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人眼中的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售先进高技术武器给准军事盟国巴基斯坦彰显两国关系紧密、中国实力之强大

中国出口巴基斯坦先进潜艇巴基斯坦崇尚中国制造,在从其友好邻邦中国引进先进喷气式战斗机之后,巴基斯坦又计划从中国进口6艘最先进的潜艇,以大幅提升其海底作战能力。
3月14日,巴基斯坦联邦内阁批准巴国防部就向中国购买6艘最先进的潜艇与中方举行谈判。
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费尔都斯?阿什克?阿旺在当天的内阁会议结束后向媒体表示,北京已经同意向伊斯兰堡出售潜艇。
巴基斯坦国防部将就此与中方谈判。
但是费尔都斯部长同时强调,由于该项目计划尚未进入实质操作准备阶段,具体细节不便对外透露。
据巴基斯坦《论坛快报》报道,伊斯兰堡计划从中国购买6艘潜艇的同时,还寻求与中方联合开发常规动力潜艇。
《论坛快报》没有提及巴基斯坦寻求购买的潜艇的具体型号,仅表示伊斯兰堡希望引进装备“不依赖空气推进(AIP)”系统的先进潜艇。
AIP潜艇水下续航能力更强,噪音更小,隐蔽性大为提升。
巴基斯坦国防部此前向联邦内阁表示,由于潜艇和舰只数量不足,巴海军正面临“严重军力失衡”,因此希望通过采购中国潜艇应对其面临的“日益增长的威胁”。
巴基斯坦共拥有5艘现役柴电动力潜艇和3艘小型潜艇,其中3艘为德国SSK级潜艇,另有2艘最近引进的法国“阿戈斯塔”级潜艇。
伊斯兰堡寻求获得AIP技术意在与新德里竞争,后者计划于2013年为其法制“鲉鱼”级潜艇装备AIP系统。
巴基斯坦官方文件显示,巴海军计划向中国购买的6艘AIP常规动力潜艇,必须能够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多重威胁环境中”有效执行各类任务,且同时具备鱼雷和导弹发射能力。
巴海军很快就将与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开发和合作生产潜艇相关协议草案。
巴方希望其中4艘潜艇在中国建造,其余2艘则在巴基斯坦国内建造。
巴基斯坦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中方也是巴方重要武器系统供应商。
目前,巴海军正在陆续接收与中国联合开发的F-22P级护卫舰,中方还在为巴海军建造2艘导弹快艇。
而巴空军向中方订购的36架歼-10战斗机的合同也正在履行之中,该合同总价值14亿美元。
巴基斯坦对华到底有多友好?

巴基斯坦对华到底有多友好?4月20日,习近平抵达巴基斯坦,开始今年的首次外访行程。
作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友好邻邦,双方领导人以“好朋友、好伙伴、好邻居、好兄弟”形容两国的“全天候友谊”。
这种“全天候友谊”,体现在多个方面。
对中国而言,大手笔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向巴方提供潜艇、坦克、战机,囊括海陆空的先进国防装备;巴基斯坦遭遇洪灾、地震等大灾害时,中方第一时间提供援助……巴方投桃报李,将对华友好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石。
那么,巴基斯坦对中国到底有多友好?且让凤凰网(微信ID:ifeng-news)为你慢慢道来。
与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建立深厚友谊新中国成立后,巴基斯坦于1951年5月21日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成为首个同中国建交的伊斯兰国家;1963年,两国解决边界问题。
1966年3月,刘少奇访问巴基斯坦,受到热烈欢迎,他的车被巴基斯坦人抬起来在大街上走。
1956年12月,周恩来首次访问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人民在达卡举行了他们独立以来的最大一次聚会。
当天聚集在大运动场上的有20万人,相当于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
巴基斯坦“国父”真纳去世后,墓中唯一的一件外国赠品,是在周恩来访巴时赠送给巴方的礼品——中国专门为真纳墓制作的镏金花枝形吊灯。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的消息公布后,时任巴驻华大使未经预约,在早上8点就赶到中国外交部,见到中国外交官后哭着吊唁。
毛泽东去世后,时任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第一时间发来慰问。
布托也是毛泽东生前会见的最后一名外宾。
1976年5月27日,毛泽东会见布托。
2004年,伊斯兰堡市内通往使馆区的一条主干道被命名为“周恩来大道”,这是巴基斯坦第一条以外国领导人名字命名的道路。
伊斯兰堡“周恩来大道”。
作为沟通桥梁,助力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4月21日,周恩来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向美方发出邀请:“愿意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商谈。
”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的帮助下,当年7月8日,基辛格飞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随后通过巴基斯坦转机来到北京,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
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真实态度

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真实态度两个月前,2022年7月,我去了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这是我去过的第56个国家。
