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质点动力学2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第二章-质点动力学基础

位移的大小为
2 2 2 r x y z
z
路程是质点经过实际路径的长
度。路程是标量。
注意区分 Δ r 、r
Δr
Δr r ( A)
o x
A ΔS
B
r ( B) y
rA
o
rB
Δ
r
3. 速率和速度 速度是描述质点位置随时间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青年牛顿1666年6月22日至1667年3月25日两度回到乡间的老家1665年获学士学位1661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顿简介1667年牛顿返回剑桥大学当研究生次年获得硕士学位1669年发明了二项式定理1669年由于巴洛的推荐接受了卢卡斯数学讲座的职务全面丰收的时期16421672年进行了光谱色分析试验1672年由于制造反射望远镜的成就被接纳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680年前后提出万有引力理论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简介牛顿第一定律
g
v v g
v
v g 远日点 g v
g v g g g g g v
v
近日点
v
v
思考题 质点作曲线运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r r s r
r r
s r
s r
Δr
矢量的矢积(或称叉积 、叉乘)
C A B
大小:C AB sin
方向:右手螺旋
C
B
矢积性质:A B B A A C ( A B) C A C B 可以得到:i j k , j k i , k i j . k i i 0, j j 0, k k 0

《大学物理教学课件》第1章 质点运动学

《大学物理教学课件》第1章 质点运动学

足右手定则:沿质点转动方向右
旋大拇指指向。
平均角加速度:β Δω Δt
角加速度:β
lim
t 0
Δω Δt
dω dt
d 2
dt 2
单位:rad/s2,
y
B
s
A
RO
x
29
匀变速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0 t
0
0t
1 2
t 2
2 02 2 ( 0 )
圆周运动线量和角量的关系: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计 算公式有对应关系:
4
§1.2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1 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1.位置矢量(位矢)
从原点O向质点P所在位置画一矢
量来表示质点位置。
r称为位置矢量,简称位矢。
位矢 用坐标值表示为: r xi yj zk
z
xo
x
i , j , k表示沿x,y,z轴的单位矢量。
位矢的大小:r | r| x2 y2 z2
质点运动时在空间所经历的实际路径叫做运动轨道, 相应的曲线方程称为轨道方程。
在运动方程中,消去t即得轨道方程:f(x,y,z)=0。
6
1.2.2 位移 路程
z A
1.位移
t时刻,A点位矢为
r1
t+Δt时刻在B点位矢为 r2
r B
r1
r2
o
y
x
在t 时间内,位矢的变化量(即A到B的有向线
段)称为位移。
y
B
s
A
RO
x
角位置 :质点所在的矢径与x 轴的夹角。
运动方程: (t)
角位移: 质点从A到B矢径转过的角度 。
规定: 逆时针转向为正 顺时针转向为负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6
物理学
已知:x(t ) 1.0t 2.0,y(t ) 0.25t 2 2.0, 解 (1) 由题意可得
dx dy vx 1.0, vy 0.5t dt dt t 3s 时速度为 v 1.0i 1.5 j
速度 v 与
x 轴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4
物理学
讨论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 y 时位于矢径 r ( x, y ) 的 y 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dr ( A) dt dr ( C) dt
注意
dr (B) dt
r (t )
x
o
x
dx 2 dy 2 ( D) ( ) ( ) dt dt
dr dr dt dt
1.5 0 arctan 56.3 1.0
17
物理学
x(t ) 1.0t 2.0, (2)运动方程 2 y(t ) 0.25t 2.0,
消去参数 t 可得轨迹方程为
y 0.25x x 3.0
2
轨迹图 t 4s
y/m
6 2
t 4s
t 2s 4
-6 -4 -2 0
dx B v A v x i i vi dt l dy vB v y j j o dt 2 2 2 x y l dx dy 两边求导得 2 x 2y 0 dt dt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y
A
v
x
20
物理学
dy x dx y 即 dt y dt B x dx vB j y dt dx o v dt vB vtan j

理论力学知识总结

理论力学知识总结

学生整理,时间有限,水平有限,仅供参考,如有纰漏,请以老师、课本为主。

第一章质点力学(1)笛卡尔坐标系 位置:k z j y i x ++=r速度:k z j y i x dtr d ...v ++== 加速度:k z j y i x dtv d ......a ++== (2)极坐标系坐标:j i e r θθsin cos += j i e θθθcos sin +-= r e r =r 速度:r r .v = .v θθr =加速度:2...θr r a r -= .....2θθθr r a += (3)自然坐标系(0>θd ) 坐标:ds r d e t =θd e d e t n = θρd ds = 速度:t e v v = 加速度:n t e v e v ρ2.a +=(4)相对运动(5)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a m v m P dtP d dt v d m F ==== 牛顿第三定律:2112F F -= (6)功、能量vF dt rd F dt dW P rFd dA ⋅=⋅=== (7)(7)有心力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定理知识点总结: 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基本问题:. (1) .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力; (2) 己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运动。

