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文学知识基础整理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

古代文学宋元时期要点整理

宋代文学分体、分期概说1.宋代文学分体:以诗、词、文最为发达,话本次之、戏曲又次之。

2.宋代文学分期:北宋初期: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词:晏殊、柳永北宋中期:诗:欧、苏、王等词:苏轼北宋末期:诗: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秦观、张耒、晁补之)词:秦观、黄庭坚南宋初期:诗:江西诗派词:李清照南宋中期:诗:陆游、范成大、杨万词:辛弃疾南宋末期:诗:姜夔词:刘克庄等1、宋初有哪三体,代表人物分别是谁?(1)白体。

代表人物:徐铉、李昉、王禹偁,改革晚唐五代诗弊,倡导白居易平易流畅的诗风。

(2)西昆体。

代表人物:杨亿、钱惟演、刘筠(3)晚唐体。

“晚唐派”诗人指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

代表人物:1、林逋等隐逸诗人2、“九僧”和寇准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张、意义和影响。

1、背景:文风浮靡卑弱,古文传统中断,形式主义泛滥;政治上变法呼声高涨。

柳开、王禹偁是先驱人物。

2、主张:A.文以明道,文道并重;B.学习韩柳古文、杜诗,主张文从字顺、陈言务去。

3、发展阶段:A. 反对五代宋初浮靡之风;B.反对西昆体雕琢空洞之风;C.反对太学体矫枉过正之弊。

4、意义和影响:A.彻底清除了形式主义文风;B.树立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散文传统;C.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

六一风神。

“六一风神”是北宋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并不刻意选择人物、场景以及按照某种寓意的逻辑来组织内容,只是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在看似散漫不经心的行文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事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他的散文一般具有笔触多情的特点,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

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

总之,这种绝世风神的特点是: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纯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3、苏舜钦和梅尧臣的诗风比较。

诗风之异:1、苏诗直陈时弊,痛快淋漓。

梅诗触及时弊较平和含蓄。

2、苏诗感情奔放,充满激情,意境广阔。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复习资料

宋代文学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政治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科举考试门路的拓宽,文官政治的繁盛,政治、道德成为了文人作品中远胜前代的重要主题(二)四大书院及太学教育的发达,使得学术研讨交流、政治群体的声气相求与文学创作的学术化痕迹、政治取向的大张旗鼓成为趋势。

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即石鼓,朱熹)、嵩阳书院(二程)应天府书院(即睢阳,晏殊)(三)印刷业特别是刻书业的繁盛,既使得文学作品便于广为传播和学习模仿,同时,也为宋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打开方便之门(四)宋代政治上的四大特点:一是冗官、冗兵、冗费成为宋政治的最大弊端。

二是宋代的内忧外患最多、最长、也最严重。

三是党争与派系倾轧始终不断。

四是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即所谓文官政治。

二、宋代思想状况与宋人思想修养、精神风貌对文学的影响。

(一)宋代的社会思想一是新儒学和理学的兴起和繁荣。

二是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广为流传。

三是传统的老庄思想仍很流行。

(二)宋代作家的性格和审美情趣1、“内省而广大”(《荀子·修身》:“内省而外物轻矣”“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2、“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3、信奉“立朝大节”(宋赵昚宗《经进东坡文集序》)4、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三、城市的繁荣与词、话本的兴盛(一)商业的发达(二)享乐的风尚(三)书肆、瓦子的活跃和大众娱乐的普及四、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及地位(一)分体文学成就及地位1、诗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中,宋诗在唐诗的压力下另辟蹊径,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散文中无论古文、文赋都在承继中得到了变创和开新。

①宋调的基本特色: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因而具有散文化、议论化、才学化的特点,与“唐音”相比显得筋骨强健、思想深邃:“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钱钟书《谈艺录》)②宋代散文特点:强烈的政治色彩;平易自然的文风;浓厚的文学色彩;审美与实用的兼容。

