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帐篷篷架检验标准
12m2救灾棉帐篷执行标准

12m2救灾棉帐篷执行标准摘要:I.救灾棉帐篷的背景与重要性A.救灾场景的应用B.对灾民生活的重要性II.12m2 救灾棉帐篷的执行标准A.规格与尺寸B.材料与结构C.质量与性能要求III.我国相关法规与政策支持A.国家标准B.政策扶持与鼓励IV.12m2 救灾棉帐篷的优势与意义A.保暖性能B.便于搭建与收纳C.降低灾后救援难度V.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A.技术创新与升级B.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C.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正文:救灾棉帐篷是灾害发生后,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和保暖措施的重要物资。
其中,12m2 救灾棉帐篷在我国的救灾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12m2 救灾棉帐篷的执行标准、我国相关法规与政策支持、优势与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展开讨论。
首先,12m2 救灾棉帐篷的执行标准包括规格与尺寸、材料与结构以及质量与性能要求。
在规格与尺寸方面,12m2 救灾棉帐篷的长、宽、高分别为12 米、4 米和2.8 米,为三人至四人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
在材料与结构方面,帐篷采用高强度防水牛津布为表层,具有较好的防水、抗风、抗老化性能;内部填充优质棉花,保证保暖效果。
质量与性能要求方面,帐篷需要承受8 级风力和1.5mm 厚的积雪压力,确保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仍能为灾民提供安全庇护。
我国对救灾棉帐篷的生产和应用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对生产企业的资质也有严格的要求。
同时,我国政府对救灾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调运等环节给予政策扶持和鼓励,确保救灾工作的高效进行。
12m2 救灾棉帐篷的优势与意义体现在保暖性能、便于搭建与收纳以及降低灾后救援难度等方面。
帐篷的保暖性能为灾民在寒冷的夜晚提供温暖庇护,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此外,救灾棉帐篷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快速搭建和收纳,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在降低灾后救援难度方面,12m2 救灾棉帐篷能够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减轻灾区的安置压力,使救援工作能够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
展望未来,12m2 救灾棉帐篷的发展趋势与建议包括技术创新与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2m2救灾棉帐篷执行标准

12m2救灾棉帐篷执行标准
【原创版】
目录
1.12m2 救灾棉帐篷的概述
2.12m2 救灾棉帐篷的执行标准
3.12m2 救灾棉帐篷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正文
【12m2 救灾棉帐篷的概述】
12m2 救灾棉帐篷是一种用于灾害救援的临时住所,其主要特点是携带方便、搭建简单、保暖性能好。
这类帐篷通常采用棉布作为篷布,以确保帐篷内的温度和舒适度。
12m2 救灾棉帐篷的尺寸为 12 平方米,可容纳 10-15 人,适用于受灾群众临时居住。
【12m2 救灾棉帐篷的执行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12m2 救灾棉帐篷的执行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尺寸:帐篷长 3.6 米,宽 3.6 米,高
2.4 米,面积为 12 平方米。
2.材质:帐篷篷布应采用防水、防风、保暖的棉布材料。
3.结构:帐篷采用钢筋支架,确保结构稳定。
4.安全:帐篷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虫性能。
