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服饰 (1)

合集下载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2009-08-02 编辑:jerry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19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懂得自己在服饰中真正的需要,开始逐渐接受极其简朴的审美思维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优美形态.简洁的男装,充满古今情趣的优美女装,与新式纺织产品面料,是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19世纪欧洲女装变化的背景概述每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都会给女装带来明显的样式变化.19世纪被成为"流行的世纪",这里主要指的是女装,而且正如19世纪也同时被称为"样式模仿的世纪"一样,女装的变迁几乎是按照顺序周期性地重现过去曾经出现的样式.19世纪的(法国)女装(一)古典风格影响的女装拿破仑时代,女装上其基本造型特点是强调高的高腰身,细长裙子,白兰瓜形的短帕夫袖.方形领口开得很大,很低.女装的重叠穿着是这一时期女装的一大特色.女裙为双层裙,内外裙采用异质异色面料,外裙较短,有前开衩以露出内裙为目的.(二)复古情调的女装复古情调的女装最大的变化表现在袖子上,袖子加进垫肩,短袖制成灯笼状,长袖做得肥大蓬松,有时袖体上部肥大,下部紧瘦,人们称为"羊腿袖".袖子体积膨大化,袖子造型复杂化.妇女重新用紧身衣和裙撑.腰被紧身衣勒紧,再加上膨大的袖子和向外撑开的裙子,整个服装造型成X型,这是复古风的主要款式特点.(三)19世纪30--40年代正是"七月王朝"时期,处于法国路易·菲力普时代,女子服饰向浪漫主义风格迈进日益完善的紧身胸衣增大裙撑围度,再度使裙子变成大钟形.上衣领口线开得更加低,把双肩露出于外面,领口边缘施各种花边和褶裥装饰.袖子膨大至极呈横宽造型,仿佛与先裙呼应,形成30年代左右最流行的造型.40年代在度受到英国田园风格的影响,袖体回收出现宝塔式袖子,强调女子上体娇小,下体膨大的形象.。

法国宫廷服饰

法国宫廷服饰

巴洛克时期男装
• 男子服装在这一时期变化 最为突出, 最为突出,上衣达布里特 在变长之后, 在变长之后,到法国风格 时代急剧缩短,但还保留 时代急剧缩短, 了达布里特原有的基本特 如前襟排扣、小立领、 征,如前襟排扣、小立领、 腰饰,袖子变为中长袖, 腰饰,袖子变为中长袖, 有切口装饰, 有切口装饰,袖口饰有折 返袖口布或翻边。另有无 返袖口布或翻边。 袖的达布里特, 袖的达布里特,并佩有绶 带以表示身份。 带以表示身份。 • 后来达布里特越变越短, 后来达布里特越变越短, 最后从服装史的舞台上消 失。
• 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不 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 过不是用支架撑起来而是 用多穿裙子的方法。 用多穿裙子的方法。因为 在腰间打摺所以显得膨大 起来。最外层的裙子从腰 起来。 开叉向外翻, 开叉向外翻,和里面的衬 裙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 漂亮的对照, 漂亮的对照,有时还用花 结或是扣子系起来, 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 窗帘那样的。外裙一般颜 窗帘那样的。 色比衬裙深, 色比衬裙深,衬裙有大量 刺绣图案。路易十四时期, 刺绣图案。路易十四时期, 也就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 时期是最为华丽的大团花 饰和果实图案. 饰和果实图案.
西部牛仔与古典巴洛克风格的完美结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拉夫劳伦
香奈儿的复古巴洛克风
时尚杂志拍摄的巴洛克风格大片
洛可可时期宫廷服饰
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 体现 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体现 女性的曲线美。 女性的曲线美。 关键词: 关键词: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可以归结 为以下几点: 轻巧精美、 为以下几点:一、轻巧精美、纤 蕾丝(lace) 蕾丝( ) 细华丽、小巧玲珑、 细华丽、小巧玲珑、繁琐的装饰 花朵( 花朵(flowers) ) 但矫揉造作; 性,但矫揉造作; 蝴蝶结( 蝴蝶结(bow) ) 二、 有曲线趣味,十分喜欢C型 有曲线趣味,十分喜欢 型 缎带( 缎带(ribbon) ) S型漩涡型的曲线; 型漩涡型的曲线; 型漩涡型的曲线 堆褶( 堆褶(puffed up) ) 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 三、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 风格飘逸、典雅,具有阴柔之美; 风格飘逸、典雅,具有阴柔之美; 缎带结、扣环、 四、花、缎带结、扣环、花篮等 柔软主题以一种纤细感波及于一 切生活领域。 切生活领域。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

