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案例分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余杭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PPT模板课件

《余杭良渚博物馆案例分析》PPT模板课件

入口与通道
犹太人博物馆地下1层,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为10000m2。博物馆的人 口设于老馆,新旧馆在地下层相连。其1-3层为展厅,4层为办公,地下 层为库房和部分展厅。断续的直线构成了一个非连续的“虚空”,纵贯 整个公共区域,以墙和其他空间硬性分割开来,只能通过地下层的开口 或上面的天桥进入它的各个片段。
一字排开.站立在一面大 墙之前.
❖ 逃亡的终点是一个庭院, 一个规则成列的柱林,共 49根方柱。
❖共生轴线是一条长长的楼梯,楼梯一直通 向三层。楼梯上空有一些相互交叉的混凝 土构件,会给人造成刀光剑影的感觉。




以色列艺术家马纳舍·卡迪希曼 (Menashe Kadishman)用厚 有三公分的钢制作了一万个不同
❖ 这一曲一直代表着两种 思维和秩序——一个多 样化的片断组成的直线 和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 相互交织,但各有自己 的方向。这两条轴线描 绘了德国人和犹太人之 间的关系。里勃斯基把 该博物馆称为“线之 间”(Between the lines)。
建筑的立面依然是线的艺术,由由镀锌金属片覆盖,窗 口都是斜线状,不规则的横割建物本体,这些窗口线是 依据柏林地图上的一些犹太历史地点而被连起的,它们 也被视为连结德国犹太人不同时期的破碎象征,光透过 其中,形成微妙的空间效果。
形体分析
❖ 在《大卫•奇普菲尔德的作品与思想》书中的良渚也是长条形建筑 组合(并不平行),并非建成的如此渗透庭院,而是用肃穆的基调 强调空间的变化,记得有张室内效果图,不同层高的游客可以互看, 形体更具动感和透明(端部是整面大玻璃)。最后的建筑虽然外部 封闭了,但是内部的插入的庭院打破了封闭,反而让游客在观展疲 惫时,有高品质的空间休息欣赏,更富有生活气息。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Floor 1
二层平面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5
∙平面分析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立面分析
采用大玻璃窗的开 窗方式,使采光更 加良好。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在剖面 中,也有交错 的概念,一个 方形的空间和 一个梯形的空 间用长廊连接 起来。
∙光的分析
对于赫尔辛基所处纬度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 墙壁就变成了内侧的墙壁, 被混凝土墙壁包围的场地 又成了内部空间。
安藤的玻璃墙体 的另一个深意在于其从 内到外以及从外到内的 自然转换。
视角
光的运用
屋顶的光为展品 提供了照明,斜 面的墙体使照进 来的光不至于那 么的刺眼,他为 光起了引导作用。
美术馆的中庭
∙光的分析
在设计多层画廊式艺术博物馆时常 见的难题之一是自然采光只能进入 到位于上层的画廊,下层的空间就 只好完全依靠人工照明了。对于这 个位于北方城市的艺术馆也为如此, 这里的日照位置偏于低平。为此, 建筑师通过建筑的弧面造型使各个 展厅的形状于尺寸形成轻微的不同, 水平的自然天光也以各种不同的方 式投射进来。
案例三 —— 国际画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三层平面屋顶 Nhomakorabea平面图的分布
建筑中的几何图形
西北侧全景
从北侧接近主出入口
从一层上到二层的楼梯间
剖面图
地下两层
1
层 厅 和 连 接 的 展 室
与 屋 厅 有 标 高 差 的 展 室 3层接待室
1
地下层室内展室厅
谢谢观看
SUCCESS
THANK YOU
∙平面分析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全文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宁波历史博物馆坐落于鄞州区一片空旷的广场上,这个区域虽然是拥有 5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宁波的一部分,看上去却像去年才落成的,这里是位 于城市与田野的交接地带。场地处于一片由远山围绕的平原,不久前还是稻 田,城市刚刚扩张到这里。
近年新建的高层 办公楼
河水环绕中是 区政府大楼和 广场
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使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 古砖。这与博物馆本身“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
入自然。
博物馆案例分合析的。ppt课件
材料的运用
青砖的数量 最多,他们的“出生 ”年代也多为明清至 民国时期,有部分甚 至是汉晋时代的古砖 。不少青砖上,还刻 有“福寿”等铭文。
“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 资源,体现了循环使用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 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使其质 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方面在于对时间 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 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 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而‘竹条模板混凝土’ 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 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好的建筑必定有争论。建筑是应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我 觉得应该将当地文化融入到建筑中,不应该摒弃一切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文化 特色,对当地人来说,某些物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或者美好回忆。就像柯布 在摒弃繁杂的装饰而追求新建筑精神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比例的重要性, 因为他没有忘记古希腊雅典卫城带给他的那份感动!
博物馆案例分析 ppt课件
空间与流线
人们从中部一 个扁平的、跨 度接近30米的 穿洞进入博物 馆。
四个坑状院落, 两个在中心, 两个在幽深之 处。
“空的中心与边界,内与外, 高与低,打开与关闭,无目的 的漫游,行动与完全静止,轻 与重,通过与突然中断,一瞥, 从暗到明或从明到暗,偶遇, 实体的实感,空间的空虚,纯 粹物料的物感。如果说她的外 表已给人一种强烈期待,真正 的震撼应该在内部等着他。”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件

