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问答题归纳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课时练习(含答案)

守望精神家园1.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电影《长津湖》以30.9亿元票房打破国庆档影片票房纪录,该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历史故事。
这次战役中,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
从这些先烈身上,你能感受到()①视死如归、永不退缩的革命精神②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③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④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优秀品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第12版的《新华字典》收入新词100多个,还增补了50个字词的新义、新用法。
“初心”印刻着我们对信念的坚守;“拼购”反映了新型电商消费方式的流行;“点赞”体现出社交空间的线上拓展。
这说明()①面对网络热词,要紧跟潮流、大胆使用②发展中华文化,要立足现实、坚守立场③继承传统文化,要代代守护、一成不变④坚定文化自信,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3.教育部印发的《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规定,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
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师生吃完所购食物、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为。
根据男女生和不同人群餐饮消费特点,实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供餐制度。
上述做法弘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自强不息,勤劳勇敢C.忧国忧民,胸怀天下D.诚实守信,勇于担当4.2021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刻铭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下列能体现拓荒牛精神的是()A.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C.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D.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5.2021年的春节,《唐宫夜宴》,一群灵动的唐俑宫女,在古色古香的画卷中交织起伏,让网友一秒穿越到大唐;端午时节,水下舞蹈《祈》演绎绝美“洛神”;七夕,“金刚”遇上了飞天仙女,“古风舞蹈”邂逅了“龙门石窟”;中秋节,《中秋奇妙游》如约而至。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材小栏目问题解答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材小栏目问题解答1.【P66】运用你的经验: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7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粱”。
这段话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
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2.【P67】探究与分享: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参考答案3.【P68】探究与分享: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参考答案: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或: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等)4.【P69】探究与分享:(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的奥运会上逆美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参考答案(1)①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②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和理想,③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④人生难免有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才能获得成功⑤磨励坚强的意志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走出失败的阴影,成就一番事业。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5课 守望精神家园 知识点复习及配套练习题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提纲)【一句话必背】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梳理+教材习题解析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5.1延续文化血脉本课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容力;创造力▲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作用)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作用?)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③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教材释疑点拨11.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与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些传统节日能够传承至今7【提示】那达慕大会望果节盘王节春节2.(1)查找资料,分享交流你所了解的文化遗产价值。
(2)有人说,有些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保护。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提示】(1)①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②文化遗产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教科书,③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④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在于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部编版九年级道法第五课知识点总结(5)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
文明是个体教化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标准(57.1)2.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57.2)3.怎样建设精神文明?(57.3)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4.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58序言)5.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58序言)6.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59.1)(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59.2)(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9.2)7.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花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
人类文明从来是以进步文化为基础,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
(59相关链接)8.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薪火相传,历久弥新?(59.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9.中华文化的作用(为什么)(69.1)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61.1)10.怎样传承中华文化:(61相关链接)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守望精神家园件3

13. (江苏南京鼓楼区期中)文化强,民族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的文 化是( C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 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改革开放后涌入的一切外来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 (广东东莞校级月考)下列不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是( B )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内容。拔罐(中医)、古琴、二十四节气都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内容,排除A、C、D;米老鼠是美国的动漫形象,不属于中华传统文化,B 符合题意。
3. (浙江嘉兴期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 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这句话告诉我们,文化是( A )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 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 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 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 德引领风尚。
解析:端午节是我国为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传统节日,开展“端午活动” 是延续文化血脉、珍爱精神家园的表现,B正确;“端午活动”与革命文化无关,A不选; 改变端午习俗与转化端午精神的做法不可取,C、D不选。
10.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下列做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是( D ) ①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②举办“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赛 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文化自信的做法。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 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① ②④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符合题意;③错误,排除。
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延续文化血脉】——文化与文明①文化中的成果作为人类和状态的标志,便是。
人类文明从来是以文化为,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凝结着民族的价值。
文明是个体和开化的的,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
②煌煌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发展史上的新,为文明注入了新。
我国的文明、文明、精神明、社会文明、文明得到全面提升。
2.【中华文化根】①根:“来者落地生根,去者。
”对一个而言,根是对的依恋和;对一个而言,根是对文化的借喻和对文化的自我。
②中华文化的形成:以来,中华民族就在大地上和生活。
各族人民互助,相互,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了灿烂的。
③中华文化的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名扬世界的科技,异彩纷呈的,等等,共同组成、的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的特点:流长、精深。
⑤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的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
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性、整体性和传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有利于促进和谐和发展。
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
文化渗透在中,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⑧Why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A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的理想,是中华民族的。
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
C中华文化的、智慧、气度、,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和自豪。
⑨How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A新时代,文化需要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
Wh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文化,熔铸于领导人民在革命、、中创造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伟大。
B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洋为,取舍、推陈出新,消极因素,继承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性和性。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基础知识复习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基础知识复习【一句话必背】1.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怎样增强文化自信?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①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5.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6.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①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
②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敬业创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青少年要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 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1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 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 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 的人民。
7.新时代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 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吸收 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②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③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 ④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 品格,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 和发展。
1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 神纽带。 ④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 动力。
5.中国人民对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①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 梦的光明前景。 ②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 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薪火相传、一 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 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 容乃大的包容力。
再见
14.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 舍身忘死、前赴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 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 优。 ④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 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 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 面的价值准则。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 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 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 小、落实;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 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8.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忧国忧 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 世准则等。
9.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熔铸了中华民族坚 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 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 ②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精神力量。 ③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 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 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自信的含义: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自信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 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或者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 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 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供精神动力。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 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