欧洲19世纪女性服饰大全美图共赏 2009-09-15 09:44:29 阅读790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

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拉·波罗耐兹(robe a la polonaise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

在1780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17世纪末一样,后臀部又一次膨臌起来。

法国之外的国家称其为克尤·德·巴黎(cue de paris,即“巴黎的屁股”之意)。

无论时尚多么嚣张,其实不过是时代的附属品。

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后,人们突然没有了18世纪典雅、轻松的心态,空想主义色彩浓郁,而服饰将这种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19世纪的服装风格,它既有革命时期的简练和朴素,也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婉丽。

无论如何,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是法国大革命新古典主义后的回归,它在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那个时期,“女人味”的审美观念弥漫了整个欧洲大陆,女性似乎成了第一性,她们故作娇柔,服装款式充满幻想色彩,而男人也被女人的娇柔所吸引,他们收细腰身,甚至不惜使用紧身胸衣。

19世纪的时装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工业的进步和更高级裁剪技术的出现,使服装的面料和款式更为多样化;由于彩色印刷术的出现,时装样本开始出版,它是现代时装杂志的“鼻祖”。

浅谈19世纪初期法国枪骑兵服饰

浅谈19世纪初期法国枪骑兵服饰

摘 要 马枪骑兵和 猎骑兵组 成 了 l 9世纪法 国精锐 的枪 骑 兵部队, 其出色 战绩为这两支部队在 当时的法国军队中赢得 了很高 的地 位 , 正是 为 了彰 显 其 地 位 , 两支 部 队分 别 有 着 独特 的服 饰 。 也 这 关键 词 火 枪 掷 弹 兵 羽饰
1 马 枪 骑 兵服 饰
法军的马枪骑兵始建 于 l 6世纪中期,当时的法军统帅模仿西 班牙军队组建 了一 只使用 马枪 的骑兵 。马沧 骑兵与龙骑兵虽然都 是使用火枪的骑兵 , 但龙骑兵更多的情况下只是骑马 的火枪手而不 具备马枪骑兵在 马背上使用火枪的能力。 l 9世纪初期法军拥有一 个隶属于歪骑 兵师的马枪骑兵旅 , 下 辖 两 个 马枪 骑 兵 团 每 个 马枪 骑 兵 团 编 有 4个马 枪 骑 兵 营 ,总 计 80名骑兵和 80匹战马。在战时每个马枪骑兵团将加强一 个勤 务 2 3 营, 使得总人数 达到 14 0 0人 , 其中有 4 名军官 ,9 1 9 9名战士 。 1, 1 1 以 前 的 马枪 骑 兵 服 饰 . 8 0年 马枪骑兵服装 主要有礼服 、 外套、 便服 、 背心等 , 通运用滚边 、 并 流苏 、 肩章、 徽章 、 扣子等进行装饰和区分。 蓝色的礼服大衣有着深红色滚边 的蓝 色竖直领, 正面的假 口袋 上有装饰扣和深红色滚边。所有的纽扣都是 用白色金 属制成 相识
