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532004[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及答案一、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A) (B) (C)pH = (D)2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A)×10-5 (B) (C) (D)p K a =3 为了消除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A) (B) (C) (D)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A) (B) (C) (D)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1) (2) (3) (4)(A)1,2 (B)3,4 (C)1,3 (D)2,4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1) (2) (3) (4)(A)1,2 (B)3,4 (C)2,3 (D)1,4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2) (3) (3) K a=×10-4 (4) pH=(A)1,2 (B)3,4 (C)1,4 (D)2,3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A) 25 mL (B) mL (C) mL (D)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9 用25 mL 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10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D)(A) (B) (C) (D)1分析天平的精确度是11 用分析天平称量试样时,在下列结果中不正确的表达是(A)(A) (B)(C)(D)12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D)(A) 1×10-11 mol·L-1 (B) ×10-11 mol·L-1(C) ×10-11 mol·L-1 (D) ×10-11 mol·L-1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13 醋酸的p K a = ,则K a值为(A)(A) ×10-5 (B) ×10-5 (C) 2×10-5 (D) ×10-514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二位的是(D)(A) [H+]= (B) pH= (1)(C) lg K= (1) (D) lg K=(2)15 按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A) () (B) ()(C) (D) ()16 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的是(D)(1) () (2) ()(3) () (4) ()(A) 1,2 (B) 3,4 (C) 1,4 (D) 2,3“四舍六入五成双”,等于五时要看五前面的数字,若是奇数则进位,如是偶数则舍去,若五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何数,都要进位。

天津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答案

天津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答案

天津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答案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含量和结构的科学,它在化学、化工、医药、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考研题库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准备考试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套天津地区分析化学考研题库的部分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什么是分析化学中的“滴定”?- A. 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B. 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C. 一种分离方法- D. 一种萃取方法答案:A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主要测量的是:- A. 原子的电子跃迁- B. 分子的振动跃迁- C. 分子的转动跃迁- D. 原子核的能级跃迁答案:A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点应:- A. 与滴定终点重合- B. 与滴定起点重合- C. 与滴定终点相差很远- D. 与滴定起点相差很远答案:A二、填空题1.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分析物质时,主要依据物质对________的吸收或散射。

答案:光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________。

答案:固体或液体3. 电位滴定法中,测量的是溶液的________。

答案:电位三、简答题1. 请简述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通过流动相的移动带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中移动速度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2. 什么是电导率法?它在分析化学中有何应用?答案:电导率法是一种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方法,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间接确定离子的浓度。

它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食品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四、计算题1. 某样品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得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为25.00 mL,已知标准酸溶液的浓度为0.1000 mol/L,试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答案: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摩尔数= 25.00 mL × 0.1000 mol/L = 0.00250 mol五、论述题1. 论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与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的异同。

分析化学实验(上)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分析化学实验(上)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分析化学实验(上)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配制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洗干净的玻璃仪器中,使用时必须用待装的标准溶液或试液润洗的是()。

参考答案:移液管2.配位反应都能用于滴定分析。

参考答案:错误3.若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润洗滴定管,这样的操作会对HCl的浓度产生()。

参考答案:结果偏低4.装有KMnO4溶液的滴定管用毕后应立即洗净,以防止KMnO4分解析出MnO2而附在管壁上。

参考答案:正确5.高锰酸钾法滴定石灰石中钙含量时,应逐滴加入,待溶液紫色消失后再滴入下一滴。

参考答案:正确6.对酚酞不显颜色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参考答案:错误7.高锰酸钾法滴定石灰石中钙含量时,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参考答案:自身指示剂8.所谓清洗就是用自来水洗涤玻璃仪器,润洗就是用纯水洗涤玻璃仪器。

参考答案:错误9.双指示剂就是混合指示剂。

参考答案:错误10.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在同一试液中依次使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指示两个不同的终点。

参考答案:正确11.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

参考答案:正确1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使用吸量管时应从最上面刻度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

