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ppt

名作状 像老鼠一样 汗: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出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
例如:
语的位置时,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铁甲;锐:锐利的武器。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红:花。
众妙毕备 《口技》
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六王毕,四海一。
数作动,统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 数作形,专一 心一也。
学以致用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高:形作名,高处
2、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作动,擅长
3、稍出近之。
近:形作动,靠近
4、与先君子善。
善:形作动,交好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形意动,认为……小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 峻的大山。
2、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 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 词。
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 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疏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 爱。
6、敌人远我。 7、尔安敢轻吾射?
远:形作动,远离 轻:形作动,轻视
谢 谢 观 看 !
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 齐王纳谏》
军:名作动,驻军 王:名作动,称王
水:名作动,游泳
刃:名作动,杀 天:一天天地,月: 一月月地 闻:动词使动用法, 使……听到。
7、沉鱼落雁 8、拳打脚踢 9、不翼而飞 10、抱头鼠窜 11、汗牛充栋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
例如:
语的位置时,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铁甲;锐:锐利的武器。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红:花。
众妙毕备 《口技》
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六王毕,四海一。
数作动,统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 数作形,专一 心一也。
学以致用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高:形作名,高处
2、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作动,擅长
3、稍出近之。
近:形作动,靠近
4、与先君子善。
善:形作动,交好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形意动,认为……小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 峻的大山。
2、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 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 词。
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 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疏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 爱。
6、敌人远我。 7、尔安敢轻吾射?
远:形作动,远离 轻:形作动,轻视
谢 谢 观 看 !
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 齐王纳谏》
军:名作动,驻军 王:名作动,称王
水:名作动,游泳
刃:名作动,杀 天:一天天地,月: 一月月地 闻:动词使动用法, 使……听到。
7、沉鱼落雁 8、拳打脚踢 9、不翼而飞 10、抱头鼠窜 11、汗牛充栋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D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时间
❖ 1 内立法度 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 2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夜间——在夜间
❖ 3 有大石侧立千尺 石钟山记
旁边——在旁边
❖ 4 使不上漏 项脊轩志 上面——从上面
❖ 5 前辟四窗 项脊轩志 前面——从前面
❖ 6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旁边——从旁边
E 表示动作 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镜子——以……为镜子
4 名词作状语
❖ 状语是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面;起修饰 限制作用的 现 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 有 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 状 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 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1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 侣鱼虾而友麋鹿
边邑——把……当作边邑
❖ 2 吾从而师之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 3 耻学于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 4 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说 老师——以……为老师
❖ 5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羞耻——以……为羞耻 ❖ 6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救;表示救兵
❖ 1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
用作名词;恩惠 ❖ 2 追亡逐北 过秦论
动词亡北处在动宾结构的宾语位置;用 作名词:逃跑的军队 败北的军队
❖ 4 此亡秦之续耳
动词续;受定语亡秦的 修饰;用作名词:继承者;后续者
❖ 5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至用作名词:到的人 ❖ 6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缺少 :缺少的东西 困窘 : 困乏的东西 ❖ 3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 勾践灭吴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同上)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三国志·先主传》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 8张)
表示方式状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态(比喻)
表示 方式 状态 (比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名
主语
词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把宾语看
的 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篇》 意
成是名词
动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所表示的
用 法Biblioteka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人或事
《伤仲永》
物。
返回本章目录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
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项王乃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的使动用法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主语
名 词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使宾语成
的 齐威王欲将孙膑。
使 动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为名词所 表示的人
用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
法
或事物。
我也。 《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活用的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C、普通名词的意动用法
2、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方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三国志·先主传》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 8张)
表示方式状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态(比喻)
表示 方式 状态 (比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名
主语
词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把宾语看
的 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篇》 意
成是名词
动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所表示的
用 法Biblioteka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人或事
《伤仲永》
物。
返回本章目录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
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项王乃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的使动用法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主语
名 词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使宾语成
的 齐威王欲将孙膑。
使 动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为名词所 表示的人
用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
法
或事物。
我也。 《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活用的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C、普通名词的意动用法
2、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方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04
词类活用的作用与影响
增强文言文的表达效果
总结词
增强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使文言文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改变词性或用法 ,可以使文言文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 现力。
丰富文言文的词汇意义
总结词
丰富词汇意义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赋予词汇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细腻、深入。通过词类 活用,一些常见的词汇可以拥有更多的含义 和用法,为文言文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举例
在文言文中,“衣”原为名词,表示“衣服”,但在“衣锦还乡”中活用为动 词,表示“穿”;“火”原为名词,表示“火种”,但在“火烧赤壁”中活用 为动词,表示“点燃”。
分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等
定义
名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被用作 动词,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 或行为。
举例
在“沛公军霸上”中,“军”原 为名词“军队”,在此处活用为 动词,表示“驻军”。
