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

合集下载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析作者:曹婉婉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得以迅猛发展,其中以住宅建筑的设计、建设的数量最为庞大,而山地住宅小区建筑则是一种特殊的住宅类型,其和普通住宅建筑的设计相比,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因此,在对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山地环境和建筑功能,对此进行综合性设计。

因此,山地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对设计者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下面,本文就针对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原则、要点进行探析,希望对相关类型设计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前言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建筑工程后续施工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而由于山地环境具有特殊性,在其区域内的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就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考虑与分析。

在全面借助山地有利条件基础上,还要做好对山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建筑和景观的有效融合,而如何实现对山地住宅小区建筑的科学合理设计,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原则由于山地住宅小区建筑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保证住宅小区规划布局形态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在山地建筑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山势形态,顺应或垂直等高线进行布置,为了避免受到山地的地形限制,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往往根据山地地形,通过结合建筑体块及空间形态的方式,以达到空间的对立统一,高差的成分利用[1]。

再次,要保证住宅小区的平面布局和山地地形相结合。

对住宅小区的平面布局设计中可以将高差分为三种形式进行处理:A.高差在0~2米范围内时,可利用场地内放坡、踏步、平台来集中处理高差,节约成本;B.高差在2~4米范围内时,可利用底层增加层高来消化掉一部分高差,其余层高可参照A处理;C.高差在4米以上时,可利用高层实现赚钱的目的,也就是可以在高差较大,且具有商业价值的部分设置吊脚商业,在商业价值较弱的部分设置吊层配套,以充分利用高差。

山地海景集合住宅研究

山地海景集合住宅研究

山地海景住所研究设计工程部设计研究中心谌喆本文第一明确了山地海景住所的看法与研究的意义所在,而后从交通组织、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及景观规划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剖析和论述。

因为本文是设计协助资料的一部分,所以主要针对的是可操作性的研究。

一、看法及研究意义1、看法的三个层次山地海景住所是会合住所在特定环境中的一种特别形式,从其字面的意义理解,它是三个看法的交集:会合住所、山地建筑、海景建筑,即同时拥有三方面的特点。

1. 1 会合住所这里所谓的会合住所,不只需考虑单体,并且要考虑单体与单体、单体与集体的关系,对集体规划、交通组织有更高的要求。

同时与开发别墅、联排式住所对比,会合住所的容积率较高,建筑密度大。

其开发层数与容积率的关系见下表。

分类名称低层绍兴寺桥村居住区多层北海银湾花园成都锦城花园苏州竹园小区重庆龙湖花园上海江桥小区广州红岭花园高层西安大明宫花园小区南京南苑二村住所建筑套密度(毛)均匀层数容积率套/公顷31126205136167290244277279山地海景住所区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城郊联合部,开发以低层和多层住所为主,容积率不宜过大。

以深圳为例:郊区住所区在,不宜超出城郊联合部在,不宜超出中心区邻近地域在,不宜超出1. 2 山地建筑山地建筑拥有鲜亮的地理环境特点,山地的地形、地貌、风向、日照等诸因素对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产生重要甚至是决定性影响。

1.2.1 地形及坡度山区地形按其范围分为大地形和小地形,大地形的选择及其特点主要和城市规划有关,对会合住所集体部署和用地组织影响较大的是局部小块地形,并且以坡度要素最为重要。

坡度的分级见下表。

种类坡度对建筑集体部署的影响平坡地3%以下基本上是平川,房子可自由部署缓坡地3-10% 建筑集体部署不受地形拘束中坡地10-25% 建筑集体部署受必定限制斜坡地25-50% 建筑集体部署受较大限制急坡地50-100% 建筑设计须作特别办理绝壁坡地100% 以上一般不适合作建筑用地1.2.2 风向因为地形影响,当风吹向山丘时,其四周产生不一样的风向变化,形成不一样的风向区。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析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析