从迪拜直飞拉合尔,下飞机后人生第一次以普通游客身份享受到了VIP待遇,巴基斯坦警察部队有一支提供24小时服务专门保护中国人的Special Protection Unit,我当时到达拉合尔机场已经是午夜12点半了,但是SPU依然有人值班,从我过边检时就一路护送,帮买手机卡、换钱、安排出租到酒店,完了还加微信让我报平安,告诉我在巴基斯坦任何时候有情况都可以随时和他们联系,果然巴铁。
SPU这个部队以前是专门保护在巴基斯坦有投资援建项目的外资公司工作人员的(主要是中国的),因为今年4月26日在卡拉奇孔子学院发生了针对中国人的自杀式炸弹袭击,现在SPU对所有来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提供保护,不分游客还是出差的商务人士。
拉合尔的SPU隶属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Provincial Foreigners Security Cell,一个不大的办公室就在机场到达大厅的旁边,办公室外面能看到很显眼的中国国旗,里面的墙壁上则挂了很多SPU领导和中方人员合影的相片。
拉合尔·德里门(Delhi Gate),建于莫卧儿王朝,拉合尔城墙现存的6个历史城门之一。
这里的娃从小就是牵着骆驼、羊、牛、马长大。
拉合尔堡(Lahore Fort),始建于1021年的加茲尼王朝,莫卧儿王朝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大帝迁都拉合尔后,于1566年将由泥土筑成的拉合尔堡重建成一座軍事堡垒。
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到处被男性围观者要求合影的体验,那就请来巴基斯坦吧。
想体验到处被女围观者要求合影的体验,请去黎巴嫩(山区)。
感受下现场:巴基斯坦的一个朋友带我去了拉合尔一家很高档的自助餐,在那里可以接触到巴基斯坦的中上层。
朋友告诉我,巴基斯坦的贫富差距很可怕,腐败很严重。
能在这里吃饭的人,非富即贵。
巴基斯坦为什么对中国好

巴基斯坦为什么对中国好很多人喜欢把巴基斯坦称之为巴铁,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铁哥们儿。
巴基斯坦眼为什么对中国好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巴基斯坦对中国好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巴基斯坦对中国好的原因因为这么多年巴基斯坦小学课文里面,老有一些文章一直不断强调中国人民是巴基斯坦的好朋友。
所以说中国人到了巴基斯坦往往会受到非常高的待遇。
我一个朋友到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的纳兰的一些贫穷乡村,他们得知是中国人之后,并不富裕的巴基斯坦人竟然拿出水果、咖啡来送给这位朋友。
虽然你并不需要,但他们一片好心,盛情难却。
这种情况没去过的人不知道,去过巴基斯坦的人就能明白,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是多么的热情。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
大概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巴基斯坦其实还是美国人的盟友,接受美国的一些援助。
后来美国为了拉拢印度对抗苏联,就跟印度眉来眼去打得火热。
印巴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要拉拢印度注定要抛弃巴基斯坦,这是一个前提。
巴基斯坦人觉得我们被美国这个朋友出卖了,感到非常的气愤,心灵受到了伤害。
恰恰那个时候中印发生了边境战争,这个时候巴基斯坦觉得既然美国抛弃了我们跟印度好上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弃美国跟中国好呢?当时中国也正有此意,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于是中巴两国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并且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且在东巴基斯坦(即孟加拉国)独立的时候,印度要帮助东巴基斯坦独立,就准备打巴基斯坦。
然后我们中国马上站出来说,如果你敢动巴基斯坦,那我们就要从后面包抄夹击你,我们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巴基斯坦一边!印度一看中国发话了,算了,以前吃过亏,不跟他们硬碰硬了,所以印度并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一来,巴基斯坦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觉得这才是真兄弟、铁哥们儿啊。
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就站出来了。
就因为这样的一些事情吧,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好感越来越强。
巴基斯坦对中国好的历史缘由第一件事:196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印关系的急剧变化,对中巴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谊

巴基斯坦政府当然满心感激。在访华期间,吉拉尼请求中国接管瓜达尔港的运营,暗示可以将该港升级为海军基地,供中国使用。(这只会加深印度的恐惧,担心中国意在从孟加拉国到斯里兰卡占据一连串港口来包围它。)巴中两国间的贸易额已达87亿美元,而巴美两国仅为54亿美元。现如今,巴方还希望北京方面为该国修建核电站和大坝。
The US is concerned that the 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 agency knew bin Laden was in Pakistan. Or it didn’t. Both look bad. His discovery has reignited suspicion that the ISI is playing a “double game” – using US cash to fight some Islamist militants while nurturing others.
