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保护嗓子4妙招
教师如何保护嗓子

教师保护嗓子的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需要用到嗓音,且往往会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够科学,只用不养或只用不练,或者其他一些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
以下有10项保护嗓子的要点供老师们参考:
1.讲话的速度要放慢,让呼吸顺畅才可降低音量及音调,每七到十个字稍微停顿,换一口气,闭上嘴巴,用鼻子吸气。
2.保持轻松自然的姿势说话,放松嘴巴、舌头、下巴、喉部、肩膀和胸口的肌肉,采用腹式呼吸发音,不要弯腰驼背,注意鼻腔共鸣,而不是从喉咙发声。
3.不要说悄悄话和不要大声喊叫一样重要,刻意压低音量反而更伤声带,因为声带的用力方式不对,注意可以小声说话但不要讲悄悄话。
4.常喝温开水,保持喉部的湿润,避免激性的饮食如酒、咖啡、浓茶及辣椒等,避免抽烟或二手烟,有胃酸过多现象的人应避免吃宵夜。
5.感冒时尽量少说话,因为声带可能已经水肿发炎,千万不可雪上加霜。
6.生活规律,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尽量放松心情,舒解情绪和减缓工作压力,多运动,增加肺活量来增加音量,以减少用力嘶喊的需要。
7.多利用肢体语言手势和脸部表情等来帮助沟通,和讲话的对象距离不要太远,多用麦克风。
8.上课以外的时间少说话,有机会休息就多休息。
9.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10.不要用力清喉咙或咳嗽,尤其是清喉咙的习惯,一定要改掉。
教师保护嗓子的方法

教师保护嗓子的方法
1. 合理安排讲课时间和难易程度,避免长时间、连续讲课。
2. 调整讲话语速,不要过快过慢。
3. 经常做练习,加强喉部肌肉的锻炼,以提高喉部的抗损伤能力。
4. 食用保护嗓子的食物,如蜂蜜、柠檬、麦芽、梨等。
5. 在使用话筒时,保持合适距离和音量,并注意话筒的清洁卫生。
6. 避免在吵闹的环境或烟雾多的地方讲话。
7.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8. 饮用蜂蜜柠檬茶、枸杞茶、菊花茶等有保护嗓子作用的茶水。
9.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10. 如果出现喉咙不适等情况,及时休息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喝温水漱口、适当按摩喉部等。
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幼儿教师应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幼儿教师应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少幼教同行常常叹息自己的嗓子不如从前清脆、响亮了。
从事幼教工作,比从事其他职业的用嗓频率都要高,更容易出现用嗓不当或用嗓过度,造成声音嘶哑、声带小结等嗓音疾病。
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嗓子。
提出了如下建议:1、大量喝水,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
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湿润声带。
2、不要吸烟,即使是被动吸烟也应该避免,因为吸烟能够明显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3、不要过度用嗓。
不要尖叫不要在嘈杂的区域高声讲话。
如果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嘶哑,那就停止讲话。
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
4、不要过多地清嗓子。
因为当您作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
如果您觉得喉咙难受,那么就小口地饮水或是吞咽。
但如果您必须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医生检查一下,也许是反流性疾病、过敏症等疾病在作怪。
5、当您因为感冒或者感染而嗓音嘶哑的时候,尽量不要讲话。
声音嘶哑治疗方法:1、拌吃银耳。
将白木耳洗净泡胀,撕成条块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凉开水漂洗之后加醋拌吃,每日两次,食量不限,2 日后即可好转。
2、拌吃芹菜。
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
3、饮浓凉茶水。
将茶叶25克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经常饮入。
4、风油精吸人。
将风油精倒在洁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5、冷敷脖颈。
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20分钟左右,每日3-4。
教师保护嗓子的方法