2、词在宋人手里完成了词体建设,拓宽了题材领域,风格多样而婉约与豪放并存,影响所及直迄清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3.“白体”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生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生平13.《珠玉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5.欧阳修的生平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臣的生平23.苏舜钦的生平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石的生平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文的特点36.苏辙散文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37.苏轼的生平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生平52.“山谷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57.“后山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65.柳永的生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生平71.晏几道的生平72.贺铸的生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生平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生平82.朱敦儒的生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87.辛弃疾的生平88.“稼轩体”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生平92.张孝祥的生平93.陈亮的生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98.“中兴四大诗人”99.陆游的生平100.陆游散文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色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里的生平107.范成大的生平108.杨万里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生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文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116.南宋“小品文”概况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生平119.白石词的情思内涵120.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文英的生平122.吴文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色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130.南宋后期文学大势131.“永嘉四灵”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生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文天祥的生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辰翁词作的特点144.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148.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149.辽代文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大师《醉义歌》151.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152.金初文坛作家构成153.金代文学发展大势154.金初主要诗文作家155.“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156.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157.元好问的生平15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文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大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白朴的生平创作170.马致远的生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172.郑廷玉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178.郑光祖的生平创作179.宫天挺的生平创作180.乔吉的生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184.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186.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生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女生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刀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生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2.张养浩的生平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218.“四大传奇”219.南戏产生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高明的生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小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文236.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宋代文学史知识要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代表作家最多的,“唐宋八大家”中五位是宋代人

宋代文学史知识要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代表作家最多的,“唐宋八大家”中五位是宋代人

宋代文学史知识要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代表作家最多的,“唐宋八大家”中五位是宋代人宋代文学,以宋人创作为主体,其作品数量虽不及唐代,但却成就最高。

宋王朝在两宋三百年间,共出官、私著作八百五十余部,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可谓首屈一指。

另外,在宋所产生的“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是宋代人。

这些大家们的创作和他们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一时期都有代表作家,但是宋时期的代表作家却是最多的。

宋代作家多集中于北宋中期以后,当时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宋代文学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

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宋代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主要分为唐宋八大家和北宋文学两部分。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其中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北宋的文学作品有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与宋祁一同被称为“欧苏”;《宋词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南宋周密编,为现存最早的一部词总集。

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六休。

高邮(今属江苏)人。

宋末元初著名文学家。

《宋史》有传。

他与陈亮、张炎等同为词坛“吴中四杰”之一。

主要作品有《草窗韵语》《续书史》《枕中记》《癸辛杂识》等,均为词学论著。

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人把诗与文分得很清楚,不像唐人那样将诗和文混在一起。

词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那时的词还只是一些民间歌唱的歌词,作为“杂曲”或“曲子”流传。

到了北宋,词逐渐成为文人自己创作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因为词在当时只是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所以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例,因此,作者和作品也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词是不成体例的文学体裁。

《宋词三百首》选入了大量北宋末、南宋初的优秀作品,是宋词选本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选集之一。

《全宋词》《全宋词》是由张惠言主编,宋末元初王明清校录,并收录了元人及明人所编的部分词集,是迄今为止收录词集最多的一部。

中国宋代文学知识基础整理

中国宋代文学知识基础整理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亡,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领导了诗
文革新运动,反对“西昆派”的浮靡文风。他主张革弊复古,学习韩(愈)柳(宗
元),提拔人才,培养了大批著名文人,使文坛面貌为之一新。
欧阳修的创作以散文最出名,政论文有《朋党论》、《与高司谏书》、《伶官传
序》,散文有《醉翁亭记》、《卖油翁》,辞赋有《秋声赋》,诗歌有《戏答元珍》、
《画眉鸟》,词有《踏莎行》等。他的《六一诗话》是文学评论集,开创了“诗话”
这一新体裁。此外,他还主编了历史巨著《新唐书》。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八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即中唐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
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土安石和曾巩。他们在古文运动中成就突出,他
们的散文成为历代学习的范文。
古文运动
零水自流)。南迁以后,多写身世绝句》(生当作人杰)。她与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写诗近万首。
陆游生活在南宋初年金兵南侵、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的诗主要抒发收复
失地、统一祖国的炽烈情感,感怀报国无门的愤懑之志,风格高亢、激烈、悲壮。如《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
州旅舍》、《满庭芳》(山抹微云)。
贺铸多写艳情闲愁,名词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周邦彦多写男女相思和景物,名词有《兰陵王》(柳荫直)。
黄庭坚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与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是苏轼的学生,
都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合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首领,主张
“无一字无来处”,片面追求用典,内容较贫乏。但他也有很多好诗,如《雨中登
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内容充实,风格峭拔奇崛。政论