Islamabad is certainly appreciative. In Beijing, Mr Gilani asked China to take over the operation of Gwadar port, suggesting it could be upgraded to a naval base for Chinese use. (That has only served to deepen India’s fears that China intends to encircle it with ports strung from Bangladesh to Sri Lanka.) Pakistan already has trade with China of $8.7bn, against only $5.4bn with the US. Now it wants Beijing to build nuclear power stations and dams.
巴基斯坦视中国为真正朋友

巴基斯坦视中国为真正朋友许多年后,陆树林仍然记得,1971年的卡拉奇港口“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那是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军机轰炸这座巴基斯坦最大城市。
年轻的陆树林爬上屋顶,一架飞机恰好飞过头顶,炸毁了油管。
作为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陆树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个国家因其地理位置,难免经常受到战火威胁。
巴基斯坦从当初抵御苏联南下的堡垒,变为后来的美军反恐基地,始终难以摆脱纠结的宿命。
陆树林说,前总统穆沙拉夫曾告诉他,有些事情作为总统也很难决定。
但有一个问题是肯定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
那条修建自数十年前的喀喇昆仑公路,将以“经济走廊”的形式向南延伸,成为一条真正的经济大动脉。
不能忘记的桥梁1963年,中巴两国解决了边界问题,关系迅速发展。
陆树林记得,由于中国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坚持正义,后来刘少奇访问巴基斯坦,他的车被巴基斯坦人“抬起来在大街上走”。
到1971年印巴停战后,因同样支持巴基斯坦维护主权和国家完整的斗争,中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总领馆迎来了大群巴基斯坦人的感谢,“痛哭流涕”,“小翻译”陆树林也被人们举起来向上抛。
1976年周恩来逝世的消息公布后,巴驻华大使阿尔维未经预约,在早上8点赶到中国外交部,见到中国外交官后,边说边哭。
此后,首都伊斯兰堡通向使馆区的主道被更名为“周恩来大道”。
巴基斯坦觉得,中国对他们的支持真心实意,“平等、真诚”。
这种真诚还表现在中国大量援助巴基斯坦的建设。
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曾在援巴塔克西拉重机厂中工作过。
好学的江泽民还学会了该国的乌尔都语,并在担任总书记期间与巴国领导人会晤时讲了几句,这让巴基斯坦报纸分外激动。
消息被当年的重机厂厂长闻知。
他问旁人,江泽民是不是当年与我一起工作的那个人?确认后,厂长寄来他们的照片,希望陆树林帮忙要到江泽民的签名。
1999年自国内出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陆树林前往拜访巴基斯坦交通部长,发现他正是当年的这位厂长。
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好几幅与江泽民的合影。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文/王丽 泽米尔·阿万 (Zamir Awan)2019年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同中国深化伙伴合作、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它极具前瞻性,将造福我们子孙后代,也将塑造21世纪。
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保持了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友谊,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
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中方愿同巴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崭新机遇,为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此,客观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探索两国文化传播与合作路径,对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全方位文化交流和深入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现状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对文化传播与合作重视不足。
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互利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目前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