VS
详细描述
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其含义会发生改 变,从而引起词类活用。例如,“春风又 绿江南岸”中的“绿”,由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表示“使……变绿”的意思。
上下文义推断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上下文含义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某个词语的用法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句子的 整体意义和逻辑关系,以确定词类活用的具体含义。
侯张良”(“善”表示“关系好”)。
03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语法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判断其是否活用。例如,在文言文中,名词放在动词之前,可能活用为状语; 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可能活用为动词。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共40张PPT)

练习:
• 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 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 词。 1.吾师道也( ) 2.吾从而师之( )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 ) 5.而耻学于师( )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 )
[译文: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 得到上等奖赏。]
7.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终于在朝堂上召见相如,完成礼节后把他送 回赵国。]
规律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 状语。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
语的两项是( )。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成为 某种人或事物。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译:使……复活,使……长肉 舍相如广成传舍。
译:使……住在,或意译为安排……住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译:使……称王,或意译为称王天下 齐威王欲将孙膑。
译:使……为将,或意译为任命……为将领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 种性质或状态。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二、(2)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
时间名词、 方 位名词作状语,普通 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
时间名词、方位 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为动 用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用为名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 → 名词,深度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 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 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 “其”、“之”或数词。翻译时应
第27页/共61页
小学而大遗。
细小 ,小的方面; 大 ,大的方面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美好 → 美好的人才;俊杰
第47页/共61页
3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
混乱 → 作乱之事 34、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 与“小”相对 → 重大意义 3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五人墓碑记》) 重要 → 重要意义 36、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笔直 → 笔直的枝条 繁密 → 繁密的枝条 端正 → 端正的枝条
事:名词 →动词, 侍奉
第41页/共61页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
表》
外、内: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在家里。 7、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却:使……退却;击退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第7页/共61页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边邑,把……当作边邑)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镜子,以……为镜子) 意动用法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翻译成“以……为……”或
“认为……是……”或“把……当作……”。
第8页/共61页
吾从而师之。 (《师说》) ( 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 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 → 名词,深度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 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 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 “其”、“之”或数词。翻译时应
第27页/共61页
小学而大遗。
细小 ,小的方面; 大 ,大的方面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美好 → 美好的人才;俊杰
第47页/共61页
3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墓碑记》)
混乱 → 作乱之事 34、亦以明死生之大。(《五人墓碑记》) 与“小”相对 → 重大意义 3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五人墓碑记》) 重要 → 重要意义 36、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笔直 → 笔直的枝条 繁密 → 繁密的枝条 端正 → 端正的枝条
事:名词 →动词, 侍奉
第41页/共61页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
表》
外、内:名词作状语,在门外,在家里。 7、 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却:使……退却;击退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亡”,动词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第7页/共61页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边邑,把……当作边邑)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镜子,以……为镜子) 意动用法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翻译成“以……为……”或
“认为……是……”或“把……当作……”。
第8页/共61页
吾从而师之。 (《师说》) ( 老师,以……为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 (羞耻,以……为羞耻)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 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21 (共36张PPT)

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 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 表示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 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 面就带有宾语。 2、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例子
动词的活用
(一)◆动词→名词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答案: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 会”,作句子的主语。
(二) ◆ 动词→为动用法
死国可乎。 答案:“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 死”。
(三) ◆动词→使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
答案:“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
例子
二、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答案:“岁更刀”,意思是每年要更换刀;“月更刀”, 意思是每月要更换刀。 2、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答案:“日以削”,意思是一天天地削弱。 3、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答案:“日”都可当“往日”“从前”讲。这种用法的 “日”字多见于先秦作品中,秦、汉以后比较少见。
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 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 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 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 用为动词。 3.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 为动词。 4.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 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 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 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考纲解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内容及一般规律, 复习名词的活用形式及翻译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导学、精讲、精炼) 以“练—析—练”为教学的基本思路,
即学生先做课前练习,再复习相关知识, 最后课堂巩固训练
(6)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1、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第一、表示比喻。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二月草已芽 3、能愿动词 +名词
名词处在了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4、名词+状语 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活 动作的发出者 不是“伏”的发出者
用
概
主语
作状语
说
而是动作的修饰限制者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 左右 欲刃
相如。
主语(名词)
宾语(名词)
应活用为谓语动词(杀)
例二: 范增 数目
项王。
主语(名词)
宾语(名词)
应活用为谓语动词(看)
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项伯 素善 留侯张良。
主语(名词)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例:寨中人又 鹜
伏 矣。
词 类
名词
名词:野鸭子 动词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
示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
法。
图示:
为
主语 谓语
宾语
以
为
例:孔子登东山而 小
以
鲁。
例:成以其小,劣之。
注意:
应为谓语动词
主观行为,故是意动(以------为劣)
使动意动与一般动词句活用为动词 的区别: A,一般动词句:其宾语纯粹是一种被 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 B,使动,意动句:宾语具有了相关谓 语的属性。
其 他 词 活 用
.