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

宋代知识点及名词解释1.宋初晚唐体詩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禹偁。

2.元人方回《送罗寿可诗序》说:“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这就是“宋初三体”。

3.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4.宋初,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九僧,林逋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他们向来合称_晚唐体_。

5.欧阳修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知滁州,并写了著名的政文《_朋党论_》,文中认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6.我国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诗话”的形式,继之而起的有陈师道的《后山诗话》,严羽的《沧浪诗话》等7.“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_》。

8.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9.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10.“苏梅”指的是北宋两位齐名的诗人苏舜钦和梅尧臣。

11.王安石晚年七绝雅丽精绝,人称为“王荆公体”。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在北宋词人中,被认为是“尤工于羈旅行役”者是柳永。

13.词家向来欧晏并种,欧指欧阳修,晏指晏殊。

14.《珠玉集》的作者是晏殊;《片玉集》的作者是周邦彦;《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15.张先《天仙子》词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连同另两句有“影”字的词句,其雅称即张三影。

16.北宋词人中,以善于写“影”而著称的是张先。

17.把边塞诗的内容带进词的领域,使词具有较多社会内容和开阔的风格的作家范仲淹。

18.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的著名词人是苏轼。

19.据说苏轼曾戏呼秦观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

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1. 文学内容丰富多样宋代文学内容丰富,包括诗歌、词曲、小说等多种形式。

其中,诗歌和词曲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而小说则是宋代文学的另一亮点。

宋代文学以描写现实生活、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2. 文学风格多样宋代文学的风格多样,有豪放派的骚体诗、婉约派的女词、浪漫主义的曲子等。

宋代文学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展现了当时文学的丰富多彩。

3. 抒发真情实感宋代文学强调真情实感,主张“言志于情”。

作品中,表现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社会万象和生活百态,实现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

4. 批判现实社会宋代文学在赞美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

作者们通过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批评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慨。

5. 推陈出新宋代文学不断吸收前代文学的精华,同时也勇于创新。

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突破和改革,创造了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

二、宋代文学的主要作家和作品1. 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词曲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的诗歌风格豪放激昂,表现了他豪情壮志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的词曲则深受古文化的影响,以豪放清丽、恣情奔放、激越慷慨见称。

2. 辛弃疾辛弃疾是另一位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和词曲作品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辛弃疾的诗歌以慷慨豪放、激昂激越见称,他的词曲则以抒发真情、写生写景见称。

3. 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文学中的女词人,她的词曲作品以清新婉约见称,风格独特、情感绵绵,表现了她对爱情、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4.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宋代文学的一大亮点。

《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及其他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官场、贵族社会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朽。

