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及习题答案《统计学》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二版)课件及习题答案《统计学》参考答案

《统计学》(教育部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数量方面定量认识2.统计总体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3.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不变标志可变标志4.总体指标名称指标数值5.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B三、多项选择题1.ABDE 2.ABC 3.ABCD 4.ABD 5.ABD四、问答题1.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①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指综合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②指标与标志有两点区别:一是说明的对象范围不同,即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二是具体表现的表示方式不同,即指标的具体表现都用数值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只有数量标志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则用文字表示。

③指标与标志有密切联系:一是标志表现是计算指标数值的基础;二是两者随研究目的不同具有转化关系。

2.指标有哪些具体分类?指标按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按性质或内容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时间状况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3.什么是指标体系?设置指标体系有何意义?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单项指标的局限性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统计中必须科学地设置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现象的全貌和事物间的联系。

4. 统计工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如何理解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阶段。

四个阶段基本体现了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

统计首先要对现象进行初步的定性(质的)认识,作出统计设计;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去进行量的调查和整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性,达到高一级的质的认识,实现统计之目的。

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填空题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或经济)2.调查项目3.全部工业生产设备每台工业生产设备每个工业企业4.单一表一览表表头表体表脚5.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登记性代表性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C 5.B三、多项选择题1.BCDE 2.BCDE 3.ABD 4.ABCDE 5.ACE四、问答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总体单位登记其有关标志表现,以获取统计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

第一章绪论-X 填空题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汁恪料和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_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It 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汁戢单位、il •算方法、时间范用、空间范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 离散 变量,而固世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_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_每一个乳品企业°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_所有乳品企业 ,总体单位是_ 毎一个乳品企业• 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 标志。

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 判断题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T )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讣指标。

(F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F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F )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汁算而得到。

(T ) 在全国人口普査中,“年龄"是变量。

(T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査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S,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11•统il 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F ) 三、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第一部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 .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变异系数E .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 n 外,还可计算 ,S 和 ,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 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三、计算分析题1、根据 1999 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 116 名正常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 mmol/L )测量结果如右表, 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 95%参考值范围。

(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 0.8mmol/L 以下者及 1.5mmol/L 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 42 例治疗后 7 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

求平均抗体滴度。

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5.偏态分布宜用( A .算术均数 B.方差 C .极差 D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标准差 C .中位数0 的常数后,(B .标准差C .几何均数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统计学经典完全版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全

统计学经典完全版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全

③ 学生身高
④ 学生成绩
②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④ 不能用数值表示
③ 统计指标
④ ②和③
③ 工资总额
④ 产品数
PDF
/search?word=ourhome888
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 粮食总产量 ③ 人均粮食生产量 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 货物周转量 ③ 年末人口数 15、质量指标( )。 ① 不能用数值来反映 ③ 必需用数值来反映
3、反映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统计指标叫做( 4、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5、统计的认识过程可以看成是从(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性、( )认识到( )和(
四、思考题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涵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2、怎样理解统计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 3、正确理解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关系?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5、统计研究中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
18、若对我国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① 普查 ② 重点调查 ③ 典型调查
19 、我国定期取得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采用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① 普查 ② 统计报表 ③ 典型调查 ④ 抽样调查 20 、2000 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 ① 重点调查 ② 典型调查 ③ 一次性调查
② 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 ④ 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 )。 ② 无限总体 ④ 属性总体 )来决定。 ② 事物的内在联系 ④ 统计研究的目的 )。
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 男性职工人数 ② 女性职工人数 ③ 下岗职工的性别 ④ 性别构成 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① 学生年龄 ② 学生性别 10、标志是( )。 ① 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 ③ 都能用数值表示 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 ① 品质标志 ② 数量标志 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① 工厂数 ② 职工人数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A.统计学B.统计方法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2.对30 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A. 30 名职工B. 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A.数量性B.同质性C.总体性D.具体性E.社会性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C.统计模型xxD.综合分析xxE.直接观察法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C.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标志有可能成为指标D.在不同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相互转化7.在说明和表现问题方面,正确的定义是()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标志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C.变异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差异D.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E.标志值是变量的数量表现三、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工作过程包括___ 、 ________ 、、四个阶段。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A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2.标志是指(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一个统计总体(C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B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5.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D)。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6.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C)。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7.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8.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9.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C)。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B)。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1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 )。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3.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D )A. 数量标志B. 质量指标C. 品质标志D. 数量指标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B)A. 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 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C.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D. 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B )A. 某学生B. 某门课成绩C. 75分D. 某学生的成绩5、连续型变量可以(A)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D. 可以一一列举6、统计指标(A )A. 都是可量的B. 不都是可量的C. 不具有综合特征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7、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C )A. 该地区某个企业B. 该地区每个职工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D. 某企业人数1000人8、对统计指标来说,(D)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9、某地区全部商品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A )A. 数量指标B. 品质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标志1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A. 现象的数量方面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12、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C )A.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不可分开使用B.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分开无意义C.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D.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13、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D)A.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B.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推算关系C.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 各指标一定在逻辑上或数量上相关14、数量指标是反映(C )A. 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B. 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C. 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D. 总体相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15、数量指标是用(D )表现的A. 相对数形式B. 平均数形式C. 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D. 绝对数形式16、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 50个学生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个学生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C )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C. 数量标志D. 品质标志18、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101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B )A. 变量B. 变量值C. 数量标志D. 数量指标19、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D )A. 现象B. 现象的数量方面C. 统计活动D.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从数量上反映现象的规律性2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如下明显的特点(C )A. 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B. 总体性、变异性、具体性C. 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D. 总体性、变异性、广泛性21、指标与标志的关系是:(甲)数量指标的数值是总体中各单位数量标志值(变量值)汇总而来;(乙)数量指标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的数值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丙)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可以成为标志,标志也可以成为指标。