【12m2 救灾棉帐篷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1.使用范围:12m2 救灾棉帐篷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
2.注意事项:
(1) 在搭建帐篷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和泥石流等灾害。
(2) 帐篷搭建完成后,应进行加固,确保帐篷在强风等恶劣天气下不会倾倒。
(3)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避免明火和火源接触帐篷。
(4)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对帐篷进行收拾和清洁,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12m2 救灾棉帐篷作为灾害救援中的重要物资,其执行标准和使用范围都有严格的要求。
12㎡救灾单帐篷生产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框架部分)

12 nf救灾单帐篷生产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框架部分)工序工步名称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备料工序原材料进n佥验1、倍尺进料,并有材质证明书[2、外径公差符合公司标准13、壁厚公差达标J不合格退货1、用钢卷尺测是否符合定额要求长度。
质检技术贝查看相应材质证明书。
2、用精度0.02卡尺测外径及壁厚,符合〈〈标准》规定公差为合格。
明显超差禁用。
切割下料工序1定尺下T料1检查卜料装置及靠尺长度是古止确。
2、切口端正,无明显偏斜现象。
1、三通、四通下料用卡尺测,+1.0为合格。
(抽检)2、①25杆件用钢卷尺测,长度+1.5 为合格。
3、用500 mm直角尺确定锯片与进料轨道垂直度,防止明显偏斜。
下料后检验管件检r•验1、中28管件无裂缝,无孔洞。
2、中25管件符合公司〈〈标准》3、,骂'曲度^总长2%o1、送料员目测,接料人目测,三通、四通管有裂缝、孔洞禁用。
2、①25管件轻微原残经补焊,修平可使用。
3、弯曲度明显超差者校直。
管件打磨1管件清除f毛剌清除管口内、外毛刺1、利用金属圆锯机下料(一般无毛刺)2、若有毛刺利用自制专用设备除掉。
冲切工序①28冲圆司冲孔1T管件瓜、F _①25管冲孔1、管件进入冲床模具到位。
2、三通、四通件圆弧方位准确、端正。
3、横杆两端透孔中心平行。
1、三通、四通管件进入模具时,目测位置准确,冲后无错位现象。
2、横杆透孔先冲一端,调转冲另一端时,将长销插入透孔与地面垂直。
组合焊接工艺三通、(含才包装丰r四通组合立绳环)焊接匡焊接1、结构完善,正确。
2、各方位管件之间及孔位正确。
3、角度公差符合公司〈〈标准》。
4、在自制胎具中焊接要求焊接牢固,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整体形状无明显变形。
5、包装框结构正确,符合图纸尺寸。
1、每种通件均在专用胎具中组合,焊接。
然后在专用模具中冲孔,符合图纸结构及公差要求。
2、每种通首件由专职人员检查。
确认无误投入生产。
3、三通、四通各部角度,用专用样板测量±1°为合格。
应急救灾帐篷国标

应急救灾帐篷国标
摘要:
一、应急救灾帐篷的重要性
二、国标对应急救灾帐篷的规定
三、应急救灾帐篷国标的作用和意义
四、执行国标的建议和措施
正文:
应急救灾帐篷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于受灾群众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受灾群众提供了一个临时的生活空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因此,应急救灾帐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我国针对应急救灾帐篷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帐篷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通过这些标准,确保了应急救灾帐篷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应急救灾帐篷国标对于保障我国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标准为救灾物资的采购、储备、调运和发放提供了依据,确保了帐篷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国标还有利于推动帐篷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帐篷产业的整体水平。