这也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并自从建交以来就保持着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如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庆祝活动,中国云南杂技团在伊斯兰堡图书馆大礼堂举行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
相比中国与一些国家例如非洲国家,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体现了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基础。
民心和民意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民间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逐步进展。
巴铁是中国全天候朋友的五个理由

巴铁是中国全天候朋友的五个理由为了印证中巴“有多铁”,新华国际日前联合腾讯新闻、巴基斯坦在线杂志《友邻》,分别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就中巴关系开展了一次网络调查。
结果发现,中巴两国网民对双边关系的看法惊人相似,中巴无愧是实打实的“铁杆朋友”和“全天候伙伴”。
为增加调查难度,小编特意在问卷中设了个“小陷阱”,没想到有近八成的中国网友“中招”。
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呢?别着急,看看这次中巴媒体跨国联合调查的结果先。
【理由一:民意基础】本次调查于4月12日启动后,不到一天就有6万多中国网友参与。
截至16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89%和90%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网友一提到中巴关系,就会想到“铁哥们,一个字铁,两个字钅失”。
中巴为什么“铁”,是因为我们相互都把对方当“铁哥们”。
用北京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的话来说,那就是中巴关系发展有着厚实的民众基础。
而用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的话来讲就是,巴基斯坦人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来自哪里、哪个阶层”。
穆沙希德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今年2月,他去拉合尔参加文艺节。
一次活动中,他说“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在场一名英国作家不服啦,要求当场做调查。
结果,随机选出的每一位巴基斯坦人都说,“中国是我们的第一号朋友”!【理由二:历史积累】为什么中巴能这么铁呢?中巴网友说啦,因为我们是“几十年患难朋友”。
在“中巴关系最大原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分别有73%和63%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网友选择了“历史原因”。
这也不难理解。
过去60多年里,中巴总能做到一方有了困难,另一方全力相助。
举两个例子吧。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遭遇7.8级大地震。
中国政府立即决定,向巴重灾区派去中国救援队并无偿提供紧急救灾物资。
中国前驻巴大使张春祥说,这次救援中,巴基斯坦人用五个“第一”称赞中国:领导人第一个致慰问电,第一个宣布提供现汇和物资援助,第一个派出国际救援队,第一个抵达重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中国的国际援助物资第一批运到灾区!3年后,2008年5月20日,中国汶川遭遇大地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在巴基斯坦工作了近3年,切身感受到,巴基斯坦人虽然普遍对中国极富好感,但除了那些曾有机会访问中国的人之外,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中国。
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客观、友好,但明显少于对美国和欧洲的报道。
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但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许多巴基斯坦人并没有多少印象。
相当多的人过高地估计了中国的实力,甚至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肯定能超过美国,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中国仍然比较落后。
有一次,记者请一个电脑工程师到记者站来修理宽带网络。
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中国挂历,图案是上海浦东的电视塔和高楼大厦。
这个工程师盯着挂历看了好半天,后来终于忍不住问道:“这是中国的照片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时,他十分惊讶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原来中国也有纽约!” 其实,就算是一些到过中国的人,也不是都对中国很了解。
记得有一次,记者曾遇到过一个十分倔强的老大爷,非要说大多数中国人是穆斯林,而且还是他的“亲眼所见”。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当过卡车司机的他曾经去过一次中国的喀什,便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当成了中国的全貌。