•1. 名词。 •2. 使动用法。 •3.为动用法
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形容词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名词 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作
动词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课前练习
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2)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阿房宫赋》)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类活用概说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 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 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 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 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 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 分析。
句子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主干)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枝叶)
文言词类活用知识网络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名
词
形
活
容
用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 •2.使动用法。
.
动 词
的 活 用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
的 活 用
三 •1. 名词。
四
形 容 词 的 活 用
•2. 一般动词。 •3.使动用法。 •4.意动用法。 •5.为动用法
语法精讲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主谓句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 代词充当。 B,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回答主语“怎么样”, 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动词及形容词来当。 C,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名词、代词来充当。 D,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就文言文而言,常 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 E,补语:对动词、形容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为:用(乘,凭借)…… 函封之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翻译要具体对待
第六、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
宾语(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待)
例二:王 怒而疏
屈平。
主语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
D,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谓语所具有的性 质,特点(谓语有了使令性)。就是 主语使宾语动。
主语
谓语
使
宾语
例:(其声)
泣 孤舟之嫠妇
使
E,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特
点。即: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表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如:
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考纲解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内容及一般规律, 复习名词的活用形式及翻译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导学、精讲、精炼) 以“练—析—练”为教学的基本思路,
即学生先做课前练习,再复习相关知识, 最后课堂巩固训练
(6)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1、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第一、表示比喻。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二月草已芽 3、能愿动词 +名词
名词处在了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4、名词+状语 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活 动作的发出者 不是“伏”的发出者
用
概
主语
作状语
说
而是动作的修饰限制者
A,名词作状语
B,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 左右 欲刃
相如。
主语(名词)
宾语(名词)
应活用为谓语动词(杀)
例二: 范增 数目
项王。
主语(名词)
宾语(名词)
应活用为谓语动词(看)
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项伯 素善 留侯张良。
主语(名词)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 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 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例:寨中人又 鹜
伏 矣。
词 类
名词
名词:野鸭子 动词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
示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
法。
图示:
为
主语 谓语
宾语
以
为
例:孔子登东山而 小
以
鲁。
例:成以其小,劣之。
注意:
应为谓语动词
主观行为,故是意动(以------为劣)
使动意动与一般动词句活用为动词 的区别: A,一般动词句:其宾语纯粹是一种被 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 B,使动,意动句:宾语具有了相关谓 语的属性。
其 他 词 活 用
.
•1. 名词。 •2. 使动用法。 •3.为动用法
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形容词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名词 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作
动词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课前练习
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2)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阿房宫赋》)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 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 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 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如:
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
词类活用概说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 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 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 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 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 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 分析。
句子六种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主干)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枝叶)
文言词类活用知识网络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名
词
形
活
容
用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 •2.使动用法。
.
动 词
的 活 用
•3.意动用法。 •4.作状语。
的 活 用
三 •1. 名词。
四
形 容 词 的 活 用
•2. 一般动词。 •3.使动用法。 •4.意动用法。 •5.为动用法
语法精讲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
主谓句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 代词充当。 B,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回答主语“怎么样”, 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动词及形容词来当。 C,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 常用名词、代词来充当。 D,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就文言文而言,常 用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 E,补语:对动词、形容词起补充说明作用。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译为:用(乘,凭借)…… 函封之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翻译要具体对待
第六、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
宾语(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待)
例二:王 怒而疏
屈平。
主语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
D,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谓语所具有的性 质,特点(谓语有了使令性)。就是 主语使宾语动。
主语
谓语
使
宾语
例:(其声)
泣 孤舟之嫠妇
使
E,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特
点。即: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表
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
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副词、形 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 是状语的标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