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
《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探究声音的传播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理解声的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声音在不同情况下的利用,如声音的传递、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加工等。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过程,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实物展示台、音响、音叉、气球等。
2. 准备教学资源:网络上相关的声的利用的教学视频和图片。
3. 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利用声音进行工作的图片,如:医院里的B超、超声波洗眼镜、用锤敲击铁块使其发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事物的工作原理。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并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的利用,并简要介绍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2. 新课教学(1)声波及其传播教师介绍声波的基本概念和传播原理,通过实验演示声音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特点。
学生观察实验,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理解声波及其传播的基本原理。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教师详细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通过举例说明其在工业、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利用次声波预测地震等。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声音传递信息教师展示一些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如: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断是否有裂缝、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等。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递信息的基本原理。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声音传递信息的基本原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较强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简化理论知识,使其更容易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法:讲解声音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声波的传播原理。
3.讨论法:学生讨论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声音传播实验装置、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应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声音传播的实例,如电话、广播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传播现象。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同时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速度等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针对实验现象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声波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声呐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实际应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传播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含教学反思)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声与信息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音的利用

2.3 声音的利用本节知识点:1、声与信息:人与人在之间的语言交流,其他动物的鸣叫,就是最常见的用声音传递信息应用:语言(音)交流、回声定位、声呐系统、听诊、B型超声多谱勒诊断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B超和彩超)、超声波测速仪、超声波探伤2、声与能量:声音具有能量,声波能传递能量应用: 超声波碎石、超声波钻孔和切削加工、超声波除垢、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药液雾化器、超音波美容仪【基础达标训练】1、关于声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利用次声波定位的B、它本身必须能发射超声波C、它本身必须能接受超声波D、它能确定物体的远近2、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信息的.B、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C、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D、超声波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危害.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造成人员内脏破裂、骨折或皮肉撕裂B、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质进行钻孔核切削加工D、电视机的遥控器遥控电视4、蝙蝠在夜间觅食,却碰不到墙壁核树枝,它们的“绝技”实际上利用的是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群大象突然静静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它们交流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___波.5、爆炸声音将窗玻璃震碎,说明声音能传递 _________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声音能传递 _________ .6、小强做声学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2-3-1所示)小强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这个实验说明:.【能力提高训练】7、下列对声的利用中,不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是( )A、利用声纳探测海深B、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C、渔船探测鱼群的位置D、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8、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什么用处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9、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10、如图2-3-2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球形的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主要是利用()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波具有巨大的能量C、声音传播得快D、声源的振动11、如图2-3-3所示为汶川地震时震源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示意图,美国等国外地震台也探测到我国地震,是由于它接收震源发出的 _________ 波.地震波分两种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另一种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纵波可先让悬挂的物体或地面物体跳动起来,横波可使地表物体倾倒,这说明波在传递的过程中也是 _________ 传递的过程,生活中利用这一特性的例子有 _________ (举一例).12、同学们已经知道,声呐不仅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而且探测过往的鱼群.当然,如果需要,它还可以探测冰山或暗礁的存在.(1)一台船载声呐系统向一处暗礁发出超声波信号,10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多少路程?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2)小明知道“嫦娥一号”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把声呐也装到“嫦娥一号”卫星上,从而增加一种探测的手段.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A 2、D 3、D 4、超声波雷达次声 5、能量信息 6、烛焰摆动起来声波能传递能量 7、D 8、C 9、B 10、B 11、次声能量次声武器 12、(1)15000m 7500m (2)不可行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
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解析】 敲击船体是为了使船体振动产生声音,A项错误; 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信息,希望被困者做出回应,B选 项错误;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更清晰地听到求救的信号,但不是 超声波,C选项错误;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 好,更容易发现信息,D选项正确。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分层作业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点悟】 要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现象,了解声音可以传 递信息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 声可能预示着一场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类型之二 回声定位的利用 电影《冰海沉船》重现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大海轮
【解析】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点悟】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要知道一些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实
例。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当堂测评
1.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C )
A.海的深度
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全面有效 学习载体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 第3节 声的利用(共32张PPT)

A.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 C. 牙医用超声波给病人洁牙 D.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5.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
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
B. 夜晚有月光
C. 蝙蝠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 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 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 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 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 加湿空气的目的。
超声波清洗机
在放有物品的清 洗液中通入超声波, 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 击物品上的污垢,能 够很快清洗干净.