《博物馆陈列设计》课件
《博物馆陈列设计》PPT 课件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门关于如何有效展示博物馆藏品的学科。它在提供优质 参观体验的同时,传达了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价值。
介绍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指如何合理地展示博物馆和图文设计等要素。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本要素
空间规划
包括空间组织和空间灯光的设计,以营造适 宜的参观环境。
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和创新的 展品陈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通过互动展示和现代科技手段, 将科学知识呈现给观众。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未来发展
1
新技术的应用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更丰富多样的展览体验。
2
多元化的展示方式
结合音响、灯光、视频等元素,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沉浸式的展览。
3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展品陈列
通过布局和组合展品,展示其特性和意义。
展品选材
根据展览主题,选择合适的展品进行分类和 陈列。
图文设计
利用图片搭配和文字编辑,增强展览的艺术 感和表达能力。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 案例二:上海博物馆
案例三:中国科学技术馆
以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为主题, 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展示珍贵的 藏品。
在陈列设计中注重环保、可持续性,推动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结束语
通过深入研究和合理的设计,博物馆陈列设计可以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文化、 历史和艺术的窗口。展望未来,它将继续创新和进步。

宁波博物馆分析ppt课件

宁波博物馆分析ppt课件
2
1.基地分析
3
2.作者简介
王澍作为本土建筑
师,一直坚持中国
传统营造的文化观,
在他十多年的从业
生涯中,扎根于研
究中国民间的传统
营造技术,在建筑
与环境之间试图营
造出带有中国文人
气质的建筑内涵,
他对于建筑如何适
应于环境以及营造
所传达的空间感受
4
3.平面分析
一层三二平层层面平平图面面图图 5
4.立面分析
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
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
种亲近的 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
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自然环境之间的微 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
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 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 水渍和青苔,
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 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 荒凉,
扬帆起航的船,穿 越历史
时空,即将成为宁波的精
神坐标。从近处 看,你会
发现它有微型的山川地理,
很锐利,像 是宁波的四明
山,山水依然是主角.人
只占了很 小的一部分。再
看下去。你会发现,平凡
7
6.流线分析
8
7.室内等其他细节
9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有别于日本式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 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
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
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
6
5.造型及剖面
造型特点 :宁波博物馆主
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
高24 米,主体三层,局部