动量定理 动量:符号动量定理微分形式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作用在质点系上的外力主失恒等于零,质点系的动量保持不变。

即:质心运动定理:质点对点O 的动量矩是矢量mv r J i ⨯= 质点系对点0的动量矩是矢量i ni nii i i v m r J J ∑∑=⨯==1若z 轴通过点0,则质点系对于z 轴的动量矩为∑==ni z z z J M J ][若C 为质点系的质心,对任一点O 有 c c c J mv r J +⨯=02. 动量矩定理∑∑=⨯=⨯=nie i i n i i i i M F r v m r dt d dt dJ )()( 动量矩守恒:合外力矢量和为零,则动量矩为常矢量。

质点力学(1-3)

质点力学(1-3)

三、径向速度和横向速度 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1.平面极坐标系 1.平面极坐标系
平面极坐标系中有两个变量( 平面极坐标系中有两个变量(r、θ)
只要 r 和θ 确定了,质点的位 确定了,质点的位 置就完全确定了。 置就完全确定了。 与两个变量对应的单位矢量
er和eθ 分别沿着径向和与 分别沿着径向和 径向
θ
x
任意时刻 t 时: x = v0t cosθ
是两种运动的叠加
1 2 v = v sinθ − gt y 0 y = v0t sinθ − gt 2
1 2 ∴r = xi + yj = v0t cosθi + (v0t sinθ − gt ) j 2 v = vxi + vy j = v0 cosθi + (v0 sinθ − gt ) j
l
h
h
s s 解: 设此时绳的长度为l 那么有 那么有: 设此时绳的长度为 .那么有:
ds 由于: 由于: v = , dt
l h
s 能否为: 能否为:
×
则只能是: 则只能是:
轴作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 坐标与时间的 例2. 一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 关系为 x=10+8t-4t2,求: (1)质点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 质点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 第一秒内 的平均速度 质点在t=0、 、 秒时的速度。 (2)质点在 、1、2秒时的速度。 解:
代入 t = 0 , 1s , 2s 得:
例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初始加速度为a0, 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初始加速度为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 以后加速度均匀增加,每经过 秒增加 秒增加a 求经过t秒 以后加速度均匀增加,每经过τ秒增加 0,求经过 秒 加速度均匀增加 后质点的速度和运动的距离。 质点的速度和运动的距离。 速度和运动的距离 解:据题意知,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 据题意知,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

1.2大学物理(上)——质点动力学

1.2大学物理(上)——质点动力学


t2
t1
n n t 2 n n 1 n Fi外 dt f ij dt mi vi 2 mi vi1 t1 i 1 i 1 i 1 i 1 j 1
因为内力总成对出现即:
i 1 j 1
x n
2mv cos fn fx 20 N t
[例2.6]: 如图(见书),一辆装矿砂的车厢以v=4ms-1的 速率从漏斗下通过,每秒落入车厢的砂为k=200kg/s, 如欲使车厢的速率下变,须施与车厢多大的牵引力(忽 略车厢与地面的摩擦)。
[分析]:系统的质量m在变化。设t时该已落入车厢 的砂为m,经dt后又有dm=kdt的砂落入车厢。以m 和dm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定理为:
ra
可见万有引力是保守力。
③ 、弹力的功
F kx
1 1 2 2 AS kxdx ( kxb kxa ) xa 2 2 1 1 2 2 kxa kxb 2 2
xb
初态量
末态量
弹簧振子

可见,弹性力是保守力。
[例2.8]:在离水平面高为H岸上,有人用大小不变的 力F拉绳使船靠岸,求船从离岸x1处移到x2处的过 程中,力F对船所作的功。
经典力学中不区分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
三、第三定律(Newton third law)
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
的,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
F1 F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它们总是成对出现,它们之间一一对应。
2、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绝不是平衡力。 3、它们一定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2、功率 指力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
W 平均功率: P t

