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性格特点与宋代文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李清照与柳永:宋代女词人的文学成就与风格对比

李清照与柳永:宋代女词人的文学成就与风格对比

李清照与柳永:宋代女词人的文学成就与风格对比1. 引言1.1 概述李清照和柳永是宋代两位杰出的女词人,她们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

本文将对她们的文学成就与风格进行比较,以展示她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宋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与风格、柳永的文学成就与风格、李清照与柳永的文学成就对比、结论。

通过这种组织结构,我们将逐步介绍两位词人的背景和生平,分析她们在词作中的创作特点和表达风格,并最终比较她们在创作题材、影响力及爱情观念方面的异同之处。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展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柳永在文学领域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探讨她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这样一种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她们的作品,从而深入探究宋代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此外,通过对比她们的爱情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我们还可以从中汲取启示,拓宽对于现代文学创作的思考与理解。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清晰内容,请仔细阅读确认。

2.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与风格:2.1 李清照的生平背景:李清照(1084年-115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她的祖父李俊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士,被尊称为“草堂先生”。

父亲李天祐则是当时德宗朝的一位进士。

从小,李清照得到了教育和诗书的熏陶,培养了她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

2.2 李清照的词作特点与风格:李清照以其深沉细腻、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并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在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非常突出。

首先,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她善于运用鲜明和细致的笔墨来描绘四季变化、花草树木等物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心境相结合。

其次,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她倾注了自己深情的爱、离愁别绪等情感,在短短的词句中展现出强烈的感觉和丰富的内涵,给人以心灵上的共鸣。

2.3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赏析:李清照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包括《如梦令》、《声声慢》和《武陵春》等。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柳永的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首先,柳永的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以情感为中心,追求个人情感的自由和真实。

柳永的词中表现出的爱情观念,迥异于以前的词人,他的爱情观念是自由而随性的,而非依赖于社会和家庭的束缚。

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方式,为宋词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其次,柳永的词语言简练,充满音乐性,他特别注重音韵和节奏感的表达,使得他的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柳永的词句中常常运用双关语、换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词意更加深邃,更富有意境。

最后,柳永的词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性,他的词中表现出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种对社会现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时代背景,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之,柳永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以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为宋词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艺术表达方式,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宋初文坛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

(2)“西昆体”。

(3)“晚唐体”。

2,王禹偁。

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

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

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

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

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

欧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

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

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艺术与时代背景

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艺术与时代背景

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艺术与时代背景柳永简介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字耆卿,号梅溪词仙,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

柳永出身世族,自幼聪慧过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以其独特而抒情的词作闻名于世。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一个时期。

南宋是指北方被金朝统治之后,宋朝在南方建立起的一个封建王朝。

这一时期维持了几百年,期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

而柳永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时代。

柳永的词作艺术柳永以其深情款款、婉约绵长的风格而著称。

他对爱情和人世间种种矛盾冲突有着独到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他通过描写细致入微的场景以及表达真挚感情的词句,使读者沉浸于他的作品之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柳永还注重音韵和声律的处理,他善于运用押韵、平仄等技巧来增强词作的声韵美。

他讲究语言的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并通过精心设计句子和编排语言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而如水般流动的节奏感。

柳永也善于使用比兴手法,在表达情感时常常借助自然景物和其他事物来进行形容和比拟,以此凸显其意境与情绪。

这种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意象力和艺术性,使读者更能够深入理解其中所要传递的情感。

时代背景对柳永词作艺术影响宋代是一个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时代。

这个时代赋予了柳永广阔的学习、创作和交流空间,拓展了他对文学艺术领域的认知与触角。

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人们生活富裕且趋向安逸。

柳永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创作,无疑享受了相对宽松的生活条件。

这种稳定与富庶为他提供了安逸和闲暇的书写时光,使得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追求词作艺术上的精益求精。

因此,柳永在创作中经常表现出情感细腻、豪放奔放等不同的风格。

此外,南宋时期也是文化繁荣、人才辈出的时代。

社会上流行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柳永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他提供了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各种文化艺术元素的机会,从而丰富了他的创作灵感与表达方式。

总之,宋代南宋时期这个历史背景使得柳永有机会发展自己独特而优雅的词作风格,并丰富了他对于爱情和人生体验等主题的深刻理解。

柳永名词解释

柳永名词解释

柳永名词解释1. 引言柳永,全名柳溶,生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以其婉约细腻的词作著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南宋词人之一。

柳永的词作独特而且富有创意,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柳永进行全面的名词解释,介绍他的生平经历、词作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生平经历柳永于宋徽宗元丰三年(1070年)出生在江苏苏州。

