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中考语文 七上 文言文复习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39.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苏教版

39.2019-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苏教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11课题《文言文阅读三》复习教案苏教版[复习过程]一. 导入谈话:7—9年级学段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如果平时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那么阅读课外文言文肯定是比较困难的。

“功夫在课外”,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记忆,多理解,多归纳,多积累,只有这样,我们阅读文言文才能心有灵犀,也才能游刃有余。

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l.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文意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评价等。

考查的选文内容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xx年泰州卷的文言文选文将仍然取自课外,但篇幅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比较,辨析,归纳,找出词语运用的有关规律。

把握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尤其是把握尚有生命力的实词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如“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

其次,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朗读、背诵要准确、顺畅,要把握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也要注意一些语法现象,如发语词或句首连接词后要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介宾短语往往是独立单位等。

再次,要了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原则。

如省略句翻译要补出省略内容,倒装句翻译要按现代汉语习惯确定语序,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尽量保留原文句型,表达文意不走样,等等。

最后,要注重整体感知,掌握阅读技巧,全面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既要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段内容,又要联系选文出处、作者背景,了解写作目的,多角度思考问题,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二.导学:巩固拓展延伸(xx·泰州)文言文阅读理解。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2020中考语文复习 七年级上 文言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2020中考语文复习 七年级上 文言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2020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之七年级(上)文言文学案新人教版一、《古代寓言二则》⑴《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之其坐③。

至之④市,而忘操⑤之。

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⑥!”反⑦归取之。

及⑧反,市罢,遂⑨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⑩信度,无⑾自信也。

”注释:①履:鞋。

②度:量长短。

③坐:同“座”,座位。

④之:到……去。

⑤操:拿,携带。

⑥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⑦反:同“返”返回。

⑧及:到,等到。

⑨遂:终于。

⑩宁:宁可。

⑾无:不。

译文:郑国有个人想要买一双鞋子,他事先自己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

于是说:“我忘记带已经量好的尺码了。

”便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⑵《楚人涉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①契②其舟,曰:“是③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④乎!注释:①遽:立即。

②契:雕刻。

③是:这儿。

④惑:迷惑,糊涂。

译文: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

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二、《幼时记趣》余忆童稚⑿时,能张目对日,明⒀察①秋毫②。

见藐③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④。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⑤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⑥。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⑦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⒂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江苏省海安县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七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海安县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七学案无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七学习目标:1.复习《黄鹤楼》、《于园》、《黔之驴》三篇课文。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过程:一、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习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州城西南隅.遂以名.楼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瓜洲步.五里铺非显者刺.葆生叔同知..瓜洲主人处处款.之奇在磊.石缘.坡植牡丹以实.奇以空.奇卧房槛.外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至于园可无憾.矣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终不敢搏.荡倚冲冒....稍近益狎.驴不胜..怒蹄.之计.之曰技.止此耳跳踉..大.2.辨析词义。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圆可无憾矣非显.者刺俱以假山显.富人于五所园.也至于园.可无憾矣下.临江流.如螺蛳缠人不得上.上.植果子松上.倚河汉坐窥.井邑蔽林间窥.之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益.习其声稍近益.狎香远益.清莫相.知出郭相.扶将慭慭然.然.往来视之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花之.隐逸者也缘坡植.牡丹亭亭净植.二、再次朗读课文及记忆文中重要词语的词义。

三、课堂迁移训练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洞宾四至吕四,开酒店,渔夫渔归,至店,聊,喜黄鱼丰收,叹难售罄,而鱼臭。

洞宾闻之,闭酒店,留酒坛,置大黄鱼于坛中,覆于酒糟,此乃糟鱼之法也,其香四溢,其味奇美,渔夫喜甚,洞宾每每驾鹤而至,飘然而逝。

凡四至吕四,故吕四也曰“鹤城”。

注释:吕四:现江苏启东吕四。

漂:同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渔夫渔.归飘然而逝.洞宾闻之.此乃糟鱼之.法也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喜黄鱼丰收,叹难售罄,而鱼臭。

洞宾每每驾鹤而至,飘然而逝。

3.你知道其他传统佳肴或当地有名的传说故事吗?请试着用文言文讲出来。

四、课后提升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

例:然则/何时而乐耶?(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诗意个复音词的,要分开。

例:可/以一战。

(6)在表转折关系的“而”“则”前停顿。

(7)“也”“乎”等语气词若在句中,后面要停顿。

二、【解词和译句】文言词语分实词和虚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

1、词语理解的方法:扩字法。

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主要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要扩词;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揣测法。