记者告诉他,坐飞机从伊斯兰堡到喀什只需1个小时,但从喀什到北京还得再飞5个多小时,老大爷惊得目瞪口呆。
以前曾听人说,许多西方人看了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后,误以为中国人全都会功夫,当时记者还不相信西方人真会这么天真,但在巴基斯坦确实有一些人把银幕上的中国当成了现实。
有人看了中国的古装电影,便以为中国人现在还是宽袍大袖,驾着马车在街上奔跑。
一个加油站工人对记者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记者哭笑不得地问道:“你刚看完电影《卧虎藏龙》吧?”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呀!是呀!” 许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充满兴趣,并希望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尽量揭去一些蒙在中国身上的“神秘面纱”。
在巴基斯坦,记者经常遭遇各种各样好笑的问题:“是不是各个阶层的中国人都使用筷子?”“中国年轻人自由恋爱的多不多?”“中国人吃不吃猫肉?”“听说中国文字有3000多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下来的?”“巴基斯坦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中国是从哪个国家的统治下获得独立的?” 任职于伊斯兰堡某中国公司的哈布希曾在中国生活、学习了10多年,说着一口流利的北京话。
他说:“与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外国人不可能从经史中去了解中国,而现阶段的中国又变化得实在太快,常常让外国人摸不准中国的节拍。
看起来,中国应该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自己,”哈布希对记者说,“比如,印度的电影和歌舞享誉世界,让许多对印度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在提到印度时,自然想起那独特的旋律。
” 哈布希对中国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的做法赞不绝口。
“…孔子学院‟这个名字富有迷人的中国魅力,现在伊斯兰堡已经有了一所孔子学院,希望像这样的…中国魅力‟在巴基斯坦越来越多!”他还建议说,在巴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往只在名片上印英文,可能觉得即使印上了中文巴基斯坦朋友也看不懂,“其实中国文字就像艺术品一样美妙,名片印上中文可以让对方自然而然地心生崇敬之情,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是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
”近年来,记者感受到中国的形象在巴基斯坦人的脑海中还是变得越来越清晰。
有一天记者在伊斯兰堡的一个公园散步,迎面跑过来一个小学生,向记者展示他的中国产的新书包,上面印着“北京2008”字样。
记者问他是否知道2008年北京将迎来什么大事儿,他不假思索回答说:“当然知道,北京要开奥运会了!”本人向来孤陋寡闻,却发现最近周围充斥着关于巴基斯坦的消息……于是好奇,上网去搜了一下和巴基斯坦有关的东西……巨寒……看来我孤陋寡闻到一定境界了……在网上看到的所有的关于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的态度,都是一种几乎疯狂的尊敬,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没想到中国周边竟然还有一个这样善待中国的国家。
但是下面这篇文章看了以后确实觉得…呃…有点惭愧吧,因为要不是这样搜了一下,根本不知道原来中国在巴基斯坦是这样一个印象,对待巴基斯坦人的态度估计也不会太热情…………呃……反正大家都看看吧……近期看了很多关于巴基斯坦与我国之间友谊的帖子,本人仅将在德国培训期间与巴基斯坦兄弟的一些交往描述一下,我想这些真实的东西可能更加有利于我们如何看待巴基斯坦兄弟。
三年前,因工作原因,被派往德国的一个小镇Velbert进行为期20天的培训。
公司很小,但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工作的40多个员工里竟然有10来个外来移民,其中包括2名巴基斯坦兄弟。
在车间培训的时候,很快就跟两个巴基斯坦兄弟打成一片。
其中一个年龄是27岁,比我大一岁,他告诉我在12岁的时候就跟随他哥哥偷渡到德国,12年后拿到德国国籍,23岁时跟一名同样根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姑娘结婚,目前有两个儿子。
小伙长得很健壮,很健谈。
一下是我们的一些聊天内容:1他告诉我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人是他们的兄弟,这些据他说都写在课本上。
还说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是中国,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就是中国,他们很自豪,中国是他们最亲密的盟友。
2他说很讨厌印度,说印度不敢欺负巴基斯坦,如果真打起来,中国绝对会教训他,我顺便教了他几句中文,说在中国我们称印度人为阿三,他不理解,我告诉他就是一种很鄙视很看不起的名字。
3期间说如果我去巴基斯坦的话肯定会受到贵宾般的待遇,问我巴基斯坦人在中国是什么印象,我不是很清楚国内到底是什么印象,只好说,在中国,巴基斯坦就是朋友的代名字,如果他们和印度人一起到中国的话,他会强烈的感受到这种差别。