教师保护嗓子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嗓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嗓子说话,解释,引导学生,如果嗓子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保护嗓子,让它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那么,教师保护嗓子的方法有哪些呢?一、正确的发音方法教师需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避免在讲课过程中因为不正确的发音导致嗓子受损。
如果发现自己发音不准确,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 语音基础知识:掌握语音基础知识,包括音素、音节和重音等,才能正确发音。
2. 练习单词:针对每个单词练习发音,理解单词的发音规则。
3. 练习句子:练习发音,让句子音调自然流畅。
4. 跟读练习:借助较好的教学资源,跟教材中发音标准发音,加强发音语感。
二、控制音量教师在讲课时需要掌握合适的音量,过大的音量会让嗓子过度疲劳,过小的音量又会导致学生听不清。
如果在讲课中感到嗓子难受,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调整音量:掌握音量,不过大过小。
2. 全息呼吸:全息呼吸有助于平稳呼吸,控制音量。
3. 预热嗓子:上课前用简单的口型练习、发音练习预热嗓子,增加嗓子的适应性。
三、定期喝水教师需定期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如果嗓子过于干燥,会让嗓子感到不适,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声带炎症。
教师可以在课上设置喝水时间,每过一段时间喝一口水。
此外,使用多种水果和蔬菜也能有很好的润喉效果,增加免疫力。
四、科学调息教学中,教师需要控制口鼻呼吸。
鼻子呼吸相对比较健康,可以防止过度疲劳的嗓子,而口呼吸则很容易使嗓子变得干燥,建议教师要尽量保持鼻子呼吸。
五、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时间,避免长时间讲课。
如果讲课时间太长,也需要适当调整时间,给自己的嗓子一个放松的机会。
六、避免使用长度过长的语句一些过于复杂和过长的语句,将会让嗓子过度紧绷,容易伤害嗓子,因此要避免过分的运用长句、保持语言内容清晰、简明易懂,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注意自己的嗓子健康,通过正确的方法保护嗓子,让嗓子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更好的实现教育宣传工作。
保护嗓子幼儿园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嗓子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保护好嗓子尤为重要。
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噪音、污染等因素对嗓子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嗓子的健康,本篇安全教育将围绕嗓子的保护展开,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嗓子疾病的发生。
二、嗓子的基本知识1. 嗓子的作用嗓子,又称声带,是人体发声的重要器官。
它位于喉部,由一对声带组成,能够产生声音。
嗓子在呼吸、发声、吞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嗓子的结构嗓子的结构主要由声带、喉部肌肉、喉腔、咽部等组成。
声带是嗓子的主要发声器官,其振动产生声音。
三、嗓子保护的重要性1. 预防嗓子疾病嗓子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声带小结等。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声,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2. 增强幼儿体质嗓子健康与幼儿的体质密切相关。
保护好嗓子,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
3. 培养良好习惯嗓子保护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正确发音、避免大声喊叫等,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嗓子保护安全教育内容1. 声音控制(1)教育幼儿不要大声喊叫,以免损伤声带。
(2)引导幼儿在唱歌、朗读时,注意声音的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3)教育幼儿在嘈杂环境中,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
2. 呼吸习惯(1)教育幼儿在说话、唱歌时,保持顺畅的呼吸,避免憋气。
(2)引导幼儿在运动、游戏时,注意调整呼吸,避免过度劳累。
3. 咽喉保健(1)教育幼儿在饮食方面,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2)引导幼儿在睡觉前,喝一杯温水,有助于咽喉滋润。
(3)教育幼儿在早晨起床后,进行喉咙保健操,如咳嗽、吞咽等动作。