882017年6月下【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析陈 晖(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5)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建造山地住宅小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笔者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对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论述了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再从总平面规划、建筑单体、地下室和建筑造型方面进行探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山地建筑;功能布局;造型设计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6-0088-011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某住宅小区项目位于浙江某市城区的西南边。

该住宅小区项目位于浙江东部,三面环山地势高峻群山重叠,项目地块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

该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项目位于居民区南边,东临劳动路,西至人民路,南靠广场路。

2 住宅小区的设计理念根据本项目规划用地分析,处于独特的丘陵地形,考虑规划设计的生态理念,可以充分反映生态性质,结合当地的条件,主要有以下设计理念。

第一,建筑空间形态和山地地形需要相结合。

山地建筑设计符合山脉特征和等高线设置。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同一地下室的设计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依据山地高程,不同的建筑物应根据不同的空间接触模式相互连接。

第二,建筑功能布局和山地地形的结合。

建筑功能布局可分成区块、不分层设置,然后利用走廊、平台、踏步等过渡空间相连,形成一个动态的空间布局,按照设计地形的不同形式,还要考虑建筑功能布局的错层以及掉层。

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由于建筑物的脱落部分一般只有一边窗口是能打开,山地建筑的功能布局也应关注到景观和其他因素。

第三,建筑造型设计和山地自然环境的关联。

在山地住宅小区建筑造型设计中,需要按照这个准则,以达到建筑武和自然环境“交融”的效应。

使住宅小区的轮廓与规模和山位契合,建筑立面与细部呼应,与山地景观、建筑空间和高山高度相互穿插交融。

山地住宅小区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山地住宅小区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山地住宅小区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作者:万又文来源:《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12期[摘要] 本文结合设计实践对山地住宅规划设计中建筑布置、地形利用等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寻求山地住宅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手法。

[关键词] 山地住宅规划设计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起伏变化的地形和自然景致造就了各种独特的山地风貌。

山地与平地在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也促进了山地建筑多姿多态的建筑形式和表现。

而正是由于山地地形的复杂性、规划设计的特殊性,我们在对待山地建筑,特别是山地住宅的创作上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平地建筑的设计观念。

山地住宅的设计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山地的视景独特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设计更应突显人与环境共生的生态观;另一方面,山地住宅建设在工程方面投资比例较平原城市大,规划设计对山地住宅的工程造价影响也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山地住宅设计过程中深入研究其特征和形态,探讨山地住宅的创作理念及其具体手法。

一.山地环境特征解析1. 自然特征解析山地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地形、水文、植被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平衡,构成丰富的自然空间环境。

a.地形特征地形坡度对于山地环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地形的高低错落,表面起伏,这些都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建筑创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山地环境特有的立体形态,为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水文特征山地区域内的降水所形成的径流会对山地建筑构成较大影响。

为消除或减少这种不利影响,应对山地内的排水方式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利用地表的沟壑、水系组织建筑布局,营造独特的景观环境。

c.植被特征在山地环境中,植被的合理组织也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而它们对于山地建筑的影响也是间接通过山地景观组织的角度来体现的。

