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

合集下载

乌鲁木齐市(轻轨地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乌鲁木齐市(轻轨地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乌鲁木齐市(轻轨/地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图片一、规划概况1、概况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共规划有5条线路,总长度151.2公里,本次建设规划拟先期实施其中的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规划长度52.7公里。

规划如图:附件1号线:起点位于主城区南部的三屯碑、南郊客运站,以地下线方式沿胜利路、解放路、新民路、南湖南路、克拉玛依东、西路、友好北路、新医路、北京路,过喀什路后过渡为高架线,跨铁路线至城北新区,终点止于种苗场北。

长24.2公里,设站21座,线路南端设南郊停车场,北端设中营宫车辆段。

2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位于安宁渠路与城北干道交叉口,沿城北干道、天津路、规划道路、乌奇路、稻香南路、谷牧地路、乌奇路布设,终点止于东山站。

长19.0公里,全部为高架线。

设站15座,线路西端设地窝堡车辆段。

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位于新疆水泥厂家属院北的十二中站,沿过境路向北、经长江路、扬子江路、友好路,穿西虹路高架,终点人民会堂站与1号线平行换乘。

长9.7公里,全部为地下线。

设站9座,线路南端设仓房沟停车场。

2、规划主要内容(1)规划目标规划近期形成轨道交通线网基本骨架,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线网基本构架形成后,2020年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交出行总量的比例达到10-14%。

(2)建设规划范围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包括1号线、2号线一期及4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规划线路长度52.9km。

(3)规划年限《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远期规划年限为2020 年,本次规划的规划年限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年限一致。

具体如下:近期规划年限:2015 年远期规划年限:2020 年。

(4)建设时间安排轨道交通建设的首期工程为1 号线,计划总工期为7.5 年,2015 年中开通运营;2号线一期的土建工程开始于1号线土建工程结束之后,计划总工期为6.5年,2018 年中开通运营;4 号线一期的土建工程开始于2016 年初,计划总工期为7 年,2020 年底开通运营。

乌鲁木齐综合交通规划

乌鲁木齐综合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和模式(1)发展目标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与国家西部门户枢纽发展相适应,支持和引导乌鲁木齐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结构合理、布局协调、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发展策略∙o强化交通枢纽地位;o都市区交通一体化;o公交优先。

(3)发展模式根据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模式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

对于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一个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合理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

∙o私人小汽车:合理引导,适度发展;o公共交通:优化调整,提升服务水平;o慢行交通: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方便舒适性;o静态交通:加强规划管理,扩大停车设施规模,保持动静态交通平衡;o货运交通: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和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城市物流体系。

2、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公路规划(1)过境通道①主过境通道:规划外环高速路昌吉-五家渠-甘泉堡段(北环线):西接乌奎高速通往奎屯方向,东接通往吐乌大高速、G216,通往阜康方向,是天山北坡东西横向联系主通道。

乌拉泊-西山农场-昌吉段(西环线):北接乌奎高速通往奎屯方向,南接吐乌大高速、G216分别通往吐鲁番、哈密和库尔勒方向,是兰新交通走廊的主要组成部分。

乌拉泊-甘泉堡(东环线):北接吐乌大高速、G216通往阜康方向,南接吐乌大高速、G216分别通往吐鲁番、哈密和库尔勒方向,是吐鲁番、哈密通往富康、准东方向的主要通道。

1. 副过境通道:原乌奎高速-原北联络线-东过境路原乌奎高速市区段:道路功能转变为城市快速路,主要联系中心城区与城市西北片区,同时承担部分过境交通。

原北联络线:道路功能转变为城市快速路,串联头屯河片区、城北片区、米东片区的快速通道,同时承担部分过境交通。

东过境路:道路功能为城市快速路,穿过天山区、水磨沟东侧,承担部分过境交通。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图规划_刘卫仁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图规划_刘卫仁