参考答案:正确13.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某混合碱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时,耗去V1盐酸溶液,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V2盐酸溶液,若V1参考答案:NaHCO3+Na2CO314.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后者也称为标定法。

参考答案:正确15.用盐酸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第一、二个化学计量点可分别用()作指示剂。

参考答案:酚酞和甲基橙16.标定EDTA溶液时,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缓冲溶液17.常压过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滤液液面可高于滤纸边缘18.配位滴定所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除了具有配位作用外,同时也是一种()。

分析化学答案分析.doc

分析化学答案分析.doc

分析(水分析)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_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1.(1) (随机\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 (系统\选用纯度高的试剂)\(3) (过失\重做)(4) (系统\改进方法) 2.(1) (±0.2 \±1.89%) (2) (±0.0002 \±0.0014%) 3.(1) (记录体积:24.10、24.20> 24.10 \平均体积: :24.13)(2) (2.236x1.1124) / (1.036x0.2000) =12.004471 (12.00)(3) (用分析天平称量不能用量筒加水稀释)五. 计算: * *1.答:不舍 2.答:绝对误差=-0.05;相对误差=-0.25% 3.答:x (平均)=0.3395 d (平均)=0.0035 s=0.0046 4.答:24.5 5.答:T= 0.0045g ml 1 6.答:s (甲)=0.10, s (乙)=0.14 7. (1) 7.9936+0.9907-5.02=3.96(2) 0.0325x5.103x60,06-139.8=0.0713(3) 1.276x4.17 + 1.7x 104.0.0021764-0.0121=5.14(4) pH=1.05 求[H+]=0・0898. 答:绝对误差=-0.0001 \相对误差(甲)=0.0075%相对误差(乙)=0.075%9. 答:0.1000第二部分滴定分析一. 填空:1. (0.02) (0.12) (0.006702) (0.009582) (0.009262)2. (消耗的体积)(滴定)(滴定)3. (取样)(分解)(测定)(计算) 1.(035%); (0.046% ); (0.44% ) 2.(±0.02) (2 0.00 )。

3.(随机\偶然) 4.(小);(宽 :)0 5.(6) (2) 6.(与真实值) (相互) 选择:1. (B)2. (D)3. (B D 4. (B) 5. 判断:1. (A) x (B)X (C) 7 (D) X 2. (A) 7 (B)X (C) X (D) X 3. (A) x (B)7 (C) x (D) 7 四. 回答问题:一.填空:(D)4.(Na2CO3) (Na2B4O710H2O) (H2C2O4) (KHGH4O4)。

天大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谜底

天大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谜底

答::甲的报告合理。因为在称样时取了两位有效数字,所以计算结果应和称样时相同,
都取两位有效数字。
9.标定浓度约为 0.1mol·L-1 的 NaOH,欲消耗 NaOH 溶液 20mL 左右,应称取基准
物质 H2C2O4·2H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 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 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解:因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 0.2mg 。故读数的绝对误差 a 0.0002g
根据 r

a
100% 可得
r 0.1g
r1g


0.0002g 0.1000g
0.0002g 1.0000g
100%
100%
这说明,两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他们的相对误差并不相同。也就是说, 当被测定的量较大时,相对误差就比较小,测定的准确程度也就比较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2mL 和 20mL 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有效数字应取四位,而甲只取了两位。因此从表面上看甲的精密度高,但从分析结
果的精密度考虑,应该是乙的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高。
11.当置信度为 0.95 时,测得 Al2O3 的 μ 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 95%在此区间内;
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 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
子误乘以 2,因此正确的结果应为 15.34%,问正确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为多少?
解:根据