因此,在建筑的群体布局、空间组织上都要合理利用自然植被,使其有机地融入山地建筑中去。

2. 人文特征解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应听从“天命”,不得逾越。

最新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最新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金地·香蜜山
项目简介
金地香蜜山位于香蜜 湖片区,筑于山体台地之 间,为城市中罕有的山地 庭院居所。
香蜜山是一个中等规 模的项目,由13栋18~33 层的小高层、高层组成, 共1245个单位。
金地香蜜山于2004年 分两批发售,曾以其山体 围合式组团规划、南偏东 25度错落行列式的建筑排 布、居住社区内的特色郊 野公园及“山居十二院” 的景观理念等,在深圳房 地产业界产生极大的反应, 至今仍旧是深圳山体居住 建筑的典范。
➢6栋、9栋东侧、北侧临近山体公园,有较好的景观面;另一侧临近18层小高 层。由于6、9栋地理高度较边缘坡地更高,因而形成了高低错落的视觉差,为 6、9栋高楼层的单位提供了更佳的景观效果
➢地块的西南侧外缘部分设置小高层单位,可观看香蜜湖景观
➢在具有较优越的景观、噪音等环境的位置,设置高层大户型,保证项目突出 优势;在路边位置设置公寓,即增强项目昭示性,同时弱化居住分为的劣势
建筑形态组合
项目的三级台地中, 第1、2、3栋在第一台地, 第5、6栋在第二台地,第 7、8、9、10、11栋在第 三台地。
项目高低错落,小区 内视野开阔,楼宇间的对 视感弱。
第2栋为11层小高层 产品。因第一台地与第二 台地有有23米高差,所以 2栋与6栋之间可以忽略对 视。拥有广阔的楼间距。 第7、8、9、10、11栋以 26层的高度立于第三台地 之上,视野无从遮挡。
交通流线体系 车流动线:双行线绕小区外围一周,与各个地下车库相连(红线为小区内车道)
交通流线体系
人流动线 :红线为主人行道路(日常行走),蓝线为次人行道路(休闲道路)。 红色圆点为人流汇集点。局部(会所)设置升降梯,作为人行通道上高差的解 决方式 。
交通流线体系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东方尊峪等)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东方尊峪等)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地形改造
通过对地形的 改造,形成台地, 高层依山就势, 分三层台地兴建 而成

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空间,增强项目的邻里感 有利于建设的分期和施工组织 有利于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各个部分形
成各自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密结合的道路 系统。 车行道与建 筑连通

住区内主路 住区内支路 住区外环路
底层架空, 形成半地下车 库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拥有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山体中央公园的社区。 尖岗山高尚住宅区以海拔202.90米的尖岗山为中心,与 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该区四周环山, 有尖岗山、孖松山、企龙山、岭下山、铁岗水库、西丽 水库等山景、水体自然资源。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大海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规划分区
东部华侨城在山海 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 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 题区域,集生态动感、 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 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天麓分为七个区,分布 在东部华侨城不同区域。
主题 公园
住区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整体项目为现代 风格,以简洁的 大面积相同材质 的“箱体”为主 要元素,突出其 质朴而轻盈,融 于山林之间,回 归自然追求本色 的内涵。

谈谈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

谈谈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

谈谈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摘要:山地住宅是建筑产品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由于其依山而建,立体层次丰富多彩,空间变化多样,意趣盎然,使得这类项目比平地项目更具市场号召力,其不可模仿的自然景观成为最大的卖点,同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本文从山地住宅建筑的概念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了山地住宅建筑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山地;住宅建筑;设计思路1.山地住宅建筑概述山地住宅建筑是指修建在具有明显山地特征区域的住宅建筑,是建设用地具有地形起伏、高差较大、地质复杂等特征的居住空间。

山地住宅建筑具有自然环境地形条件复杂、规划建设难度大及景观绿化环境良好、易于建筑环境塑造等显著特征。

从建筑设计上看,在山地地形上修建的建筑物,其根本特征为“依山就势、自然天成”。

简单地说,山地住宅建筑最大的特征就是“因地制宜”,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山地的各种地形、绿化、水体等各种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山地住宅建筑有着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这三大先天优势。

2.山地建筑设计方法分析2.1建筑单体设计设计师应先分析建筑选址地区的山地平面构成,按照平面构成情况适当改造施工现场地形,以使山体生态环境得以维持。

为了使建筑与山地地形相符、体现山地建筑空间层次效果、实现建筑间自然过渡,在进行设计时,相应台地要根据地形高低设置,体现山地高低变化。

建筑与山体之间的结合有垂直或平行等高线两种常见形式,建筑设计时,对于较高的山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宜采取平行等高线形式,对于不高的山体(相对等高线稀疏,场地平缓的地方),可采用与高线垂直的形式,与等高线平行的形式会导致山体被建筑遮挡,不宜采用。

