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经济文化

合集下载

印度巴基斯坦分裂分治的后果

印度巴基斯坦分裂分治的后果

印度巴基斯坦分裂分治的后果1947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分治是南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带来的后果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两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政治方面,印巴分治导致了两国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边界划分的不合理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暴力冲突。

无数家庭被迫离开家园,成为难民,在迁徙过程中,人们面临着饥饿、疾病和暴力的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混乱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在领土争端上,克什米尔地区成为了印巴冲突的焦点。

双方都声称对该地区拥有主权,为此爆发了多次战争和军事冲突。

长期的军事对峙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使得两国在国防上投入巨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经济上,印巴分治给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原本统一的经济体系被打破,产业分布和资源配置也被打乱。

巴基斯坦在独立初期,面临着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滞后的困境。

而印度虽然在经济总量上相对较大,但也需要重新构建自身的经济体系。

分治导致了贸易壁垒的出现,原本密切的经济联系被切断。

企业和工厂被迫分割,生产链条断裂,许多产业陷入困境。

这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方面,宗教矛盾进一步激化。

印度以印度教徒为主,巴基斯坦则以穆斯林为主。

分治使得宗教冲突更加尖锐,不同宗教群体之间的隔阂加深。

宗教极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暴力事件的增加。

文化方面,共同的文化遗产在分治过程中受到了损害。

许多历史建筑、艺术作品和文化传统因为政治原因而遭到破坏或遗忘。

原本丰富多元的文化交流也受到限制,各自的文化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教育领域,分治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一些优秀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被分割在不同的国家,师资力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对两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国际关系上,印巴分治也改变了南亚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巴基斯坦介绍课件

巴基斯坦介绍课件

手工艺与艺术
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和艺术 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如 地毯、纺织品和铜器等。
传统医学
巴基斯坦的传统医学如阿 育吠陀和草药学等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 系。
05 巴基斯坦旅游风光
著名景点与旅游胜地
卡拉奇
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 和主要的经济中心, 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 和旅游胜地。
拉合尔
巴基斯坦的历史名城 ,拥有许多古代建筑 和博物馆。
巴基斯坦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医疗和旅游等领域。
外贸与投资
巴基斯坦的外贸和投资主要集中 在能源、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领
域。
巴基斯坦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 国、美国和阿联酋等国家。
巴基斯坦政府积极推动对外开放 ,吸引外资,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挑战与机遇
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政治不稳定、基础设施不足、高 通胀和贸易赤字等。
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中亚、西 亚和南亚的交通要道,也是印度 洋的重要出海口。
人口与民族
巴基斯坦人口约2.25 亿,是世界上人口第 五多的国家。
官方语言为乌尔都语 和英语。
民族众多,主要民族 有旁遮普族、信德族 、普什图族等。
宗教与文化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宗 教有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社会问题
巴基斯坦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贫困、失业、教育不平等、宗教和民族冲 突等。这些问题对巴基斯坦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概述
巴基斯坦的教育体系分为初等、中等 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初等教育包括 小学和初中,中等教育包括高中和中 专,高等教育则包括大学和研究所。
教育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浅析独立后巴基斯坦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

浅析独立后巴基斯坦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

浅析独立后巴基斯坦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面积约为13.5万平方公里。

在该地区,主要居民为俾路支人,他们保持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

在20世纪初,俾路支地区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俾路支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导致了他们对于自身权益的不满和抗议。

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俾路支人希望通过民族主义运动,争取更多的政治自治权和经济独立性,以维护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地位。

在接下来的将会详细分析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影响,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运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2 俾路支民族主义的起源俾路支民族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独立后的历史背景。

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是巴基斯坦四个主要省份之一。

该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而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民族主义运动。

在独立后的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民众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其他省份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开始寻求更多的自治权利和民族认同。

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巴基斯坦政府开始对该地区进行中央集权的统治,引发了当地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民族主义者开始发起抗议活动,并要求更多的政治自治和经济发展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逐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在俾路支民族主义的起源阶段,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强调自身的民族认同和独特性。

