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5辽河文明1

合集下载

辽宁红色六地简介

辽宁红色六地简介

辽宁红色六地简介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这里有许多具有丰富红色历史的地方。

辽宁红色六地是指辽宁省内的六个红色旅游景点,它们分别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保卫战纪念馆、辽河战役纪念馆、沈阳军区司令部旧址、辽宁抗美援朝纪念馆和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这些地方都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辽宁省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座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而建立的。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和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馆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这些展品,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影响。

沈阳保卫战纪念馆是位于沈阳市的一座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1948年11月2日至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沈阳进行的一场保卫战而建立的。

这场保卫战是解放军建立东北民主联军的重要一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抗击美军的重要战役之一。

纪念馆内展示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和战斗英雄的事迹,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沈阳的斗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勇敢精神。

辽河战役纪念馆是位于沈阳市的一座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194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河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而建立的。

这场战役是解放军夺取沈阳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胜利之一。

纪念馆内展示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和战斗英雄的事迹,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东北的斗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智慧。

沈阳军区司令部旧址是位于沈阳市的一处历史遗址,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重要地点。

这个旧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源地。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座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人前来参观和缅怀革命先烈。

辽宁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位于沈阳市的一座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19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中的抗美援朝斗争而建立的。

沈阳旅游自由行攻略

沈阳旅游自由行攻略

沈阳旅游自由行攻略第一天沈阳故宫牙舞—大帅府—刘老根大舞台1.沈阳故宫。

乘坐117、118、132、140路公交车在故宫站下车,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门票60元。

沈阳故宫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在各个陈列室还藏有大量明清时期的珍贵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整座皇宫气势巍峨,富丽堂皇,处处彰显着皇族的宏伟气派,内部“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2.大帅府。

大帅府就在沈阳故宫的边上,步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门票50元(门票售卖分好几种方式,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区分购买)。

大帅府是迄今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是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

你可以在奢华的帅府内欣赏大量的石雕、木雕、砖雕和壁画作品以及张氏父子众多的珍贵墨宝;还能在赵四小姐楼内,倾听那段缠绵感人的爱情故事。

3.刘老根大舞台。

位于沈阳中街,在沈阳乃至整个东北都是最火爆的二人转表演场所。

这里是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表演的舞台,幽默诙谐的语言,连唱带跳、载歌载舞、火爆通俗的娱乐形态迎合了东北人释放压力的需求,所以在东北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每晚7点开始演出,门票根据座位价钱不等。

充满喜感的音乐和演员们满口大碴子味儿的“包袱”令台下观众捧腹大笑根本不是事儿!疲劳一天的行程一定要在久违地开怀大笑中落幕才算完美。

第二天北陵--沈阳世博园--辽宁省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4.北陵也称清昭陵位于沈阳市区北部约5公里的北陵公园内,是公园内的主体景点。

乘坐136、205、210、213、217路公交车至北陵公园站下车即可,或地铁2号线到北陵公园站下车,公园门票6元,北陵门票旺季60元,淡季30元。

在清初的“关外三陵”中,北陵是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这里古松参天、楼殿威严,处处透着皇陵的气势,在这些建筑中可以看到明朝皇陵和满族建筑特点的融合。

5.沈阳世博园位于沈阳市东郊,邻近清福陵与棋盘山风景区,曾经是沈阳植物园,2006年为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扩建为世博园,是迄今世界历届园艺博览会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韩非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种环境决定了远古居民早期的社会形态是()A.制造工具,发展生产B.永居山洞,躲避虫蛇C.原始群居,共同生存D.发明弓箭,追逐野兽2.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根据“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蓝田人遗址C.北京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3.下面是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石器。

据此可知北京人()A.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B.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D.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4.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有关于海城仙人洞遗址的介绍,有一幅图片是穿孔项链。

由此判定与其年代基本重合的遗址是()A.郧县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5.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

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A.炎黄部落起源B.原始农耕生产C.史前制瓷技术D.大禹治水过程6.《商君书》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

”下列印证“耕而食”的说法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文学作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相关描述B.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耜等耕种工具C.《淮南子》记载“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D.民间流传的“神农尝百草”传说7.“民以食为天。

”从对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看,我国远古时代农作物种植的基本结构是()A.南稻北粟B.北稻南粟C.东麦西黍D.西麦东黍8.距今约5800—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墓葬中出土了玉龙、玉鹰等,距今约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尚未形成B.社会分化逐渐出现C.禅让制度一度盛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9.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长河中,能工巧匠创造了无数的纹饰图案。