1第一章-质点力学基础

1第一章-质点力学基础
矢量(vector):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只有一个方向 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
第6页,共54页。
质点: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但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描写的运动中所起 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把它看作是
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称为 质点.
第7页,共54页。
二、参考系与坐标系
根据叉积运算定义,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第12页,共54页。
四、质点的运动
运动描述
位置矢量
空间一质点 P 的位置可以用三个坐标 x,y,z 来确定,也可以用从原点O到P点的 有向线段 表示, 称 为位置矢量.
在直角坐标系中, 可以表示为
其中x,y,z,分别表示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 分别表示沿三个坐标轴正向的单位矢量.
第13页,共54页。
质点运动过程中,其位置随时间的改变可以 表示为

第14页,共54页。
位移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
位置的改变称为它 在这段时间内的位
y
移,记作 ,大小标
志着在这段时间内质 点位置移动的多少,
方向表示质点的位 O 置移动方向.图中s 表示路程.
z
第15页,共54页。
P1 s P2
x
速度
坐标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需要另一个物体作为参考,这
个被选定的参考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写物体运 动的位置以及位置随时 y 间的变化,在三维空间 中,需要标出三个独立 的量来唯一地确定一点 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三 O 条坐标轴(x轴、y轴、z
轴)相互垂直的直角坐标 z
系.
第8页,共54页。
P(x,y,z) x
被称为引力质量
经典力学中不区分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

《质点动力学》选择题解答与分析

《质点动力学》选择题解答与分析

2 质点力学的运动定律守恒定律2.1直线运动中的牛顿运动定律1. 水平地面上放一物体A,它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现加一恒力F如图所示.欲使物体A有最大加速度,则恒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 应满足(A) sinθ =μ.(B) cosθ =μ.(C) tgθ =μ.(D) ctgθ =μ.答案:(C)参考解答:按牛顿定律水平方向列方程:,)sin(cos amFgmFAA=--μθθ显然加速度a可以看作θ的函数,用高等数学求极值的方法,令,0dd=θa,有.μθ=tg分支程序:凡选择回答错误的,均给出下面的进一步讨论:1.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木板上,当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由00变化到090的过程中,画出木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f随θ变化的曲线(设θ角变化过程中,摩擦系数μ不变).在图上标出木块开始滑动时,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0,并指出θ0与摩擦系数μ的关系.(A) 图(B)正确,sinθ0 =μ.(B) 图(A)正确,tgθ 0=μ.FθA答案: (B)参考解答:(1) 当θ较小时,木块静止在木板上,静摩擦力;sin θmg f =(正确画出θ为0到θ 0之间的f -θ 曲线)(2) 当θ=θ 0时 (tg θ 0=μ),木块开始滑动; (3) 0θθ>时,滑动摩擦力,cos θμmg f =(正确画出θ为θ 0到90°之间的f -θ曲线) .2.2曲线运动中的牛顿运动定律1. 如图所示,假设物体沿着竖直面上圆弧形轨道下滑,轨道是光滑的,在从A 至C 的下滑过程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B) 它的速率均匀增加. (C) 它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它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E) 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答案: (E)参考解答:根据牛顿定律法向与切向分量公式:.dtd ,2υυm F R m F t n == .cos ,sin θθmg F mg N F t n =-= 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从A 至C 的下滑过程中速度增大,法向加AROθC速度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取岸为靜系,水流为动系,船为质点,
并建由 绝立对:如速图v度极v坐—v标0—系船v对 岸(径向分量已知)
c2
c1
θ
相对速度v — —船对水(未知) 牵连速度v0 — —水对岸(已知)
vr vor vr c2
v vo v c1 sin
A
dr dt
c2
r
d
dt
c1 sin
dr
2u
x
cd 4u
cu d
t2
d 2u
2
2c
t
d 2u
x 2c y c y2 cd 当y d 时,x cd
u du 2u
2u
§ 1.4 质点运动定律
问题: 1、经典力学的动力学基础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特例,因此应该去掉”,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什么样的参照系是惯性系?常见的惯性系有哪些? 4、选择不同的惯性系描述力学规律是否有差异?
x
t 2c
t 2cu
dx ydt
tdt
0
0d x
cu
t2
0
d
d
x c y2 ud
到达河中间时:
y d , x cd , t d 2 4u 2u
(2)当 d 2 y d 时
v x
dx dt
2c d
d
y
v y
dy dt
u
y ut
x
dx
t
2c d utdt
cd
dd
4u
例5: 某人以4km/h向东前进, 感觉风从正北吹来,以8km/h向东 前进, 感觉风从东北吹来, 求风速和风向.
解: 1) 先确定是相对运动问题:一个被考察的质点和两个有
相对运动的参考系 2) 确定动系和静系
v01 4i
v vj
靜系:地面 动系:人 质点:风
绝对速度v ——风对地 相对速度v ——风对人 牵连速度v0 ——人对地
一、牛顿运动定律 ——经典动力学基础
1) 牛顿第一定律
一自由粒子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自由粒子是指不受任何相互作用的粒子)
2) 牛顿第二定律 F i ma
i
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 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 F21 F12
C ln r0 ln tank 0
ln r ln tank ln r0 ln tank 0
ln
r r0
ln
tank tank 0
r r0 tan k 0 tan k
二、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加速度
S’对S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 v v0 v '
得: a a0 a'
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沿同一直线,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于两个不同物体上。
Note: 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所不可缺少的提
因为第一定律为整个力学体系选定了一类特殊的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
注:地球自转在赤道附近产生的加速度约为3×10-2m/s2 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加速度约为6×10-3m/s2
ky
kd
y
0 d
2
y
y
d
2 d
河中心处水流速度为 c k d k 2c
2
d
v v0 v
(1)当 0 y d 时
2
v x
dx dt
2c d
y
v y
dy dt
u
dy u dt
y
t
dy udt
0
0
y ut
2cy d
0 y d 2
v0 2cd y d d 2 y d
1、伽利略变换——力学相对性原理和经典时空观的集中体现
若惯性系S’相对另一惯性系 S 沿 x 轴方向以速度 v0 运动,
a 为P对静系S的加速度,称为P点的绝对加速度 a’为P对动系S’的加速度,称为P点的相对加速度 a0 为动系S’对靜系S的加速度, 称为牵连加速度
例题:(1.16) 宽度为d的河流,其流速与到河岸的距离成正
比。在河岸处,水流速度为零,在河流中心处,其值为c。一小
船以相对速度u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行驶,求船的轨迹以及船在
1.3 平动参照系 相对运动
一、相对运动
运动具有相对性



