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石油地质学-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

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地壳上的油气,因受大地构造及盆地内构造单元、沉积相控制,其分布规律呈现出区域性、群带性、级次性。
所以油气勘探一般是从区域研究入手,解剖局部。
根据盆地构造单元特征及油气聚集的区域性规模,一般把地壳上的油气聚集单元划分为五级(从小到大):油气藏→油气田→油气聚集带→含油气区→含油气盆地。
目前,人们又划分出“含油气系统”单元,它可大可小,无法硬性与上述单元的比较大小。
划分出上述的不同聚油气单元,为油气勘探指明了正确方向。
§1 油气田及其类型一、概念: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的总和。
如果这个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
油气田按矿床学名词又称为油气矿床。
石油地质学上的油气田和我们通常说的大庆油田、长庆油田等概念是不同的,后者是一个经济、地理上的概念。
“油气田”的概念有下列含义:1.油气田是指油气现在聚集的场所,而非它们原来的生成地点。
2.一个油气田是由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
这个“局部构造单位”的含义是广义的,它可以是褶皱构造、断裂、单斜、盐丘或泥火山刺穿构造,也可以是生物礁体、古潜山、古河道、古砂洲、砂坝等非构造单元。
3.一个油气田总占有一定面积,其大小变化较大。
取决于局部构造单元的规模大小。
它包含一定的经济意义。
4.一个油气田范围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油藏或气藏。
二、分类:油气田的分类首先按岩性分为砂岩油气田和碳酸盐岩油气田。
再根据“单一局部单位”划分亚类,其基本类型与油气藏的类型大同小异。
§2 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区一、聚集带(一)概念:油气勘探实践已经证明,油气田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发现一个油气田后,经常会在其邻近区域内找到一串新的油气田。
这是因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是一种区域性的,即运移指向常常受二级构造带所控制,当这些二级构造带与油源区连通较好或相距较近时,随着油气源源不断供给,整个二级构造带各局部构造的一系列圈闭都可能形成油气藏。
中国含油气盆地概要

xx概况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北界天山,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面积约56x 104km2平均海拔1000m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中部有面积达33.7 x 104km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沙丘高差最大、气候最干燥的沙漠。
盆地边缘有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盆地北半部,全长2137km。
塔里木盆地基底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其上发育有震旦系和古生界海相沉积,中、新生界为陆相沉积,是一个在元古界基底上叠置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的复合型盆地。
从盆地沉积发育的情况和周围褶皱带的特点来看,古生代明显地表现出近东西向的构造带,及其相伴随的主要断裂的构造格架,如塔北隆起带、中央隆起带和塔南隆起带,后者因受阿尔金山影响,呈北东走向。
中新生代的构造特点是在古生代构造基础上继承和改造的。
由于边缘褶皱山系的隆起,首先在盆地的边缘山前地带形成前陆盆地,而后发展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接受了厚度巨大的中新生代沉积,这一特点掩盖了古生代形成的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面貌,成为现今的构造格局。
塔里木盆地沉积岩厚7000〜100m,主要含油层有5套:震旦系—下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上三叠—中下侏罗系、上白垩—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中新统。
到目前为止,已在塔北、塔中、塔西南发现了油气田。
油气资源估算有120X108左右,若经过进一步勘探,有条件成为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之一。
xx 构造单元划分表构造单元面积(km2)沉积岩厚度(m)库车坳陷30600北部单斜带3380xx 凹陷9700 -xx 凹陷3700 -xx 凹陷3080 -南部平缓背斜带1540 -xx 塔克背斜带4440 -xx 背斜带4760 11000xx 隆起36700南喀—英买力低凸起6640 11000轮台凸起9300 8000哈拉xx 凹陷5000 100xx 低凸起4730 9000草湖凹陷5020 11000 库尔勒鼻状凸起6010 8000 北部坳陷127700xx 凹陷30014000xx 凹陷6070015500xx 斜坡2200012000xx 凹陷1500012000中央隆起114000xx 凸起43700 8000塔中低凸起22800 100xx 低凸起44900 100xx 坳陷145000xx 斜坡52100 9000xx 凹陷27200 13000xx 凸起8000 11000叶城—和田凹陷30700 14000塘古孜巴斯凹陷27000 12000xx 隆起43100民丰xx 凸起18600 5000xxxx 凸起24500 2500xx 坳陷民丰凹陷若羌凹陷6550035000 500030500 