为了更好地执行国标,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国标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帐篷生产企业对国标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国标的企业进行处罚,确保产品质量;三是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材料,提高帐篷的性能和质量;四是建立完善的应急救灾帐篷储备和调运机制,
确保帐篷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总之,应急救灾帐篷国标为我国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救灾单帐篷生产流程、工艺要求、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

工序
工步名称工艺要求ຫໍສະໝຸດ 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备
原材料进厂检
料验
工
序
1、 倍尺进料,并有材 质证明书
2、 外径公差符合公 司标准
3、 壁厚公差达标
1、 用钢卷尺测是否符合定额要 求长度。质检技术员查看相应材质证 明书。
2、 用精度卡尺测外径及壁厚, 符合《标准》规定公差为合格。明显 超差禁用。
切
1、三通、四通下料用卡尺测,+
割
1 检查下料装置及靠尺长度 为合格。(抽检)
下
是否正确。
2、Φ25 杆件用钢卷尺测,长度+
料
定尺下料
2、切口端正,无明显偏斜 为合格。
工
现象。
3、用 500 ㎜直角尺确定锯片与进
序
料轨道垂直度,防止明显偏斜。
下
1、 Ф28 管件无裂缝,无
1、 送料员目测,接料人目测,
储
2、 横纵层次整齐,数量均
运
工
包装 入库、储 等,每垛数量一致。
3、 防止码垛发运装车时
序 存、发运
碰撞变形。
1、 工作时,静电发生器各 指标正常。
2、 附着力强,喷射浓度均 匀。
3、 温度及固化时间达工艺 要求。
4、 用锐器、手感试牢固度。 5、 用百分卡抽查厚度,不 低于 35μm。
1、 钢丝绳铆接要求在专用 胎具中冲压。
合,焊接。然后在专用模具中冲孔,
1、结构完善,正确。
符合图纸结构及公差要求。
2、各方位管件之间及孔位
2、 每 种 通 首 件 由 专 职 人 员 检
组
三通、四通组 正确。
民政部救灾12平方单帐篷技术标准

3.5 篷体缝制要求 3.5.1 缝纫部位表面应平展、整洁、线迹直顺、针码均匀,各配件位置准确。 3.5.2 缝制针码为各大片拼幅部位的明线 9 针/30 mm~11 针/30 mm ,其他部位的明线 8 针/30 mm~ 12 针/30 mm,起止针须重缝 3 道或 4 道线,长度不少于 10 mm。断线接头处须重缝 20 mm~30 mm。 3.5.3 拼幅采用双针机折边缝合或包复缝合两道线, 水平拼接时拼缝朝下。 各部位拼接不得经纬混拼。 3.5.4 各缝制部位应缝制牢固,不得有开线、断线、跳线、破损、死折、皱折、返线、残留针眼、出 套、毛漏、下炕(掉道、塌边)等缺陷。 3.5.5 篷顶拼接部位的缝制针眼、定位针眼、垫布针眼等部位的内表面,需用 PU 胶条贴膜处理。贴膜 应牢固、平整、直顺、搭接到位,不得有残留胶条、贴膜不牢、偏歪等缺陷。 3.6 篷体缝制工艺 3.6.1 篷顶里缝制宽度 50 mm,涂层面向外的“十”字通筋。篷顶面四角位置有向外 45°角缝制的拉 绳袢,四边中心位置有垂直向外的拉绳袢,拉绳袢处需加一层垫布。拉绳袢上缝制带管三角环,缝制方 法见图 A.1,缝制垫布的线迹部位内表面需贴胶条。 3.6.2 篷体侧墙与山墙的结合为侧墙压山墙结构,用双片拉头闭尾尼龙拉链和锦丝搭扣带连接,装配 后篷体表面应平展、松紧适宜。 3.6.3 篷顶四边均有宽 100mm 双层面料的篷檐,篷顶与侧墙、山墙的结合用双针机缝合。侧墙、山墙 上沿合大顶部位有涂层面向外的加强筋与篷顶缝合,见图 A.2、A.4、图 A.6、图 A.8。 3.6.4 框架与篷体侧墙的结合用捆扎带固定。篷体每个侧墙内上沿部位有四根捆扎带,立杆中间部位 有两点捆扎带见图 A.4,捆扎带长度以适于捆扎固定为宜。 3.6.5 地杆与山墙、侧墙的结合,用钉缀活动三节环的 284/22 mm2.0 mm 线带固定带拉紧地杆,活 动三节环的焊口应外露。 篷体下沿四周向上缝制宽度 100mm 布面向外的横向加强筋。 开门山墙里的门口 两侧下端钉缀固定带各两组,见附录 A 中图 A.6。开窗山墙的窗里下端钉缀固定带五组,见附录 A 中图 A.8。两侧墙里下端各钉缀固定带四组,见图 A.4。 