分布,从而影响气候。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初中科学)27张)

情境导入
右图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 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地球的形状 为球形,那么你知道,古人眼 中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吗?
地球的形状
古代中国人
古代印度人
古代巴比伦人
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几只大象驼着, 站在乌龟背上。
大地是一个龟背般隆起 的空心山。大地四面环 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 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②天圆地方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 B.地球的赤道半径是4万千米 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
3.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球内部从内到外依次为地幔、地核、地壳 B.地核有固体物质组成 C.地壳和地幔组成了岩石圈 D.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课堂小结
{
地球的形状
地 球 的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证实地球是球形的现象与方法
形 地球的大小
状 与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极半径:约6357千米

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
结 地球内部的结构

由外至内 :地壳、地幔、地核
}
及时巩固
1.读下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 B )
①地球卫星照片
课下作业
课后通过科普书籍、杂志或相关网站收集有关哥伦布、 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史话,了解人类认识地 球的艰巨历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亚里士多德多次视察月食时,发现大 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 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在大千世界中独特而美丽。

然而,对于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你是否了解得足够清晰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神秘的世界。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并不是一个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偏扁的椭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离心力所造成的。

地球自转的速度足够快,使得地球的自身物质均匀分布,从而形成了这种稍微偏扁的形状。

二、地球的结构1. 外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外壳是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它是地球最薄的一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由高温岩石构成,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体积。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极高。

2. 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固态地核、液态地核和地幔三个部分。

固态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液态地核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外包围着固态地核。

地幔是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岩石层,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三、地球结构的作用1. 保护生命地球的结构对于维持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地球的外壳提供了我们生活所需的土地和大气层,保护了生命免受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的伤害。

地壳也扮演着调节地球温度的角色,维持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2. 形成地理现象地球的结构也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例如,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被分为许多移动的板块,它们之间的碰撞和摩擦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地幔中的热对流也会影响地质现象,如地球板块的运动和大规模地壳变动。

3. 形成地磁场地球的内部结构还与地球的磁场密切相关。

地核中的流动液态铁产生的电流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它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称为磁层。

地磁场对于阻挡太阳风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护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总结起来,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微偏扁的椭球体,而其结构则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

外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内部结构则包括固态地核、液态地核和地幔。

六年级科学地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地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地球知识点科学地球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知识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地球都至关重要。

在六年级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地球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简洁美观的形式,对六年级科学地球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但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外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由岩石和熔岩组成的固体层。

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主要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每天自西向东一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一天。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3.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在不同纬度上存在着不同的变化,根据气温和气候条件,我们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寒带位于地球的两极附近,温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热带则位于赤道附近。

4.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是蓝色星球,几乎三分之二的表面都被水覆盖。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为海洋水、淡水和冰川水等。

我们要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5. 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上还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地球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要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预防措施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6. 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采取积极的行动,如减少碳排放、垃圾分类、节约能源等,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学习这些六年级科学地球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状、结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去。

希望我们能够用知识改变世界,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活动:观察熟鸡蛋的剖面
观察熟鸡蛋剖面内部结构,请按厚薄顺序说出它的基本结构。
5.比一比:阅读P85 地球内部结构图,说出它与熟鸡蛋有哪些相类似的地方?
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分为三层:
地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为上地幔、下地幔)
地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为外地核、内地核)
6.地球内部结构圈层示意
岩石圈是______和________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位于______的上层,是_______的发源地。
7.算一算
1、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周需多少时间?
2、毛泽东《送瘟神》诗句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回事呢?
课内练习:
1、如果海面上的帆船从远方驶来,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赤道_____球体。
3、成语“夸父追日”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他想朝着东方不停地走下去,去追赶太阳的想法能不能实现?
4、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5、哪些证据能证明地球是球(球面)形?
A、站得高,看得远.
B、不同地方看北极星离地平线的距离不一样,越接近北极越高
C、天涯海角总走不到边
D、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亮上的影子是圆形的
E、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基本结构,从而加深对地球面貌的认识,激发对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物质观,以及为以后学习地震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前预习:
1.地球是什么形状?有哪些传说?
2.收集证据说明地球是球形?
教学过程:
1.登高望远-----a、地球为方形时 b、地球为球面时
2.说一说:还有那些现象、资料、素材等可以证明地球是
球(面)体
活动展示:用木板、篮球和笔来模拟海洋与帆船的关系,将笔的一端放在木板、球上向前移动,眼睛在后面观察笔的变化。并完成P83-84填空
3.过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___________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小________千米城四中___七年级___科学__学科导学案(教师版)
主编:___赵林______审核:_________使用时间:__2012.12.25____第___1__课时
课题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意见与建议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初步掌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等基本知识。
F、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G、驶来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出现;
H、月球是圆的
I、太阳是圆的
意见与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