山地建筑要尽量保持原本地形与植被,保护地貌,减少建筑内部不同标高底面形成。

2.2山地住宅的竖向设计竖向设计在山地建筑群的布置中尤为重要。

在进行山地住宅小区的竖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使之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避免出现余土外运现象,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利用建筑基础、地下车库、路槽及管沟挖方余土,移挖作填,使填挖方基本平衡。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其三,山地住宅有着高绿化率、低密度、良好 的通风采光三大先天优势,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深圳山地建筑
第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比平地而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山地建设显得更
加重要,关乎工程的经济性和山体的生态保护,因此山地居住区需要依山就势的建设。 小区的特色就在巧妙的借助山势的变化上面。
第二,节地的总体布局 。山地居住区节地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在同样的高度和
中海半山溪谷
位于盐田区盐田港后方 梧桐山东南山麓,南邻深圳 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三面环 山,一面看海,环境静谧, 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盐 田不可多得的高品质居住之 选。项目最低处海拔约80米, 最高约130米,居高临下,盐 田山海景致一览无余。 地块占地规模优势明显,总 占地达到8万多平方米,容积 率1.02左右,绿化率高,为 东部盐田罕有的大型低密度 山地住宅。地块自然资源丰 富,规划中尽可能保留山野 原貌,设计中巧妙地将天然 冲沟溪流、天然湖泊、山体 与住宅有机结合,整体地势 跌宕起伏,水景错落有致, 山野情趣盎然。尤其值得一 提的是地块北侧自西向东有 一条天然冲沟溪流,溪水顺 谷而下,雨季时一泻百米, 激起千层浪,散出万束雾花, 异常美丽。
第五,立体的竖向变化。一项工程的竖向设计直接关系着经济造价,也直接参与土
石方的合理填挖。自然的连续高差变化是山地建设基地的独特优势所在。结合道路选线 和建筑布局,山地工程的竖向设计应该首先避免破坏山体的大开挖,另外需要整体性的 平衡,综合经济性和美观性的各因素的考虑。合理的竖向规划可以为小区带来立体的竖 向变化,从而使居者更容易感受到大小空间的开合和方位的辨识。
山地案例
1
目录
·山地建筑简述 ·山地多层建筑介绍 ·山地多层建筑实例具体分析 ·山地高层建筑介绍 ·山地高层建筑实例具体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麓 东部华侨城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东部华侨城 9 平方公里
0.15 80% 独栋、联排、双拼别墅 主题公园、别墅、公寓、 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 高端度假物业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项目案例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理区位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集 三个生态主题公园、两个山地高尔夫球场、三座主题小镇、四家主题酒店、四台主题演艺、主题地产和 主题佛教园区等于一体,主要包括大侠谷景区、茶溪谷景区、云海谷高尔夫球会、大华兴寺、茵特拉根 主题酒店群及矿泉SPA、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至深圳市区
大海
天麓 东部华侨城
规划分区
东部华侨城在山海 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 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 题区域,集生态动感、 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 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天麓分为七个区,分布 在东部华侨城不同区域。
主题 公园
住区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整体项目为现代 风格,以简洁的 大面积相同材质 的“箱体”为主 要元素,突出其 质朴而轻盈,融 于山林之间,回 归自然追求本色 的内涵。
SITE
基地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场地地形
坐落于群山环 抱的俊秀山谷 之中,以海拔 202米的曦山 为中心,三面 环山。
项目案例分析
住区 三面环山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案例分析