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3篇

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3篇

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3篇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篇一2023年11月18号,我有幸参加浑南一校三年八班辽宁省博物馆游学,跟随孩子们进入博物馆参观。

辽宁省博物馆改迁到浑南后新展厅是原来老馆的。

三倍并成为全国省级博物馆中体量最大的博物馆。

为了协作学校活动博物馆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帮助效劳。

首先引领孩子们参观《明清玉器展》展厅内,讲解员用诙谐好玩的故事讲解“时作玉”,是泛指全部清代制作的具有时代风格的玉器,这里则特指清代盛行的玉扳指、玉鼻烟壶和玉如意这三个玉器品种。

这三种器物,因深受清代帝王的宠爱,而渐渐脱离了有用功能,成为专供赏玩的工艺品,是清帝馈赠外国使节、赏赐子臣以及王公大臣向清帝进贡的重要礼品,栩栩如生的讲解吸引了同学们的留意,孩子们聚拢上前认真观看,仔细记录。

馆内还给孩子们讲解了玉器是如何发觉制作的过程,孩子们听的聚精会神。

最终引领孩子们参观了《中国古代碑誌展》厅。

孩子们对文字很感兴趣,提出各种好玩问题“这是什么文 .niubb.n et 字,咋看不懂”“这怎么跟现在的文字一样啊?”这是从哪儿找到的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逗笑了讲解员。

历经近两个小时的巡游,孩子们意犹未尽。

我对此次游学感受颇深,以前也参与过学校的公开课,目睹过孩子们课堂上的风采,在课外这个大课堂我看到了孩子们主动动笔记录,学会了更好的倾听,我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浑南一校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科技馆。

.。

转变学习求知的环境增加孩子们兴趣爱好,让孩子们在博物馆这种环境中了解历史,使孩子们更想深入了解祖国,也更加地喜爱自己的国家。

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篇二我们小组在7月18日去参观了辽宁省博物馆,在那里我们承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当代大学生对待生活与学习有了更深的熟悉。

我们早上穿好雷锋班的班服,前往辽宁省博物馆,那天正赶上是国家宝藏展览,我们几人在博物馆里听着讲解员的奖讲解,不禁对我国的悠久历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沈阳人和鸟的远古情

沈阳人和鸟的远古情

在沈阳的市府广场,高高的耸立着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太阳鸟”雕塑,它就是沈阳地区的古老居民——新乐人所崇拜的图腾。
发达的渔猎经济
后洼遗址地处辽东半岛黄海沿岸北部的海滨平原上,隶属于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屯,总面积达17000平方米,距今大约6500年。该遗址在1981年秋由辽宁省丹东市文物普查队发现,1983年——1992年,在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主持下,对该遗址先后做了数次发掘,揭露总面积1800平方米,已发现房屋43座,灰坑20个,生产工具1600余件,复原陶器400多件。该遗址的地层堆积分为4层,其中第四层属于后洼下层文化。
石网坠
网坠是一种渔猎工具,后洼出土网坠达上百件,包括有石网坠、带沟滑石网坠和陶片网坠等。这些网坠的出土说明当时捕鱼技术很先进,已采用网捕,这样可以捕猎到大量的鱼类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舟形器用夹砂红陶含滑石粉手制,长条椭圆形,类似于后世的独木舟。这种舟形器在黄海沿岸的大连、旅顺地区也有发现,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不但发现了舟形器,还发现了木桨,可见这种器物是参照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器物塑造的,说明6000年前在中国的沿海地区便有了舟船。当时的人们乘独木舟到海上撒网捕捞,载鱼而归,过着富足的生活。
当我们寻根问祖,认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来源于中原的时候,辽河先民创造的原始文化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提早1000年,从而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化的。辽河民族在漫长的采集、渔猎、农耕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生存,长期的生活生产方式造就了辽河人勇敢、刚毅、豪放的性格,他们大度、热情、爱憎分明的精神融入到生产实际当中,为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
较早的艺术珍品——雕塑品
后洼滑石半身人像
后洼猪头形坠饰
发达的渔猎、采集经济使得在同样的生活空间内可以供养众多的人口,这样使一部分劳动力能够专心从事其它发明创造。这一点从出土的30件“灵物”可以窥见一斑。

