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伯虎学画的故事
读《唐伯虎学画》有感

读《唐伯虎学画》有感读《唐伯虎学画》有感1古时,唐伯虎跟着老师沈周学画,不过多久,就能画许多东西了。
沈周老师表扬唐伯虎聪明,而唐伯虎却渐渐地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老师请唐伯虎喝酒,在谈话中,沈周老师让唐伯虎开窗,通通气,但是窗户怎么也打不开,好久,唐伯虎才发现这扇窗户竟然是画的,画的是如此逼真。
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此,认真学画,变得更加优秀。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知,人不能骄傲自满,自高自大。
唐伯虎经过沈周老师的指点,改掉了这个缺点,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
我们在学习上同样也是一样,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目中无人,自以为很了不起,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其实还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如果失败了,那也不用气妥,只要坚持不懈,结果一定是成功。
相反,如果成功了,那也不能骄傲,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达到理想的目标。
我们千万不要学唐伯虎自满的毛病,只学到了一点本领,就很满意了,要再接再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读《唐伯虎学画》有感2前几天我读了《唐伯虎学画》这个故事,故事的主要梗概是这样的:唐伯虎是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自幼喜欢文学和画画,九岁拜周臣为师,学画两年。
那时,他画的山水、人物都栩栩如生,但他不满足,后又拜沈周为师。
由于老师经常称赞他,使唐伯虎产生自满而找借口回家。
有一次,老师把唐伯虎叫来一起喝酒谈天,喝着喝着,老师让唐伯虎去开窗。
可唐伯虎怎么也推不开,忽然他发现这两扇窗竟然是画的。
他明白了老师的用意,跪在地上说:“请您原谅弟子的无知,我要留下继续学习。
”后来唐伯虎用心学画,成为了大画家。
读完短文后,我明白了“兴趣和谦虚”是唐伯虎成功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爱好画画的、爱好文学的、爱好体育的……为什么最后成为大画家、大文学家、体育名将等有出息的人那么少呢?其中原因可能是没有做到谦虚好学。
只有谦虚的人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勇敢攀登。
关于学习的正面例子

关于学习的正面例子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可唐伯虎怎么也打不开,忽然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成为了大画家。
2.《叶天士拜师谦学》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高热大汗,面赤口渴,脉象洪大,叶天士开了药方,可服后总不见效,他知道治疗母亲的病应该使用白虎汤,可总是担心母亲年岁已大,受不了这种攻伐力量强的方剂。
薛雪闻得此事后,笑道:“老太太得的是这个病,本就该用白虎,药下对了,当然不会伤人,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叶天士闻言顿悟,便改用此方,果然很快就好了。
于是,他亲自前往薛雪家中,拱手作揖,诚心请教,薛勇也十分感动,二人尽弃前嫌,从此成了至交密友。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3. 褚时健的成功。
褚时健从“红塔山”到“褚橙”,作为罕见的、身陷囹圄之后还能以古稀之年东山再起的企业家,通过电商和媒体的演绎,他变成了一个励志符号,他跌宕悲辛的人生也被省去了晦暗不明的部分,成了最佳的心灵鸡汤。
本不愿面对媒体的褚时健不得不抛头露面,为“褚橙”代言。
他给人们的正能量,也是“褚橙”前进的力量。
他是企业家心中的企业家,王石、柳传志都对他倍加推崇。
“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
”他对王石说的这句话,通过王石女朋友田朴珺小姐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_关于学习的正面例子。
“还有什么不甘心?”他耳背,我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我已经甘心了,我筋疲力尽了。
”87岁的老人说。
这次全局围绕“正面典型、反面案例”主题开展学习讨论,目的是要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密切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我县农业经济发展。
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短文,三年学画窗″,读了短文,你想对唐伯虎