3.6.6 窗帘左右两边竖向缝制单拉头闭尾尼龙拉链与窗口两侧缝制的拉链连接,下沿缝制锦丝搭扣带 与窗帘内侧缝制的锦丝搭扣带扣合,对位应准确,见图 A.3。 3.6.7 窗口内四边缝制涂层面向外的贴边。窗纱内的中间部位缝制涂层面向外加强筋,窗纱外的中间 部位缝制布面向外加强筋。窗口内有间距均匀且交叉点连接的横压竖窗格带,窗格带压缝在窗纱外侧, 见图 A.4。窗帘上沿外缝制三点固定袢,窗帘里对应位置缝制固定带,固定带的长度以捆扎方便为宜。 见图 A.3。 3.6.8 三角窗有窗纱,三角窗内缝制涂层面向外的贴边和三条竖向加强筋,窗外缝制三条竖向布面向 外的加强筋。三角窗外的两斜边缝制锦丝搭扣带钩面,顶角上缝制半圆环一个。三角窗外底边有固定的 下开式窗帘,窗帘两斜边缝制锦丝搭扣带圈面。三角窗帘顶端缝制穿过顶角半圆环的环形提拉带,拉带 净长 1.2m。三角窗帘底边中心缝制长 120mm 锦丝搭扣带,见图 A.5、图 A.7、图 A.9。 3.6.9 门口内两侧缝制布面向外的贴边,需下延至地面。开窗山墙中心的加强筋涂层面向外,需下延 至地面,见图 A.6。 3.6.10 门口外两侧缝制锦丝搭扣带和双片拉头闭尾尼龙拉链,与门帘内两侧缝制的搭扣带和拉链连 接,见图 A.5。 3.6.11 纱门帘的四边及中间部位缝制布面向外的贴边、 加强筋和间距均匀交叉的点连接格带, 两侧用 8 号双片拉头闭尾尼龙拉链连接。门帘上沿外缝制两点固定袢,门帘里、纱帘里和面对应位置缝制固定 带,固定带的长度以捆扎方便为宜,见图 A.5、图 A.10。 3.6.12 绱门帘、窗帘采用水口向下的缝制结构,见图 A.2、图 A.5。 3.6.13 两侧墙内中间缝制涂层面向外加强筋, 侧墙两边缝制锦丝搭扣带, 搭扣带内侧缝制双片拉头闭 尾尼龙拉链。侧墙外上沿均匀分布缝制三点环形捆扎袢,侧墙里对应位置缝制固定带,固定带的长度以 捆扎方便为宜。侧墙两侧边下角铆合铜篷圈,见图 A.3、图 A.4。
(3)《救灾专用 36m2单帐篷》

00000 ㎡㎡㎡27764-2010MZ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业标准MZ/T 011.3—2010救灾帐篷第3 部分:36m2单帐篷Disaster relief tent—Part 3:36m2tent2010-01-14 发布2010-03-1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M Z/T 011.3-2010前言70 MZ/T 011—2010《救灾帐篷》分为七个部分:——第 1 部分:8m2单帐篷;——第 2 部分:12m2单帐篷;——第 3 部分:36m2单帐篷;——第 4 部分:12m2棉帐篷;——第 5 部分:36m2棉帐篷;——第 6 部分:厕所帐篷;——第 7 部分:帐篷涂层布。
本部分为 MZ/T 011—2010 的第 3 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 和附录 G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金明、李成、丁长利、王珍、王德一、崔秀敏。
1 范围救灾帐篷第 3 部分:36m2单帐篷M Z/T 011.3-2010本部分规定了救灾专用 36m2单帐篷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单面涂覆PVC防水阻燃涂层布为主要材料缝制的篷体,与焊接钢管制作的框架组装而成的救灾专用36m2单帐篷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入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706—2008 热轧型钢GB/T 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 1527—2006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059—2008 铜及铜合金带材GB/T 3917.3—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 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6—2009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 4669—2008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6836—2007 缝纫线GB/T 13793—2008 直缝电焊钢管GB/T 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GB/T 20118—2006 