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介绍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就说京剧吧,那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戏服,还有演员们精彩绝伦的唱念做打,多棒啊!你看梅兰芳大师的表演,那真是让人沉醉其中,难道你不想去感受感受京剧的魅力吗?
2. 剪纸,这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呢!一张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就能变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多神奇呀!就像变魔术一样,你不觉得很惊叹吗?
3. 陶瓷啊,那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非遗呢!从粗糙的泥土到精美的瓷器,这中间凝聚了多少智慧和汗水呀。
想想那些精美的青花瓷,难道不让你心动吗?
4. 针灸,这可是中医的神奇疗法呀!几根小小的银针,就能缓解病痛,这多厉害啊!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一样,你说神奇不神奇?
5. 皮影戏,那是多么有趣的非遗呀!一个个小小的皮影人物,在幕布后演绎着精彩的故事,这和看电影可不一样哦,你难道不想去体验一下这种独特的乐趣吗?
6. 书法,这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体现呀!那一笔一划中蕴含的韵味,可不是随便能模仿的。
看看那些书法大家的作品,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7. 端午节赛龙舟,那场面多热闹呀!大家齐心协力划着龙舟,那股冲劲,就像要冲向胜利的彼岸一样,你难道不想去感受一下那种激情吗?
8. 苏绣,那细腻的针法,绣出的图案精美极了!简直就像是用线画出来的一样,你不觉得这是一种让人惊叹的技艺吗?
9. 中医推拿,多舒服的非遗呀!通过按摩就能让人放松身心,这和去按摩店的感觉可不一样哦,你不想试试吗?
10. 昆曲,那优美的唱腔,婉转的曲调,真是让人陶醉呀!就如同仙乐一般,你难道不想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吗?
我觉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和传承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们。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介绍
中国非物质遗产是指中国各民族和地区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几个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遗产进行简要介绍。
1. 古筝艺术:中国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被誉为"东方
钢琴"。
古筝艺术包括演奏技巧、曲目创作和表演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表达手法。
2. 中国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全国各地。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行头打扮和表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3.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包括剪纸、刺绣、泥塑、木雕、银器制作等多种手工艺品制作技术。
这些技艺源远流长,代代传承,并在当代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4.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包括中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疗法。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中国非物质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通过口述传承和实践传统而得以保护和传承,也为世人所珍爱和欣赏。
在现代社会,中国非物质遗产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新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同时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中国京剧:京剧是融合唱、做、念、打于一体的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针灸: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身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国皮影戏:皮影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国茶艺:茶艺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艺表演、茶道礼仪、茶叶品鉴等内容,体现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除了以上几个项目,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非遗项目,如中国武术、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
这些非遗项目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古琴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京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针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 折纸艺术,折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通过折叠纸张创作出各种动物、植物和物体的造型。
折纸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 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
昆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6. 四川火锅,四川火锅是中国著名的特色菜品,以其麻辣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广泛喜爱。
四川火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只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的一小部分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项目也被列入保护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以下是中国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1.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北京。
京剧的表演形式独特,结合了歌唱、舞蹈、杂耍和功夫等元素,表现了戏曲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京剧的剧本、唱腔、音乐和表演技巧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中国茶道中国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传统之一,是中国人民对茶叶的独特理解和饮茶方式的总称。
中国茶道包括茶文化、茶道礼仪、茶艺技艺和茶具制作等内容,是中国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3.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包括民间音乐、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族舞蹈等内容。
