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合集下载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我国最早一部 长篇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 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 一部具有浓郁 浪漫主义气息 长篇神话小说 我国古典小说 高峰,具有高 度思想性和艺 术性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二、世俗文学勃兴
2、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市井人物堂堂正 正地登上艺术殿堂。
三、世俗生活丰富多彩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

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李贽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着一种 怎样的思潮?
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 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背景(原因):
①政治:明清之际,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统治阶级 极端腐败; ②思想:文化专制,正统礼教遭到怀疑; ③经济:明清时,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 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 的进步思潮。
昆曲发源地江苏昆山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代表曲目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 《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王实甫《西厢记》等
资料: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 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 导思想 。至宋代儒家发展出一流派程朱理学, 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 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 权威。
二、经济领域新思潮: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受到 挑战 ——代表思想家:明末清初黄宗羲、王夫之
阅读课本P15资料1、2、3,回答: 根据上述资料,说说明清之际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受到了怎样的挑战? 资料1:人们认为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走 仕途反而不如经商。 资料2:黄宗羲等人认为商业和农业一样重要 (工商皆本) 资料3:王夫之充分肯定商人阶层在整个国家 中的地位。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生活上课 ppt课件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生活上课 ppt课件
李贽的言论会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自 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动摇儒家思想的统 治地位,打击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对当时 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清初,社会进入了比较剧烈的变化阶段。在这种 背景下,出现了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他 们三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代表, 对专制制度和思想进行揭露和批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被尊称为“三先生”。
同光十三绝
京剧四大行当
生旦净
戏曲表演中的 男性角色(除
净、丑外)
戏曲表演中 的女性角色

俗称花脸
喜剧角色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
白、蓝、绿、黄等色,各有
京 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
剧 紫色寓智勇刚毅;黑色寓 忠正耿直;白色寓奸诈狠
脸 谱
毒,蓝色寓刚强勇猛;绿 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 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
封建家族衰亡,以及贵族青年贾 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 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
历史趋势
想一想
明清时期小说迅速发展起 来的原因有哪些?
1.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4.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抗清斗 争,后长期隐居。他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 案》等。 《明夷待访录》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 长期列为禁书。他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 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的 影响。
17世纪中后期,有人称它为 “另一部《人权宣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北师大版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代表人物、主张和影响。

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作者、主要内容及地位。

知道昆曲与京剧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文学作品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及反映的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四大古典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四大古典小说、昆曲与京剧。

教学难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四大古典小说的图片.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吗,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四大名著.(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阅读教材,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2.教师提问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张各是什么?探究二:明清小说师生共同探究:1.阅读教材,思考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

2.教师提问明清世俗文学兴起的时间、主要内容、特点?3.教师出示四大名著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抢答,这些图片出自于哪部书?4.教师列表出示四大名著的作者、时间、主要内容、价值。

5.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探究三:昆曲与京剧师生共同探讨:1.阅读教材思考:昆曲形成原因、时间、特点、影响?2.京剧形成的时间?在哪些剧种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影响?四、课堂小结请结合本课课件五、巩固练习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课件-(共26张PPT)

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课件-(共26张PPT)

她的性格多愁善感、多才多艺,有人形 象地描绘了她是一个“左手拿着药罐子, 右手提着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真
令人感叹。你知道她是谁吗? 林 黛 玉
三、昆曲与京剧
1.形成原因 (1)市镇经济繁荣,市民阶级壮大;
(2)各种休闲娱乐、服务性行业兴 盛。
2.百戏之祖——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 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明中后 期,起源于江苏昆山,独领中 国剧坛近 300年,被誉为“百戏 之祖”。代表作汤显祖的《牡 丹亭》。
沈容圃绘《同光名伶十三绝》
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京剧名家
再见
二、明清小说
1.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
(1)、工商业市镇的繁荣
(2)、书坊、刊刻印刷业的迅速发展
2.四大古典名著
四大名著 作 者 时间 主要内容 价 值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叙述东汉末年、 元末 三国时期的政治 我 国 最 早 一 部 明初 和军事斗争 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描写北宋末年农 我 国 第 一 部 以 元末 民起义,歌颂农 农 民 起 义 为 题 明初 民的斗争精神 材的长篇小说
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
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
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
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武 松
有人对《西游记》总结道:阳光灿 烂 猪八戒 ,百变猴头 孙悟空 ,憨厚老 成 沙悟净 ,阿弥陀佛 唐三藏 。漫漫西
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谱 此画,淮安才子 吴承恩 。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
待访录·原君》
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如人主于其臣,授之官而与 以职。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 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 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历史课件】七年级历史下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北师大版)

