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对质量、环境保护和员工健康安全进行综合管理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建立这些管理体系的一般步骤:
1. 理解和关注相关法规要求:了解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规、标准,明确组织在质量、环境和员工健康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2. 制定方针和目标:组织应制定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方针和目标,包括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等。
3. 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识别和评估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4. 建立管理体系文件:制定和完善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政策文件、操作程序、工作指导书等,确保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5. 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应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和认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相关要求和程序。
6. 进行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7. 外部认证和审核:组织可以选择进行第三方认证和审核,以证明其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8. 持续改进:组织应通过持续改进的方法不断提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制定改进计划、设置目标和指标、定期检查绩效等。
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全面管理和控制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风险,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员工的权益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方案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方案一、质量环境管理体系1.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我们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实现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这就像是给公司树立一个前进的方向,让全体员工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这个体系文件就像是公司的“宪法”,规定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标准。
我们要确保这个文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实施质量管理培训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关键。
我们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培训,让他们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
4.质量监督与检查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与检查机制,对公司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标准。
5.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我们要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这个方针和目标就像是公司的“健康宣言”,我们要让员工明白,公司高度重视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这个文件规定了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原则、流程和标准。
我们要确保这个文件的实用性,让员工能够轻松地了解和执行。
3.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我们要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职业健康安全监督与检查我们要加强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我们要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健康安全事故进行预测,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降低损失。
三、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1.整合资源我们要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2.制定一体化管理文件这个文件要将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原则、流程和标准融为一体,让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模式

02 环境管理体系
体系结构
组织结构
明确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环境管理工 作的有效实施。
法律法规结构
确保组织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 标准和指导文件。
资源结构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为环境管理提供 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体系模式
PDCA模式
Plan-Do-Check-Act,即策划、实施、检查、 改进,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运行模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 体系的结构和模式
目录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环境管理体系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体系结构
组织结构
01
明确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网络。
程序结构
02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国际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之间的管理体 系标准正在逐渐走向统一,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经验交流
各国企业之间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经验交流和分享。通过相互学习 、借鉴和合作,企业可以更快地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这种交流 也有助于推动全球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目标指标模式
制定具体的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并将其分解到 各个部门和岗位,确保目标的实现。
持续改进模式
不断优化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体系实施与运行
双体系

什么是双体系
双体系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称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
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标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通用性,体现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思想。
双体系标准分别立足于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这两个关键生产要素,利用PDCA过程循环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对我们企业以往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通过体系认证,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公司的双体系方针
我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规范操作,保障安全”
建立推行双体的目的
建立推行EHS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改进我们工作场所的健康性和安全性,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它的推行和实施,对增强工厂的凝聚力,完善工厂的内部管理,提升工厂形象,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双体系管理的模式。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时,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这不仅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实施步骤、优势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环境保护和员工安全健康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它涵盖了企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种管理流程的规范和优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保护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1.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和目标企业在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管理体系的范围和目标。
范围包括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服务、流程和职能等方面,目标则是明确企业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所追求的目标和要求。
2.编制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企业需要编制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确保流程顺畅、高效、可控。
3.落实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需要通过对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投入,确保管理体系的要求得到落实。
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持续改进企业需要不断地对管理体系进行改进,通过对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三、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势1.提高产品质量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保护环境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合法、规范地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3.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流程,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Quality,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也被称为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企业对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一种方式。
这项认证可以帮助企业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做出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是指企业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过程,通过该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标准,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企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是指企业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过程,通过该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通过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企业能够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是指企业对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过程,通过该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在工作场所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方面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预防事故和职业病,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企业能够降低工伤和职业病的风险,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方面的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在经营过程中综合考虑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旨在确保我公司各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环保和健康,遵循以下方针、目标及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
2. 确保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环境污染最小化,员工身心健康。