他们开始寻求与巴基斯坦政府的合作和对话,希望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地位。

俾路支民族主义的起源标志着该地区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并开始为其权利和利益而奋斗。

这一起源阶段为后续的民族主义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独立后的早期。

巴基斯坦的最新趋势

巴基斯坦的最新趋势

巴基斯坦的最新趋势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一个重要的国家,近年来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下面我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巴基斯坦的最新趋势。

在政治方面,巴基斯坦最近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事件。

2018年,巴基斯坦举行了议会选举,由于选举过程中存在争议,引发了社会的许多不满和抗议。

然而,选举结果最终确立了一支新的政府。

伊姆兰·汗成为了巴基斯坦的新总理,并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改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外,巴基斯坦还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与中国保持紧密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阿富汗、印度和伊朗等国的合作,以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方面,巴基斯坦正面临一些挑战。

过去几年,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居高不下。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的投资,改善营商环境等。

此外,巴基斯坦也在积极吸引外国投资,特别是中国在巴基斯坦投资项目的推动下,巴基斯坦的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

然而,巴基斯坦仍面临一些结构性的经济问题,包括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

社会方面,巴基斯坦的社会变化也较为显著。

近年来,巴基斯坦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免费教育计划和教育改革政策,以提高教育的覆盖率和质量。

此外,巴基斯坦的社会包容性也在不断增强,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都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贫困、恐怖主义等问题,需要在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更多的努力。

巴基斯坦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巴基斯坦的电影、音乐、时尚等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关注。

此外,巴基斯坦还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也面临着挑战,巴基斯坦需要在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找到平衡。

巴基斯坦旅游经历

巴基斯坦旅游经历

巴基斯坦旅游经历巴基斯坦,这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我决定前往巴基斯坦,亲身体验这个国家的魅力。

我的旅程从首都伊斯兰堡开始。

这座城市是巴基斯坦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我参观了伊斯兰堡的许多景点,包括花园、博物馆和清真寺。

特别是著名的沙希法赫清真寺,其宏伟的建筑和壮丽的景色让我流连忘返。

接着,我前往卡拉奇,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也是商业和金融中心。

在这里,我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例如烤肉和炖菜。

我还参观了卡拉奇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了解了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在巴基斯坦的旅行中,我还去了旁遮普省的拉合尔。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也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这里有许多历史建筑和博物馆,例如拉合尔堡和巴德希清真寺。

我还参观了拉合尔的传统市场,购买了一些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我还去了巴基斯坦北部的喀喇昆仑公路。

这条公路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之一,连接巴基斯坦和中国。

我在这里欣赏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包括雪山、湖泊和峡谷。

我还参加了一次徒步旅行,穿越了巴基斯坦北部的山区,体验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在巴基斯坦的旅行中,我还结识了许多友善和热情的巴基斯坦人。

他们向我介绍了他们的文化和传统,让我对巴基斯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还参加了一些当地的节日和庆典,与当地人一起欢庆,体验了真正的巴基斯坦风情。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感受到了巴基斯坦的独特之处。

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友善的人民。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巴基斯坦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难以忘怀。

回顾这次巴基斯坦之行,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拓宽了眼界,还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巴基斯坦的旅行经历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充满了希望。

我相信,巴基斯坦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旅行者,让他们领略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巴基斯坦国家市场分析

巴基斯坦国家市场分析

巴基斯坦国家市场分析巴基斯坦国家市场分析(一)巴基斯坦是南亚国家,位于印度次大陆的西南部,东临印度洋,西接伊朗,北与阿富汗接壤,北部与中国相邻。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本文将对巴基斯坦的国家市场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国的商业环境和商机。

巴基斯坦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潜力。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巴基斯坦的人口规模超过2亿,是世界上人口规模第五大的国家。

这意味着巴基斯坦有庞大的内需市场。

巴基斯坦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大部分。

主要的农产品包括棉花、小麦、水稻、果蔬等。

除农业外,巴基斯坦还有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纺织等产业。

这些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巴基斯坦的市场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政治不稳定是巴基斯坦市场的一大障碍。

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政府间纷争和地区冲突对商业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的欠缺也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物流成本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的市场扩展。