个椭 圆 环 。
其掷弹兵的地位 。深红色的反折 衣袋上有 随色的掷弹兵徽章 , 深红
色的肩章上有着 白色的滚 边和流苏 。 两个 马枪骑兵团制服 的唯 一区别在于袖 口袋盖 的不 同。第一 马枪骑兵团的袖 口袋盖是红色的有着蓝色滚边 。第 二马枪骑 兵团 的袖 口袋盖是蓝色的有着红色滚边 。 马枪 骑 兵 外 衣 里 面 穿 的是 连 袖 背心 , 袖 背 心 有 两 种 , 种是 连 一 白色羊皮的 , 另外一种是白色帆布 的。帆伽制的连袖背心一般在作 战时穿在皮革制 马裤 的外 面, 长筒 马靴是用 黑色皮革制成 的, 靴底 有 白色 金 属 马 刺 。 服 役 时 间 长短 或 地 位 可 从 军 衔 条 纹 和 山 形 条 纹 辨 别 。 军 衔 条 纹 由 白色 羊 毛 制 成 。 着 银 色穗 惜 和 红 色底 边 . 在 大 衣 的 前臂 处 。 有 绣 显示服役时间的山形条纹是 由深红色羊毛制成绣在左臂的上半部 。 下士有两条白色红边 条纹和红色服役J 形条纹 , h 中士有一条银色红 边条纹 , 中士 的肩章和剑柄 的流苏是红银相 间的 , 服役山形条纹是 银 色红边的。军士 长有两条银色红边条纹 , 军士 艮肩章和剑柄 的流 苏以及 服役 山形条纹和中士一样。 10 1年 1 8 0月 2 6日法 国政府颁布 的法令规定 马枪骑兵戴熊皮 高顶帽, 帽高 3 . 1 8厘米 , 在帽子的两侧有深红 色的羊毛被饰绳和流 苏, 帽子 的后半部有深红色的上 有十字花纹的圆形。马枪骑兵 的熊 皮帽是用绳子 固定在骑兵的辫子下方的 , 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牢 固使 得许多骑兵在 战斗中丢失他们的帽子 。低级军 官的熊皮帽上有红 色的羽饰 , 高级军官的熊皮帽上 是白色的羽饰 由于马枪骑兵们在 韦格拉姆会战 中丢失 了众多 的军帽 同时也使得许多骑兵头部受伤 , 在此之后马枪骑兵的熊皮 帽上增加 了一条 白色的帽带, 将帽子与军 服连起来。 1 8 0 以后的马枪骑兵服饰 . 11 年 2 1 1 年以后 , 80 马枪骑兵服 饰主 要在两个 方面进 行了改革 , ~是 增加了金属用量 , 从而增强 了对骑兵 的保 护性 ; 二是 区分服役 时间 长短或地位 的装饰更为简单明了。 原本采用 的熊皮高顶 帽被古希腊式样 的有着白色金属制下颌 带和遮阳檐 的铜制军盔所取代 , 从盔顶一直延伸 到脑后 的红色鸡冠 状装饰 用马尾制成 , 头盔的盔面上有用白色金属镶上的大写的字母 N 胸甲的内层是铁板 , 。 外面覆盖一层装饰性的铜板 。 军官的胸 甲上

法国民族传统服饰有哪些

法国民族传统服饰有哪些

法国民族传统服饰有哪些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爱好,小编就很喜欢欧洲的英伦风,那种美美的小清新感,搭上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一片涂满黄油的面包片,一份英文报纸。

哈,我还是想想就好了。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法国民族传统服饰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法国民族传统服饰法兰西人是西欧法国人口中占多数的民族,大部分信天主教,少数信____新教。