S r1
当正确结果为 15.34%时,

S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试卷⼀⼀.填空(每空1分。

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条件式:(1)c1(mol/L) NH4 H2PO4 [H+]+[H3PO4]= [OH-]+[NH3] +[HPO42-]+2[PO43-](2)c1(mol/L)NaAc+ c2(mol/L)H3BO3 [H+]+[HAc]=[H2BO3-]+[OH-]2.符合朗伯-⽐尔定律的有⾊溶液,当有⾊物质的浓度增⼤时,其最⼤吸收波长不变,透射⽐减⼩。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F 检验法。

4.⼆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pH=6.22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 1.92 ,p K a2= 6.22 。

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0.1000 mol/L Ce4+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 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 0.86-1.26V 。

6.以⼆甲酚橙(XO)为指⽰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由___黄______变为____红______。

7.某溶液含Fe3+10mg,⽤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 99:1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I2 + 2S2O32-=2I- + 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处的波长叫做最⼤吸收波长,可⽤符号λmax表⽰。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 单⾊器 , 吸收池 , 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等于M/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常量分析要求试样用量大于 100 mg,试液体积大于 10 mL。

2、某酸碱指示剂HIn的变色范围为5.8至7.8, 其p K a = 6.8 ;在pH = 6时,络合指示剂与Zn2+的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lg K´ZnIn = 8.9, 则变色点时的p[Zn] = 8.9 。

3、在络合滴定中,常用EDTA作标准溶液,它的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它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1:1 ,在水溶液中EDTA有 7 种形式存在,它们的分布分数与 pH 有关。

4、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5、EDTA的化学名称为乙二胺四乙酸(或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当溶液酸度较高时,可作为六元酸,有七种形式存在。

6、莫尔法测定Cl-时,滴定剂是 AgNO3标准溶液,指示剂是铬酸钾(K2CrO4),应在中性或弱碱性(pH=6.5-10.0) 介质中进行,终点时形成砖红色沉淀Ag2CrO4而指示滴定终点。

7、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4d法、 Q检验法和Grubbs检验法方法来判断。

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PO42-的共轭酸是 H3PO4,其共轭碱是 HPO42-。

9、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 Br- >曙红 > Cl- > 荧光黄。

若用法扬司法测定Br-,则可选曙红或荧光黄作指示剂;若测定Cl-,应选荧光黄作指示剂。

10、浓度为c mol L-1NaAc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是 [H+]+[HAc]= [OH-] 。

11、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12、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通常准确度是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是用偏差来表示。

13、滴定度TFe/KMnO4 =0.001234g mL-1,其表示的含义是每毫升KMnO4标准溶液恰好能与0.001234gFe反应。

14、系统误差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和操作误差。

15、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类型有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和专属指示剂三种。

16、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测金属离子的浓度。

17、按有效数字规则记录测量结果:(1)用10 mL量筒准确量出5 mL溶液,记录为 5.0 mL。

(2)用50 mL滴定管准确量出5 mL溶液,记录为 5.00 mL。

18、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铬酸钾(K2CrO4)、铁铵钒(NH4Fe(SO4)2)。

19、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其所用的酸性介质通常为稀H 2SO4;使用的指示剂为自身指示剂。

20、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有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相对偏差D.绝对偏差2、配制碘标准溶液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其作用时( A )。

A.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B.增加碘的氧化性C.增加碘的还原性D.除碘中的氧化性杂质3、根据公式可以看出,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 D )无关。

A.温度B.标准电极电势C.电子得失数D.浓度4、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分析C.滴定终点D.滴定误差5、电荷平衡等恒式是( B )。

A.PBEB.CBEC.MBED.EDTA6、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 A )。

A.1:1B.2:1C.1:3D.1:27、某指示剂的K HIn=,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变色范围是( C )。

A.4~5B.5~6C.4~6D.5~78、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C )。

A.[H + ][OH - ] 的乘积增大B.[H + ][OH - ] 的乘积减小C.[H + ][OH - ] 的乘积不变D.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增加9、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D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B.指示剂应在pH=7.00时变色;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10、下列各项定义中错误的是( C )。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数;C.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实值;D.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11、将酚酞指示剂加到一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为( D )。