同时,它也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5. 《西厢记》《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宋代文学的一大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要言之有物,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第一次古文运动是中唐时韩、柳领导的,第
二次古文运动是北宋中叶欧阳修领导的。
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宋神宗时主持“王安石变法”,后遭受
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内容充实,风格峭拔奇崛。政论
文有《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游记散文有《游褒禅山记》,小品
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荔枝叹》等,充满了
诗情画意和哲理。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写词三百余首,风格多样,且不受音乐束缚,
使词成为脱离音乐的独立体。名词有《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悼亡妻》等。
苏轼的散文也很出名,有《石钟山记》、《日喻》等。另有辞赋《前赤壁赋》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八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即中唐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
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土安石和曾巩。他们在古文运动中成就突出,他
们的散文成为历代学习的范文。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指唐宋时期两次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它以恢复先秦散文传统为
号召,故名“古文”,实为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泛滥的形式主义和浮靡文风,强调文
和《后赤壁赋》
北宋其他词人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二人合称“二晏”。名词有《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
秦观,即秦少游,苏轼的学生。名词有《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郴
州旅舍》、《满庭芳》(山抹微云)。
贺铸多写艳情闲愁,名词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周邦彦多写男女相思和景物,名词有《兰陵王》(柳荫直)。
国热情。《后催租行》等诗反映农民的疾苦。
杨万里,号称“诚斋体”。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戏笔》、《闲居初夏午睡
起》等。他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同时代且齐名,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期的著名诗作,有林升的《题临安邸》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都留
多姿多彩,不拘一格。语言丰富凝炼,融化了大量典故和口语。
南宋其他词人
南宋初期,面对金兵入侵,许多人写下了许多爱国词章。如张元干的两首《贺
新郎》,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张孝祥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和《念奴
娇·过洞庭》,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和《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公使虏》。
南宋后期的姜夔是格律派词人、音乐家,作有名词《扬州慢》(淮左名都)。
元),提拔人才,培养了大批著名文人,使文坛面貌为之一新。
欧阳修的创作以散文最出名,政论文有《朋党论》、《与高司谏书》、《伶官传
序》,散文有《醉翁亭记》、《卖油翁》,辞赋有《秋声赋》,诗歌有《戏答元珍》、
《画眉鸟》,词有《踏莎行》等。他的《六一诗话》是文学评论集,开创了“诗话”
这一新体裁。此外,他还主编了历史巨著《新唐书》。
朝的屈辱投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事》、《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等。另一些词,描写了农村生活,如《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鹧鸪天·代人赋》,清新自然。《青玉案·元夕》更是脍炙人[
辛弃疾的词,想像奇特,意境雄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词风豪放沉郁,
文有《伤仲永》、《读孟尝君传》等。他的诗作有"白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
《明妃曲》,词有《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和
金石鉴赏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是文学家,都名列“唐宋
八大家”之列。
苏轼的创作十分丰富,影响深远,充满浪漫主义风格。他写诗四千余首,名
宋代
宋初文坛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主持过“庆历新政”。文学上也卓有成就,名
作有散文《岳阳楼记》,诗《江上渔者》,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常为歌女填词,多写城市风貌和歌女生活。名
词有《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
宋代话本·
宋代城市繁荣,街头演出盛行,说书艺术发达。说书艺人的故事底本叫“话
本”,是曲艺,又是白话小说。一类为“平话”,讲叙长篇历史故事,如《新编五
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类为小说,内容以爱情、公案为主,如《碾玉观
音》、《错斩崔宁》等。它们常以普通百姓为主人公,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意愿。
艺术.卜也较成熟,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生动,对元明
黄庭坚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与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是苏轼的学生,
都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合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首领,主张
“无一字无来处”,片面追求用典,内容较贫乏。但他也有很多好诗,如《雨中登
岳阳楼望君山》、《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与苏轼、米
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写诗近万首。
陆游生活在南宋初年金兵南侵、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的诗主要抒发收复
失地、统一祖国的炽烈情感,感怀报国无门的愤懑之志,风格高亢、激烈、悲壮。如《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
遗嘱诗《示儿》。另一些诗谴责统治者、同情百姓疾苦,如《书叹》、《农家奴》.
下了千古名句。,
宋末的文天祥是抗元民族英雄,他的七律《过零丁洋》和五言歌行《正气歌》
都充满了爱国热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初年伟大的爱国词人。
辛弃疾写词六百余首,·是宋代写词最多、成就最高的词人。他与苏轼同为宋
词豪放派的代表。他的词充满了爱国情怀,倾诉报国无门的悲愤,并揭露南宋王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文学家。
她前期的词多写少女生活,情调明快妍丽。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剪梅》(花自飘
零水自流)。南迁以后,多写身世飘零和家国之思,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另
有诗《绝句》(生当作人杰)。她与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
晏殊擅长小令,诗属“西昆体”。名词有《浣溪纱》(一曲新词酒——杯)。
梅尧臣是宋诗的开山祖师,现实主义诗人。名诗有《汝坟贫女》。
苏舜钦与梅尧臣齐名,合称“苏梅”,诗风与梅相近。名诗有《淮中晚泊犊头》。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亡,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领导了诗
文革新运动,反对“西昆派”的浮靡文风。他主张革弊复古,学习韩(愈)柳(宗
陆游的写景诗、生活诗、爱情诗也各具情趣,如《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
村》、《沈园》。他还写过许多好词,如《诉衷情》、《I、算子·咏梅》、《钗头凤》等。
他的诗词雄浑奔放,气魄宏大,想像丰富,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又针砭时弊、深
刻冷峻、清新明朗,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并用爱国主义的红线贯穿始终。
南宋其他诗人
范成大,南宋初诗人,《州桥》等诗是他出使金国的纪行诗,渗透着强烈的爱
清的小说、戏剧产生巨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