曾经一度分开的南法兰西人和北法兰西人,分别受到古罗马文明和法兰克人的影响,后来统一。

法兰西人的经济和文化都十分发达。

法兰西民间服装,可以作为法兰西人的民族服装风格来看。

它虽然受到历史上宫廷服装流行、演变的影响,但由于很多偏僻地区,特别是农村的乡土服装毕竟保留着自己纯朴的服装风格,所以仍可以从中看出法兰西人传统服装的痕迹。

民间女裙衣的袖子大多是长而宽松。

袖口有时是翻折的,并饰以折裥。

奥佛尔良地区的农妇除了穿着装饰丰富的衬衣和裙装以外,还把巨大的手帕折叠挂在肩部,就像披肩、围巾一样。

布赖登地区的男子在浅色的长筒袜上也饰以刺绣。

至于男衬衣的衣领、袖口、口袋处饰以刺绣,就更普遍了。

法兰西人中元论男女,都非常讲究首服。

那些饰以花边的帽子以及用花边制成的头巾,约有几百种式样。

庞大的头巾在法国北部的法兰西人中非常流行。

尤其是妇女的头巾,规格和式样都非常复杂。

有的披戴在头上,有的经过上浆而使其变硬,然后扎结成立体的各种式样;有的还有向外展开的两翼;有的则在后面饰以白色或彩色缎带。

在爱尔萨斯地区,妇女的头发上装饰巨大的丝绸蝴蝶结。

诺尔曼第地区的妇女头巾,用上浆的薄纱和精美的亚麻花边制成,虽然庞大并高高耸起,却又显得十分轻巧,当地人称之为“博尔戈斯”。

在卡莱斯地区,妇女的头巾像神像的光环一样,围绕着面部。

在法国南部地区的法兰西人中,妇女讲究戴白色无檐帽;男子则戴着用毡(冬季用)或麦秸(夏季用)制作的帽子。

区域不同,有时还导致服色选择上的差异。

法国香槟酒产区葡萄园工作的农妇们围裙大多为深绿色,并用绿色缎带拴住。

古代西洋服饰二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

古代西洋服饰二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

法国风服饰17世纪中叶,波旁王朝专制下兴盛起来的法国取代了荷兰作为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

尤其是路易十四(1661~1715)推行重商政策,鼓励对外贸易,积极发展工业,把丽丝、哥白林双面挂毯及其他织物产业作为国家企业加以保护和奖励,形成法国服装产业的基础;调整国家税收;改善交通;扩大殖民地等,使法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得到发展。

【图106-1 路易十四】【图106-2 路易十四及大臣】1. 法国风时代的男服1)普尔波万--- 17世纪中的上衣普尔波万极为短小,衣长只及腰际或更短,变成短袖或无袖,小立领,前开,门襟上密密一排扣子,右肩斜向下挂着绥带表示身份。

【图107 法国女王储的朝服和花花公子服】2)朗葛拉布---裙裤“朗葛拉布”在此时出现,长及膝,基本型是宽松的半截裤。

【图108 穿朗葛拉布裙裤的荷兰绅士和女子】3)肖斯---长统袜,肖斯的膝部和鞋上也有缎带装饰。

【图109 法官骑马像】4)鸠斯特科尔---西服的始祖,意为紧身合体的衣服。

由衣长及膝的宽大军服卡扎克演变而来。

60年代~70年代被用作男子服,并成为19世纪中叶以前的男服基本造型。

【图110-1 法国将军和穿骑士服的女子】【图110-2 鸠斯特科尔(西服)贝斯特(背心)克尤罗特(半截裤 )】【图110-3 有金缏子钮扣装饰的军官和女子】5)克拉巴特---在领口系的漂亮蝴蝶结领饰,这是现代领带的直接始祖【图111-1 2 】【图111-3 时尚男女(手套)】6)贝斯特---鸠斯特科尔里面穿,是作为室内服和家庭服用,外出或出席正式晚会时,一定在外面穿鸠斯特科尔。

2.法国风时代的女装女装的变化也表现出巴罗克的特征,流动的衣裙,变幻的线条,缎带、丽丝、刺绣、饰纽等多种装饰在罗布上竞相争艳。

【图115 法国风的女礼服】1)紧身胸衣---“苛尔巴莱耐”紧身胸衣,在胸腰部嵌入许多鲸须(巴莱耐)而得名。

【图112 戴假发的绅士和夫人】2)巴斯尔样式---80年代起,使用臀垫,使后臀翘起来,把罗布的裙子卷起来集中放在后臀,然后从这里垂下来形成拖裙,或把前面的裙子掀起,用缎带在两侧固定,露出里面美丽的衬裙。