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2、六字翻译法: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古文今译六字法: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补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补”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

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

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对少数没有相当的词表示的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

“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

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设计: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备课参考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设计: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备课参考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
【考点透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江西省根据这一要求,在中考文言文阅读中主要考查以下几项内容: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内容并能归纳内容要点;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能对文中的人物、思想观点或写作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1.了解《2019江西中考说明》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的考试要求。

2.掌握复习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答案】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答案】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四、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平时要加强对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笔记。

【人教版】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学案(无答案)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之句读停顿内容概括【学习目标】1. 归纳文言文句读停顿的方法,并能用方法划出句子的准确停顿。

2. 知晓文言文内容概括提炼的注意点,并能在实际解题时运用。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pú):古代一种游戏。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2.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

(1)第②节中“率以为常”指(2)第③节中“率以为常”指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

【名校复习专用】江苏省海安县2020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四学案(无答案)

【名校复习专用】江苏省海安县2020届中考语文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四学案(无答案)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四学习目标:1.复习《晏子使楚》、《人琴俱亡》、《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课文。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学习过程:一、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习题。

1.解释加点的字词。

晏子将使.楚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何以.也缚.一人过王而行何坐.坐盗.吏二缚一人诣.王缚者曷.为者也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俱病笃.何以..都不闻消息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掷.地云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入户.念.无与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2.辨析词义楚王闻之为其来也齐之习辞者也何为者也之婴闻之为缚者曷为者也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都何以都不闻消息子敬素好琴都不哭琴取子敬琴弹二、再次朗读课文及记忆文中重要词语的词义。

三、课堂迁移训练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

弦章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②也。

不然,章赐死③。

”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

不然,章赐死’。

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④也;不听,又爱⑤其死。

”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

”于是公遂废酒。

《晏子春秋》【注释】①弦章:齐国大夫。

②废酒:停止喝酒。

③章赐死:即“赐章死”。

④臣为制:即“制于臣”,受臣子控制。

⑤爱:吝惜,舍不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的意思。

七日七夜不止.章愿.君废酒也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3.从弦章的言行可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4.为什么弦章以死进谏齐景公不听,而晏子一句话就见效了?5.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四、课后提升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七上)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七上)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七上)学案提高文言文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与理解能力,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吞.之:何不试之以足(
则熙熙而乐(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一木盘,满中贮水,盘底为小窍,酾水一
七上文言文
达标检测
1.B
2.年岁时间
3.井架坏了,多次想更新它。

4. (一)陵州盐井---井侧设大车绞之。

井架的结构。

(二)岁久---而陵井之利复旧。

修建新井架。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井壁全是岩石。

井的上部、下部都很宽广,只有中间较为狭窄,叫做“杖鼓腰”。

旧时,用柏木作成井干,从井底直达井口,从井口的木干上用大绳吊下去,才能到达水面。

井旁安设大绞车绞动绳索。

年代久远,井干朽烂,多次想换新的,但是井中阴气袭人,人一下去就死,无法下井施工。

只有等到雨天,阴气随雨水下降,才稍微可以下井施工,天一放睛就得停止。

后来,有人创制了一个大木盘,盘中盛满水,盘底凿了许多小孔,水像雨点一样从小孔中洒出,安设在井口上,称为“雨盘”,让清水洒下终日不绝。

这样连续几个月,井干被全部更新,陵州盐井又恢复了原有的盐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导学案复习内容:七年级上册古文复习目标:1.背诵规定篇目以及名句2.了解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3.理解文言文重要实词与虚词4.了解文言语句的特殊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浅易的文言文5.提升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的能力复习重点:理解文言文重要实词与虚词复习难点: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复习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

复习过程:一、明确范围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考试篇目为:《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三峡》《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狼》二、考点指津.1.熟悉作者等有关文学常识【典型例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是春秋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B.《幼时记趣》作者通过细致观察,运用奇特的想像,从而使事物形象描写的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C.《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富有文字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D.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2. 背诵古文考纲指定背诵篇目为《三峡》《论语八则》)考察形式主要有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运用型默写、开放型默写。