4000xx 盆地渤海湾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地跨渤海及沿岸地区,包括天津市及辽宁、北京、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石油、石油的灰分、组分组成、石油的比重、石油的荧光性;天然气、气顶气、气藏气、凝析气(凝析油)、固态气水合物、煤型气、煤成气、煤层气;油田水、油田水矿化度二、问答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如何鉴别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油气生成与烃源岩一、名词解释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生油窗、烃源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CPI值、TTI法(值);二、问答题1.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2.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3.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
(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4.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
(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5.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油源对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指标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二、问答题1.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2.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加里东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泥盆纪末期形成的不整 合面、早二叠世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区域上分布很 广
北部坳陷
为一长期演化发展的巨型负向构造单元,除东部缺 失部分古生界外,整个坳陷震旦-第四系发育齐全, 总厚12000~16000米,震旦、寒武-奥陶系最后 9000米。奥陶内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塔北隆起南部—北部坳陷—中央隆起(北部) ,是造山 作用所引起的褶皱—冲断作用基本未波及的前渊— 前隆地区,这里是以黑油为主的产区,如轮南、桑塔木、 塔河、解放渠东、东河塘、哈得4、塔中40、塔中10、 塔中4 和塔中16 油田。同时还发现少量的凝析油气 田(如吉拉克和塔中6 凝析油气田)
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三坳四隆的构造格局:7个一级构造单元划分
汇报提纲
一、构造单元划分
二、盆地含油气远景区
三、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构造背景
塔里木盆地是前震旦系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大型 叠合复合沉积盆地。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及坳拉槽发展阶段
中、晚古生代: 稳定克拉通内坳陷及裂谷盆地发展阶段 中、新生代: 复合前陆盆地及内陆坳陷发展阶段
·构造依据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新提出的构造单元界线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大断裂
-6500m等深线 重要层序的尖灭线
断裂的延伸线
构造体系的包络线 坡折带转折端线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泥盆纪 ·早二叠世
(整理)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

论二级构造单元的特征和分类论文提要含油气单元盆地内部是不均一的,为了勘探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划分盆地内部的构二级构造单元位于亚一级构造单元内部,正相单元称二级构造带,负向单元称洼陷。
洼陷基底埋藏深,盖层发育全,生油岩厚度大,是油气生成的基本单位。
准确的说,盆地的二级构造带是位于一定区域构造部位上,由同一种构造运动形成的若干个形态相似的三级构造组成的正向构造。
二级构造带不仅控制着三级构造的形态、规模、分布、发展史和力学机制,而且还控制着岩性剖面及生、储、盖组合。
因此二级构造带直接控制着油气的圈闭条件,从而形成一群有共同性的油气藏。
二级构造带的种类甚多,如逆牵引构造带、潜山构造带、断鼻构造带、断阶带、背斜带、斜坡带、地层尖灭带、超覆带、盐丘、焦块、披覆、嵌入带等等。
正文一、逆牵引构造带:在断层的两盘因断块相对位移而出现的拖拽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变动。
拖拽构造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出现,它与油藏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的是垂直方向,分为正牵引与逆牵引两种。
断块顺着正断层的破裂面向下滑动,因摩擦力作用,可能形成向上拖拽的正牵引。
正断层的下盘相对上升,而岩层是向下拖拽,可形成半背斜。
这种拖拽构造无论在正断层和逆断层之中均能出现,但以逆断层的牵引更为显著。