法式服装科普小知识点总结

法式服装科普小知识点总结

法式服装科普小知识点总结法式服装科普小知识点总结法国一直以来都是时尚和品味的代名词,而法式服装更是享誉全球。

不仅仅在时尚界占有一席之地,法式服装也深受普通消费者的喜爱。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些关于法式服装的小知识点,带你走近法国的时尚世界。

一、法式服装的起源与特点法式服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在公元14世纪,法国成为欧洲的时尚中心,在时尚和服饰设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法国的贵族阶层也开始出现了各种新颖的服装款式。

法式服装的特点在于其注重细节和精致的剪裁。

它以柔和、流线型的设计为主,舒适、优雅并且永不过时。

法国的时尚界非常重视服装的质地和质量,注重面料的选择以及缝制的细致和精确。

二、法式服装的传统元素法式服装融合了许多传统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式连衣裙。

法式连衣裙通常指具有高腰线、宽松裙摆和华丽细节装饰的女性连衣裙。

这种设计既保持了法国贵族服装的尊贵感,又体现出邻家女孩的纯真和可爱。

此外,在法式服装中也常见到一些其他传统元素,如蕾丝、褶皱、绣花等。

蕾丝被广泛应用于法式服装中,它给服装增添了柔美的视觉效果。

褶皱是法式服装中常见的设计元素,可以给服装增添层次感和动感。

而绣花,则是法式服装中常见的装饰方式,可以使服装更加华丽和独特。

三、法式服装的流行元素时尚界一直在不断变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式服装也随之发展。

现在,许多流行元素已经融入到法式服装中,使其更加时尚和多变。

一种常见的流行元素是拼接设计。

拼接设计在法式服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同材质和花色的面料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制成一件完整的服装。

这种设计方式既能展示设计师的创意和技巧,又能打破传统的束缚,使服装更具个性和时尚感。

此外,一些时尚标志性的元素也被广泛运用于法式服装中。

例如,条纹图案是法式服装中非常经典的元素之一,尤其是黑白条纹。

此外,蝴蝶结、蓬松的袖子和腰间的腰带也常常可以在法式服装中看到。

四、如何搭配法式服装法式服装擅长的是将优雅与时尚结合,因此搭配法式服装时要注重整体的搭配效果。

法国服饰文化

法国服饰文化

我一路逆流而上, 才创造了今天这个帝国。





Hale Waihona Puke 是失败而不是成功,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我一路逆流而 上,才创造了今天这个帝国。 要做到无可替代,那就必须与众不同! 时尚存在于制造幻觉的艺术之中。女人可以穿的华丽, 却不可以穿的死板。 配饰是一门科学,美丽是一种武器。 时尚既是蝴蝶,也是毛毛虫,我们要钻进一条裙子里, 然后展翅高飞。 不擦香水的女人是没有未来的。 失败固然痛苦,维持原状则更为悲哀 没有风险的人生没有价值。 活着,就是给我最大的安慰。
法 国 宫 廷 服 装
法国宫廷服装
法 国 贵 族 装 束
法国贵族出游装束
品牌的标志

CHANEL“香奈尔”这个品牌是一个美丽而非
凡的法国女子 加布瑞卡· 香奈儿 (Gabrielle Chanel)创立并以她的名字命 名的缩写 。该标志就是香奈儿的爱称“可
可”(Coco)中两个字母“c”的组合。

1971年1月10日,夏奈尔独自 为即将到来的时装发布会工 作到很晚很晚,凌晨时她服用 安眠药,她睡了,却从此再也没 有醒来.她穿着喜欢的套装,戴 着项链,带着她的机智和俏皮, 偃然长逝了,结束了她传奇的 一生,终年八十八岁.她一个人 悄悄地离去了,没有人停下来 询问,没有人听到她是否呼救, 她不喜欢孤独,却不得不孤独 地度过了余生.她曾是那么的 显赫,她的临终又是那么的平 淡.