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短文,三年学画窗″,读了短文,你
想对唐伯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年学画“窗”
明朝年间,苏州城里出了个画家,他的名字叫唐伯虎。
唐伯虎小时候聪明过人,还特别喜欢画画,山水、松石、人物在他笔下活灵活现。
人们见了个个称赞不已,连当地一些有名望的人也请他作画。
他父亲怕唐伯虎年轻自满,就让他去大画家沈周那里拜师深造,继续学画。
唐伯虎每天起早贪黑,刻苦练习,秋去春来,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
唐伯虎的画技进步很大。
一天,他陪老师喝酒,正要斟酒,忽然一只猫跳上桌子,唐伯虎“啪”的一掌打去,猫用力一跳,想从“窗口”逃出去。
不料,猫居然“当”的一声滚落下来,连跳三个“窗口”都是这样。
沈周一见,哈哈大笑起来,他拍着唐伯虎的肩膀说:“三年时间,你的功夫已经不浅,瞧,你画的窗连猫都给骗过了,可以回家了!”
唐伯虎谢过沈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十年以后,他终于成为和沈周一样有名的大画家。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自然段描写了唐伯虎学习画画很认真。
(2)文中“聪明过人”中“过”的意思是( )
A.从这儿到那儿
B.超出
C.错误
(3)唐伯虎的画深受人们的喜爱,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4)猫没有从“窗口”逃出去,是因为什么?
(5)读了短文,我想对唐伯虎说些什么?
答案解析
(1)5;3
(2)B
(3)人们见了个个称赞不已,连当地一些有名望的人也请他作画。
(4)那不是真的窗口,而是唐伯虎画出来的“窗口”。
(5)唐伯虎,你真棒!我也要想你一样,起早贪黑,刻苦学习,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有名的文学家。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作文150字(精选)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1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2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
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3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4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
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5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古人名人努力事迹6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历史名人故事简短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
面对大嫂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后来有一个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汉文帝亲尝汤药有一次汉文帝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
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
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4、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把持朝政,不但独揽大权,更想进一步登上帝位。
他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从他,便想出一条计策来当众检验。
他叫人牵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并在群臣面前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您的马。
”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成是一匹马呢?”赵高于是问左右的大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大都害怕赵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
赵高暗中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故事精选丹青圣手唐伯虎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丹青圣手唐伯虎。
明朝“诗书画”三绝的大才子唐伯虎,尤以一手妙笔丹青闻名于世,但大家又是否知道唐伯虎如何成为丹青圣手的呢?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呢!事情还得从唐伯虎8岁那年说起。
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在苏州经营一家酒栈和一家当铺,唐伯虎小时天资聪颖,但调皮捣蛋,不思学业,让唐广德大为头疼。
一天,唐伯虎放学回家,看到父亲房门开着,于是进去。
见父亲书桌上摊开着一幅画,画上是几个古代仕女,唐伯虎一时玩心大起,拿起毛笔,蘸满墨,在画中女子脸上画上胡子,还满心欢喜自己的“杰作”。
这时,唐广德从外面回来,看到唐伯虎在自己书房鬼头鬼脑,厉声说:“还不去读书,在这偷懒啊?”忽觉不对,到书桌前一看,只见画中女子都被画上了胡子,煞是可笑,不由得心头火起,他气得发抖地指着唐伯虎说:“败家子,看你干的好事!”唐伯虎心想不过又是一顿臭骂而已,脸上大有不以为然之色。
唐广德接着怒气冲冲地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唐代大画家周昉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是今天别人当在我们家当铺的,当了三百两银子,当期十年,你这下叫我怎么赔?你、你看老子不打死你这个败家子!”说完就找鸡毛掸子,要来教训唐伯虎。
唐伯虎见唐广德要动真格的,心里想兴许还真的闯祸了,不由得害怕起来,但嘴上仍满不在乎,说:“大不了我赔便是。
”唐广德冷笑一声,说:“你说得轻巧,周昉的画价值连城,就凭你一个大言不惭的幼稚小儿,你赔得起吗?”说着就打唐伯虎,唐伯虎不堪受痛,叫道:“别打了,只要我比周昉画得好,到他来赎的时候赔他一幅不就行了。
”唐广德一听手马上停了下来,表情复杂,说:“好,既然你这么说,我成全你,明天我就送你去名画师沈周沈老师家学画画,足足给你十年时间,那时你若果真画得比周昉好,这顿打就免了,否则你就是空口说白话,不配做我唐广德的儿子,也就别回来了!”唐伯虎也正赌气,还真的答应了,信心满满地说:“我一定比周昉画得好!”第二天,唐广德的好友文林带着儿子文征明来,说带唐伯虎和文征明一起前往沈周老师家学习画画。
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国学经典故事(最新)