它与逆断层伴生的拖拽构造,是塑性形变过渡到破裂的典型。
在构造地质学中,研究断层的性质时,经常将这种构造现象用来当作确定两盘相对位移方向的重要证据。
逆牵引是较大的同生正断层伴生的一种构造。
它发生在产状平缓的岩层之中,在正断层的下降盘出现。
岩层发生逆牵引的拖拽现象恰巧与正牵引相反,逆牵引可以形成幅度相当大的背斜构造。
由于这种背斜是正断层的同生构造,断层的落差可达数百米至千米,断层的上盘滑落时,断块伴有沿水平轴旋转的运动状态,这种旋转的结果,导致背斜的形成。
而且背斜的轴部亦成弧形滚动,所以国外又称为滚动背斜。
从成因上来说,这种成排分布的滚动背斜是正断层发生逆牵引形成的构造带,故又称之为逆牵引构造带。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七个一级构造单元
库车坳陷、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带、中央隆起带、西南坳陷、塔东南隆起、东南坳陷
库车坳陷
• 为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中、新生界发育齐全, 最厚达12000米,与断层相关褶皱为主的大型 构造发育
库车坳陷
➢库车前陆盆地的形成直接与陆—陆碰撞造山作用相 关。 ➢挤压聚敛大地构造环境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及其伴生 的前陆盆地是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赋存地。 ➢地台和被动大陆边缘发育有烃源岩和储集层,造山作 用促进了烃源岩的成熟,并且形成了烃类运移的结构格 局。
主要勘探目的层系——生油层
4、三叠——侏罗系烃源岩:
主要分布在库车坳陷,侏罗系烃源岩在塔西南坳陷也有 分布。库车坳陷为湖相暗色泥岩和沼泽相碳质泥岩和煤,厚 1038.9~1442.3米,其中暗色泥岩厚1000~1300米。
三叠系湖相泥岩有机碳0.43%~6.67%,碳质泥岩有机碳 平均达7.34%,处于成熟阶段,局部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
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三坳四隆的构造格局:7个一级构造单元划分
汇报提纲
一、构造单元划分
二、盆地含油气远景区
三、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构造背景
• 塔里木盆地是前震旦系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大 型叠合复合沉积盆地。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分为三个大的 阶段:
• 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及坳拉槽发展阶段 • 中、晚古生代: 稳定克拉通内坳陷及裂谷盆地发展阶
背斜发育。
为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中、新生 界发为育埋齐藏全在,中为最、一厚新长达生期1界演2之化00下发0米的展,残的与丘巨古型负向构造 断层隆相起关,褶中皱、单为新元主生,的界除大最东型大部构残缺造余失发厚部育度分古生界外,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主要含油气远景区介绍
塔北隆起区
位于盆地北部,地势较高,构造 复杂,油气资源丰富,是塔里木 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远景区之一。
塔中隆起区
位于盆地中部,地势较为平坦,构 造相对简单,油气资源量较大,是 另一个重要的含油气远景区。
塔南凹陷区
位于盆地南部,地势较低,构造简 单,油气资源量较小,但也是盆地 内重要的含油气远景区之一。
03 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评价方法与标准
地质分析法
通过对盆地地质构造、沉积相、 储层特征等进行分析,评估远景 区的含油气潜力。
地球物理勘探法
利用地震、重磁、电法等地球物 理勘探方法,对远景区进行勘探, 获取地层、构造、油气藏等信息。
资源量估算
根据勘探资料和地质分析结果, 估算远景区的油气资源量,为后 续开发提供依据。
塔里木盆地北部
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是勘探的重点区域。
塔里木盆地南部
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是未来勘探的重要方向。
塔里木盆地东部
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 件,是当前勘探的重点。
塔里木盆地西部
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是未来勘探的重要方向。
勘探技术与方法
高精度地震勘探
利用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对塔里木盆地 进行精细探测,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油气
盆地形成与演化
01
塔里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
02
中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至欧亚板块之下,导致塔里
木地区隆起并形成盆地。
盆地的演化经历了前新生代陆块形成、古生代稳定沉积、中生
03
代抬升和新生代盆地形成四个阶段。
02 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单元类型