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家族世代务农,家境富裕。

他的父亲柳青是一名文学爱好者,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

柳永从小勤奋好学,尤其对诗词赋曲有浓厚的兴趣。

早年的柳永曾游历南方各地,见闻颇为广博。

他曾在南京读过书,也曾在杭州、苏州等地游历。

在这些地方的旅行中,柳永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也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

柳永追随词人秦观学习,广泛涉猎古今文学,对唐代杜牧、元代陆游的诗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精通音律,善于创造优美的音韵,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动听的旋律。

3. 词作特点柳永的词作以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词作在汉语词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柳永的词作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以下是柳永词作的几个主要特点:3.1 唯美主义风格柳永的词作追求唯美,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他的词作常常展现出深情、细腻、细致入微的特点,给人一种温婉如水的美感。

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词作充满了美的意境。

3.2 抒情主题柳永的词作多以抒情为主题,他常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欢乐或伤感。

他的词作不仅描绘了爱情的喜怒哀乐,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3 借景抒怀柳永善于通过借景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常常以描绘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江河湖海、山林花草等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3.4 叙事性强柳永的词作中也存在着较强的叙事性。

他通过叙述一些故事情节或通过对某个场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吸引力。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一、本文概述柳永,这位北宋时期的词坛巨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词作,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被誉为雅俗共赏的典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柳永词的雅与俗两个层面,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其词作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我们将对柳永词的“雅”进行分析。

柳永的词作中,不乏对自然风景、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

他善于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使得词作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他的词作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这种高雅的艺术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柳永词的“俗”。

柳永的词作不仅高雅,而且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他的词作中,有许多反映市民生活、描写爱情故事的篇章,这些篇章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种贴近生活的创作风格,使得柳永的词作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永的词作既具有高雅的艺术风格,又充满了通俗的生活气息。

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得他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柳永词的深入分析,揭示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词坛巨匠的卓越成就。

二、柳永词的雅柳永的词作,不仅以其独特的俗味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更以其深厚的雅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柳永的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柳永的词作语言华美,词藻丰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出一个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他的词作语言既典雅又优美,既有文人墨客的精致,又不失市井小民的生动,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词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深受读者喜爱。

柳永的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他善于以词抒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表达出对人生、爱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古代文学史三

古代文学史三

古代文学史三(一)填空1、宋代的思想:以佛修身,以道养生,以儒治世;2、宋代文学的特点:娱乐化、爱国主义、学者化。

3、柳开著有《河东先生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传世,《三黜赋》4、西昆派:杨亿、刘筠、钱惟演。

5、反西昆派:穆修《河南穆公集》、范仲淹《范文正公集》、6、晏殊《珠玉词》,晏殊词在艺术风格上受冯延巳影响最大,世称晏殊与欧阳修为“晏欧”,欧阳修《蝶恋花》、《浣溪沙》。

7、晏几道与其父晏殊并称“大小晏”,黄庭坚称其有“四痴”。

代表作《鹧鸪天》。

有《小山词》传世。

8、张先----外号“张三中”“张三影”,其词《天仙子》。

张先被宋祁戏称为“云破月来华弄影”郎中;张先亦称宋祁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9、柳永人称“柳七”,白衣卿相,世称“柳屯田”,有《乐章集》传世。

10、平易自然是宋代散文的共性,委婉曲折是欧阳修文章的个性,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欧阳修的《黄梦升墓志铭》被刘大櫆称作“当为墓志第一”。

11、时人称梅尧臣的诗“二百年无此作矣”,陆游、刘克庄称其诗为本朝诗坛的“主盟”、“开山祖师”,梅尧臣官至都官员外郎,有故人又以“梅都官”称之。

12、王安石是北宋最伟大的政治家,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著名的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13、苏洵的创作以散文著称,以议论见长,其代表作有《权书》、《衡论》、《几策》。

苏洵文章最突出的风格诚如欧阳修所评的四字“博伦宏伟”,带有明显的纵横家特色。

14、苏轼的诗和黄庭坚一起被尊为宋诗的代表,苏词的主要风格就是旷达。

15、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16、黄庭坚和苏轼并称“苏黄”,诗词文的全才作家,“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三宗之首。

17、一祖三宗:即以唐杜甫为祖,以宋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8、贺踌美称“贺梅子”,由《青玉案》而得名。

19、“诚斋体”指杨万里的诗的独特艺术风格。

20、姜夔的词----白石词。

吴文英号梦窗,其词称为梦窗词。

姑苏柳永词风的特色与影响

姑苏柳永词风的特色与影响

姑苏柳永词风的特色与影响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姑苏柳永被誉为北宋末年最伟大的词人之一。