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一定12、下面有关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B )。

A.精密度高则准确度高;B.准确度高则要求精密度一定要高;C.准确度与精密度没关系;D.准确度高不要求精密度要高。

13、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D )。

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EDTA-M络合物的颜色;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

14、在下列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C )。

A. 0.1 mol⋅L-1HAcB. 0.1 mol⋅L-1HAc--0.1 mol⋅L-1NaAcC. 1.0 mol⋅L-1HAc--1.0 mol⋅L-1NaAcD. 0.1 mol⋅L-1HCl15、Fe3+ / Fe2+电对的电极电势升高和( C )无关。

A.溶液离子强度的改变使Fe3+活度系数增加;B.温度升高;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D.Fe2+的浓度降低。

16、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属于( B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7、标定高锰酸钾溶液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D )。

A. Na2S2O3B. Na2SO3C. FeSO4⋅7H2O D. Na2C2O418、以下关于随机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大小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B.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正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负误差;D.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正误差。

19、铝盐药物的测定常应用络合滴定法,常用方法是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C )。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20、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B )。

A.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B.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C.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D.算术平均值与其真值之差。

21、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的是( D )。

A.对照实验B.空白实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实验的次数22、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D )。

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23、下列关于EDTA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EDTA在水溶液中有六种型体存在;B. EDTA与金属离子均按1:1配位形成螯合物;C. EDTA与Fe3+形成无色螯合物;D. EDTA分子中含有6个配位原子。

24、莫尔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

A. AgI的溶解度太小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C. AgI的沉淀速率太慢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2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是( D )。

A.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26、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D )。

A. 0.09VB. 0.18VC. 0.27VD. 0.35V27、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 )。

A.1:1B.1:5C.1:6D.1:4三、简答题1、影响络合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络合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是条件稳定常数和被滴定金属离子的浓度。

2、绘制滴定曲线时,一般以滴定分数为横坐标,下列各滴定采用的纵坐标变量分别是什么?(1)以CeSO4滴定Fe2+ (2)以EDTA滴定Zn2+(3)以HCl滴定碳酸盐混合碱液答:(1)E(2)pM(3)pH3、用K2Cr2O7测定铁时,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要用混合酸H2SO4-H3PO4做滴定介质,其作用是什么?答:(1)加入H2SO4用以调节溶液为强酸性;(2)降低E(Fe3+/Fe2+)电对的电势,增大突跃范围;(3)消除Fe3+的颜色,便于观察终点。

4、偶然误差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如何减少偶然误差?答: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或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小,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5、滴定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方法?滴定方式包括哪几种方式?答:(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直接滴定、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

6、在各种滴定法中,滴定曲线的绘制往往以滴定分数(或加入滴定剂的体积)为横坐标,那么纵坐标分别是什么?(1)酸碱滴定;(2)络合滴定;(3)氧化还原滴定。

答:(1)pH值;(2)pM值;(3)电极电位(E)。

7、已知有酚酞、淀粉、荧光黄、二苯胺磺酸钠、铬黑T指示剂,为下列滴定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1)以Ce4+滴定Fe2+ (2)以KMnO4滴定H2C2O4(3)以I2滴定维生素答:(1)二苯胺磺酸钠;(2)KMnO4自身指示剂;(3)淀粉。

8、以滴定方式划分,滴定分析法包括哪几种方法?答: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9、什么是滴定分析法?答:用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中,当反应完全时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得出被测组分的百分含量,这一过程称为滴定分析法。

10、用HCl溶液滴定混合碱(可能含有NaOH、Na2CO3或NaHCO3),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1;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有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2,判断下述情况时溶液的组成:(1)V2 > V1 > 0 (2) V1 > V2 > 0 (3)V1= 0,V2 > 0 (4)V1= V2答:(1)Na2CO3+ NaHCO3(2)NaOH + Na 2CO 3 (3)NaHCO 3 (4)Na 2CO 311、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答: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达到完全时,滴定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