【历史课件】七年级历史下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北师大版)

3.京剧
京剧何时形成? 又是在哪些剧种的 基础上融合而成的? 京剧的角色类型有 哪些?
京剧形成——19世纪中期乾隆年间
融合剧种——徽剧为主,汲取汉调、昆曲、 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 和表演形式
角色类型——生旦净丑
生 旦 净

猜猜他们的角色?
京剧脸谱知识
京剧脸谱有红、紫、黑、 白、蓝、绿、黄等色,各有 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 色寓智勇刚毅;黑色寓忠正 耿直;白色寓奸诈狠毒,蓝 色寓刚强勇猛;绿色寓侠骨 义肠;黄色寓凶狠残暴。此 外,还有老红、瓦灰、金、 银等色,各有寓意。
人物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时代
主要思想
明末 清初
抨击君主专制 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 经世致用 工商皆本
二、明清小说
1.小说广为流传的背景 工商业市镇的繁荣 书坊、刊刻印刷业的迅速发展
2.四大年、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 三国时期的政治 我 国 最 早 一 部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鞭挞了封建礼教 和封建制度的罪 恶,揭示了封建 社会走向没落的 历史真实
我国古典小说 高峰,具有高 度思想性和艺 术性
感受四大名著,猜猜他们都是谁?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 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 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 雄是谁?
关羽
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 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 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 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明初 和军事斗争
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 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农 我 国 第 一 部 以 民起义,歌颂农 农 民 起 义 为 题 民的斗争精神 材的长篇小说

北京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_课件1

北京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下册PPT课件:明清时期的文化_课件1

京剧艺术
பைடு நூலகம்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 民间地方色彩较弱。 京剧是一种集唱、念、做、打、舞于一体的综合 性舞台艺术。当前,京剧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剧种,被 视为国宝。
课堂小结
姓名
李时珍 徐光启
年代
明代
类别
医学 医药学 农学 科技
著作
《本草纲目》
成就
东方医学巨 典
明末
宋应星
明末
一部重要的 《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 书 17世纪中国 《天工开物》 科技的工艺 百科全书
2.京剧 (1)戏剧形成原因 ①市镇经济繁荣,市民阶级壮大; ②各种休闲娱乐、服务性行业兴盛。
3.京剧产生过程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叫做“行当”。它指的是 什么样的人物应由哪一行的演员来扮演。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 别、年龄、性格、身分来划分人物的类型。京剧行当的划分, 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化而来的。起初号称“十门角 色”,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 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剧目的不断丰富,要求演员适 应各类角色的表演需要,遂使原有的行当逐渐被打破。于是, 后来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 剧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2.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 3.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4.掌握清朝京剧艺术繁荣的基本史实。
新课探究 一、明朝的科技巨著 1.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内容 《本草 全书190多万字,共 李时 纲目》 记载了药物1800多 珍 种;收录药方一万 一千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天工 宋应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 业和手工业的所有 开物 》星 生产、加工部门 《农政 全书》 地位 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 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 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件

作者
罗贯中 施耐庵
时间
元末 明初 元末 明初 明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 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 ,歌颂农民的斗争精 神。
我国最早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 民起义为题材的 长篇小说
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 神。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 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 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 真实
“理在气中”, “私欲之中,天理 所寓”。 ——(明末清初) 王夫之
王夫之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君主“以天下之 利尽归于己,天下之 害尽归于人”……君 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 ——(明末清初) 黄宗羲:《明夷待访 录·原君》
黄宗羲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如人主于其臣,授之官而与 以职。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 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 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清)顾炎武: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第21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一、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 业化速度加剧,民间贸易空前活跃,商品 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城市工商业市镇 的兴盛。明清时代的中国社会里,已经出 现有相当数量的市民阶级。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 阶级壮大。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空前强化,统治极端腐朽,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追求个性解放
主张平等民主 批判专制皇权 反对重农抑商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清初,社会进入了比较剧烈的变化阶段。在这 种背景下,出现了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他们三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 代表,对专制制度和思想进行揭露和批判,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三先生”。

