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复习试题
低浓度颗粒物考试题及答案

低浓度颗粒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低浓度颗粒物是指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低于()。
A. 100μg/m³B. 200μg/m³C. 300μg/m³D. 400μg/m³答案:B2. 低浓度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家庭烹饪D. 核能发电答案:D3. 低浓度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皮肤问题B. 呼吸系统疾病C. 消化系统疾病D. 神经系统疾病答案:B4. 低浓度颗粒物的监测方法中,不包括()。
A. 重量法B. β射线吸收法C. 光散射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D5. 低浓度颗粒物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A. 工业减排B. 交通管制C. 增加绿化D. 增加核能发电答案:D6. 低浓度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分析中,不包括()。
A. 有机碳B. 元素碳C. 重金属D. 放射性物质答案:D7. 低浓度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主要在()。
A. 0.1-10μmB. 10-100μmC. 100-1000μmD. 1000-10000μm答案:A8. 低浓度颗粒物的环境影响评估中,不包括()。
A. 空气质量指数B. 能见度C. 温室效应D. 酸雨答案:C9. 低浓度颗粒物的采样器类型中,不包括()。
A. 高流量采样器B. 中流量采样器C. 低流量采样器D. 超声波采样器答案:D10. 低浓度颗粒物的国际标准中,不包括()。
A. 美国EPA标准B. 欧盟标准C.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D. 国际原子能机构标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低浓度颗粒物的环境影响包括()。
A. 空气质量下降B. 能见度降低C. 温室效应增强D. 酸雨形成答案:ABD12. 低浓度颗粒物的人体健康影响包括()。
A. 呼吸系统疾病B. 心血管疾病C. 皮肤疾病D. 神经系统疾病答案:ABD13. 低浓度颗粒物的监测技术包括()。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解读

产生导致电晕电流密度大大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干扰粒子荷电和捕集。
克服方法:保持电极表面尽可能清洁;采用较好的供电系统、烟气调质以及发展新型电除尘器4、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效率影响因素答:原理: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人灰斗中。
效率影响因子:粉尘负荷、滤料类型、过滤速度、清灰方式、初次粘附层5、除尘设备的发展方面答:除尘效率趋向高效率;发展处理大烟气量的除尘设备;着重研究提高现有高效除尘器的性能;发展新型除尘设备;重视除尘机理及理论方面研究6、低NO x燃烧技术答:低氧燃烧技术、降低助燃空气预热温度、烟气循环燃烧、分段燃烧技术、再燃技术、浓淡燃烧技术7、烟气脱硝技术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吸收法、吸附法8、汽油机、柴油机产生污染物的机理及不同点答:汽油机排气中的有害物质是燃烧过程产生的主要有CO、NO和HC以及少量的铅、硫、磷的污染。
汽油机发动机为火花点火的四冲程汽油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由于柴油的黏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且自燃温度比汽油低,故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的混合气体形成和燃烧方式都和汽油机有所不同,柴油机的燃烧可分为着火落后期,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
汽油机以降低CO、NO x和HC为主要控制目标;柴油机主要是以控制微粒(黑烟)和NO x排放目标。
五、计算1、蒸发量为20t/h 的燃煤锅炉,已知锅炉热效率=75%,空气过剩系数为1.2,燃煤的低位发热量为20939KJ/Kg,水的蒸发热为2570.8KJ/Kg,烟尘的排放因子为30%,燃煤的组成(质量比)为: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含N 量不计),原子量分别为:C=12,S=32,H=1.008,O=16,空气中N2 的比例为79%,O2 的比例为21%,试计算该锅炉的燃煤量、理论烟气量、实际烟气量、烟气中二氧化硫与烟尘的浓度。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

环境空气采样试题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um旳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um旳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重要以和形式存在旳氮旳化合物旳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检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旳距离,至少该是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旳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旳直接采样法涉及采样、采样、和采样。
5.气态污染物旳有动力采样法涉及法、法、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旳气象参数重要有、、、湿度、压力、降水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颗粒物旳采样措施重要有:法和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二、判断题1.我国规定气体旳原则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旳状态。
()2.监测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旳平均浓度,样品旳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 )3.环境空气采样时,使用气袋采样时可不用现场气样来洗涤气袋,直接采样即可。
( )4.环境空气采样时,只有当干燥器中旳硅胶所有变色后才需要更换。
()5.用注射器采集旳环境空气样品寄存时间不适宜太长,一般要在2d内分析完。
( )三、简答题1.环境空气24h持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2.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旳一般原则;填空1.100 102.NONO23.两4.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溶液吸取填充柱采样低温冷藏浓缩6.风速风向温度7.滤料自然沉降8.流量时间判断1.√2.×3.×4.×5.×简答1.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探头、采样总管。
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取装置及采样器等构成。
2.(1)点位应具有较好旳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畴内旳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立条件尽量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得旳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及答案空气和废气重量法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一、填空题1.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大流量采样法采样、进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称重时,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 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
①答案:5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方法的最小检出限是 mg/m3。
①答案:0.0013.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
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出现界线模糊时,应更换。
①答案:滤膜密封垫二、判断题1.飘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粒。
( )②答案:正确2.根据《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1989),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9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lμm。
( )②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μm。
3.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
( )①答案:正确4.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对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等。
( )①答案:正确5.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5kPa的情况。
( )①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的情况。
6.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对于每批滤膜,需要从中抽取20%滤膜,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以查看滤膜有无针孔或缺陷。
颗粒物上岗考核试题

