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3)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类 活 用
动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使动用法/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1)数词活用为动词 数词
(2)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3) 数词活用为名词
名词的活用
例: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活用为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 1.席卷天下。(《过秦论》) (席子——像卷席子那样) • 2.包举宇内。(《过秦论》) (包裹——像包包裹那样) 3.囊括四海。(《过秦论》) (口袋——像装口袋那样) •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名词带宾语,就是“觉得宾语是什么”,是 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 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 “认为……是……”或“把……当作……”。 那么这个名词就是意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
三(1)动词活用为名词(比较)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主语
(名词、代词)
主语
(动词、代词)
+ 谓语 + 宾语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他当作老师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意动用法
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 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宾】=【以】+宾+【为】+动 译为:“以……为……”、“认 为……是……”、“把……当作……”
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 意动用法(形容词) 凡,其貌壮美

高考文言文 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 词类活用
生死而肉骨
使……复活、长肉
任命……为将
齐威王欲将孙膑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为臣 舍相如广成传舍
让……住在……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
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
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 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滕公认为他言语不凡,相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 就觉得天下小了。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
(使„„变弱/削弱)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使„„变弱/削弱)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变愚蠢)
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 (使„„变高/提高) ⑤昂其直,居为奇货。
(使„„变高/提高)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变尊贵/抬高)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 示使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让……称王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 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 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 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 “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 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军严整。良久,玮又使人谕之: “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 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 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 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虏方苦疲甚 B. 颇失部伍 C. 耻学于师 D. 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B.一战大破虏师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高三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 试题

高三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 试题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天下苦.秦久矣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15、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高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今王鼓乐于此无所事事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相如廷斥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

如: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如: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贵以近知远,以所见知所不见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不及物动词未带宾语,但它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其他人或物发出的,这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另外,及物动词如果跟它的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宾语不是动作的承受者,而是动作的实施者时,也可判断为用作使动;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俯身散马蹄再有,如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而此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也可断定它们活用成了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足以荣汝身名词的使动用法可按“使宾语怎么样”这一关系来判断;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

⑽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鸿门宴》)
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称王) (《齐桓晋文之事》)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 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规律小结:
能愿动词后的名词 代词前的名词 名词后的名词 副词后的名词
往往活 用为动 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练习: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2、有一老父,衣褐,至良人 3、策蹇驴,囊图书。 4、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 战之士。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 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以小易大
作宾语
小的东西 大的东西
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 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 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 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
三、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 1.函梁君臣之首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4.沛公军霸上 5.火尚足以明也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0.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1、2、4、6、8 B.1、3、4、6、10 C.2、 4、5、6、8 D.5、6、8、9、10
生死而肉骨:使死人复生,白骨 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专项训练:词类活用(一)、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动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车水马龙不毛之地先礼后兵心猿意马能文能武不胫而走翼而飞华而不实汗牛充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垓下之围》)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沛公军霸上(《鸿门宴》)所友者以百数。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1)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以断定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构成主谓关系。

例如:(2)名词+代词(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例如:(3)副词+名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例如:(4)能愿动词+名词:可,能,欲,足,应,当,宜例如:(5)名词+补语谓语+补语例如:(6)所+名词例如:(7) “而”前后的名词:保持词性一致。

例如:(8)方位名词作动词例如:** 其中,(5) — ( 8) 不作考试要求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 使某事物(宾语)具备那个名词的某种性状。

例如: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 表示人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怎样的。