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4.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中国书法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不同字体,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气韵。
5.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反映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中国园林以山、水、建筑和植物等元素为主要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6.中国面塑中国面塑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人民对形体、颜色和造型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中国面塑包括泥塑、糖画、团子等不同形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品。
7.中国刺绣中国刺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人民对线条、色彩和纹样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
中国刺绣包括金线刺绣、绣花、绣片、扎绣等不同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装饰效果。
8.中国豫剧中国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的豫剧。
中国豫剧的表演形式简洁、生动,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豫剧艺术的代表之一9.中国民俗节日中国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对节气和传统习俗的重视。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2、缂丝简介: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全聚德简介: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4、苏绣简介: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

中国57个非物质遗产名录以下是中国目前的5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皮影戏2. 木偶戏3. 象棋4. 中国象棋5. 文化大宗师信件遗漏6. 渔鼓7. 故宫8. 北京皇城根遗址9. 昆曲10. 京剧11. 武术12. 太极拳13. 凤凰古城14. 布袋戏15. 宜兴紫砂陶瓷16. 京剧人物脸谱画17. 溯源臣宣纸18. 水墨画19. 珠玑20. 广西壮族织锦21. 丝绸22. 手工绣球23. 乌拉尔傣族文化24. 五台山庙会25. 哈尼族传统节日百人规模庆典26. 云南传统村寨蓝族社27. 彝良竹木手工艺28. 黄绢长鸣山(宜良)彩扎绣29. 东祥纸扇30. 四川熊猫文化31. 青岩古镇与百岁养生文化32. 瑶山树绒墨花绣33. 上海传统美食市井文化34. 挨西北大辣椒文化35. 中国茶文化保护与发展36. 成都火锅37. 宝鸡手工剪纸38. 新疆维吾尔族玛依塔斯科尔克加工技艺39. 青岛烧太大40. 古运河中脉文化41. 大连市保护与展示后山文化42. 九华山文化43. 中华养生文化44. 西藏珠宝文化45. 三门峡神农故里文化46. 中国传统舞蹈大拿融合技术和表演47. 壮锦技艺48. 博斯腊木雕49. 贵州侗族芦笙表演技艺50. 湖南大裂谷瓦窑51. 云南纳西族三期营文化52. 矿泉泡脚53. 滇西/M543腊排子编制技艺54. 广东粤剧55. 福建土楼56. 闽北露天剧场57. 古稻种保护与传承。
世界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指由国际非物质文化保护委员
会(International非物质文化遗产 Association,IRPA)推荐的全球最具代表性的10项非物质文化成果,涵盖了各种不同领域的文化遗产,包括舞蹈、音乐、戏剧、手工艺、传统建筑、烹饪、民间故事、节日和仪式等。
以下是这份名录的详细介绍和拓展:
1. 传统舞蹈:印度孔雀舞、阿根廷伊瓜苏瀑布水舞、非洲班图族传统舞蹈
2. 传统音乐:中国传统乐器、波斯帝国乐舞、意大利维罗纳歌剧、法国古典芭蕾舞剧
3. 传统戏剧:中国京剧、印度排灯戏、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喜剧、古希腊古希腊悲剧
4. 传统手工艺:中国刺绣、意大利皮雕技艺、法国香水制作技艺、日本竹编技艺
5. 传统建筑: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土耳其巴兹安纳克塔楼、希腊奥林匹亚古宫殿
6. 烹饪:中国传统烹饪、法国里昂黑手党烹饪、意大利托斯卡纳菜系
7. 民间故事:北欧神话故事、印度瑜伽故事、非洲塞伦盖蒂部落传说
8. 节日和仪式:墨西哥节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宗教仪式、埃及
金字塔仪式
9. 手部艺术:意大利托斯卡纳绘画、日本江户时代武士刀制作技艺、韩国传统金饰制作技艺
10. 原始信仰:原始非洲萨满教、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巫术、埃及法老信仰
这份名录涵盖了各种不同领域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全球各地的人类文明和生活方式。
这些遗产在不同的文化、地域和历史背景下产生,但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维护全球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提袍甩袖、 吹胡瞪眼,都十 分灵活。
在苦水古镇有一 座山,名为猪驮山, 又名萱帽山,在清康 熙年间因当地疯癫和 尚李福在此山修性得 道,使此山声名远扬。
在李福修行时, 度化了一头猪,李福 每天赶着猪,驮着砖 修建寺庙,因此,此 山便被百姓们称为猪 驮山。
108盏,寓意 《水浒》一百
单八将。
十 二 项 市 级
苦水木偶戏 苦水二月二龙抬头 连城石尕 石达 寺佛诞节 连城牛站高跷 苦水老调 连城鲁土司传奇故事 武胜驿手抓 永登烧饼 苦水玫瑰栽培加工技艺 苦水李佛传奇 石家滩叙事长歌
铁芯子
木偶是用木头雕 刻而成的,给木 偶画上脸谱,穿 上戏服,装扮成 各种戏剧中的人 物。
人体比例夸 张,头大身 长,手臂过 膝,男影人 眼大额高, 女影人眉弯 眼小。
滚灯由灯和支架两 部分组成,灯呈圆 形,灯罩有内外两 层,内外罩中间有 轴,轴上有照明设 施,外灯罩多以剪 纸和彩色纸穗加以 装饰,滚灯固定在 一个长约1.6米、 间距约0.45米、H 形木支架上。
旧时有36盏或 72盏,寓意36 天罡、72地煞, 现在扩大到
永登太平鼓舞队 曾在北京中华世 纪坛一展西部汉 子的风采,并在 无锡“中华鼓王” 大会上荣获“中 华鼓王”的称号。
苦水高高跷的跷腿 普遍高度在3米-3.5米之间,再加上 表演者的身高,可 达到了5米之余,可 谓是全国之冠,故 定名为“苦水高高 跷”。
苦水高高 跷以传统秦腔 剧目为表演内 容,表演者身 着传统戏剧服 装,画上秦腔 中人物的脸谱, 排上长队以沿 街行走的表演 形式向观众表 演。
永登县博物馆
蒲振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 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 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 文化表现形式,以及 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世界级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级
目前我县有: 两项 四项 十二项 四项
第一项 兰州太平鼓
永登是兰州太平鼓的发祥地,河桥乐山坪新 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鼓是 兰州太平鼓的鼻祖。兰州太平鼓表演阵容庞 大,鼓声恢宏,变化多端。鼓手在旗手的指 挥下奔腾跳、翻转起伏、不断变化着阵法。 鼓手灵活轻捷,动作刚柔相济 ,一招一式都 挥洒着旋转乾坤、力拨山岳、威震环宇的气 魄。
在表演过程 中人们仰天 而望,既惊 险又刺激。
省级项目: 永登硬狮子舞 永登皮影 苦水下二调 中堡何家营滚灯
硬狮子脑门宽且隆起,天庭泡满,下颌裂开,地阁方圆。眼 窝深,眼球鼓,鼻根深陷,张嘴时似笑非笑,极具憨态
永登皮影戏的 场景、道具以 及影人都是用 加工过的驴皮 或牛皮雕刻而 成的。
永登绢人是用丝绢、 绵花、丝线、竹签制作 成的人物,形态逼真, 寓意深刻,多反映历史 故事。
制作源于民间妇女 的刺绣、服饰和民间信 仰,是永登妇女几百年 来艺术才华的展示,不 仅制作精美,而且内容 丰富,寓艺术性、文化 内涵于一体,是绝妙的 艺术观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