超声波碎石机
主要适应症: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尿道结石
如今,双眼皆盲的卢卡斯能够像蝙蝠或海豚一样靠回声来“视 物”。不仅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也能行走自如,甚至能打篮球、玩 攀岩等高难度运动,而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蝙蝠男孩”。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了声音能 传递信息。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 到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 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这 说明石头 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 了树叶。
超声波电 动牙刷
超声波洗牙
次声波武器
超声的“破碎”能 力 使油和水混合
结论 声波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破碎仪—— 对器械和食物消毒
声波吹灰器
声波点歌屏
家用声波清洗机
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
小结
1.声可以传递信息。如:
(1)回声定位: 声呐:可探测海洋深度、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等。 (2)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B超。
D. 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 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课件)

加湿空气的目的。
二、声与能量
超声波碎石机
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
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
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
畅地排出体外。
课堂小结
声与信息
声的
利用
声与能量
课堂练习
1.[中考·江西] 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
能量
声能传递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2.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
乐器传递了美妙的音乐
一、声与信息
思考:你还知道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呢?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
钢轨,从异常的声音
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修理师傅听汽车
发动机的声音判
断故障。
医生通过听诊器
诊断疾病。
一、声与信息
思考:人耳能听见的声音能够传递信息,那人耳听不
见的次声波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吗?
大象能利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树叶晃动说明它获得了能
量,它的能量是如何获得
的呢?
二、声与能量
思考: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演示实验: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二、声与能量
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呢?
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洁牙
二、声与能量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
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
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
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
D.屋子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旷野里回声不
能加强原声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声现象
观察与思考
你知道海啸的威力有多大吗?
海啸过后,斯里兰卡
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的专家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音的利用》精品课件

知道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知道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都关注过吗?
刚才的这些情景中,“声”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
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小知识: 把脉(切脉)—— 中医诊病通过“望、 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的“闻” 就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除了人类会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动物们也会利用声音的信 息来求生或捕猎,蝙蝠是怎样靠回声定位捕获猎物的?
科学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来探测海洋的深度。
回声测距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下面图片中的实例你知道声 音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吗?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在这些情景中,“声”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
烛焰为什么会抖动? 答案: 声波影响下的疏密相间的空气挤压了烛焰。
超声波的使用
1.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 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 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例2.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 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3.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
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究竟有多远呢?不妨请
声波能传递能量
超声波加湿器 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 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 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从而 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 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
【教学难点】
(1)区分声和声音 (2)理解声传递能量。
【教学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频,让学生从搞笑到惊奇,再到彻 底认可声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在不留教学痕迹的的基础上已认 识到声的运用。
利用声音识别同学;
打雷会下雨; 听新闻知天下大事 听诊器
教学环节及内容 一、情景导入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个视频引入
播放影片《功夫》片段。
问:电影中的“狮吼功”你相信吗? 师:请继续观看视频《声音击碎玻 璃杯》 问: 吗? 师: 问:
你相信声音可以击碎玻璃杯 请再观看视频《超声波碎石》 你
相信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 大多数说:不相信。
多数学生说:相信。
全体学生坦然答道:相信。
的胆结石、肾结石吗?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知识在医 疗中的运用? 可见,声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 3节 声的利用。
【板书】§ 2.3声的利用
齐声回答:声音。
点题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三个递进的视
问:你能举出声运用的例子吗?