理解性默写【典型例题】用《论语》中的原句填充。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④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⑤讲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⑧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典型例题】用《三峡》中的原句填充。

①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②写山高峻的句子:,。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③写夏水水势凶险的句子:,。

④写水流湍急(水流急速)的句子:,。

⑤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⑥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⑦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运用型默写【典型例题】①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②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③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④《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八则》中的哪句话作答?,,。

⑤2020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⑥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开放性试题【典型例题】在你的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论语》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文言断句【指破谜津】朗读节奏的划分,首先要重视朗读、理解课文,推敲词句的含义,琢磨停顿,其次根据句子内部结构,注意语法,重视文言虚词和特殊实词的作用,掌握朗读停顿的规律。

一般停顿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后置句之前之间;“古二今一”之间;“盖”、“夫”、“且”、“若夫”、“至若”、“故”、“乃”等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典型例题】指出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A.故/时有/物外之趣B.拔山/倒树而来C.乃/以瓦/布之D.土人/谓之/“傍不肯”4.文言实词和虚词【指破迷津】文言实词定义: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

实词是文言文的基础元素,是理解文意的前提。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必然会遇到大量的实词。

除了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基础词外,还应该注意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现象,把握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现象,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的通假现象。

(一)一词多义【典型例题】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绝(1)沿溯阻绝()(2)绝谳多生怪柏()(3)哀转久绝()方(1)方出神()(2)方两三级()度(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观(1)昂首观之()(2)作青云白鹤观()故(1)温故而知新()(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知(1)知之为知之()(2)是知也()阙(1)不知天上宫阙()(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止(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2)一狼得骨止()意(1)目似瞑,意暇甚()(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二)古今异义【典型例题】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无.自信也古义:今义:是.吾剑之所从坠古义:今义: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今义: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良.多趣味古义:今义:岁.以大穰古义:今义:但.逐层布板讫古义:今义:患.其塔动古义:今义: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指破迷津】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词性活用现象。

(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3)动词用作名词(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6)使动用法(7)意动用法1.虽乘奔御风 2.便实钉之3.学而时习之4.温故而知新5.不耻下问6.其一犬坐于前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9.鞭数十 10.便实钉之(四)通假字【典型例题】试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及意思。

(1)以土砾凸者为邱()(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4)人皆伏其精练()(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诲女知之乎()【指破迷津】相对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叫虚词。

我们对同学们掌握虚词的要求为:①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且、者、乎”等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文言虚词的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

5.句子翻译【指破迷津】在理解实词和虚词的基础上,翻译浅显的文言文是掌握文意的重要步骤。

但是同学们一遇到翻译题就很难把握,那么文言文翻译真得很难吗?其实只要掌握方法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这三个意思分别是: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要明白通畅;文采要好。

而这些题目对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一般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典型例题】翻译以下的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是知也②倒装句1)私拟作群鹤舞空。

即: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舞。

2)徐喷以烟。

③省略句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④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6.理解文意,鉴古至今从文体的角度,结合练习,举一隅反三隅,鉴古至今。

【典型例题】阅读寓言这种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体裁,回答问题。

不禽不兽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

麟亦责之。

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乃无奈他何!”这则寓言从讽刺的角度看,批判了那些没有明确的立场,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改换身份的卑鄙小人。

如果换成欣赏的角度,可揭示怎样的寓意?【典型例题】再看叙事散文的关注点,有何不同:【甲】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尝过西山,见儿童取松间大蚁,剪去头上双须,彼此斗咬,至死不休。

问之,则曰:“蚁以须为眼,凡行动之时,先以须左右审视,然后疾趋①。

一抉其须,即不能行。

既愤不见,因以死斗。

”试之良②然。

余谓蚁以须视,古未前闻,且蚁未尝无目,必持须而行,亦异事也。

识之以俟③博物者④。

(选自《袁中郎随笔》)【注释】①趋:快走。

②良:确定,的确。

③俟:等待。

④博物者:见多识广的人。

1.比较甲乙两文中的小孩形象有什么异同。

(3分)2.乙文作者赞同“蚁以须为眼”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典型例题】像《三峡》这样的写景散文则启示我们引导我们更多地欣赏语言和写作手法。

以下面的题目为例,加深认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

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

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③办:具备。

1.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分)2.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