夏奈儿生于1883年,是一对法国贫穷的未婚夫妇的孩子。她的父亲是杂货小贩,母亲是牧 家女。据说,夏奈儿出生在法国索米尔;另一说法是生于法国南部山区。实际上,关于她 身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加之她至死竭力回避和掩饰,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层迷雾。 她的童年是不幸的。她十二岁时母亲离世,父亲更丢下她和4个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 妈抚养成人,儿时入读修女院学校并在那儿学一手针线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法国服装发展法国服装通常被世人公认为现当代时尚业的先驱和引领者,因而对世界各国服装界与服装设计师们始终产生着深远影响,其诞生地和发展地巴黎也成为他们必去的圣地。

法国时装由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而成为高档的奢侈品,广受有钱时尚人的追求和青睐,从而变得更加稀少和珍贵。

法国服装在诞生到演变过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一直影响着世界服装业,而且还不断引领与衍生出其他相关时尚产业。

法国服装已成为法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作为法国对外宣传的窗口与文化交流的亮点。

服装在法国的形成与诞生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兴衰,但至今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电气发明。

这些电力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电话电报的发明成为这一时期的科技成果,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此期间出现的机器对服装的影响最直接明显。

化学染料的发明、人造纤维的诞生、缝纫机的创制深远影响服装的质量和美观。

其中缝纫机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服装的生产为万紫千红的服装生产业开辟了道路。

19世纪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开始懂得自己在服饰中真正的需要,开始逐渐接受极其简朴的审美思维方式,同时仍然留恋着古典的自然优美形态.简洁的男装,充满古今情趣的优美女装,是19世纪服饰风格的主旋律。

下面从男装与女装经历的几个时期以及引领法国时尚品牌的设计师,这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法国服装。

【1】19世纪社会大变革进一步将男子推向社会前沿,对服装要求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

开始追求服装合理性,强调其机能来适应社会活动需要。

到十九世纪中叶,在长达百余年的服装嬗变中男子终于找到了最能体现自己本质和社会地位的服饰形象,方正庄严、威武挺拔、坚定稳重,成为19世纪典型风格,同时也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一、现代形态雏形期(19世纪初—1825)法国大革命废止过去衣服强制法,推行服装民主化,黑色服装上升为礼仪场合的正式服色,并迅速流行具有权威地位。

平民阶层服装成为时尚。

雅各宾派革命者的服装最具代表性,上衣叫做卡尔玛尼奥尔(carmagnole),本来是意大利工人的夹克装:夹克驳头很宽,挖兜,有金属或骨制纽扣。

裤子叫庞塔龙(pantaloon),直筒长裤,裤脚肥大,腰臀部较宽松,常用红、蓝、白三色条纹毛织物裁制,象征革命。

夫拉克此时也开始流行,夫拉克18世纪下半叶就曾出现,十年的演变又出现新的样式:前襟从高腰身处斜着向后裁下来,衣长短到膝盖,后片有箱型普利兹褶和开锲。

竖领,扣子一直扣到颈部但穿时或不扣或扣两粒,敞开衣襟时露出里面的基莱。

基莱多用条纹面料制作。

二、现代形态的成长期(1825—1850)1825-1850年社会处于风云变幻时期,男装出现收细腰身,耸起肩部造型,三件套向修长风格发展。

夫拉克的驳头翻折到腰际,前襟敞开不扣露出基莱。

衣后的燕尾的长短不一,或至膝窝,或至膝上。

肩部加垫肩,袖山彭起,加上收腰使上身呈现倒三角造型。

19世纪40年代中期夫拉克的高领变成翻驳领和现在西服领相同,庞塔龙有宽裤腿和锥形裤两种,多用条格毛料制作。

三、现代形态确立期(1851—1870)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实证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在男装中有所反映,三件套的套装最终得到确立。