4. 预防感冒(1)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2)引导幼儿在寒冷天气中,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3)教育幼儿在流感季节,及时接种疫苗。
五、嗓子保护安全教育实施方法1. 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嗓子保护知识。
老师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及保护嗓子的一些医治方式

老师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及保护嗓子的一些医治方式老师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及保护嗓子的一些医治方式喉疼是教师最多见的职业病,如何才能保养好喉咙,医治喉咙疼呢?首先要注意坚持室外活动,以增强肌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咽炎、喉炎的发生。
其次是养成咽喉部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作咽部清水含漱,平时多喝茶,维持咽部清洁。
抽烟、饮酒要适度,不然会刺激咽喉部组强而产生慢性炎症。
若是嗓子发生不适、刺痒、干燥或有烧灼感,可采用热熏气疗法。
方式是将口腔对着有热气的茶杯或茶壶呼吸,很快就可使不适现象消失。
也可将复方安息香酊约三十毫升用滚水约五百毫升冲在一个大缸子中,对着热气呼吸。
有可能还可采用菊花、金银花或胖大海泡水当茶喝。
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声音沙哑,其一路的特点都伴有声带及周围组织的充血、肿痛,下列方式疗效较佳。
1.拌吃银耳。
将白木耳洗净泡胀,撕成条块状,先用开水烫过,再用凉开水漂洗,以后加醋拌吃,每日两次,食量不限,2 往后即可好转。
2.拌吃芹菜。
把芹菜洗净,切后,烫过加醋拌吃,每次一小盘,每日2次。
3.饮浓凉茶水。
将茶叶25克用开水冲一大杯浓茶水,冷却后常常饮用。
4.风油精吸人。
将风油精倒在干净的手帕上数滴,放在鼻孔上吸入,每日4~6次。
5.冷敷脖颈。
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20分钟左右,每日3-4次。
6. 鸡蛋茶(治嗓子疼嗓子哑)取新鲜鸡蛋一只,磕到饭碗里打成鸡蛋液,烧一些滚烫的开水,浇到蛋液里把鸡蛋冲成蛋花儿,加少量白糖和香油,趁热喝下。
若是嗓子、牙龈发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块,沾着盐吃,记得必然如果晚上,那时症状就会减轻,第二天就好了。
第一,平时注意讲课方式,利用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尽可能平和说话。
需要高声说话可利用扩音器来帮忙。
第二,一天总的说话时间不能超过三个小时,持续说话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要让声带充分休息。
要多用鼻呼吸,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
第三,平时可常常利用些润喉含片来刺激唾液分泌。
中班保护嗓子教案

中班保护嗓子教案篇一:保护嗓子1、要养成保护性训练的习惯。
科学声音训练法,不是通过大喊来改变声音,而是通过调整肌肉的组合能力来改变声音的,那些拼命喊叫的方式来训练声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声带的负担过重,而且咽腔的毛细血管容易被拉破,造成出血的现象。
我们主张用长时间,小声发音,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2、适当忌食冷饮。
大家者知道,冷食对肌肉的舒展有束缚的作用,本来发声器官的肌肉松驰状态非常好,一但食入冷食,肌肉受到“冷”的刺激,自然会收缩,从而降低肌肉的弹性,进而,影响声音的产生和美化。
3、保持湿润的口腔环境。
播音员主持人平时要多饮水,这不仅是身体的需要,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更是保养发声器官的重要措施。
要做到:不要在干燥的环境内待的太久,若有口渴的感觉应及时饮水。
4、保持口腔温度。
饮水时要选择40摄氏度以上的水饮用,尤其是节目开始前。
同时演播环境,也要尽力保持室温。
5、注意休息。
播音员主持人声音能否正常表现出来,一个重要原因是身体不能疲劳,保持上场前的活力,以充沛的活力带来声音的多元变化。
如果,身体疲劳,必将影响声音的发挥。
6、几个误区:不能吸烟和饮酒或吃辣椒。
一般讲播音员、主持人是不能吸烟的,吸烟会伤害身体,尤其是肺的伤害是相当大的。
其实吸烟和饮酒是不能真正影响人体发声的,首先不能影响声带的变化,又不能影响咽腔、口腔的变化。
也就是我们常看到一些播音员主持人或歌唱演员吸烟或饮酒,但他们的声音都不受影响。
值得提醒的是,在做节目两个小时前是不能饮酒的,因为,若饮酒,口腔、咽腔等重要发声器官的毛细血管会充血,肿胀,必将影响声音的产生。
7、注意环境。
汽车尾气是嗓子的天敌,如果刚刚主持完节目或刚刚进行过发声练习,口腔、咽腔内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有时我们感觉不到,如果这时我们外出,不小心吸入汽车尾气,或有污染成份的气体嗓子就很容易感染生病,所以建议大家在嗓子疲劳时要尽量呆在空气清洁环境中,否则是很容易产生咽炎的。
8、避免药物依赖。