北师大版七下第21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北师大版七下第21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公其是非于学校”,是试图创立一种新的 政治模式,以取代专制主义政体,其基本思路是,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具有“志于道”的传统,学 校历来是专制暴政的对抗性的力量,是社会健康 思想的集散地。充分发挥学校在政治生活中的作 用,便可限制专制君主的集权。在他看来,此举 还有助于世人平等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对奴性的 克服。
(2)出现地点:江苏昆山
(3)特点: 文词典雅华美,唱腔婉转优雅,载歌载舞。 (4)代表作品:汤显祖的《牡丹亭》 (5)影响:
昆曲对各地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 誉为“百戏之祖”。
2、京剧
(1)出现时间:
清朝乾隆年间
(2)出现地点: 北京
表演特色: A、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B、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 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C、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D、唱、做、念、打结合;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E、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做2)出现地点: 北京 (3)影响: 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扬象 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 做、打等艺术手段,至近代将独具特色的中国 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作业:
1、完成《导学》P90的第6—10题;
2、预习第22课。
拓宽视野
黄宗羲定律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 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在《明夷待访录》 中阐述了自唐以后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从中揭示了 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上每进行一次改革,老百姓的负 担就加重一层;历史上每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 生出一次杂派高潮,后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 律”。 “黄宗羲定律”的通式为:bn=a+nx。式中bn 为经过几次改制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税, n为改税次数。 2003年3月,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解决“三 农”问题上坚定的表示: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谋利益的,在农村税费改制、解决农民负担问题上, 我们一定能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努力提高农 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吗?它们不 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 要的地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四大名著。
1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2
明清小说
3
昆曲与京剧
1.掌握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 的原因、代表人物、主张和影响。
2.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 称、作者、主要内容及地位。
曹雪芹 清朝 高鹗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 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 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 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 神。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 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 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 真实。
我国最早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 民起义为题材的 长篇小说。
一部具有浓郁浪 漫主义气息长篇 神话小说。
4.清乾隆年间,徽班以徽戏为主,汲取汉调、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
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
—__京__剧___。
探究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阅读教材,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统治 极端腐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级壮大。 ➢ 思想:理学日益僵化,摧残思想;近代科技开
3.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 就,分析世俗文学兴起的原因。
4.知道昆曲与京剧兴起的原因、 过程和影响。
1.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想家,代表人物是__王__夫__之___、_黄__宗___羲__、 _顾__炎__武___。 2.明清时期,著名的古典小说有罗贯中的《_三__国__演__义__》、施耐庵的《 __水__浒__传___》、__吴__承__恩___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__红__楼__梦___》。 3.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繁荣,观赏_戏__曲___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明中后期,起源于江苏昆山,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_昆___曲__风 靡大江南北,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被誉为“_百__戏__之__祖___”。
我国古典小说高 峰,具有高度思 想性和艺术性。
思考: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历史:要求是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历史小说:前提要求能本质反映历史的真实 面貌,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允许 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其 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探究 昆曲与京剧
始传入,知识分子开阔眼界。
王夫之 黄宗羲 顾炎武
“理在气中”、“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用“天下之法”约束帝王的专制统治。
提倡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际民生, 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
明清进步思潮的主要内容
人物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时代
主要思想
明末 清初
抨击君主专制 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 经世致用 工商皆本
【2】清朝时期,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 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形成的
一个新的剧种是( B )
A.吕剧 B.京剧 C.越剧 D.豫剧
•谢 谢
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空城计 舌战群儒
武松打虎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蟠桃盛会
大闹天空
金陵十二钗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 贾迎春 贾惜春 林 黛玉 李纨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妙玉
四大名著 作者 时间
主要内容
价值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 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 明初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红楼梦》
探究 明清小说

阅读教材,思考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
工商业市镇繁荣间: 明中后期以来 主要内容: 描摹世态人情
特点:以市井小民为主人公的文 学作品展示了这一时期广阔的 社会风貌,反映出社会风尚和 民众价值观念的变迁。
抢答:以下图 片出现于哪部书?

一、昆曲:
阅读教材思考:昆曲形成 原因、时间、特点、影响?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是 中国最古老的剧种,自明代中叶 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 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 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 著称。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 质遗产代表作”。
二、京剧:
思明 潮清 与之 世际 俗的 文进 化步
进步 思潮
原因 性质 人物 主张
明清 小说
昆曲与 京剧
特点 昆曲
影响
京剧 形成
影响
【1】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典 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
配错误的是( D )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空——《西游记》 C.武松打虎——《水浒传》 D.黛玉葬花——《牡丹亭》
京剧形成的时间?在哪些剧种的 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京剧的角色类型 有哪些?有哪些影响?
『四大行当』
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叫做“行当”。它指的是 什么样的人物应由哪一行的演员来扮演。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 别、年龄、性格、身份来划分人物的类型。京剧行当的划分, 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化而来的。起初号称“十门角 色”,即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和流行。 随着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和演出剧目的不断丰富,要求演员适 应各类角色的表演需要,遂使原有的行当逐渐被打破。于是, 后来简化成生、旦、净、丑四大行。行当、脸谱、戏服构成京 剧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