请指出其中的正确答案(C )A. 甲B. 乙C. 甲丙D. 乙丙二、多项选择题1、据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 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 全市工业产值1. 2亿元C. 全市机床台数7500台D. 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E. 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万人2、把某市15个大企业的产值进行平均,这是对()A. 15个变量值求平均B. 15个变量求平均C. 15个数量标志求平均D. 15个指标求平均E. 15个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求平均3、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A. 劳动生产率B.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C. 利税额D. 设备利用率E. 新产品品种数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A. 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B. 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 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D. 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 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5、全国人口普查中()A. 全国人口数量是总体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C. 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是指标D. 人的性别是总体单位的标志E. 人的年龄是变量6、“统计”一词的含义有()A. 统计活动B. 统计数据C. 统计机构D. 统计学E. 统计软件7、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是()A. 数量性B. 大量性C. 总体性D. 科学性E. 客观性8、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A. 规模B. 工作总量C. 强度D. 水平E. 内涵9、统计指标按功能不同有()A. 数量指标B. 相对指标C. 评价指标D. 描述指标E. 实物指标10、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A. 宏观指标体系B.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C. 基本指标体系D.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E. 专题指标体系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A)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报告单位D. 调查项目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C)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4、调查时间是(B)A. 调查工作的期限B.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 标准时间D. 调查登记的时间5、区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D)A. 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B. 调查组织方式不同C.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D.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6、我国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是(D)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通讯法D. 采访法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B)A. 调查的范围不同B.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作用不同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C)A. 确定组距和组数B. 确定全距和组数C.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A)A. 450元和750元B. 500元和700元C. 400元和800元D. 500元和750元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55—65;第二组65—75;第三组75—85;第四组85以上。

则数据(C)A. 65在第一组B. 75在第二组C. 75在第三组D. 85在第三组12、区别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根据是(C)A. 调查单位的多少B. 调查项目的多少C. 是否包括所有的调查单位D. 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13、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多数统计报表属于(A )A. 经常性的全面调查B. 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C.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D. 一次性的非全面调查14、人口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的资料来源于(B )A. 统计报表B. 普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 )A.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B. 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C. 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D. 进行调查的时间16、普查的标准时点是(D)A. 调查人员进行登记时的统一时刻B. 普查登记工作所进行的时间C. 普查工作的期限D. 以上三个时间概念都不对17、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C )A. 调查单位的多少B. 调查项目的多少C. 调查单位的性质不同D. 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18、要了解我国工农业产品的比价情况,这种调查最适合采用(D )A. 普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19、填报单位是指(C )A.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B. 构成调查对象的具体单位C.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 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单位20、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面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A )A. 统计报表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因而也无法最终推算得到总体的全面资料B. 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是采用报告法搜集资料的C. 重点调查既可以是一次性调查,也可以是经常性调查D. 典型调查应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以避免出现片面性E. 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表式和填表说明两个方面2、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A. 全面调查B. 不定期调查C. 定期调查D. 经常性调查E. 一次性调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有()A. 关于全国冶金企业炼钢设备的情况调查B. 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调查C. 城镇家庭生活水平调查D. 学校教学设备普查E. 城市食品部门食品质量调查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 人均国民收入B. 人口密度C. 商品流通费用率D. 人均粮食产量E. 人口自然增长率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时,下列哪些人口现象不应计算在人口总数之内()A. 2000年11月1日出生的婴儿B. 200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C. 200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D. 2000年10月31日3时死亡的人口E. 200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口6、相对指标中,作为对比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时间的有()A. 结构相对数B. 强度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D. 比例相对数E. 动态相对数7、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A. 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B. 不同时期的比较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D. 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8、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企业个数B. 机器台数C. 电视机销售量D. 某地区2003年末人口数E. 产品产量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A. 动态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比例相对指标E. 强度相对指标10、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A. 比较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列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E.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1、普查是一种()A. 非全面调查B. 专门调查C. 全面调查D. 一次性调查E. 经常性调查12、我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A.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B.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C. 每台设备是调查对象D.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E. 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13、统计调查对象是指()A. 普查登记的所有单位B. 负责向上汇报资料的总体C. 进行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D. 统计标志承担者的总体E. 应搜集资料的所有单位的总体14、计算比较相对指数,采用下列哪项计算较能反映现象发展的本质差异()A. 年销售额B. 平均销售额C. 产销率D. 平均利润率E. 人均销售额15、工业增加值是()A. 时期指数B. 时点指数C. 实物指标D. 价值指标E. 总量指标16、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 工业企业设备普查B. 零售商店调查C. 人口普查D. 工业企业普查E. 某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17、统计报表要()A.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 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 按照规定的报送时间报出D. 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 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根据18、普查和统计报表这两种调查方式()A. 可以都是全面调查B. 都是经常性调查C. 调查对象都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D. 都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E. 普查资料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形式收集19、统计调查表的表式一般有()A. 一览表B. 单一表C. 综合表D. 明细表E. 汇总表20、统计专门调查包括()A. 统计报表B. 抽样调查C. 普查D. 重点调查E. 典型调查五、计算题1. 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4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如下: 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