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合集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1996年年底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户的自由兑换以后,一再拖延资本账户自由兑换的时间表,主要担心国内改革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5年7月汇改以后,中央宣布开始实行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体系。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三步走的策略在地域推进上,坚持人民币周边化——低层次的国际化,区域化——中层次的国际化,国际化——高层次的国际化;在货币职能上,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和人民币储备货币,“三步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如果以美元的国际化程度为100,则欧元的国际化程度为39.4,日元的国际化程度为28.2,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为2。

由此可见,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货币国际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货币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货币的区域化,2008年,一场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都遭受重挫,而人民币却以其自身的稳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周边和东南亚各国纷纷选择人民币作为避险的货币2008年12月12日,中韩签订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2009年1月20日,内地与香港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元。

2009年2月8日,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再加上白俄罗斯国家银行,四份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

3月11日,我国央行与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互换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

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

该货币互换协议实施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而所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元。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围绕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来探讨。

一、人民币的国际化路径1.人民币的国际化历程我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所需要的国际支付手段也随之增多,人民币作为本国货币,国际化的道路也变得愈加重要。

在2009年,国务院提出了“支持上海努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和“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发展战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加快,包括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落实跨境人民币合作协议、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等措施。

在此基础上,人民币已被纳入国际货币体系。

2.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本币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跨境贸易和资本流通有利,可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资本流通效率。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3.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这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次,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中,国际市场对本币的识别和认可程度还不够高。

最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稳定性也还需要提高。

二、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背景1.美元霸权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崩溃之后,美元成为了主导世界货币体系的领先货币,让美国在货币领域获得了全球的影响力与霸权地位。

然而,美元霸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外汇储备过度集中在美元上、人民币等发展中国家货币没有足够的国际流通性等。

2.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背景在全球范围内,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力推进,与多边主义的发扬就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背景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美元的霸权主义和实用主义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全球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都在尝试利用各自货币的优势来强化其在货币和财政领域的影响力。

国际货币国际化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国际货币国际化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国际货币国际化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货币国际化实质是一国的主权货币跨越国境,在国际市场上行使货币的职能并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过程。

货币职能向境外延伸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同的货币职能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前后关系。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遵循这种逻辑关系,采取渐进的方式不断深化人民币在境外的货币职能和扩大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的范围。

一、主权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进程中货币职能的逻辑关系按照在不同经济主体层面发挥作用的不同和职能发挥深度的递进,国际货币的职能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职能主要发挥货币的基本职能,发挥货币的计价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第二层发挥货币的派生职能,被其他国家或经济体作为汇率的设定基准、外汇市场干预工具和官方外汇储备。

这些基本和派生职能随着主权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第一层职能是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货币的基本职能如果没有被世界范围的经济主体接受,第二层职能也无从派生,经济主体所在国的政府也不可能将其作为外汇储备;第二层职能又会加强国际货币的第一层职能,在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下,国际货币进入门槛之高,导致现有的国际债权债务货币的清偿和经济贸易的往来只能使用现有的国际货币币种,从而国际货币的第一层职能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深化和扩大被接受的范围(见图1)。

图1 国际货两个层面职能的关系二、主要国际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一)英镑国际化的历程一战前,英国经济实力堪称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金融资产的供给者;殖民地遍布全球,在同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使用英镑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再加之英国政府宣布英镑同黄金直接挂钩,因而英镑无可厚非的成为替代黄金的国际货币。

国际贸易通常以英镑计价,并且90%以上使用英镑结算,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国际储备是英镑而非黄金。

英镑的国际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经济实力和全球军事化殖民的必然结果。

(二)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不仅没有因为战争受到损失,反而大幅增长,经济实力远远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不断增加,1945年占资本主义国家的59%之多。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趋势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回顾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分析当前的局势以及展望未来的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产业政策,并且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货币引入到国际市场中。

1997年,人民币成为了亚洲货币危机之后反弹的一种货币,这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将人民币对外支付作为一个试点项目,并且成立了一个人民币国际化岗位,用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自此以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例如,人民币成为了国际清算行之一,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结算。

2016年,人民币还被纳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这意味着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货币体系的重要成员。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其中最大的限制是中国政府对资本流动的管制。

由于中国政府对外汇管理的实行,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大的限制。

此外,与其他国际化货币相比,人民币的受欢迎程度仍然不足。

目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份额约为2%,而美元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

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也取决于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改革力度。

如果中国政府无法保持经济的稳定性,那么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也将遭受打击。

三、展望未来的趋势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将受到资本管制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中国政府对外汇管理的逐步放松,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将更加普及。

此外,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将会不断扩大。

另外,中国政府将加强金融、货币和市场方面的改革,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更好的环境。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中的使用程度逐渐增加,以及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升。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步国际化阶段:从2009年开始,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