重量法测定颗粒物考试题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2.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
3.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系统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界限应清晰:如出现界线模糊时,则表明有,应检查滤膜安装是否正确,或者更换滤膜密封垫和滤膜夹,该滤膜样品作废。
4.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194-2017),获取环境空气污染物小时平均浓度时,如果污染物浓度过高,或者使用直接采样法采集瞬时样品,应在1h 内等时间间隔采集个样品。
5.环境空气滤膜法采样前,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对采样器的温度测量示值进行检查,当误差超过℃时,应对采样器进行温度校准。
6.本公司使用的环境空气综合采样器的流量范围为L/min。
7.HJ 1263-2022 标准中要求恒温恒湿设备(室)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任意一点,控温精度±1℃湿度应控制在%RH 范围内。
8.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布点时,当多台采样器同时采样时,中流量采样器相互之间的距离为左右,大流量采样器相互之间的距离为。
9.总悬浮颗粒物的计算结果保留到数位。
10.滤膜采集后,应及时称量,若不能及时称量,应在不高于采样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保存,最长不超过。
二、简答题1. 简述HJ 836-2017中采样前的称量步骤。
2.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采样结束后,取滤膜时,发现滤膜上颗粒物的边缘轮廓不清晰,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3. 简述HJ 1263-2022中滤膜的称量过程。
4. 简述HJ 836-2017 低浓度颗粒物采样后处理方式。
5. 简述HJ 1263-2022 总悬浮颗粒物测定的质控措施?。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简答题专项基础练习(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下表为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A可吸入颗粒物111Ⅲ轻度污染B可吸入颗粒物104Ⅲ轻度污染C二氧化硫61Ⅱ良D24Ⅰ优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 (填序号)。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
(3)想一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哪儿来的?____。
(4)为防止空气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
解析:D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等(1)由表可知,D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是当日空气质量指数最好的城市。
(2)由表可知,当日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3)化石燃料中含有较多的氮、硫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故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
(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等都可以防止空气污染。
2.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名称).解析:铝,氧,氧化铝.【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分析回答.解: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是铝,质量分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答为:铝,氧,氧化铝.3.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粒子的结构.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A 图示表示原子,其最外层上电子数为 (填数字);(2)以上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解析:6;BC ;AD .【解析】试题分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最外层上电子数为=8﹣2=6;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 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C 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BC 属于同种元素.AD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化学性质相似,答案:6;BC ;AD .4.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采样培训答案

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采样
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PM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使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采集,采10
切割器收集到已恒重的滤膜上,根集时以100L/min的流量抽取空气,通过PM
10
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算出其质量浓度。
2.采样时,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不宜在风速>8m/s等天
气条件下进行,采样点应避开污染源和障碍物。
3.采样时,用滤膜夹将已编号且称重的滤膜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
面应朝进气方向。
4.采样时,需记录采样期间现场平均环境温度和平均大气压。
5.采样结束后,应将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中,如不能及时称重,应
在4℃下冷藏保存。
2015员工培训试题3(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试题姓名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u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参数。
4、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做废,需要重新采样。
6、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0.5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以 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7、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以 L/min的流量采气 L。
二、选择题1、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 )um的尘粒。
A50 B25 C30 D452、在进行二氧化硫24小时连续采样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为( )。
A20-25 ℃ B23-29℃ C25-30℃ D18-25℃3、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流量计校准时,皂膜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cm/s,而且气流必须稳定。
A4 B6 C5 D74、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h的采样时间。
A24 B18 C20 D125、采用重量法测定TSP时,若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 )Kpa,本方法不适用。
A15 B20 C10 D20三、问答题1、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2、用塑料袋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3、新购置的采集气体样品的吸收管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2015年员工培训试题 3五、计算题空气采样时,现场气温为18℃,大气压力为85.3KPa,实际采样体积为45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吸入颗粒物测定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国家颁布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标准方法是,方法的国标号码为。
答:重量法;GB6921—86。
2.测定可吸入颗粒物常采用法。
采样器按采样流量可分为、、采样器。
采样器按采样口抽气速度规定为 m/s,单位面积滤膜在24小时内的气体量应为。
答:重量;中流量;小流量;0.30;2<至<4.5[m3/(cm2·24h)]。
3.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简称;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
答:≤100微米;TSP;≤10微米;PM10。
4.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通常用滤膜,同时应注意滤膜的向上。
答:超细玻璃纤维;毛面。
5.称量中流量大气采样滤膜时应使用感量为 mg 的分析天平,称量范围,再现性(标准差)。
天平室或恒温恒湿箱的温度应维持在℃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
答:0.1mg;≥10g;0.2mg;15—30;50±5。
二、选择题
1.以1.1—1.7m3/min的流量采样24小时的最低检测限为。
A、0.5μg/m3;
B、1μg/m3;
C、1.5μg/m3;
D、2μg/m3
答:B
2.采集可吸入颗粒物时,采样前将滤膜在干燥器内放置小时。
A、12;
B、24;
C、36;
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