参观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参观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辽宁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辽宁省博物馆观后感(一)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了省博物馆参观,使我印象深刻。

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

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

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

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寥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

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

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

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情趣;五代南唐名家姜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

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至于馆藏之元、明、清书画更是风格各异,流派纷呈。

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

探秘辽河流域史前文明

探秘辽河流域史前文明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提前一天抢先探访了于5月18日正式开展的《辽河寻根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

该展览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展览,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

一进展馆,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首先就辽河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版图中的地位给记者作了一些知识普及。

她说,2004年正式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早在距今8000年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和成熟的玉器,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宗教礼仪性建筑群,更是5000年前“古国”的象征。

以后,这里又经历了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方国”时代,最终汇入统一多民族的秦汉帝国。

辽河流域由古国—方国—帝国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是中华文明起源多源性的生动体现。

8000年前的“偶像崇拜”走进展览的第一部分“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石磨盘和石磨棒。

刘宁介绍说,这是8000年前的先人用来为谷物脱壳用的。

旁边那盘同时代的、已经炭化的谷物也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农业。

“这上面刻画的是龙。

”刘宁指着一块红色陶片说。

陶片不大,但残存的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类似龙的图案。

这说明,早在8000年前,辽河流域已开始出现龙的形象。

一尊十分不起眼的女性石雕“独居”一个展柜,显示出其不凡的身世。

据刘宁介绍,它出土时立于室内中央火塘后面,是一尊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女神像。

刘宁笑言:“这可是8000年前的偶像崇拜哟。

”据了解,女神崇拜现象在辽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中流行已久,女神像其实就是神灵的人格化形象。

她往往被赋予“生殖女神”、“家庭守护神”、“灶神”、“火神”等多重神格。

从学术的角度看,从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发展到神被人格化阶段,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神秘微笑的红山女神其实在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中,女神的形象一直贯穿着。