另外,巴基斯坦的商业文化和价值观也对市场产生影响。

巴基斯坦的商业环境注重人际关系和信任,而不仅仅是合同和法律。

这对外国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理解并遵守当地的商业习惯和文化规定。

巴基斯坦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随着政府的努力改善政治稳定性和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环境将逐渐改善。

此外,巴基斯坦的年轻人口和中产阶级的快速增长为市场提供了机遇,尤其是消费品和服务行业。

总之,巴基斯坦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了解巴基斯坦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特点对于想要进入巴基斯坦市场的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政府改善政治稳定性和基础设施建设,巴基斯坦的商机将不断增加。

巴基斯坦国家市场分析(二)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市场特点,本文将继续分析巴基斯坦市场的市场机会、竞争环境和市场进入策略。

巴基斯坦的市场机会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和服务领域。

巴基斯坦文化习俗

巴基斯坦文化习俗

一、巴基斯坦文化地理环境、历史、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电影、思想文化:宗教思想、思想特征二、巴基斯坦文学各阶段文学代表作家气候地理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

地处北纬23度30分至36度45分,东经61度至75度31分之间,南北长1600多公里。

巴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940公里,北枕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

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

喜玛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

源自中国的印度河进入巴境后,自北向南,长驱2300公里,最后注入阿拉伯海。

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河流域,是南亚次大陆的第二大国家。

地处北纬23度30分至36度45分,东经61度至75度31分之间,南北长1600多公里。

巴南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840公里,北枕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

东部、北部和西部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南濒阿拉伯海。

经阿拉伯海可南下印度洋,西抵波斯湾,海岸线长980公里。

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为热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总的来说比较炎热干燥,每年平均降雨量不到250毫米,1/4的地区降雨量在120毫米以下。

巴最炎热的时节是6、7月份,大部分地区中午的气温超过40℃,而在信德和俾路支省的部分地区中午气温则可能高达50℃以上。

海拔高度超过2千米以上的北部山区比较凉爽,且温差大,昼夜平均温差14℃左右。

气温最低的时节是12月至2月巴基斯坦属于高温干燥的亚热带气候,不过由于它多巴基斯坦的矿产资源有40多种,可分为钢铁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燃料和化工原料及非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矿四大类。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文/王丽 泽米尔·阿万 (Zamir Awan)2019年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同中国深化伙伴合作、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它极具前瞻性,将造福我们子孙后代,也将塑造21世纪。

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保持了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友谊,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

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中方愿同巴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崭新机遇,为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此,客观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探索两国文化传播与合作路径,对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全方位文化交流和深入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现状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对文化传播与合作重视不足。

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互利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目前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

这也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并自从建交以来就保持着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如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庆祝活动,中国云南杂技团在伊斯兰堡图书馆大礼堂举行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

相比中国与一些国家例如非洲国家,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体现了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基础。

民心和民意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民间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逐步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上分析: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被誉为粮仓的印度河平原和北部山谷建有庞大的灌溉系统,为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

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大米、棉花还有出口。

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

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主要矿藏储备有天然气、石油、煤、铁、铜、铝土等,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

工业落后,最主要的工业是棉纺织业,此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工业。

主要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主要出口棉花、大米、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

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以技术精湛,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

巴手工艺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它的骆驼皮和鹿皮制品、地毯、缟玛瑙制品等历经几千年匠人们的琢磨,已日臻完善。

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日前联合发布的2010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显示,在涵盖179个经济体的经济自由度排行榜中,巴基斯坦居第117位,比去年排名下滑15位。

在南亚国家中,巴基斯坦排名第2位,仅落后于不丹(第103位),而领先于斯里兰卡(第120位)、印度(第124位)、尼泊尔(第130位)、孟加拉(第137位)和马尔代夫(第148位),阿富汗未参与排名。

另外,巴在亚太地区41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2位。

报告说,尽管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来改善商业环境和促进私营领域发展,但巴总体经济自由度仍然偏低,尤其是在2008年11月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贷款后,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这虽然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影响了经济自由度。