图 1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5
第36卷 第2期
站场枢纽
铁道运输与经济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图规划 刘卫仁
图 2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
甘泉堡工业区 50 万人 )。 城市空间形成“一轴三翼,双核多心、三带三
楔、八大分区”的结构,用地实行“南控、北扩、 西延、东进”的控制原则。城市南部进行严格控 制,以优化和整治为主;城市北部 ( 三坪、五一、 头屯河农场 ) 为主要发展方向;城市西部在保障生 态和地质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拓展;城市东部强化与 阜康市的协调发展,预留远景发展空间。
站场枢纽
铁 道 运 输 与 经 济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文章编号:1003-1421(2014)02-0004-07
中图分类号:U291.7+3
文献标识码:B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图规划
General Layout Planning of Urumqi Railway Hub
万人,共承担列车对数为 330 对/d ( 其中城际旅客列 车 230 对/d )。 2.1.2 货运量预测
(1)枢纽地方运量。2009 年乌鲁木齐铁路枢纽 地方运量为 3 719 万 t,占枢纽总运量的 70.2%,其中 到达量为 1 695 万 t,发送量为 2 074 万 t。发送量以煤 炭、石油、钢铁、化工产品为主,到达量以煤炭、 原油、钢铁、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及农副产品等 为主。随着《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9— 2020年 )》的实施,预计 2020 年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地 方运量为 7 883 万 t,占枢纽总运量的 60.6%,货物品 类以煤炭为主。
6
第36卷 第2期

乌鲁木齐综合交通规划

乌鲁木齐综合交通规划

1、城市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和模式‎(1)发展目标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与国家‎西部门户枢‎纽发展相适‎应,支持和引导‎乌鲁木齐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结构合理‎、布局协调、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发展策略∙o强化交通枢‎纽地位;o都市区交通‎一体化;o公交优先。

(3)发展模式根据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模式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

对于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一‎个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合理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

∙o私人小汽车‎:合理引导,适度发展;o公共交通:优化调整,提升服务水‎平;o慢行交通: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方便舒适‎性;o静态交通:加强规划管‎理,扩大停车设‎施规模,保持动静态‎交通平衡;o货运交通: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和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城市物‎流体系。

2、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公路规划(1)过境通道①主过境通道‎:规划外环高‎速路昌吉-五家渠-甘泉堡段(北环线):西接乌奎高‎速通往奎屯‎方向,东接通往吐‎乌大高速、G216,通往阜康方‎向,是天山北坡‎东西横向联‎系主通道。

乌拉泊-西山农场-昌吉段(西环线):北接乌奎高‎速通往奎屯‎方向,南接吐乌大‎高速、G216分‎别通往吐鲁‎番、哈密和库尔‎勒方向,是兰新交通‎走廊的主要‎组成部分。

乌拉泊-甘泉堡(东环线):北接吐乌大‎高速、G216通‎往阜康方向‎,南接吐乌大‎高速、G216分‎别通往吐鲁‎番、哈密和库尔‎勒方向,是吐鲁番、哈密通往富‎康、准东方向的‎主要通道。

1. 副过境通道‎:原乌奎高速‎-原北联络线‎-东过境路原乌奎高速‎市区段:道路功能转‎变为城市快‎速路,主要联系中‎心城区与城‎市西北片区‎,同时承担部‎分过境交通‎。

乌鲁木齐高铁片区低碳交通分析研究(论文)

乌鲁木齐高铁片区低碳交通分析研究(论文)

CONSTRUCTION节能环保乌鲁木齐高铁片区低碳交通分析研究张 玲乌鲁木齐高铁枢纽综合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130002摘 要:本文以低碳发展为理念,深入研究低碳交通的概念及内容;从交通体系、交通模式、道路系统、静态交通等四个方面详解低碳理念与交通规划的联系。

同时结合乌鲁木齐高铁片区交通规划,探索低碳交通规划的途径和策略,提出构建多层次、多模式的交通枢纽系统,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适当限制小汽车使用等策略,为低碳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碳交通;公共交通;交通模式;高铁片区规划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日益凸显,资源迅速消失、环境恶化显著,尤其是全球气候开始变暖。

在此情况下,“低碳”一词逐渐被提出,并日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低碳文明将是人类共同发展的方向。