汇报声与信息的运用。
初步分类。
发现本节的易混点。
)观看,加深声与信息的运用。
知道特殊的声音可以传递有用的信息。
探究活动(一)
声与信息阅读课文,尝试分类。
问:很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38—39页,看看能不能把声与信息分
分类,看看有几种运用?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并不会阅
读,更不会对阅读材料剖析分类。
这部分内容之所以这样处理, 就是交流归纳
1、在日常生活、工业、军事、医疗等方面的运用分类。
2、按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运用分类。
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还能
回声测距师:同学们很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两种分法。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视频。
播放《听漏工》、《海豚蒙眼靠回音定位仍能找到目》。
问:回声定位是如何完成的?下面再深入理解一下这个重要的运用。
继续播放《蝙蝠靠回声定位捕获猎物》《倒车雷达原理》。
最后定位到图片上。
声和声音师:回声不仅可以确定位置,还可以探
知海洋的深度。
练习: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
声波,经过4秒后收到回波。
此处海水
有多深?
(设计意图:重要知识要多种方式
学生独立求解。
生积极回答(但说不到位)。
观
看图片。
在交流反馈中落实重点知识,
进一步了解解题的规范要求。
生思考讨论后知道“声”的概
念更广,包括超声波、次声
阅读分类
回声定位
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课文。
【板书】一、声与信息
观看视频。
了解声传递能量 的具体运用。
积极回答:声清洗、声击石
【板书】二、声与能量
师:开始上课时我们看到的视频, 说明声是可以传递能量的,下面我 们就用实验来证明一下。
指导学生上讲台完成实验:发声扬 声器芳的烛焰跳动。
心,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无价的,
生的特点,加上一个计算题既强化 了重点知识,又规范了解题行为。
)
实物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师生共 同分
析矫正。
------------------------
探究活动(二) 声与能量 实验证明声传递
能量
问:有的同学按照声音、超声波、 次声波的运用分类,这些同学很聪 明,有此你可以看出声和声音是一 回事吗? 师:所以,该节课的课题是“声的 利用”而不是“声音的利用”。
下 面我们继续学习声的第二个运用: 声与能量
两位学生上讲台完成实验, 其余学生观察实验,认可实 验的真实性。
(设计意图:蜻蜓点水,轻松辨析 易混点,再次点题。
)
继续观看视频。
感受知识的力量。
三、归纳总结
拓展提高 (设计意图:变为学生演示实验, 课堂小结
更有说服力和示范引导作用。
)
归纳总结知识,写到纸上。
科学世界
播放《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 清
洗工件》两个视频。
问:声传递能量有哪些具体的运 用?
学生阅读课本40—41页“科 学世界”
四、课堂检测 师:请同学们看看现代武器。
播放视频《次声波杀手》。
五、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 完成检测题。
(见附件1)
§ 2.3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回声定位、回声测距、B 超 、声与能量:
声清洗、声击石、次声武器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达标检测题
只有好好学习才会立于不败之 地。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投影学生的总结。
(设计意图:不仅拓展了知识,又 了解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激发 了对科学、对祖国的热爱。
)
教师巡视点评。
课本第41页,1、2、3题。
【板书设计】
附件1:
1.声既能传递 ,也能传递
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 的性质工作的,而
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
的性
质。
3.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
对
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
这说明了
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5•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
B.夜晚有月光
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
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答案:1.信息能量2.传递能量传递信息3.摇摆声可以传递能
量 4.C 5.D 6.A
附件2:
【教学反思】
1、新课引入。
先从幽默新奇的“狮吼功”到引起学生惊叹的《声音击碎玻璃杯》再到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让学生信服,自然感受到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必须要对耳熟能详的声要做深入的学习。
2、大量新奇视频资料的使用,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课后还津津乐道。
3、灵活运用教材,突出重点,突出能力培养。
(1)把幽默新奇的“狮吼功” 和能引起学生惊叹的《声音击碎玻璃杯》前置;(2)把声和声音的区别放到学生自学“声与信息”中去思考发现,不作为知识点独立学习,这样既注意了易混
点的辨析,又没冲淡重点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3)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对声传递信息进行分类,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分析归纳能力。
(4)加上一个回声定位的计算题既强化了重点知识,又
范了解题行为(新修订的教材对解题规范性要求提高)。
(5)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增加可信度。
注意:(1)了解视频时间,把握好课堂节奏。
(2)扬声器要用大功率的, 放大声音,离
烛焰距离要小于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