三件套的确立标志有两点:一是用同色、同质面料制作;二是形成按用途穿相应套装的习惯,即分社交场合和穿衣时间来选择套装,成为一种礼仪习惯。

四、现代形态的稳定期(1870—19末期)这时期艺术上出现印象主义思潮,男装稳定,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套装的变化只在细部或是面料的更新。

基莱不再是装饰重点,注意力转移到上衣和裤子的质地颜色上,并以同色同质为美。

19世纪将近结束时,欧洲男子的典型着装形象是:头上礼帽,尽管高筒、矮筒、宽檐、窄檐不断有所变化,但基本样式未改。

上衣有单排扣、双排扣之分。

里面是洁净的衬衣,衬衣领口处有一个非常宽大的活结领带。

领带结是整套服装中十分醒目的一处装饰。

裤子的尺寸更加趋于以舒适为标准。

裤管正中开始有笔挺的裤线。

传说是爱德华王子一条久放叠折的裤子,裤管前后形成很深的折痕。

当他穿上带裤线的裤子走到公开场合后,立即引起人们的效仿。

如果出门,要穿上双排扣礼服大衣,佩上带链的怀表,有人还拿着手杖,但手杖已不如以前那么普遍了。

这种男子着装形象,就是19世纪风卷世界各地的所谓“西装”样式。

【2】然而每一次剧烈的社会变革都会给女装带来明显的样式变化.19世纪被成为"流行的世纪",这里主要指的是女装,而且正如19世纪也同时被称为"样式模仿的世纪"一样,女装的变迁几乎是按照顺序周期性地重现过去曾经出现的样式,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一、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804年)新古典主义是以法国为源头的欧洲艺术领域出现的一股新的思潮和风格,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主义相对应。

新古典主义反对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过度装饰,追求古典的宁静和自然,又注入了考古式的精确形式,创造了一种充满理性又优雅古朴的美。

这一时期的代表服装是修米兹连衣裙(chemise dress),用白色棉布制成,形式宽松,有衬裙。

这种连衣裙和中世纪的内衣相似,作为外衣穿,其简练的造型和朴素衣料,和洛可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

它主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所强烈追求的"庄重与宁静感"之题材与形式,并融入理性主义美学。

二、帝政样式(1804—1825)这十年间的服装仍受新古典主义影响,渐渐出现所谓的帝政样式,高腰身以突出胸高,细长裙子上白兰瓜形的短帕夫袖,方形领口很低很大,展现女人的迷人胸脯。

裙长不再拖地,下摆变宽,加有飞边、蕾丝。

披巾是这时期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材料有开司米、薄毛织物、白色丝绸等。

三、浪漫主义艺术(1825—1850)继新古典主义思潮后法国又产生了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其中绚丽的想象、夸张的形象和奔放的语言是最为显著的特点。

浪漫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法则,追求幻想的主观情感的东西,在服装上力图创造风韵独具而又柔情万种的风格。

精致而又不奢华,夸张而又不怪异,奔放而又不扭捏,成为浪漫主义时装的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女装的特征是腰线下降回到自然的位臵,紧身胸衣重新出现,裙摆扩大,裙长下移,裙子的体积不断增大,衬裙数量常达五六层之多。

后来又出现群撑,使裙子向外扩张成了名副其实的X型。

为了使腰显得更细,袖子变得越来越大向横宽方向发展,袖根部极度夸张,甚至用了鲸须、金属丝做撑垫或用羽毛做填充物,开始出现所谓落肩与夸张的羊腿袖。

四、洛可可主义时期(1850—1870)该时期运用花草纹饰或造型呈现出丰富变化的曲线和富有动感的纹样,与过去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相似,被人们称之为新洛可可主义。

表现女性纤细的腰除了紧身胸衣外,扩大裙子所产生的强烈对比也能达到视觉上的效果,于是新的裙撑产生了,称作克里若林(crinoline),这个词源于意大利语,是马毛和麻的意思。