目前,低碳城区交通规划及建设也自然而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内容。

一、低碳及低碳交通的概念及其发展(一)低碳的概念低碳,狭义上指温室气体的低碳排放,广义是指由此而衍生出的“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一系列新概念。

这一系列关于低碳发展的思维成果统称为低碳理念。

其中乌鲁木齐市近五年内普遍统称统建的“节能”是低碳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而低碳理念主要强调在能源消费终端具有低排放的特征。

(二)低碳交通的概念“低碳交通”的概念于2009年由英国提出,国内关于“低碳交通”有不同的解释:一是“城市低碳交通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少的化石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流和物流提供安全、便捷、舒适和公平的服务”;二是“低碳交通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最终实现交通领域的全周期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浅析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乌北联络线的必要性

浅析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乌北联络线的必要性

浅析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乌北联络线的必要性乌西乌北联络线位于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内,是将乌将线、北疆支线与兰新铁路主通道连接的唯一通路。

文章对乌鲁木齐枢纽的定位、货运量预测、货流径路分工进行分析,结合乌鲁木齐枢纽总图规划,提出了乌西乌北联络线承担的运量及修建联络线的必要性。

标签:联络线;枢纽;必要性1 项目概况新建乌西乌北联络线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境内。

乌西乌北联络线下行线自乌西站下行到发场西段引出,沿下行货车线南侧并行,上跨既有铁路后折向东南,上跨S104省道,在头屯河公园西侧设头屯河站,而后上跨中枢北路、乌奎高速公路等后接入乌北站。

上行线自既有兰新线右线引出,并行既有铁路向西北行进,绕避汇恒国际机电城和天恒基汽车城后,并行下行线接入乌北站。

新建乌西乌北联络线正线(上行线贯通)约16.9公里。

2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定位2.1 枢纽地理位置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东起兰新铁路东段的三葛庄站,西至兰新铁路西段的昌吉站,含兰新高铁、芦草沟线、乌将线等。

大部分在乌鲁木齐市范围内,少部分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乌鲁木齐枢纽是连接全疆各地和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对枢纽进行总图规划,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国防意义。

2.2 经济意义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所在地区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重点核心地区,由乌鲁木齐、石河子和克拉玛依市为核心所构成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国家稳步建设9个区域性城市群之一。

新疆自治区的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炼焦及焦炭、化学等工业主要分布在该区。

乌鲁木齐市是该地区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新疆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全疆的19%,商品销售总额占全疆的四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疆的六成多;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均约占到全疆的三成。

乌鲁木齐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2014接待国内外游客2014.47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外游客31.6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74.5亿元。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规划方案研究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规划方案研究
选址。 并结合功能定位、班列集装箱集结种类进行功能分区和布局规划,形成集铁路区、整车集结仓储、海关监管
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班列集结中心。 研究了贯通式布置方案及尽头式布置方案,通过综合比选推荐运输组织灵
活、效率较高的贯通式布置方案。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 集结中心; 选址; 布置方案
中图分类号:U291. 7 + 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3238 / j. issn. 1004-2954. 201903180001
through layout and the end layout, and recommends the through layout on account of its flexible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high transport efficiency.
Key words: “ The Belt and Road” ; China-Europe Express Trains; collection center; site selection;
on functional positioning and the type of container to form a collection center integrating railway operation
area, warehouse district, customs supervision and comprehensive service are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ng-term healthy operation,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Urumqi train collection center is confirmed

乌西乌北联络线工程标准化实施方案

乌西乌北联络线工程标准化实施方案

标准化实施方案为了规范新建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至乌北联络线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促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水平的整体提高,全面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的建设目标,结合乌鲁木齐铁路建设指挥部《标准化管理规范》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新建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至乌北联络线工程标准化实施方案》和《新建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至乌北联络线工程标准化效果图》。

以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基本内容,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为主要依据,以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以乌西乌北联络线项目为依托,以施工单位为主体,全面实施标准化工地建设,提升乌西至乌北联络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本标准化实施方案适用于新建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乌西至乌北联络线工程项目部及所属各架子队管理和作业层。