他的词,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也为后世文学家所传颂。

他的词风独特,风韵绝伦,极富情感和思想深度。

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珍品,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的真实记录。

本文将探讨姑苏柳永词风的特色和影响。

一、柳永词风的特色柳永的词风,以其纤细细腻、优雅生动,赢得了无数读者和文人的倾心。

柳永笔下的人物形象,常常是一些虚幻的情感投影,具有鲜明的抒情特征。

他的词作品从思想到表达方式,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一、主题鲜明,情感丰富柳永的词,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咏史、议论,都弥漫着浓郁的情感气息。

作品中的情感,有时深层且复杂,有时则表层明确、简洁,但都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在他的作品中,主题鲜明,表现出对人生、情感、时代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认识。

通过清新唯美的文学语言和具有思想性的主题,柳永的词展现出了深刻的韵味和感染力。

二、笔墨细腻,妙语连珠柳永的词作品俊秀、洒脱,笔墨细腻而不失轻盈。

他的词,以鲜丽的意象生动有趣,妙语连珠、泼辣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难以忘怀的印象。

他的词作品,思想深刻而又引人入胜,恰到好处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三、文化内涵丰富柳永的词,虽然以情感为主题,但他不同于后世词人的单纯追求。

他的词作品融汇了当时许多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儒、道、佛三教思想、儒家“君臣父子”伦理道德等。

柳永善于用自己深刻的见解,通过词来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凸显了他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深度。

此外,他还向后世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神高度和艺术价值。

二、柳永词的影响柳永的词作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词史上的经典之一。

他的词堪称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瑰宝,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留下了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一、开创了一批新的词艺高峰作为北宋末期文坛的翘楚,柳永开创了自己的词艺高峰。

他的作品因深情、清爽,虽然极短,但优美程度极高,被誉为豪放清丽,深情骨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的性格特点与宋代文学的关系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

而词,作为新兴的诗歌形式,从隋唐发轫,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

宋初百余年间,国内比较安定,生产持续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迅速,经济高度繁荣。

宋代的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

汴京、临安城中商贾往来、百业兴盛以及朝歌暮舞,管弦填溢。

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与发展,而词则成为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形式。

由此,词成为宋代尤其是北宋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

北宋打破坊市的界限,早市、草市尤其是夜市发展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

“新声巧笑与柳陌花衢,按管弦于茶坊酒肆”,民间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作。

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而宋代“以俗为雅”的文化也影响了宋代词人的文学创作。

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白衣卿相柳永也常常出入于秦楼楚馆,“多游狎邪,善为歌词。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所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官屯田员外郎,也称柳屯田,景佑进士,福建崇安人。

少年为功名遭受多次挫折,与政党多不合作,官运阻隔、终身潦倒。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叛逆。

例如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是柳永应试落第后所作,此词作于柳永科举失意后,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展现出柳永鄙视权贵、蔑视功名、落拓不羁的性格特点。

应试不第,自负使得柳永决定留在京城,开始了为歌妓填词写曲的谋生生涯。

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市。

柳永直接把女性当人看,尊重女性和女性内心的渴望解放的描写,在词的一
贯里得到重复和升华,凝练和叠加。

长期的生活接触,使得柳永的性格也趋向女性化。

而柳永的性格和抱负得不到展露和实现,苦闷和彷徨使柳永无所适从。

离愁别绪在心中萦绕,离家进京城任官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家的人生经历,使得词还蒙上了悲壮和凄凉,乡愁和失意。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北宋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而《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则是是一首诉说思乡、怀人感情的婉约词。

词中最能展现作者性格的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

展现出作者细腻多情,但同样坚毅、执着的性格特点。

宋代“以俗为雅”的文化特点影响了柳永的创作,在这些词作中,柳永自身的个性和情感得到了抒发。

也由此柳永的词作语言通俗生活化,贴近社会底层生活和人物内心。

而社会对词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

词作为新兴的诗歌形式,从隋唐发轫,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

前人论词,有“婉约”、“豪放”之说,此说首见于明张綖所作《诗馀图谱》。

其《凡例》后有按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酝籍,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而柳永的词多写歌妓生活和闺房私话,也多城市风光,特别在羁旅行役方面有切肤之感。

创造慢词独多,适合弹唱、多铺叙。

音律和谐哀婉,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而柳永,也是婉约词的重要代表词人。

宋代的词文化深深影响了柳永,柳永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叛逆,官运不顺,生活潦倒,他的苦闷与失意,也只有在尊前筵下,舞榭歌台才能得以抒发,而柳永的那些词作,在宋代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流传广泛,对宋代词的创作影响深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