3.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1)总经理: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策划、决策和指导,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2)分管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具体实施和检查。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改进。
2. 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培训,事故调查和处理等。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部门、各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员工安全培训、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环境改善等。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如下:(1)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项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3)组织项目安全生产策划,编制安全生产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确保实施。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5)对项目安全生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总工程师安全职责总工程师在项目安全生产中承担以下职责:(1)负责项目技术方案的制定,确保技术方案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2)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提供技术支持。
(完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4.1总要求公司依据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策划、实施、检查、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现这些要求。
体系范围是房屋建筑工程和矿山建筑工程的施工、交付、保修及相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并形成本手册及程序。
4。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公司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执行上述“5.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规定。
(见本手册第一部分“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发布令”)4.3策划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1)公司编制和实施《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用以:a)识别确定房屋建筑工程和矿山建筑工程施工、交付、保修过程及相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提出环境因素的清单;还要考虑新承接工程的环境因素。
b)采用多因子、法律法规、经验判断等方法,评价环境因素,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公司随承接工程的增加及时更新上述清单.公司确保在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2)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公司编制和实施《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确定必要的控制措施。
识别危险源和风险评价时考虑:a)工程施工、交付、保修过程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考虑所有进入公司工作场所有人员,包括材料设备供应商、劳务、工程分包方、设备安装、试验分包方等及相关方进入公司场所的人员和访问者;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d)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公司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e)工作场所附近,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f)由本公司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j)公司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l)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k)考虑公司所有与工程施工、交付、保修和相关管理活动范围内的设施设备、施工过程、操作程序、组织设计,包括租用设备及人的能力适应性.公司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a)提出风险源清单,根据工程承揽情况及时更新.b)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法律法规、经验判断等方法,规定风险等级,确定不可承受风险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能力、意识和培训方面有待改善。各单位对一般职工 环境意识、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普遍重视不够。经常在检查中发 现垃圾错误投放,职工不使用或违规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人 员记录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管理评 审
报告
供货方提供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证、安全鉴定 证、QS质量标识和产品检验报告书。优先采购环保产品, 采购过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有毒有害、 易燃易爆物品存储,存储过程遵守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 对各部门、分厂收集的危险废弃物严格分类收集,并交由 有资质企业回收处理。 (2) 机动部对厂44台双梁桥式起重机进行设备安全鉴定,均取 得合格证。水压机的3个高压罐、1个充液罐和1个缓冲罐进 行压力容器安全鉴定,全部合格,有效期3年。全厂共5套 除尘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开动率达到100%。 (3) 企管人事部2010年对71名特种操作人员完成换证培训和换 证工作,新取证1人。全厂421名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 岗持证上岗率100%。2010年新进厂职工5人,均完成三级 安全教育。 4. 法律、法规识别情况较好,遵守较好,但也存在有部门法律 法规未及时更新情况; 5. 应急准备和响应符合要求,针对部分重点危险源实行了演 练,但也存在分厂未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的情况; 6. 日常发现的不符合及隐患均能够及时整改; 7. 按期对厂环境和职业卫生监测,对环境和职业卫生安全控制 得较好,未发现职业病病例。 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2010年对全厂环境因素识别219项,其中重要环境因素35 项;对全厂危险源识别730项,其中重要风险因素19项。截止11 月,厂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无重伤及以上事故,无重大设备、火 灾爆炸、重大交通责任和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年千人负伤0, 小于2‰,职业危害监测率100%,合格率90%,大于86%,前3季度 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25份,整改完成25项,事故隐患整治率 100%。公司下达万元产值能耗指标440Kgce/万元,目前完成 441Kgce/万元。 各部门、分厂目标、指标也均达到要求。 六、纠正和预防措施 每季度召开厂安全环保工作委员会,总结上季度安全环保工
管理评 审
报告
作和布置下季度工作要求。厂安全环保部每周进行安全环保检 查,专业部室组织专项检查,发现不符合或存在隐患,及时下达 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预防措施方面,加强危险源识别,做好 运行控制,针对重点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专项演练。对公 司和厂安全事故通报和安全简报组织班组学习,做到“四不放 过”。对内审和外审不符合项,要求各部门限期整改,并填写纠 正/纠正措施计划表。 七、改进建议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安全环保部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评审目 的
评审范 围
评审依 据
评审时 间
参加人 员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报告
为评价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 性和有效性及年度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使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得到持续改进。
厂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以及涉及的区域范围。
1、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 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3、适用的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4、厂相关作业文件标准
2010年11月24日
地点
厂教培室
厂级领导及各部门、分厂负责人
一、2010年内部审核结果 2010年10月26日至10月27日,厂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进行了内审,共抽样344项,其中环境和职业健康各172项。 发现不合格项4项,其中环境1项,职业健康安全3项,均为一般 不合格项。
2009年外审共发现8项不合格项,均已整改。 二、合规性评价结果
通过对厂和各部门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结果为 厂生产、经营活动能够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其中对重要法律法规
管理评 审
报告
的合规性评价结果如下: 1、 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分类、收集,
统一处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 2、 厂生产工艺无工业废水。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通过供应部统 一交由攀成钢公司处理。排放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 废气排放各项指标均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Ⅲ类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 噪声排放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Ⅲ 类标准。 5、 2010年对厂有毒有害岗位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对相关人员 进行建档与登记。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对职业病加 强控制,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 6、 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等符合《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要求。 三、外部相关方 1、 公司安全环保部:主要对厂安全环保工作监督检查及指导, 对安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 公司保卫部:主要对厂治安、消防、车辆运输综合治理工作 检查和指导; 3、 公司职环所对厂职业健康监测检查; 4、 环保局对厂界环境、排污进行监测、检查; 5、 卫生防疫站对厂职业健康检查; 6、 城西派出所对厂治安、重点防护部位炸药库安全工作检查指 导; 7、 对外部施工企业施加影响:入厂施工前均需要签订安全环保 协议书; 8、 对供货方和委托方进行严格资质审核。 四、组织绩效评价 1. 体系文件控制符合要求; 2. 记录控制基本符合; 3. 各部门、分厂建立了明确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1) 供应部采购劳动用品等相关物资时,严格审核资质,要求
管理评 审
结论
管理评 审报告
发放
厂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全程受控,并通过技术改造及工艺改 造,职业危害岗位监测和职业危害职工体检,采取有效措施保障 操作人员从业健康和安全。至今未发生相关方投诉及抱怨,经营 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评审结论: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适宜、充 分、有效。
1、 各厂级领导 2、 各部门、分厂
1、各部门、分厂负责人和广大职,理 解不深,导致部分运行要素出现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对危险源辨识评价不全面、细致,没有完全掌握辨识 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危险源的定义,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描述不 准确,针对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制定的管理方案,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置。各分厂生产过程中存 在将垃圾混装、危险废弃物随意丢弃的现象,使用乳化液和润滑 油时,污染地面严重。
3、加大对重要危险点源的巡查。如: 4、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 度,增加部分岗位特种作业人员取证人数。
通过对厂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厂管 理文件能够满足标准要素要求,并对体系有效运行起到支撑作 用。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覆盖厂所有产品、活动及服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