一、工程概况乌西乌北联络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境内。

该线是乌鲁木齐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乌西至乌北联络线下行线自兰新下行货车线西侧引出,稍作迂回在兰新铁路K1964+972处跨越铁路后,线路由西北折向东北,最大限度绕避正在规划建设的新疆建设兵团农十二师恒汇国际机电城和天恒基汽车城地块,而后折向东南紧贴乌奎高速公路南侧继续向东上跨S104 省道,乌奎高速八钢立交后在头屯河公园西侧设头屯河车站,出站后继续向东绕避市七十八小学,先后上跨中枢北路、乌奎高速公路后接入乌北车站。

联络线上行线自兰新铁路K1963+000 线路所右侧引出,并行既有铁路向西北行进,绕避恒汇国际机电城和天恒基汽车城后并行下行线接入乌北车站。

新建乌西乌北联络线(下行线贯通)13.052km,其中上行线单线绕行4.44428km(DyK1963+000~DyK13+200),下行线单线绕行5.11472km(DzK8+100~DzK13+200),双线并行7.93723km(DzK13+200~K5+4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连接乌鲁木齐市、昌吉、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等大城市,沿线经济较为发达,城市间人员交流较为密集,文章对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铁路枢纽现状和总图规划,结合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客运量预测的基础上,按照理顺客车径路、合理进行客站分工的思路,提出了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的推荐意见。

标签:城际铁路;枢纽;方案研究1 项目概况新建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

线路东起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向西经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沙湾至奎屯,折向北沿奎北线至克拉玛依市。

项目是连接乌鲁木齐与克拉玛依的快速客运通道,与兰新铁路共同构成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交通走廊。

正线长度373.255km,其中乌鲁木齐至奎屯北新建双线245.155km,奎屯北至克拉玛依并奎北线增建二线128.100km。

2 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概况2.1 既有铁路枢纽现状乌鲁木齐铁路枢纽位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域,是随着兰新铁路的修建以及西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连接全疆各地和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枢纽东起兰新铁路东段的芨芨槽子站,西至兰新铁路西段的三坪站,含芦草沟线、乌将线、六道湾支线等。

枢纽内兰新线铁路从东向西贯穿其中,芦草沟线从乌西站东端引出,并相继引出六道湾支线和乌将线,形成了一条干线、三条支线的枢纽框架。

枢纽内现有车站13处,即兰新线芨芨槽子、乌拉泊、乌鲁木齐南、乌鲁木齐、乌西、三坪等,芦草沟线乌北、乌东(原文光)、九道湾、芦草沟等,六道湾支线六道湾站,乌将线地窝铺、米泉等。

枢纽主要客运站点概况如下:2.1.1 乌鲁木齐站(即乌鲁木齐新客站,2015年建成)乌鲁木齐新客站为枢纽内主要客站,办理枢纽向东(兰新线、第二双线、南疆线)始发终到动车组和普速列车作业、枢纽东西向通过列车作业,远期还办理枢纽向西城际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

乌鲁木齐新客站利用既有兰新线二宫站站址进行改扩建,兰新第二双线在新客站东端约2.8km的地方疏解后与既有兰新线分方向别四线并行引入新客站。

新客站按合场布置,共设9台18线,16个站台面。

出站后设2条走行线引至动车运用所和客车整备所。

车站总规模按客车到发线18条(含正线4条,其中2条正线邻靠站台)、16个站台面布置;共设旅客站台9座,其中设基本站台2座、中间站台7座,站台上设置无站台柱雨棚;车场近期为城际预留2台4线规模。

规划地铁3号线、5号线从车站广场穿过。

2.1.2 乌鲁木齐南站(2014年改扩建完成)乌鲁木齐南站,是枢纽内辅助客站,办理枢纽向西(兰新线、北疆线、乌准线)始发终到普速列车作业,办理既有兰新线和兰新第二双线部分通过客车的停站及旅客乘降作业。