教师保护嗓子十三条秘诀

教师保护嗓子十三条诀要好的嗓音好像好的音乐给人以舒坦的感觉,沙哑的嗓音就像断了弦的提琴,会叫人浮躁不安。
作为老师这个说话好多的行业,保护嗓子特别重要。
嗓音疾病教师高发嗓音疾病发病率在美国的统计大概 7%;我国上海是 15%;深圳检查教师发病率为 60-70%。
因而可知,教师是嗓音疾病的高发人群。
护嗓 13 个注意事项1、保持优秀的身体素质一些浑身性疾病常常能够致使喉部的病变,造成音质的改变,体操、游泳、慢速跑步对用声人员来说都是较为合适的运动。
他们能使浑身肌肉协调工作,使胸腹部的呼吸肌获得充分锻炼。
不单提升浑身的体质,并且扩大了肺活量。
但不要过度举重和增添腹压。
2、要防止情绪化发音暴食暴饮此后,情绪杂乱之时,过分伤心,过分快乐及过分疲惫和情绪不稳准时,应注意保护嗓子,因为发音是经过大脑控制的,不良的情绪会扰乱大脑,造成发音的不协调进而能够使喉部的肌肉功能杂乱,简单造成疾病。
3、学习发音技巧关于教师来说,不可以凭自己原来的自然嗓音去硬讲,要利用发声技巧,充分利用好发音方法,运用“气”去发音,发言时,喉部肌肉放松,找到合适于自己发音点的地点。
此外合理平均的呼吸,用气。
尽量不用憋气的方式发言。
4、正确运用气味“气是声之本”“无气不可声”都说了然气味的重要性,呼吸控制不好是发生嗓音疾病的重要原由。
正确的呼吸:延伸呼气过程,缩短吸气过程,胸腹式结合呼吸对专职发言、唱歌是最合适的,这类呼吸相当于我国传统上的“丹田呼吸”就是胸腔保持吸气状态,经过丹田的力量,即小腹的控制,掌握气味进行发声。
浅的上胸式呼吸不利发声。
5、发声时喉的地点应尽量降落教师发言要求声音宏亮,圆润,有必定的音量响度,传音远,这样听者感觉清楚、动听、满意,发音者也感觉轻松、不费劲,要想获得这样成效,发声者要利用喉部及其余部位的共识作用,发音时使喉降落,这样发声时往常不感觉费劲,声音也很自然,优美,宏亮。
相反假如发音时,下颌部向前伸出,头向上抬高,喉的地点随之上涨,这样就会更加音越费劲,结果声嘶力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保护嗓子4妙招
不少幼教同行常常叹息自己的嗓子不如从前清脆、响亮了。
的确,幼儿一天的生活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度过。
幼儿教师不仅要细心地照顾幼儿的生活,负责他们的安全保健,而且要教育他们,既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幼儿教师用语言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
从事幼教工作,比从事其他职业的用嗓频率都要高,更容易出现用嗓不当或用嗓过度,造成声音嘶哑、声带小结等嗓音疾病。
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嗓子。
建立并严格执行合理的幼儿活动常规
建立合理的常规是使幼儿的生活规律化、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幼儿习惯了班级的常规之后,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而使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生活显得井然有序,教师就容易顺利地引导幼儿从一种活动转入另一种活动,也就不会出现集体活动中你拥我挤、进餐时打倒饭菜等不良现象。
运用体态语引导、启发教育幼儿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组织活动仅仅注意有声语言的作用,忽视体态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势必加重教师嗓音的承受负担。
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恰当地运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这对嗓音的保护是很有帮助的。
如面对幼儿破坏纪律或不礼貌的行为,教师目光中流露出某些严厉的神情,就能使犯了过错的幼儿感到惭愧,使幼儿改正所犯的错误;对表现好的幼儿,老师可向他微笑点头以示鼓励。
充分运用体态语,可以少费很多口舌,达到保护嗓音的目的。
让幼儿善于倾听铃鼓声和琴声
幼儿教师常用手鼓和琴来与幼儿沟通。
铃鼓和钢琴对幼儿教师的作用,如同
指挥家的指挥棒。
这根“指挥棒”应用得当,对保护嗓音大有裨益。
面对活动室里闹嚷嚷的一群幼儿,有的教师往往是弹一曲幼儿熟悉的要求安静的音乐,或者让钢琴来代替教师说话,效果非常好。
户外活动中,要招呼幼儿回活动室或把幼儿集中起来,教师只要高举铃鼓不停摇动并伴以手势,就能达到目的。
实际上,要求幼儿安静、站立、走步、坐下、拉圈、排队等,教师都可以通过铃鼓和钢琴声来达到目的。
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有的教师性格比较急躁,看到幼儿犯了错误往往控制不往自己的言行,本着要使幼儿认识并改正错误的良好动机,而大声当众训斥或责备幼儿,事后方觉自己嗓子累了、哑了、不够用了。
对待幼儿的过失或错误,教师应理智些,不妨轻言细语地讲道理或悄悄地进行批评。
这样做既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又能帮助幼儿改正缺点,还避免了教师用嗓过度。
另外,要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使咽喉经常保持湿润,也有利于保护嗓子。
(来源:幼儿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