展览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展览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6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一层平面图
多功能 报告厅
演示动手操作
展厅
入口 7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立面图
剖面图
8
杭州吴山博物馆
9
杭州吴山博物馆
吴山博物馆位于杭州吴山广场东南侧,毗邻西 湖,是吴山天风和清河坊历史街两大景区的重要结 合点。用地面积0.7公顷,建筑面积6082平米。
10
杭州吴山博物馆
• 设计是根据基地环境的特点主要着力与三个方面 • 1.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地块与周边建筑及自然环境的关
黑色花岗岩的基墙 4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暗合南方粉墙黛瓦的黑白灰的色调, 素雅且高度统一使建筑群的整体感 非常强烈,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大家风 范。
5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珠算起源于远古的 “ 结绳纪事,“ 由一根 主线贯穿全局”,而此 主题又与江南古典园林 的精髓暗合,故在博物 馆的总体布局中基于 “主线统领全局”的原则 在总体布局上吸收了江 南园林的构图要素将各 个部分功能分区有机地 组织在一起各组建筑相 互呼应错落有致形成一 个具有江南园林意境的 建筑空间环境。
白色石材的实墙黑色花岗岩的基墙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暗合南方粉墙黛瓦的黑白灰的色调素雅且高度统一使建筑群的整体感非常强烈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大家风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珠算起源于远古的结绳纪事由一根主线贯穿全局而此主题又与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暗合故在博物馆的总体布局中基于主线统领全局的原则在总体布局上吸收了江南园林的构图要素将各个部分功能分区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各组建筑相互呼应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具有江南园林意境的建筑空间环境
3
江苏南通珠算博物馆
黑花岗岩基墙就如水墨画 中那几笔重彩为整幅画面定下 了最重的墨色白。色大石片材的的实实墙墙采 用了浅色石材贴面夹着通透的 玻璃幕墙这样整组建筑既落根 于大地,又显得轻盈欲飞。由于 大片的玻璃反光的不同显示出 无穷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博物 馆的色彩层次使得黑、白之间 多了灰的过渡,从而使基墙和大 片实墙达到和谐一致。

首都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首都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1989-1996年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 1997—2000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副院长、总建筑师 2000 –-至今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 设计大师
4
其它著名代表作品: 北京丰泽园饭店 北京现代城 外交部办公楼
5
基地分析
北为长安街, 建筑主立面亦为北立面,北广场是人流和景观重 点区;东为白云路, 是人流次要出入口,也是市政管线主要 接口部位, 是人流和景观设计的次重点区。
47
椭圆展厅及其外 围的坡道,构成 奇妙的展陈效果。 水平的展厅与螺 旋的坡道交错, 充满动感的斜墙 斜柱流露出现代 艺术的韵昧。
48
大厅中古朴的牌楼,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的特点
49
结构体系
主展览楼、椭圆形展览楼及管理办公楼结构均采用现 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椭圆形展览楼斜筒的混凝土筒壁采用了特殊的滑模施 工工艺。
观众流线
15
室外空 中花园
办公流线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观众流线
16
空中花 园上空
办公流线
四层平面流线分析
戏楼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礼仪大厅上空
专题展厅
竹林庭院上空
空中花 园上空
观众流线
办公流线
17
五层平面流线分析
戏楼 二层
基本展厅
步行天桥 礼仪大厅上空
北立面青铜、陶砖、玻璃幕墙三者虚实结合,丰富外 部造型。钢屋盖与椭圆体完全脱开,各自独立变形, 光线从环形天窗洒向青铜表面,令人仰视神往。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 三部分组成。 一个巨大屋盖将这三栋相对独立、造型各异的建筑覆盖而 组成有机整体。非对称的形体反应了建筑所在的街角空间。