1.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国学经典故事师道尊严明代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
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
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
他还拿出自己的画作请老师点评,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
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自己房间来吃饭送别。
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
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哈哈,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
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我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一切的态度,认真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智慧小语:《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只有对老师怀有尊敬之心,学生才会仔细聆听老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才能恭敬地对待学习、知识,最后学而有成。
2.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国学经典故事苏武牧羊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
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匈奴的上层发生了内讧,苏武一行人也受到了牵连。
匈奴单于扣留了苏武,要他背叛汉朝。
苏武不愿,单于便许以高官厚禄。
再次被苏武严词拒绝后,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愿杀他,但也不愿放他回去,便将他发配到北海牧羊。
古代勤学故事 中国古代勤学故事

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2、高凤流麦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
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
突然,天降暴雨。
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
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
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
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
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
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
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
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
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
循环往复,不知疲倦。
一些人看见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唐伯虎学画的故事
唐伯虎的绘画作品非常出名,这离不开他的努力付出。
你知道这其中都有怎样的故事经历?下面由讲述唐寅学画中有趣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唐寅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
九岁的时候,他拜当时著名的画家周臣为师,学习绘画。
两年后,唐伯虎画山水、人物、竹子和山石都已经栩栩如生了。
但是唐伯虎不满足自己的画画水平,又第二次拜师学习,跟沈周老师学习绘画。
唐伯虎的绘画功底很深厚,加上刻苦勤奋地练习,在一年的时间内很快地提高了绘画技艺,就连沈周老师也经常称赞他。
渐渐地,一向谦虚的唐伯虎有了自满的心理,这让细心的沈周老师察觉到了。
一天,他把唐伯虎叫来一起喝酒。
在谈话中,唐伯虎多次提到母亲身体弱、身边没人照顾,希望老师能同意他回家。
沈周老师笑着说:“今天高兴,酒喝多了,身上有些热,你去把窗子
打开,通通风,好吗?”唐伯虎于是去开窗,可是他怎么也推不动那两扇窗。
忽然他发现那窗子竟是画的,看起来就跟真的窗一样。
唐伯虎脸红了,他走到了老师跟前,“扑通”一声跑到在地,对老师说“请您原谅弟子无知,我要留下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唐伯虎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他更加认真、努力地学画,始终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最后终于成了著名的大画家。
唐伯虎的故事
明代才子唐伯虎风趣幽默,常常是妙语连珠。
有一次,一户当官人家的老太太过90大寿,儿女为了讨母亲欢心,就准备了一份厚礼,请唐伯虎来为老太太作祝寿诗助兴,唐伯虎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唐伯虎果然准时赴约,等客人们喝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主人就邀请唐伯虎当场作诗。
唐伯虎也不推辞,站起来用手指着老太太高声吟到:“这老太太不是人。
”老太太顿时满脸生气,极为难堪,众宾客也大吃一惊,怎么才子开口就骂人呢?莫不是酒喝多了说胡话?儿子也满面不高兴,客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唐伯虎似乎没有注意别人的反应,稍停片刻,漫漫吟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好!”众宾客齐声喝彩,个个转忧为喜,儿女喜笑颜开,九十老太脸上也乐开了花.想不到唐伯虎又指着坐在老太太周围的儿孙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
”全场空气像要凝固一样,主人好不尴尬老太太的儿孙们个个满面怒容,恨不得马上把这个人赶走,又停片刻,唐伯虎指着八仙桌上的寿桃,一句一顿地吟出最后句。
偷得蟠桃献娘亲。
”“好诗!好诗!”众宾客一齐喝彩,掌声如潮人们常
说:“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
”唐伯虎的诗既让人跳,也让人笑。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语言文字巧妙组合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