远期还办理枢纽向东始发终到及东西向通过城际列车的作业。

兰新第二双线引入乌鲁木齐站后按一站两场规划,按高、普横列式并场布置。

普速场现有到发线8条(含2条正线),其中旅客列车到发线5条、货物列车到发线1条,设基本站台1座、岛式站台2座。

高速场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设岛式站台2座。

高普两场设宽8m旅客地道2座、宽12m旅客天桥1座。

2.2 枢纽总图规划概况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乌鲁木齐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结合枢纽相关在建和拟建项目审批情况,修编完善后的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如下:2.2.1 枢纽范围枢纽东起兰新铁路芨芨槽子站,西至兰新铁路三坪站,含芦草沟线、乌将线、六道湾支线等。

2.2.2 路网构成及新线引入研究年度兰新线嘉阿段电气化改造完成,兰新第二双线建设完成,乌鲁木齐站及相关工程建设完成,乌鲁木齐至准东(将军庙)、哈密至将军庙铁路引入枢纽,枢纽货车外绕线建成,枢纽内乌西至乌北联络线、三坪至头屯河联络线建成。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适时修建乌鲁木齐都市圈城际铁路。

总图格局为衔接兰新第二双线、乌鲁木齐至准东(将军庙)、哈密至将军庙铁路、芦草沟线等铁路,兰新铁路主轴实现客货分线运行的客货顺列式枢纽。

2.2.3 总图方案客运系统:枢纽内设一主一辅两处客运站,改建既有乌鲁木齐南站为辅助客运站,在既有兰新线二宫车站站址规划建设新客站(乌鲁木齐站)为主要客运站,并配套建设动车运用设施。

解编系统:乌西站为枢纽内唯一编组站,研究年度内由二级四场扩建为三级式站型,远景预留双向式编组站条件。

货运系统:按照改善城市环境以及“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原则,整合枢纽货运系统布局。

在三坪车站规划建设集装箱中心站;乌北车站为枢纽内主要货运站、设货运中心,乌东车站为枢纽工业站。

機务、车辆设备:货运机辆设施维持乌西站机务段、货车车辆段、站修所既有格局;结合乌鲁木齐站配套在开发区建设动车运用所;普速客运机辆设施在乌鲁木齐站做整体规划,近期实施机务、车辆整备设施,预留建设车辆检修设施的条件。

相关疏解线:兰新第二双线沿既有兰新铁路通道引入枢纽,经乌鲁木齐南站至(二宫)新客站;新建货车外绕线、乌西至乌北联络线、三坪至头屯河联络线。

3 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概况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是共由7条放射线路组成。

其中1、2、5号线为骨干线,3、4、6、7号线为辅助加密线。

1号线为主城区内南北向的骨架线路,解决长期以来南北向交通供需矛盾。

2号线贯穿城市主发展轴,将新老中心通过两条线路连接。

3号线为南北向线路,与1号线南北呈“X”型,提高了中心城区的线网密度,增大了线网的服务范围。

4号线是主城区内东西向线路,串联了高铁片区、新市区中心和红光山会展中心,解决了东西向的交通供需矛盾。

5号线是L型线路,连接主城区和三坪新区,提高外围组团进入中心城的便捷性。

5号线与1号线在机场形成平行换乘,搭起城市主轴方向的骨架。

6号线是米东区与主城区联系的辅助线,加强米东新区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6号线与多条南北向线路进行换乘,为米东向老城区的出行提供了快速通道。

7号线为L型线路,不仅加强了主城区的南北向覆盖,而且线路南端连接西山片区,为西山片区远景年进入主城区提供轨道交通通道。

线网全长211.4km,中心城核心区线网密度1.25公里/平方公里,主城中心区线网密度0.52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外围区线网密度0.24公里/平方公里。

全线网共设车站121座,其中换乘站18座。

(详情见图1)规划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4号线垂直穿乌鲁木齐站,2号线与乌鲁木齐站平行布置,两站均在乌鲁木齐站南广场地下采用T型换乘,2号在上,4号线在下。

3号线与乌鲁木齐南站衔接,在乌鲁木齐南站广场设地下站。

4 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研究4.1 客运量预测(见表1)4.2 引入枢纽总图方案(见图2)本次根据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结合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机场位置和地形条件,研究了与国铁干线衔接引入乌鲁木齐站和乌鲁木齐南站两个方案。