在展览第二部分“古国”中,著名的红山女神头像就是不能不看的展品。

辽宁省博物馆自学用ppt

辽宁省博物馆自学用ppt

虢国夫人游春图 北宋 (960-1127) 绢本 设色 纵 51.8、横148厘米
鸭形玻璃注 北燕 (409-436) 长 20.5、腹径5.2里面,重70克 1965年辽宁省北票市.8 高28.4 腹径17厘米 阜新白台沟水库出土器身为一葫芦形, 龙柄,管状短流,塔式钮,底有一孔, 上接管状柱,柱要与流平齐,流上骑坐 一人,圈足瓷胎,全器施乳白釉,上饰 点状铁彩黑花,下腹部雕莲花瓣。
方鼎铭文后面饰还有一亚形框,框内有一“其”字,或说是“其族族徽”。其族铜 器在北京城郊出土的商周之际燕侯诸器中也曾过。这类铜器两次在北方燕地出土, 且都与燕侯有关。这件铜器在辽宁地区的发现,也证实了周初燕侯奉命追击北奔商 网址吴虞的历史记载。(陶亮)
Thank
you!
凤形金耳饰 辽(916-1125) 高5.6、长4.7厘米 1956年辽宁省建平县张家营子乡勿沁图 鲁村出土
龙纹白玉盏+莲瓣纹白玉盏 辽(916-1125) 高3.4、口径6.2厘米 辽宁省阜新市红帽子乡辽塔地官出土
均为白玉,细腻晶莹。一件为圆体敞口,下腹内 敛,直圈足,外壁阴刻云龙纹,龙张口露齿,身 体扭转翻腾,追吞一花球状物,雕刻细腻传神; 另一件为圆体,口沿外侈,腹较深,小圈足底边 外卷,外壁上部阴刻纵向的水波纹,下部浮雕两 层交错排列的莲瓣纹。
商晚期(前13世纪初 - 前11世纪) 长40.8、宽30.5、高51.7厘米 辽宁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 鼎立耳、方唇、折沿、深腹、柱足。口 沿下装饰雷纹衬地的饕餮纹带,腹部饰 乳钉纹框,口略大于底,柱足粗壮,足 上部浅浮雕饕餮纹,鼎四角皆饰扉棱。 整体造型匀称,纹饰精美。此鼎腹内长 壁及底铸有长篇铭文,记述了赏赐给右 正贝二百朋,为了纪念自己母亲,同事 也是夸示这种荣耀,情人铸造了这尊方 鼎。是商王武丁士气有着与妇好一样权 威的女人。在尚待任右正之职,文献记 载有大正、小正、左正,唯独没有右正, 铭文的发现又为商代职官制度作了填补。 从已知的考古发现来看,方鼎规格较高, 其主人都是高级贵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在辽河流域的众多青铜文化, 在与中原文化的频繁交流中,
逐步融入了华夏民族“多元一体” 的发展轨道,
并影响到广大东北亚地区。
36
2015/3/26
37
2015/3/26
38
2015/3/26
39
2015/3/26
40
2015/3/26
41
2015/3/26
42
2015/3/26
43
2015/3/26
57
2015/3/26
58
2015/3/26
59
2015/3/26
60
2015/3/26
61
2015/3/26
62
2015/3/26
63
2015/3/26
64
2015/3/26
65
2015/3/26
66
2015/3/26
67
2015/3/26
68
2015/3/26
69
2015/3/26
29
2015/3/26
30
2015/3/26
31
2015/3/26
32
2015/3/26
33
2015/3/26
34
2015/3/26
35
2015/3/26
商周北土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
辽宁是中国青铜文化起源较早的地 区之一。距今4000年前,辽河流域由 古国时代跨进了方国时代,其中辽西夏 家店下层文化与先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 系。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燕文化 的扩展及与东北各民族文化的交汇,
辽宁省博物馆(5)
辽河文明(一)
文明曙光
商周北土
2015年3月26日
2015/3/26
1
辽河文明
▲辽河流域是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汇地带。距今 五千年前这里率先出现了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古国,到四千年至三千年间 形成诸多方国,为秦汉帝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此后的鲜卑、契丹、满族 在立国后也先后在此磨砺干戈,立国称王,进而跃马扬鞭,入主中原,在 历代改朝换代中唱过主角。 ▲《辽河文明展》分 “文明曙光”、“商周北土”、“华夏一统”、“契 丹王朝”、“满族崛起” 五个专题,汇集了辽宁地区历年的考古发现与遗 存,从旧石器时代的营口金牛山人,到新石器时代“玉龙故乡”的查海遗 址,再到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以及青铜时 代和秦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夫余、鲜卑、高句丽、 契丹、女真等民族的文化遗存及稀世珍品。 ▲千余件文物璀璨荟萃,全面昭示了辽河文明所具有的典型性和区域特色, 更说明了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对统一多民族 的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贡献。
70
2015/3/26
71
2015/3/26
72
2015/3/26
73
2015/3/26
74
2015/3/26
75
2015/3/26
76
2015/3/26
77
2015/3/26
78
2015/3/26
79
2015/3/26
80
2015/3/26
81
2015/3/26
82
2015/3/26
2015/3/26
2
2015/3/26
文明曙光 (距今约28万年——5000年)
辽河水哺育了远古的先民,黑土地积淀了 古国的文明风采。从数十万年起,活动于 辽宁大地的古人类就创造了较为先进的旧 石器文化。他们以蹒跚的步履,穿越漫漫 岁月,告别蒙昧,脱离野蛮,走向文明。
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的先民们规划聚落, 营建房屋,出现龙崇拜的观念。在辽宁西 部尘封了5000年的红山文化重见天日, 朝阳牛河梁“坛庙冢”三位一体规模宏大 的史前祭祀遗址群以及彩陶和玉礼器等, 昭示了中华民族祖先从氏族到古国的历程, 辽河流域从此升起了第一道文明曙光。
3
2015/3/26
4
2015/3/26
5
2015/3/26
6
2015/3/26
7
2015/3/26
8
2015/3/26Fra bibliotek92015/3/26
10
2015/3/26
11
2015/3/26
12
2015/3/26
13
2015/3/26
14
2015/3/26
15
2015/3/26
16
2015/3/26
17
2015/3/26
18
2015/3/26
19
2015/3/26
20
2015/3/26
21
2015/3/26
22
2015/3/26
23
2015/3/26
24
2015/3/26
25
2015/3/26
26
2015/3/26
27
2015/3/26
28
2015/3/26
83
谢谢共享
制 5年5月15日
2015/3/26
84
44
2015/3/26
45
2015/3/26
46
2015/3/26
47
2015/3/26
48
2015/3/26
49
2015/3/26
50
2015/3/26
51
2015/3/26
52
2015/3/26
53
2015/3/26
54
2015/3/26
55
2015/3/26
56
2015/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