从各项指标来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偏高,导致贸易自由度较低;税收体制一直在改革,税率有所降低,税基在不断扩大,但税收系统仍然复杂而低效;投资限制较少,但整体投资环境恶化,外汇限制趋严;近一两年巴金融领域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冲击严重,巴政府不得不对股市和银行业采取紧急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此外,巴各级政府管理能力较弱,政府和司法界腐败较为严重,治安和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再加上政局不稳定等因素,都给经济自由度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文化上看:巴基斯坦的衣食文化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的衣食习惯和许多伊斯兰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男性穿着长衫,女性戴头巾,饮食要遵循伊斯兰教有关食物的戒律,不食猪肉和猪肉制品等。

但是,受到当地土著居民文化的影响,巴基斯坦的衣食习惯也呈现出很多别具一格的南亚特点。

服饰文化巴基斯坦的服饰特色集合地域传统、宗教习俗和民族风格于一身。

“格米兹”和“谢尔瓦尔”是巴基斯坦男性最普遍的服装,甚至有“国服”之称。

格米兹是一种过膝的长衫,胸前开半襟,两侧开衩。

谢尔瓦尔则是一种宽大的长裤,腰部打褶裥。

巴基斯坦天气炎热,男士的服装多以宽大的样式和白色或浅色透气的布料为主。

即使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巴基斯坦的男人也绝对不会穿背心短裤,更不会打赤膊,但是穿凉鞋,甚至赤脚却很常见。

参加庆典和宴会等正式场合时,男士们则会选择一种叫“西尔伐尼”的礼服,这是一种长过膝盖、中间有7个或更多纽扣的正装。

穿这种礼服时,下面也要配上白色的“谢尔瓦尔”或“巴贾玛”裤。

天冷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身披一条名为“贾德尔”的毯子御寒,却不喜欢穿棉衣或毛衣。

另外,男士的头顶还会用长头巾缠起来,高高耸起,极具民族特色,被称为“伯格里”。

以前这是贵族阶级的象征,现在一些家族的首领去世后还会为其继承人举行戴伯格里的仪式,象征着权力的移交。

依照伊斯兰教教规,妇女除手、脚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得暴露在外。

因此,巴基斯坦妇女的日常穿着,主要是一件不露胳膊、不露腿部的宽大的长袍。

出门在外时,她们还必须以面纱遮盖自己的面容。

但是,爱美之心,人人皆有。

巴基斯坦妇女们便在衣着的色彩和装饰上大做文章。

因而巴基斯坦妇女的衣着又以华丽鲜艳著称。

女性常见的装束也是格米兹和谢尔瓦尔,有的会在服装上搭配亮片、珠子等做以点缀。

较为传统的女性出门时会穿一件罩袍,只露出眼睛。

“杜伯达”和“贾德尔”是两种头巾,女性外出或见客时必须配戴,现
在较为现代的女性多将它们当作装饰,象征性地搭在肩上。

当然,在听到唤礼声或诵读《古兰经》或在清真寺的时候,是必须将头巾盖住头顶的。

另外,巴基斯坦妇女在配饰上也十分讲究,尽一切可能想方设法地打扮自己。

平日,她们喜欢将手指甲和脚趾甲染成深红色,并且大量地佩戴耳饰、颈饰、臂饰、鼻饰、足饰等各式各样的首饰。

有时,她们所佩戴的首饰往往还被赋予某种特别的寓意。

比如,佩戴鼻环便是丈夫健在的标志。

巴基斯坦的服饰有一致性,但由于民族和居住地域的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地域个性特色。