一般用途钢丝绳FZ/T 01004—2008 涂层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FZ/T 01010—1991 涂层织物涂层粘附强度测定方法FZ/T 01063—2008 涂层织物抗粘连性的测定FZ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JSB 40.1~40.2—1993 军用锦丝起绒搭扣带扣合强度和撕揭强度的测定方法QB/T 2173—2001 尼龙拉链QB/T 3817—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QB/T 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YB/T 5058—2005 弹簧钢、工具钢冷轧钢带YB/T 5294—2006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3 要求3.1 样式救灾专用36m2单帐篷为长方形双坡面直墙建筑样式。
应急救灾帐篷国标

应急救灾帐篷国标
国标应急救灾帐篷是一种用于应对紧急灾害和救援工作的临时住所设施。
根据国家标准,应急救灾帐篷的国标标准是GB/T 32538-2016《应急救灾帐篷通则》。
该国标规定了应急救灾帐篷的一般要求、分类和符号、尺寸、设计、性能、试验、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国标,应急救灾帐篷通常应具备防水、防风、防火、耐用、易于安装和拆卸等特性,以满足临时住所的需要。
在紧急灾害和救援工作中,应急救灾帐篷常被用于提供临时住所,供受灾群众居住、休息和避难。
这些帐篷具备临时性、便携性和可快速安装的特点,可以迅速建立起临时住所,以应对灾害发生后的人员安置问题。
国标应急救灾帐篷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应急救灾帐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高应急救灾帐篷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应对紧急灾害和救援工作的能力,保障受灾群众的安全和生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灾帐篷篷架检验标准
1、原材料的检测
A、检验内容:钢管的长度、厚度、椭圆度等
B、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测量钢管的长度,用卡尺测量钢管的椭圆度,用内壁千分尺测量钢管的厚度。
C、判定准则:①钢管的长度公差为±3mm
②钢管的厚度公差为±0.02mm
③钢管的椭圆度公差为±0.08mm、
2、下料尺寸的检验
A、检验内容:钢管觉得长度、弯曲度等
B、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测量钢管的长度。
用平台检测钢管的弯曲度。
C、判定准则:①钢管的长度公差为±3mm
②钢管的弯曲度不大于总长的2‰
3、冲孔尺寸的检测
A、检测内容:孔距、孔径等
B、检测方法:用卡尺测量冲孔的孔距、孔径
C、判定准则:孔距±0.3mm,孔径±0.05mm
4、切弧的检测
A、检验内容:切弧的深度、对称度等。
B、检测方法:用卡尺测量。
C、判定准则:圆弧的深度±0.1mm,对称度±0.1mm。
5、焊接的检测
A、检测内容:整体尺寸、组焊后部件角度、焊缝平整度、假焊、漏焊、沙眼等。
B、检测方法:用卡尺或检具测量焊接后的整体度尺寸及角度,目测量缝的平整度、咬边等。
C、判定准则:整体尺寸±1mm,角度±0.5°,焊接平整,无虚假接,漏接,沙眼、咬边等。
6、修磨的检测
A、检验内容:焊接、冲孔部位。
B、检验方法:目测。
C、判定准则:打磨的是否平整,内外孔壁光滑无毛刺。
7、磷化的检测
A、检测内容:钢管的表面。
B、检测方法:目测
C、判定准则:按磷化工艺。
8、喷吐的检测
A、检验内容:涂层的厚度、光洁度、色差、均匀性、附着力等。
B、检测方法:用涂层测厚仪测量涂层的厚度,有专用工具测量涂层附着力。
C、判定准则:(按企标)涂层厚度>0.03mm,涂层经磕碰、酸雾实验大于96小时,涂层不气泡、不脱落。
9、包装的检测
A、检测内容:是否符合包装工艺要求,数目齐全。
B、检测方法:目测。
C、判定准则:符合包装工艺要求,数目齐全。
10、入库前检测
A、检测内容:各部件是否齐全。
B、检测方法:目测
C、判定准则:抽检产品的5%,数目齐全(钢管、接头、附件、说明书合格证等)。
11、码放的检验
A、检测内容:成品的码放。
B、检测方法:目测。
C、判定准则:成品的码放整齐、标识明确、高度合理、防潮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