隆起区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摘要】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具有四大类型有利油气成藏构造带,包括前陆带、中央隆起带、凹陷背斜带和斜坡构造带.前陆带还可分为前陆隆起带、前陆逆冲断裂带及前陆逆冲前锋带三个亚类.这些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构成了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形成不同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前陆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吐哈盆地北缘、酒泉盆地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央隆起带仅在塔里木、准噶尔两个盆地发育;凹陷背斜带的典型实例为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部的英南构造带,另外还包括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哈德逊东河砂岩不整合超覆尖灭带和准噶尔盆地漠区坳陷的莫西断鼻等;斜坡构造带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构造带为代表,它由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形成复合构造样式.【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2(017)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油气构造带;构造样式;复式油气藏;中国西北部【作者】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研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2中国西北部以塔里木盆地及其演化类型为代表,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地台发育、持续沉降、拉张翘倾、挤压坳陷及断陷推覆等构造发育阶段[1]。
与中国东部一样,中国西北部也表现为拉张与挤压交互出现的手风琴式多旋回演化史[2],两者突出的差别在于晚喜马拉雅期中国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强烈挤压的逆掩推覆构造,而中国东部地区只形成坳陷式的沉积盆地,这样在构造样式发育的强度上,西北部地区要大得多和复杂得多。
本文试图对中国西北部各类构造带及其相关的复式油气藏(田)(以下省略“田”,油气藏也含指油气田)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构造单元划分
2.1基本构造单元
2.1.1断陷式含油气盆地(以下简称 “断陷盆地:
);
2.1.2坳陷式含油气盆地(以下简称 “坳陷盆地 ”)。
2.2次级构造单元
2.2.1一级构造单元
2.2.1.1断陷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
a.坳陷;
b.隆起;
C.斜坡
2.2.1.2坳陷盆地内的一级构造单元
a.坳陷;
d.构造带(阶地);
e.凹陷
2.2.3三级(局部)构造单元
2.2.3.1断陷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单元
a.背斜;
b.半背斜;
c.鼻状构造;
d.断鼻构造;
e.断块;
f.xx;
g.构造群。223.2坳陷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单元
a.背斜;
b.半背斜;
c.鼻状构造;
d.断鼻构造;
e.断块;
f.构造群;
b.隆起;
c.斜坡。
2.2.2二级构造单元(亚二级构造单元)
2.2.2.1断陷盆地内的二级构造单元
a.凸起
b.凹陷。
2.2.2.2断陷盆地内的亚二级构造单元
a.断阶带;
b.断鼻带;
c.断裂构造带;
d.单斜带;
e.次凹。
2.2.2.3坳陷盆地内的二级构造单元
a.背斜带(长填);
b.单斜带;
c.超覆带;
g.向斜。
3构造单元划分对照表
构造单元划分对照表见表1。
表1
基本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
隆起
坳陷
斜坡二级构造单元
凸起
凹陷亚二级构造单元
断阶带、断鼻带、
断裂构造带、
单斜带、次凹三级(局部)构造单元背斜、半背斜、鼻状构造、 断鼻构造、断块、
XX、构造群
断陷盆地
坳陷盆地隆起
坳陷
斜坡背斜带(长填)、
构造带(阶地)、
SY/T5978—94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1995-01-18发布1995-07-01实施
xx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
xx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978—94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气盆地的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断陷式、坳陷式结构特征的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单元划
单斜带、超覆带、
凹陷-—背斜、半背斜、鼻状构造、
断鼻构造、断块、
向斜、构造群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高富
技术标准
目录汇编2002年6月11日16:42:18
已访问次数:2次
标准名称: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文件目标准序号
标准年代号
专业
SY/T
5978
94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995年01月18日1995年07月01日ICS分类号
采标情况
关键词
负责起草单位
是否废标未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
xx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