4告诉我一个秘密,说他准备辞职去英国,这样的话他的小孩可以受到更好的英语教育,因为巴基斯坦官方语言是英文,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过打算在英国开个比萨店,因为他的很多朋友就是开店的。
末了叮嘱我不要告诉别人,这是对朋友才讲的话。
5期间很神秘的拉我去看东西,我开始很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看一个意大利的姑娘,他说Hotchicken,哈哈,都是好色之徒阿。
然后我们一起评论那个姑娘的胸部,臀部,那种感觉真是兄弟的感觉啊。
6周末请我去酒吧喝酒,他喊了好几个巴基斯坦人,真的玩的非常开心,他们确实是内心里把你当作是兄弟。
7问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我告诉他基本工资大约在1000欧元左右,他很羡慕,告诉我巴基斯坦目前很贫穷,如果他能赚到700欧元的话,他马上买机票和他的老婆孩子回国。
另外一件让我非常感动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一间皮萨店里,周末,大多德国商店休息,好不容易发现一家店去买东西吃,居然也是巴基斯坦人开的,店主是一个很高大健壮的巴基斯坦人,很沉默的样子,在我选好东西的时候,他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结果他从刚刚出炉的面包里给我装了一袋,大约是六个,然后跟我说,This is free,only for friendship(这些是免费的,是为我们的友谊)。
通过这件事情,你可以想象,尽管他们已经离开自己的祖国很多年,现在已经获得了德国国籍,但是他们在异国他乡,遇到中国人时,还是从内心里散发出了最为朴实,最为真挚的情谊,这件事情每每想来,都时刻在温暖着我的心。
因为可能我去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他们也未必会这样做。
所以,我只是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说明巴基斯坦人确实够朋友,让我们每一个有识的热血青年,从我们自身做起,将这段两国这件的情谊发扬光大。
以下是另一篇文章,以前看过,但如果和上文放在一起看。
真让我脸红!(据说撰写下文的作者已被巴方封杀)巴基斯坦舆论评论员:我们穷!我们不配做中国的盟友!丝桑贾内法尔巴基斯坦舆论评论员:我们是中国人的盟友与朋友,我们自认为是中国人最亲密的伙伴的。
但是,我在中国看到的诸多现象,我认为我们可能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
我在中国几家城市,进行了秘密的跟随采访。
我的几个同胞,来到上海,北京。
这样的城市,他们的繁华与现代使我们惊讶!也更加使我们自豪。
因为这就是巴基斯坦的盟国!永远强盛的中国。
但是,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使我们感到伤心,而且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利益的凸显的特征。
整个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决然的变化。
在上海一家大型日用品销售商场内,我们随行几人在选购东西,一位中国女销售人员,在同时分批接待我们与前面一批西方游客,大概看似是美国来的。
她在接待西方客人时候,表现出的态度,是那么热情与真挚。
介绍的是那么详细与细致。
直到对方漫步离开,她的脸上还充满着笑容。
接下来在面对我们的时候,看到我们这些西亚地区的民族特征的人士,她的表情马上开始变化,态度生硬的令人难以忍受。
当我要求她拿出一支镶嵌有蓝色宝石的戒指来观看的时候,她却先以流利英文回答:1200美元。
而这枚戒指就是刚才西方游客看到的那枚。
我们只好离去,但是,背后女士依旧在低声说:穷!老巴,还看!我们到达了中国首都北京,在我们乘坐的一辆通往区县的旅行汽车上,我们故意把行李安排上,做了调整。
在与我们通行是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
他们大约7人。
我们是4人。
导游对于两个合并的团表现,十分不同。
作为巴基斯坦人,我们讲授中国语言,很多人至少可以听懂一些中文,而英文我们虽然也是作为官方语言,但是,不是最能流行的语言。
但是,中国对外都是使用并且据称是中国官方要求使用英文与外界对话。
这位女士对于我们的行李感到十分不满,她希望我们不要把"肮脏"的行李,摆放在靠近美国客人的行李架边上。
而我们也被刻意安排在,远离美国人的后排座椅上。
我的一位同胞问她我们为何不能做前面空的座位?她回答说:那是留给可能前来的几名英国游客的。
我质问到是预定吗?她说:不是预定,但是,你们坐在后面不是很好吗?在中国西藏新疆通往西亚的长途道路上,我们的巴基斯坦农民遭受了与中国农民一样的待遇,甚至更加糟糕。
中国司机竟然称他们是:巴鬼!穷巴!小巴。
这与我们国内尊重中国人与中国的情况是相反地。
在贾拉贾那德军事基地,是巴基斯坦军方严格禁止进入的机密级军事基地。
西方记者很多被阻止。
但是,唯一可以豁免的只有中国。
在斯堪拉奇县,我们那里有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中国国文教师,张!她近乎成为了那里的女神。
任何胆敢冒犯与不恭静他的人,都将被严厉惩罚。
一次,一名英国籍记者在这里采访,他以带有侮辱性语言,指责中国张,是传播C.P瘟疫。
引起了整个村民的极大不满,如果不是police出面,并且英国人道歉,恐怕他会被我们的村民打死在那里!一名首都附近的pol.ice,曾经在2004年扣押了一名中国籍游客,怀疑他非法携带武器。
事后,遭到我国police部门的惩罚。
而事实上那名中国游客携带仅仅是1把模拟枪。
因此,这名游客获得了3000美元赔偿。
中国人还可以在我国几个旅游景区,进行免费参观。
中国在我们看来,是亲近的,几乎神圣的。
我们在危难之中,帮助我们的总是伟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