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二、主要活用类型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作状语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作状语 动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 名词+名词 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 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 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一)动宾关系 例:(1) 范曾数目项王。 (2) 籍吏民,封府库。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狐死首丘 (5)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6)舍相如广成传舍
(四)时间词作状语 1、用“而”或“以”连接时间词和动词 2、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发生的频数或 经常 例:朝歌夜弦 岁征年间 3、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变化发展 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 4、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 ,用来追溯过去 例: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 类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也是相对稳定的。在古汉 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 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 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 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常用作状 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二)、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1)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2)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4)虏使其民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词类活用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词类活用
“籍”之本义为古代登记赋税、户口等的档案簿书,相当于现代的登 记册、户口簿之类。 登记
规律一: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修饰关系,便是动宾 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名+名)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符合道义
2、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游泳
4、二月草已芽。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沛公军霸上。
建造房屋 捕鱼,砍柴 驻扎
规律四: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 用作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
(名+介词结构)
二、名词作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日夜望将军至。 3、东望夏口,西望武昌。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的现象就叫做词类 活用。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例如:“鞭”,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欲鞭之” 中受能愿动词“欲”得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 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这个句子中,“鞭” 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 普通名词。
三、动词的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 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 则是“为宾语怎么样”。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②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三 形容词活用
让……住在
2、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为臣

高考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博苑03-08 0614高考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那么怎么辨别词类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下面逐一介绍:一、名词(1)、名词作状语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3、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触龙说赵太后》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6、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7、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9、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10、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11、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14、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沛公军霸上。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注: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词+介词结构
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②遂王天下。 ③面山而居。 驴不胜怒,蹄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就称王于天下。
(愚公)面朝山而居。
注: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格式:名+名/名+代
注: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的方式招待(对待)他”,做它后面的动词的状语。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赵襄王郊迎甘罗。 到郊外迎接。
工作总结汇报
实词复习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向右边(西边)投靠 左边(东边)投靠

文言文复习 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作主语和宾语,有些名 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 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 “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 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九、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 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 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 “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 利的兵器。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固: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 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 语。例如: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 表示招手的方式。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③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④贵货而易土 易:认为……容易 ⑤患志之不立 患:以……为忧患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 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 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美:赞美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介宾式:
5 、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在词前加合适介词
6、骊山北构而西折
7、良庖岁更刀。
8、而乡邻之生日蹙。
重叠式
① 比喻式:
像……一样
③ 重叠式 岁:年年 日:天天/ 一天天地
当…… 用…… 从……
先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再补出中心词——与此 形容词有关的人或物
例:是故圣益圣, (名词)(如:圣明的
愚益愚
人, 愚蠢的人)。
[课堂训练] 翻译下列形各作句名,精锐部队
1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翻译: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 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考考试说明
三、文言文阅读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何谓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一类词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语法功能, 活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现象。
了解类型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在……
向…… 往……
②介宾式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状语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5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6骊山北构而西折 7良庖岁更刀。 8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活用为状语
比喻式: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像类活…用…一样
三、形容词活用 四、数词活用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3、动词意动用法 4、动词为动用法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掌握方法
如何判别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动词活用为名词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
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的)金玉珍珠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诬陷、讥讽的话
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2 ﹑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3 ﹑ 非能水也
水:游水
4 ﹑二月草已芽
芽:发芽
5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用网捕
6 ﹑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修墓
总结规律
介宾短语:用(在、当、
名词作状语 名在主谓间
从、向……)、 像……一样、重叠式
与名词有关的动词或动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谓语 词短语:(王,称王; 芽,发芽)
搜捕的活动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吾与苍梧太守有旧 3不能容于远近 4请略陈固陋 5居安思危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2吾与苍梧太守有旧; 3不能容于远近 4请略陈固陋 5居安思危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明的人, 愚蠢的人
2吾与苍梧太守有旧; 旧的交情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规

识别
1 ﹑左右欲刃相如
1 名+宾语
·· 2 ﹑ 一狼洞其中
2 名+补语
·· 3 ﹑ 非能水也
3 能愿动词+名词
· 4 ﹑ 二月草已芽
4 副词+名词
· 5 ﹑ 置人所罾鱼腹中 5 所+名词
· · 6 ﹑ 去今之墓而葬焉 6 “而”前后的名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翻译
1 ﹑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课堂训练] 翻译下列句子
1不在得草已地,上变,姓在名露,天诡踪里迹,草行露宿,日
与序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天录»天后
2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
名作状,从东
3贫甚,质女婢于人 名作动,典当、抵押或把……抵押给
4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 身穿衣戴帽坐着。
动作名,天下熟知的或不熟知的人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 素善留侯张良 2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4 吾尝闻少仲尼之贤,而轻伯夷之义者 5 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 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
2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离
3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加严,尊重
(一:统一)
2、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四:成为四个人)
3、士也罔极(无常,没有准), 二三
其德 二三:(经常改变)
使动用法
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 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翻译 为“主语使(宾) ……”的“兼语 式” 。 例如:外连横而斗诸侯(斗: 使……自相争斗)
4 吾尝闻少仲尼之贤,而轻伯 轻视
夷之义者
5 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坏话
[课堂训练 ] 翻译下列句子 1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形作动,改变
2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形作动,讲明
此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商汤、周武王是受天 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数词活用为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
3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
4请略陈固陋
固塞鄙陋,见识浅薄
5居安思危
安乐的环境,危险的境况
动词活 用作名 词
动词作主语 或宾语,
例:燕赵之收 藏,韩魏之 经营
先以这个动词为定语,再 补出中心词——与此动 词相关的动作或事物 (名词),(收藏:收 藏的珠宝)
形容词﹑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状语。 二﹑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 否和现代语法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活用
如:
范增 数目 项王
名词活用作动词
主谓宾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5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6骊山北构而西折 7良庖岁更刀。 8而乡邻之生日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