比如,在旁遮普,妇女穿着格米兹和谢尔瓦尔,头上围一条长头巾,颜色艳丽而和谐,只有少数妇女穿黑色罩袍。

男人也穿格米兹和谢尔瓦尔,颜色则比较素雅。

有身份的男人则穿土耳其式外套或西装。

在炎热的夏天,农村男人多穿一种用土布做的圆领衫或托蒂。

信德人的服饰与旁遮普大致相同,最大的区别是,信德地区气候长年高于旁遮普,比较炎热,人们的衣着比较单薄。

信德人的服装和头巾多用彩色丝线绣满美丽的图案,或缀上许多小镜片。

信德男人还喜欢戴镶嵌着小镜片的花帽。

信德地区妇女的首饰种类繁多,工艺精湛。

在繁多的首饰中,鼻环是最重要的饰物。

对于已婚妇女来说,戴鼻环是丈夫健在的标志,只有丈夫死后才能将鼻环摘下。

帕坦男人更喜欢在格米兹上套一坎肩,头上着缠头巾。

缠头巾代表男人的尊严、勇气和权力。

普什图语称缠头巾为“伯德盖”,它又是馈赠贵客和朋友的珍贵礼物。

同样,头巾也是帕坦妇女贞节和地位的象征。

在寒冷的冬天,男人习惯上身裹一条毯子,女人则披较厚的披肩。

有的部落妇女穿一种粗布做的长袖长摆高腰的连衣裙,胸前或镶嵌着一个个小镜片,或缀满彩色小珠,古朴而又有特色。

也有的部落妇女终年穿着黑色罩袍。

俾路支地区比较寒冷,为挡风寒,俾路支男人一般穿宽大的格米兹和谢尔瓦尔,同时上身披裹薄毯。

妇女一般也穿格米兹和谢尔瓦尔,头上裹着披巾,女性上衣的前襟、下摆和袖口一般都绣有花边,或镶有小镜片作为装饰。

俾路支各部落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衣服上的绣花和头巾的缠法略有不同,以示区别。

饮食文化巴基斯坦人以面食和米饭为主食,最受欢迎的就是一种名叫“恰巴蒂”的粗面饼,还有各种各样的油饼、油炸的土豆馅“三角”等。

受当年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人们也常常食用西式点心和面包。

大米常常加上各种佐料做成黄油抓饭和肉抓饭。

另一种放人姜黄粉而呈黄色的甜米饭则是婚宴的必备食品。

品种多样的甜食是巴基斯坦传统食品中极其重要的一大类,人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在诸如婚庆典礼等风俗仪式上更是常常看到。

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哩食品闻名世界。

在巴基斯坦,无论是肉类、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

他们很少吃蔬菜,最常吃的是以鹰嘴豆为代表的豆类食品。

他们没有炒菜的习惯,而是喜欢把牛肉、羊肉或是各种豆类、蔬菜,均炖得烂熟,再用面饼蘸着食用。

这种占主导地位的烹饪风格,既源于这一地区的古老传统,也有随着伊斯兰教的传人,而带来的中亚地区的影响。

有些菜肴,至今仍然沿用中亚的名称。

根据伊斯兰教法的规定,喝酒是一种被严令禁止的犯罪行为,穆斯林是绝对不许喝酒的,所以在巴基斯坦也很难买到含有酒精的酒类饮料,非穆斯林可以从专门的供应点买到啤酒和威士忌等酒类。

奶茶在巴基斯坦是一种最流行的饮品,常常被用来款待宾客。

受英国习俗的影响,现在的巴基斯坦人有喝下午茶的习惯,每天下午三四点钟,他们会喝奶茶,并配以各式西点、饼干或是油炸的当地小吃,这样他们的晚饭也一般会推迟到晚上八九点钟。

旁遮普人的主食以粗面薄饼和大米抓饭为主。

土豆、洋葱、西红柿和牛羊鸡肉是他们的主要菜肴,烹调时加入大量香料。

旁遮普人的传统饮料是一种用红茶、牛奶和白砂糖煮成的奶茶,香甜可口。

饮食方面,旁遮普人普遍比较简朴。

俾路支人多食粗面饼、牛羊肉、土豆和各种豆类。

俾路支地处高寒,到处是戈壁沙滩,蔬菜种植很少,因此当地人蔬菜吃的很少。

弥补蔬菜短缺的是当地盛产的各种水果和干果,以及山上生长的可食野生植物。

俾路支人最喜欢吃一种名叫“萨其”的地方特色烤肉。

做法是用木棍将腌制好的肉串起来,架在柴火上烤制。

烤肉的同时,火堆里放几块表面光滑的圆石,等到石头烧热后,将擀好的薄面饼放在石头上烤,烤好的面饼夹上烤肉一起吃,非常美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