球作曲线运动


如何变换?
物体运动的轨迹依赖于观察者所处的参考系
二、平动参照系
1、动系和靜系 2、平动参照系
z z’
x x’
y y’
z z’
x x’
y y’
三、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不同参照系下研究p点的运动的关系:
j j’
r
r0
v02 8i
v
2
vj
2
vi
2
2
由:
v v0 v
v
4i
vj
v 8i
解得
2
vj
2
vi
2
2
v 4i 4 j
vx 4 8
2 v 2
v y v
2 v 2

v0
4i
v’’ v’ v
8i 东
例6: 小船M被水流冲走后,用一绳将它拉回岸边A点。假定水流 速度C1沿河宽不变,而拉绳子的速度为C2. 求船的轨迹.
对岸靠拢的地点。
y
解: 以出发点为原点,沿河岸为x轴,垂 直岸的方向为y轴建立图示坐标系。取岸 d
v水
为靜系,水流为动系,船为质点。
绝 对 速 度由v:——v船对v0岸(v未 知
O
题1.16.1图
水流速度
x
相 对 速 度v 牵 连 速 度v0
—— 船 对 水(已 知) —— 水 对 岸 ( 可

)v0
rd
x
c2
c1 sin
dr k 1 d r sin
k
C2 C1
积分得:ln r k ln tan C
d s in
2 s in
d
/ 2cos
/ 2
d tan tan
( / 2)
积分得:ln r ln tan k C
设初始条件为: t 0时r r0, 0
ln r0 ln tank 0 C
一般工程问题,地球可以看作惯性参考系; 如果物体运动的尺度很大,问题精确度要求很高,应当考虑 地球自转的影响,可取地心为惯性参考系; 在分析行星的运动时,地心本身作公转,必须取日心参考系. 太阳本身在银河系的加速度大约是3×10-10米/秒2,一般来 说可以不用考虑了,可以认为足够精确的了.
二、力学相对性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r'
r r0 r
r’ r
其中:
r
dr
v
为P对静系S的速度,
dt
O ro
i'
称为p点的绝对速度。
A
i
r'
r0
dr '
dt v0
v'
为P对动系S’的速度,称为P点的相对速度;
由于动系的牵连而使质点具有相对对S的速度,

为牵连速度;等于 动系对静系的速度。
v v0 v '
说明: P点同时参与两个运动—— P点对S’的运动,P点被S’带动着一 起以v0 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