克里若林是洛可可时期的裙撑帕尼埃的变相复活,从吊钟型到鸟笼型最后形成金字塔型或倾斜后翘的异形,都有明显模仿洛可可服装的痕迹。

下直径越来越大,后来裙子里面穿上半长衬裤。

五、巴斯尔时期(1870—1890)这一时期克里若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合体连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 dress),突出特点是臀部突起,这种与上世纪出现过的臀垫巴斯尔相似,都认为是巴斯尔的复活,所以把这一时期称为巴斯尔时期。

此时与突出臀部相呼应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为达到这种前挺后翘的外形特征,紧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装。

极端的这种追求外形特征就把女性身体侧面轮廓改变成具有S型特点的柔美曲线。

六、S形时期(1890—20世纪初)这一时期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潮即新艺术运动。

其特点就是否定传统的造型样式,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突出线性装饰风格。

服装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能体现曲线美的女装最受欣赏。

女子上身用紧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细,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扩,划出优美的曲线。

连衣裙的袖子为羊腿袖,称作gigotsleeve。

19世纪初叶,妇女们的服装只是稍稍有一些变化。

人们在总结当时女服流行状况时,这样认为,由于服装的简单化,首饰便成了当时的焦点。

从缠有藤子的希腊式首饰仿制品,到镶着流苏、饰有皮边的波兰式荷叶帽……这些首饰使法国女装更加锦上添花。

正是经过以上这些时期,才奠定了今天法国服装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使它成为时尚界的领跑者。

【3】大众化设计师倍出。

60年代设计师们相继推出了花蕾式、菱式、袋式、台式、韵律式、浪漫式、迷你式等等。

在70年代裤子被设计师们推入了流行女装,一时间,轻便三骨式、短裤、修长裤、喇叭裤、瘦裤、牛仔裤等风行全球。

80年代,为了回应“回归自然”的呼声,巴黎首先出现了运动装、旅行装、蝙蝠装,很快,这些式样便推向整个世界。

90年代,除款式之外,巴黎设计师又特别着重色调,于是各色“流行色”又风靡全球。

也许世界上再不会有哪个地方能够比得上“巴黎时装”更加奢华、极致了。

从香奈儿 (Chanel)、迪奥 (Dior) 、伊夫〃圣〃洛朗(urenr)等几大品牌的巴黎时装秀上,奢华的细节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在今天的时尚界,香奈尔,克里斯汀〃迪奥与圣洛朗并称法国时装界“三圣”。

时尚女王香奈儿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香奈尔接二连三地构思出一个又一个流行式样。

无论是带有强烈男性元素的运动服饰(Jersey suit)、两件式的斜纹软呢套装(Tweed)、打破旧有价值观的人造珠宝、带有浓郁女性主义色彩的山花茶图腾,抑或是Marylin Monroe在床上唯一的穿着Chanel No.5,Chanel屡屡挑战旧有体制创造出新的时尚。

抛弃了紧身束腰、鲸骨裙箍与长发,提倡肩背式皮包与织品套装,Coco Chanel一手主导了二十世纪前半叶女人的风格、姿态和生活方式,一种简单舒适的奢华新哲学,正如她生前所说:“华丽的反面不是贫穷,而是庸俗,香奈儿代表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独特风格”。

香奈尔逝世后,由设计天才卡尔拉格菲尔(KARL LAGERFELD)接班。

卡尔拉格菲尔有着自由、任意和轻松的设计心态,他总是不可思议地把两种对立的艺术品感觉统一在设计中,既奔放又端庄,既有法国人的浪漫、诙谐,又有德国式的严谨、精致。

他没有不变的造型线和偏爱的色彩,但从他的设计中自始至终都能领会到“夏奈尔”的纯正风范。

如果说香奈儿是时尚女王,那么迪奥就是华丽与高雅的代名词。

迪奥的名字“Dior”在法语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组合。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简称CD),不论是时装、化妆品或是其他产品在时尚殿堂一直雄踞顶端。

迪奥的设计注重的服装的女性造型线条而并非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