小镇拥有配套5万平方米的中心 商业街区,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唯 一一个具有山地特色的集超市、 餐饮、娱乐、酒吧和休闲设施于 一体的大型商业片区,也将形成 与深圳其他商圈完全不同风格和 特色的集中体验式山地特色商区。 曦城将巧妙利用三条空间景观轴 线,结合林荫大道、森林公园、 无边际山顶泳池等进行超前规划, 将是深圳稀缺的纯粹山地特色的 西班牙风情小镇。
SITE
基地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场地地形
住宅组群的规划 充分利用基地本 身沿山登高线迂 回弯曲的地形及 由高而下的天然 山势,以高低错 落有序的几何形 体组合创作出一 个富有现代感的 山地建筑群。
项目案例分析
高山台地 平缓坡地
山麓临湖
山顶台地
天麓住区地块,多分 布在坡地地形
山腰坡地
山脊高地
地块由坡地和峡谷构成, 与本项目场地类似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项目案例分析 各区分布鸟瞰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宝安尖岗山
60万 ㎡
30万 ㎡
0.5
80%
独栋、联排、双拼别墅
花园洋房、别墅、公寓、 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 高端度假物业
• 通过合理的布局,户户海景 • 坡地住宅居住层面于竖向分开 • 立面设计采用纯现代风格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交通流线
人车分流、公共道路 与私家道路相对分离
一期别墅受地形限制, 未设置连通每户的车行 道路;通往海边的步道 公私相对隔离;
二期将车行道路设置 在建筑的背海面,沿海 面为消防车道,日常为 人行通道。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规划布局
在此自然环 境下,住宅组群 的规划尽量利用 基地本身沿着海 岸线迂回弯曲的 地形及由高而下 的天然山势,营 造建筑与自然的 整体协调氛围。 以高低错落有序 的几何立体组合, 从而创作出一个 富时代感的海岸 建筑群。
沿海的坡地 为别墅区;
后面的台地为 高层住宅区;
地理区位
“万科17英里”项目位于深圳市东部溪涌盐葵路南侧海岸,西距小梅沙约为6-7公里,项目拥有壮 观的蔚蓝海洋景观、天然沙滩及亿万年远古礁岩群,打造成为大鹏湾一道亮丽的海岸物业风景线。
项目占地面积 675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分为两期开发,其中一期为107套海 岸排屋住宅,二期为330余套全海景小高层度假club。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案例分析
拥有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山体中央公园的社区。 尖岗山高尚住宅区以海拔202.90米的尖岗山为中心,与 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该区四周环山, 有尖岗山、孖松山、企龙山、岭下山、铁岗水库、西丽 水库等山景、水体自然资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建筑
建筑形态主要 以独立与联排 住宅为主,延 续着一贯的山 地建筑特色, 同时注入了更 为纯粹的西班 牙建筑元素
项目案例分析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SITE
基地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场地地形
用地属于海边 坡地类型,三面环 海,背靠青山,高 差约50米。地块形 状呈面向西南方向 的内弧形状,由此 在西向和南向形成 两个犄角状半岛, 伸入溪涌湾和大鹏 湾,直接接触海面 处多为礁石,溪涌 项目位置独特而罕 有,处于沿海山坡 上,大鹏湾景致尽 入眼帘。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案例分析
地理区位
由华侨城地产联手招商地产共同斥资50亿元人民币打造的曦城低密度小镇,位于深圳西部,广深高速 北侧宝安出口处,坐落于群山环抱的俊秀山谷之中,以海拔202米的曦山为中心,三面环山,与占地 72万m2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紧邻4平方公里的铁岗水库、西丽水库。曦城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西 部门户”和“空中门户”的美称。
沿山体设置步道,将 复杂的地形打造成重要 的景观通道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建筑
为了降低对自然 山体的破坏,在尽量 减少斜坡平整的情况 下,通过住宅单体的 平面设计及布局,做 到户户有海景。为了 体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面积越大住宅越高档, 其位置越靠近海岸线, 同时要做到不遮挡后 面住宅的景观,体现 海滨住宅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溪涌村
67600 ㎡
51000 ㎡,其中 住宅 48000 ㎡,商业 300 ㎡
0.75
61%
退台联排、双拼、叠拼别墅、 小高层
度假、商务、居住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案例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