大英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大英博物馆案例分析ppt课件

使用率低
大英博物馆四周都是展厅,中间是图书馆。但由于图 书馆与主体分离,亦被一个大的室内花园围绕,所以 使用者不多
ppt精选版
17
功能组织、流线分析
设计理念: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ppt精选版
18
空间布局、造型分析
阅览室
在大英博物馆中央大厅有一个著名的巨大的圆形阅 览室,原属于大英图书馆。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建筑本身充满特色,曾被誉为 “一座圆形的荟萃了蓝白金三色的非凡之殿”。站 在中间环视四周,给人的感觉就好象是环幕影院, 360度满满的都是书!游客到此,都会被震到噤声。
ppt精选版
大中庭顶部有3312块钢化玻璃片构成。三层的中空 玻璃不仅把阳光带进室内把热量隔绝室外,玻璃中 间夹着的圆点网更是反射了30%的阳光,使阳光强 度得到控制。
16
空间布局、造型分析
设计中庭原因
缺乏空间
大英博物馆在2000年前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数以百 万的人潮。
缺乏通道
由于大英博物馆缺乏通道,所以很多展览空间都用作 通道,这样导致很多展品都只能存仓。
线游 客 参 观 路
ppt精选版
13
04 Part Four 空间布局、造型分析
ppt精选版
14
空间布局、造型分析
ppt精选版
建筑风格
大英博物馆是一座带有四翼的四边 形建筑。 它的建筑方法以石建筑、琢石为主 ,为古典主义复兴风格。此风格兴 起于19世纪的欧洲,现代主义前夜 ,它以古典为模仿对象来建造现代 建筑,模仿对象有罗、希腊、哥特 等,大英博物馆则是古典复兴中希 腊复兴的代表建筑。
2、保存(最基本的功能),与收藏职能密切相关,收藏是 目的,保存是结果;收藏是行为,保存是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它打破所有昔日的博物馆的模式,展 览空间不再是一层一层的,游客不一定 是要先进入一个展厅之后,再进入另一 个展厅,游客可以一口气从地下的展厅 跑进最高层的展厅。
赖特的想法 是用电梯将参 观者运送到上 层,然后他们 可以沿着环绕 中央天井的坡 道盘旋而下。 这样,参观者 可以在任何高 度乘坐电梯上 下并可以到达 地面层展览结 束的出口处。
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 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 筑师: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Frank Lloyd Wright) 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 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 筑物都迥然不同,
可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 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 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 像海螺。弯曲厚实的外墙带动 整个白色建筑螺旋上升,楼层 间的缝隙为环形窗带,直至六 层。建筑为白色螺旋形混凝土 结构,外观简洁不作修饰。
地理位置:位于第五大道面 向中央公园的87至
89街
设计者: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竣工时间:1959年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
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
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
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
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
筑物。
9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 为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 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 部。
2018
博物馆案例分析
成员:
1
目录
CONTENTS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总结
2
1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
3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
占地面积:12204平方米 地理位置:中国美院
杭州市象山校 区 设计者: 隈研吾 开馆时间:2015年9月20 日
4
“让建筑消失”是隈研吾秉持的设计理念, 这座建筑几乎满足了他所有的构想,浑然天成, 整个博物馆馆就是一件艺术品。
13
总结
1、坡道 2、环境的处理 3、流线 4、光照
14
Thanks!
15
“不去动山的斜面,而是就着斜面去建造建
筑。顺着这个方向研究,最终涌现在我脑海中
的是菱形纹样,让水平线产生了变化,制造出
了流动的展示空间……”隈研吾所打造的这座
建筑贯彻了他的“负建筑”理念,新建的民艺
5
馆有机地融入了原有的山水。
民艺馆的外墙是由数万块用 铁丝相连的瓦片构成。杭间表 示,当时他们曾考虑与象山校 区的其他建筑一样,用用何收 的旧瓦片来完成。后期发现, 建筑体带太大,瓦放上表大小 不好看,厚度也不均匀,瓦还 要有固定铁丝的地方,不然一 阵风吹来瓦可能会全掉下来, 最后用的瓦都是专门为民艺馆 烧制的。
6
展览空间是个整的空间,是 一个流线型的通道,从下到上 一览无余,中间没有任何隔断。 怎么有效分割这个空间?
建筑师用了廊道的办法。
“廊”是古代中国人链接 不同居住空间法人重要环节, 建筑师设计了四个廊道,观 众通过相对空间狭小的廊道 后会有豁然开朗的感受。
7
2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8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11
展品是放在行人通道
旁,所以给人的感觉就
是博物馆的展它大大拉近了参观者与
展厅的情感距离。
“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 塑
可想而知,这样的空 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
间设计在1943年是相 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
当前卫的。
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
12
统一”
4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