在这一阶段,人民币开始在香港等离岸市场上流通,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和投资的一种选择。

2. 地区国际化阶段:在初步国际化阶段的基础上,人民币开始在亚洲地区扩大使用。

中国与一些亚洲国家签署了本币结算协议,促进了人民币在该地区的使用。

3. 全球国际化阶段:在地区国际化阶段的基础上,人民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使用。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提升,与其他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促进贸易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更加便利,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

(2)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中国金融市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3)推动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中国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和透明,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2.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对全球经济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使得全球货币体系更加多元化,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促进国际贸易平衡: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减少了对美元贸易的不平衡。

(3)推动全球金融合作: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加强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互联互通。

我国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道路

我国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道路

我国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道路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持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等。

事实上,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篮子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进程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道路。

一、背景1.人民币货币政策的转型1994年,人民银行决定把人民币的汇率调整为基本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

虽然人民币汇率依然受到政府的控制和调整,但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开始,人民币逐渐走向市场化。

2005年,中国央行开始在香港设立离岸人民币市场,将人民币推向国际市场。

2.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货币体系的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

此时全球各国开始加强货币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人民币成为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3.改革开放的动力和需要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大幅度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都在迅速地增加,需要一个更具有竞争力和广泛应用的货币。

二、进程1.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首先体现在外汇市场方面。

2009年9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平台开始启动,开通了在香港和国内的离岸和内地人民币市场。

2.货币市场方面为了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我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财经合作机制,如人民币合作协议等。

另外,中国自2015年起成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成员之一,也可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债券市场方面人民币债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8年起,人民银行开始建立中国债券市场并向全球开放。

目前,人民币债券市场覆盖国内外机构和个人,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债券市场之一。

三、影响1.推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性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性。

通过使用一种在全球都有使用的货币来结算交易,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之前,许多西方国家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币货 币。后由于金银相对价值不稳定,白银产量过大,许多国 家改以金币作为本币货币。 19世纪后期,金本位制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具有国际性 质。
• • •
以黄金作为币材、使各国货币有了比较的基础 各国货币可自由兑换、流通 各国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与重量
• •
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是想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2003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法》,允许在边境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
结算,鼓励我国边境地区商业银行与周边国家地区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以通过银行进行边境贸易结
算。
15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2005年至今
外汇市场改革新阶段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中期研究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演讲目录
第1部分
国际货币所具备的特征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第2部分
第3部分
人民币国际化定义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第4部分
2
国际货币所具备的特征
占有全球经济较大份额 的经济实力。数量上保 持供求平衡.
政治上高度稳定,回来 买卖差价较小.

金本位制的国际化并非国际协议的结果,而是由交 易制度,交易习惯,和国内法缓慢发展而形成的结 果
5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英镑为主的时期

1819年和1844年应该率先通过一系列法规规范黄金的 进出口和中央银行的业务,较早地实现了黄金的国际 流通,英镑和国际化和应该进入市场的国际化,由此 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已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英国当时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保持了英镑 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同时开创了国际货币发展 史上以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时代。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阶段来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首先,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开始推进经济改革,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此时的人民币国际化主要集中在对外经贸领域。

1978年,中国取消了外汇管制,允许企业和个人自由进行外汇交易。

此举明显促进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进入21世纪初,中国政府加大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开放了经济。

随后,中国开始推动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

2004年,中国发行了首批离岸人民币(CNH),使人民币在香港得到了广泛使用。

此后,中国陆续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加强了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进入2010年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2015年,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之一。

同年,中国设立了人民币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和深港通),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使用。

最近几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受到了一些挑战。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挑战。

例如,中国加大了对金融市场的改革力度,提高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性,并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等。

总的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对外经贸领域的使用,逐渐拓展到国际金融市场,再到储备货币的地位。

中国实现了从借助他国货币为主,到逐渐推动本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使用的转变。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中国政府继续努力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提高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相信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多元化国际货币时期
60年代后,美国接连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元危机。 1961年至1971年尾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阶段。 美国黄金储备大量流失 西方国家经济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美元与黄金脱钩 提出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 两难境地,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 会出现信心危机。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 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12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至今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推进
1994年-2005年
全国统一的结售汇市场发展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2005年至今
外汇市场改革新阶段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3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以前
彼此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 外汇管理向市场化逐步推进



在英镑、美元、法国法郎三个货币区内以三种货币计 价,经协商确定三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形成了英镑、 美元、法国法郎并存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格局。
7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美元为主的时期
• •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衰退 1931年7月,德奥两国的金融危机涉及英国,各国纷纷向 英国兑换黄金,掀起黄金抢购的浪潮。由于黄金的大量外 流,英国也被迫于1931年9月停滞实行金本位制。 黄金在国际货币领域仍有一定地位,而美国是当时国际黄 金储备最多的国家 1944年7月,美,英,中,法等44个国家在美国制定布雷 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system)中的内容有:各成 员过均须规定和维持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平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上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等同于黄 金的“关键货币”,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使国际货币 体系完全依存于美元的稳定。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中期研究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及人民币国际化历程
演讲目录
第1部分
国际货币所具备的特征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第2部分
第3部分
人民币国际化定义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第4部分
2
国际货币所具备的特征
占有全球经济较大份额 的经济实力。数量上保 持供求平衡.
政治上高度稳定,回来 买卖差价较小.