译为“以……为” 例如:、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状语”部分的恰当位置。

道听途说日理万机土崩瓦解风餐露宿金榜题名车载斗量烟消云散拳打脚踢蚕食鲸吞南征北战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名词活用为状语:状语+谓语(动词)1、表比喻:像例如: 2、表状态: 例如: 3、表态度: 例如: 4、表处所:例如:5、表时间: 在……,每例如: 6、表工具(方式):用例如: 7、表方向(方位名词):向例如: **注意区分名作动与名作状的区别、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全十美千奇百怪万紫千红好高骛远异思迁扶老携幼温故知新披坚执锐取长补短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圣益圣,愚益愚(《劝学》)形容词活用名词1、动词(介词)+形容词例如:2、其+形容词例如:3、形容词作主语例如:4、数量词+形容词例如:四、根据老师讲义的相关提示,将下面所列的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部分的恰当位置。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文专项训练:词类活用(一)
一、将下面所列得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动词”部分得恰当位置。
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车水马龙不毛之地先礼后兵心猿意马能文能武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华而不实汗牛充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垓下之围》)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黄州快哉亭记》)
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圣益圣,愚益愚(《劝学》)
形容词活用名词
1、 动词(介词)+形容词
例如:
2、 其+形容词
例如:
3、 形容词作主语
例如:
4、 数量词+形容词
例如:
四、根据老师讲义得相关提示,将下面所列得成语或例句填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部分得恰当位置.
言无不尽无足轻重不远千里恃才傲物正本清源富国强兵
兴风作浪惊天动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介词)+动词:后面得动词作宾语,活用为名词
例如:
(2)其+动词
例如:
2、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宾语后多活用为使动词。
例如:
词类活用(一)答案
名词活用
(一)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
(1) 名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如果前一个名词不就是起修饰限定作用,那么可以断定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二、将下面所列得成语或例句填入“名词活用为状语”部分得恰当位置。
道听途说日理万机土崩瓦解风餐露宿金榜题名车载斗量
烟消云散拳打脚踢蚕食鲸吞南征北战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名词活用为状语 :状语+谓语(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使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③序八州而朝同列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六.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②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存活)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① 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小”,使……变小)②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

(“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宾语/名、代)③ 4.数词的使动用法。

④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使……二三)⑤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⑥ 三、活用为意动词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动关系,在文言词法中叫意动用法。

⑦ 意动用法是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一种,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就是意动,是根据意思加上去的。

意动中的"“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⑧ 活用为意动词:⑨⑩ 名词意动用法⑪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⑫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⑬②鱼肉缙绅鱼肉:以……为鱼肉⑭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⑮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⑯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⑰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⑱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⑲2.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⑳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21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22②予怪而问之怪:认为……怪23③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怪24④患志之不立患:以……为忧患25①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之)26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27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认为……小)28○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

293.数词的意动用法。

30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31(四)为动用法32。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33七. 为动用法34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35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

36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37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事而死38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哀悼39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哀:为……哀叹40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陶渊明《咏荆轲》)41死,为……而死42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43丧,为……治丧44③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45死,为……而死46○伏伏:守,保持清白以死死:为动用法,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748四、活用为状语491.名词作状语。

50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名]+动/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主+[名、代] +谓语)51②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52③(秦王)卒[廷]见相如。

(在……时/上,当……时候)53○(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一样)5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55○朝济而夕设版焉。

56○于是项伯复夜去。

57([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动词)58 2.动词作状语。

59①儿惧,[啼]告母。

60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1一. 名词作状语62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63[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64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65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66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67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68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69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70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71规律总结: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72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73主语+【名词】+谓语74活用为状语7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两项是()。

76 A.人皆得以隶使之77 B.沛公欲王关中78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79D、俊才星驰80E、籍吏民,封府库81五. 动词用作名词82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83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84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85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86④今寡人不能。

87⑤其继有在者乎。

88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89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90⑧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91规律总结: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

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92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93八. 形容词用作名词94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95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96②晓看红湿处红:红花97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98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99⑤险以远,则至者少“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100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圣人,愚人101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102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103 下列各句中均有活用的词,或“意动”,或“使动”,请你分别指出。

104 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105 2.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与妻书》)106 3.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107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108 5.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勾践灭吴》)109 6.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110 7.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冯谖客孟尝君》)111 8.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112 9.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上》)113 10.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114 11.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115 1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秋水》)116 13. 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117 14. 驼业种树。

(《种树郭橐驼传》)118 15.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119 16.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120 17.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121 18.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愚公移山》)122 19. 义不杀少而杀众。

(《墨子》)123 20.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124125 【参考答案】词类活用二(10-27答案)1. 忿恚:使……愤怒,使动用法。

(句意:吴广故意屡次说将想逃亡,使尉吏愤怒。

)1262. 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句意:一定也会乐于牺牲我和你自身的福利。

)1273. 小:认为……变小,意动用法。

(句意:登上泰山而认为天下都变小了。

)1284. 阙:使……减少,使动用法。

(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129 5. 洁:使……干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使动用法。

(句意:使他们住干净之所,穿美丽之衣,吃饱腹之食。

)130 6. 走:使……逃跑,使动用法。

(句意:曹操军队的战船正首尾连接在一起,我们可用火攻他们而使他们逃跑。

)131 7. 贱:以……为贱,意动用法。

(句意:孟尝君身边的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给冯谖吃一些粗糙的食物。

)132 8. 病:使……生病,使动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