4.2.1 引入乌鲁木齐站方案根据枢纽总图规划,乌鲁木齐站设计最终规模为“9台18线”,车站按高普合场布置,衔接有既有兰新线、兰新第二双线以及城际铁路,同时与地铁2号线、4号线衔接。

根据乌鲁木齐新客站及相关工程项目批复,乌鲁木齐站近期实施“7台14线”,为城际预留“2台4线”规模,由于考虑到车场地下结构一次建成,为城际预留的2座站台已纳入乌鲁木齐新客站工程变更设计中实施。

根据运量预测及客站分工,本次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站之后,近、远期增加始发终到动车组分别为40对/日、75对/日。

本次城际铁路从乌鲁木齐站西端疏解引入车站西端咽喉,即分上下行出岔接入动车走行线,站内增加到发线4条;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增加动车组存车线12条、检查库线4条。

4.2.2 引入乌鲁木齐南站方案根据枢纽总图规划,乌鲁木齐南站设计最终规模为“5台14线”,车站按高普并场布置,衔接有既有兰新线、兰新第二双线,同时与地铁3号线衔接。

根据运量预测及客站分工,本次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南站之后,近、远期增加始发终到动车组分别为40对/日、75对/日。

本次城际铁路从乌鲁木齐南站南端疏解引入车站西端咽喉,即分上下行并行接入车站到发线,站内到发线维持既有,三站台由地站台改为1.25m高站台,站台上天桥、地道和雨棚相应改建;乌鲁木齐动车运用所增加动车组存车线12条、检查库线4条。

4.2.3 方案综合比选及推荐意见从吸引客流方面分析:引入乌鲁木齐站方案沿线经过二宫经济开发区、机场、米东区,并与城市主要客站衔接,城际列车由乌鲁木齐站始发终到,可以满足旅客从各个方向进入乌鲁木齐市中心及主城区。

引入乌鲁木齐南站方案线路沿城市河滩快速道走行,沿途经过主要城区,能很好地满足沿线客流进入市中心及主城区的需求,吸引客流能力强。

从运输组织方面分析:引入乌鲁木齐站方案,利用乌鲁木齐站已预留城际场和距离动车运用所较近等有利条件,不仅可满足本线列车在乌鲁木齐站始发终到作业,同时对枢纽内国铁线路各区段运输不造成干扰,符合枢纽总图规划格局的要求,各线径路能力满足,运营组织顺畅。

乌鲁木齐南站接轨方案,动车组运用需利用既有兰新通道,与既有兰新线客货列车共线运行,交叉干扰大,同时动车组运用走行成本高,将对乌鲁木齐南站至乌鲁木齐站区间能力造成影响,运营组织不够顺畅。

从城市规划及工程可实施性方面分析:引入乌鲁木齐站方案线路大多在城市周边走行,对乌鲁木齐市区干扰小,且与其市内客流集散点规划一致,可很好利用既有的城市公路交通和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协调难度小,可实施性好。

乌鲁木齐南站接轨方案线路走行于主城区,对城市规划干扰较大,沿线重大控制性因素较多,乌鲁木齐南站场布置和规模未预留城际铁路引入条件,城际铁路疏解引入车站条件困难,各方协调难度大,可实施性差。

综合分析,随着兰新第二雙线建成和新建乌鲁木齐站的实施,可将本线城际铁路引至乌鲁木齐站接轨,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设施齐全,便于旅客集散。

且该站预留城际场,适应枢纽总图格局和城市总体规划,满足大路网内包括国铁和城际线的配合衔接,增加城际路网运营组织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因此本次研究推荐引入乌鲁木齐站方案。

5 结束语新建城际铁路引入铁路枢纽方案牵扯面广,需考虑因素较多,文章侧重从铁路运输、客站分工等方面对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引入乌鲁木齐枢纽方案进行了研究,选取了较优方案;在实际实施中需要更紧密结合地方政府意见、公众参与意见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比选,最终确定各方均满意的枢纽引入方案。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城际铁路预可行性研究[Z].西安:2015.作者简介:盛广阔(1982-),男,江苏徐州人,工学学士,北京交通大学毕业,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