1941年1月起,中国改变了原来的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并 轨,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78年——1985年基本上是单一固定汇率制度
• • •
1980年开展了外汇额度调剂业务 1981年实行公布牌价与贸易结算价双轨制 1985年取消内部结算价




• •
• • • •

2005年5月再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期外币对市场,填补了中国外汇市场空白。外币对市场推出时有 EUR/USD, AUD/USD等8个货币对。首批做市商有荷兰银行,中国银行等十家中外资银行。 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完善人民币汇率行车工机制的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 进行调节,有管理的幅度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005年8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 2006年1月4日按照国际标准和惯例,引入多种交易及清算方式。2006年4月24日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 2007年12月10日推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和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 币结算试点。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9年7月1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公布实施。 2009年7月3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发布 2010年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密闭汇率弹性。 2010年6月23日,试点范围扩大到25个省市区

6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英镑、美元、法国法郎并存时期
第一次世纪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停止换进兑换,并 禁止黄金出口,原油的汇率制度瓦解。世界货币体系 重建的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和分配不均等原因,金本位制难以 恢复。 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的时间货币会议之建议和 其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法制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美元, 英镑和法郎等储备货币占主要地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 制(“虚金本位制”)。
——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之前,许多西方国家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币货 币。后由于金银相对价值不稳定,白银产量过大,许多国 家改以金币作为本币货币。 19世纪后期,金本位制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具有国际性 质。
• • •
以黄金作为币材、使各国货币有了比较的基础 各国货币可自由兑换、流通 各国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与重量
9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复合货币时期

一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特别提款权,SDR。 1969年7以特别提款权为主旨的基金协定修改案生效。 该提款可以用来购买外汇,支付国际收支或偿还国际 债务,但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支付。 另一种是欧共体发行的欧洲货币单位,ECU。 1978年 7月共同体九国首脑会议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 币单位,类似于特别提款权,是成员国货币组成的复 合货币,各国货币在ECU中所占权重按其在欧共体内 部贸易中所占权重及其在欧共体GDP中所占权重加权 计算。
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 完善的经济实力.
3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19世纪前至20世纪初
金本位时期
英镑、美元、法 国法郎并存时期
19世纪初 20世70年代
区域性货币欧元 的出现
21世纪初
19世纪之前
英镑为主时期
美元为主的时期
复合货币时期
4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金本位制的国际化并非国际协议的结果,而是由交 易制度,交易习惯,和国内法缓慢发展而形成的结 果
5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英镑为主的时期

1819年和1844年应该率先通过一系列法规规范黄金的 进出口和中央银行的业务,较早地实现了黄金的国际 流通,英镑和国际化和应该进入市场的国际化,由此 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已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英国当时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因此保持了英镑 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同时开创了国际货币发展 史上以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时代。
11
人民币国际化定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随着商品贸易和服务 贸易在国外市场扩展,通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 境外货币自由兑换等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 当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价值尺度,成为国际上普 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可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和相 对稳定性。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境外的流通并不等 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动的扩大 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
• •
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是想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2003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法》,允许在边境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和
结算,鼓励我国边境地区商业银行与周边国家地区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以通过银行进行边境贸易结
算。
15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2005年至今
外汇市场改革新阶段 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

1985年——1994年事汇率双轨制 1986年允许三字企业进行外汇调剂 1988年扩大调剂市场的范围,放开外汇调剂价格
14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历程
——1994年至2005年
全国统一的结售会市场大发展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每日公布人民币对没 有交易的中间价,并参照国际外汇市场变化,同时公布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在中国人民 银行规定的幅度范围内自行挂牌,对客户买卖外汇。在稳定境内通货的前提下,通过银行间外汇买 卖和中国人民银行向外汇交易市场吞吐外汇,保持各银行挂牌汇率的基本一致和相对稳定。

10
国际货币发展历史

——区域性货币欧元的出现


1999年1月1日起 在欧洲11个国家里,欧元以支票、 信用卡、股票、债券、存单等票据方式流通结算,取 消了ECU的使用。 2002年1月1日起 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发行欧元,国家 货币退出流通。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全境流通,欧洲 中央银行和成员国将逐步回收各国的纸币和硬币,届 时人们必须接受欧元。 2002年7月1日,各成员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盟货 币一体化计划完成。
16
谢谢
中期研究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