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大街案例分析(1)
第一批步行街改造提升优秀实践案例

第一批步行街改造提升优秀实践案例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超棒的步行街改造提升案例。
一、北京王府井步行街。
这王府井啊,那可是老牌的商业步行街了。
改造之后就像是给一个老朋友穿上了时尚又得体的新衣裳。
以前可能有些地方布局不太合理,现在呢,店铺的排列就像是精心设计的棋局。
走在这条街上,传统的老字号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像瑞蚨祥的绸缎,那质感摸着就透着老北京的讲究;还有全聚德的烤鸭香飘满街,这可是老北京的味道招牌。
同时呢,又融入了很多现代的大品牌旗舰店,高端大气,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品牌也不少。
街道的设施也超贴心,休息的长椅、漂亮的路灯,还有那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外立面,让无论是本地的大爷大妈遛弯儿,还是外地游客来打卡,都感觉倍儿舒服。
二、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南京路步行街就像是上海的一张超级名片。
它的改造提升就像是一场盛大的魔术表演。
原来可能就是单纯的购物街,现在变成了集购物、休闲、文化体验于一身的梦幻之地。
这里的霓虹灯招牌就像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比以前更加绚丽多彩。
在商业方面,国内外的大牌那是一个挨着一个,你想要的几乎都能找到。
而且还设置了很多小而美的创意集市,那些手工艺品充满了文艺气息。
在文化展示上,时不时就能看到街头艺人的表演,有拉小提琴的优雅艺术家,也有玩杂耍的活力小子,把上海的海派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南京夫子庙步行街。
夫子庙步行街那可是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
改造的时候就像是一个文化守护者在精心修复一件古老的艺术品。
这里的建筑都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那些古旧的店铺卖着各种各样的传统商品,像雨花石晶莹剔透,让人爱不释手;还有夫子庙特色小吃,鸭血粉丝汤、梅花糕,光是闻着味就走不动道了。
而且现在还加入了一些灯光秀之类的现代元素,夜晚的时候,灯光映照在秦淮河上,桨声灯影里的夫子庙就像一幅流动的古画,让游客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金陵城。
四、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
王府井百货分析

目录1公司业务与所属行业定位 ...................................................................................... - 1 -1.1公司概况.................................................................................................................................... - 1 -1。
2公司战略及定位 ......................................................................................................................... - 3 -2公司门店分析........................................................................................................ - 7 -3财务分析 ............................................................................................................. - 13 -4估值与投资建议 .................................................................................................. - 18 -5杜邦分析 ............................................................................................................. - 20 -公司业务与所属行业定位1.1 公司概况逆势扩张,布局全国,二线区域布局优势将持续显现我们通过分析认为百货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而且目前的通胀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百货行业的盈利能力,同时百货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为龙头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扩张机会,我们认为已经掌握连锁化经营管理,以及具有品牌谈判能力的百货企业将在行业中最终胜出。
浅析王府井步行街的“可步行性”

浅析王府井步行街的“可步行性”从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可步行性的含义出发,本文从交通体系,街道尺度、可驻足空间、大小空间穿插及景观设计方面分析王府井步行街设计的得失,讨论空间连续性对步行者友好程度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步行街的可步行性。
标签:城市公共空间;步行街;可步行性;空间连续性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汽车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城市街道尺度随之变化,适宜行走的小尺度街道渐渐消失。
亲历过大城市生活的不便,目睹无趣的千城一面后,人们开始重新思索城市空间设计。
如何焕发城市中心区、促进城市中人际交流、提升市民生活在城市中的感受?已然是现在城市空间设计的一个主要方向。
诸多设计者想通过城市可步行空间的设计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城市空间质量,以便提升市民城市生活质量。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原始的行为方式之一。
当汽车出行逐步代替人类传统的步行方式时,当宽阔的马路代替原先的寻常巷陌时,高大建筑物成为城市主角,建筑物与人群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步行而产生的市民活动,市民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被遏止,城市渐渐变得冷漠与无趣,市民对城市的参与归属感也无从谈起。
如果将城市中部分空间开放给市民自由步行,漫步于城市中,映入眼帘的是市井生活、自然风光、历史古迹……自然而然,市民间相互交流以及参与城市活动的机会大幅提高。
长久以往,市民对城市的参与归属感日益提高,城市变得充满活力。
自古以来,街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
步行街,即为“可步行”的街道,而“可步行性”关联街道的空间质量。
有学者认为“可步行性”是指“建成环境对于步行的友好程度”。
这句话概括出“可步行性”的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即个体人与城市空间,并强调了两者的相互关联。
连续的、不受干扰的自由步行是良好的“可步行性”的表现。
空间连续性对步行行为产生积极性,有趣、轻松的连续空间在心理上缩短步行距离,提高步行空间品质,步行者更易参与其中,从中享受乐趣。
完整安全的步行网络,平易近人的街道尺度,大小空间的穿插,人文自然景观的植入,丰富了步行街的空间层次,打破沉闷单调,使空间连续而完整,空间体验变得多样。
王府井大街案例分析(1)

王府井商业街吸引力
消费者前来王府井的主要目的按照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 依次是:休闲娱乐(3 1%)、旅游观光(29%)、购物(26%)、 办事(9%)、其它(3%)、吃饭(2%)。说明当前的王府井大 街更是一条休闲旅游街,商业购物功能已经退居次位。
王府井消费活动分布
1、步行街南面范围内地块消 费额基本高于步行街北面 范围地块,特别是金鱼胡 同以北地块整体较低 2、大型百货商店的所在与否 直接影响到地块消费额的 表现,同时步行街范围内 地块,北京市百货大楼和 新东安市场所在地块消费 额要高出很多,总人流的 分布与总消费额的分布基 本相似,可见其显著的 “人气优势”
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改造背景及过程
•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与商业格局的变 化、以及土地开发和交通的不断集聚,北京旧城商业街与国内其他大城市中 心区商业街一样,普遍面临着原有经营特色衰减,以及经营、购物、交通和 人文环境下降等问题。90年代初期王府井商业街的特有地位及其作用仍是在 计划体制下市场经济发育不足所形成的。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形成统一市场,各地区商品经营 的差异越来越小,商业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另一方面,随着北京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布局的变化,陆续在二、 三环路周围新建了一批高档的大型商场,多元化商业格局的形成,以及旧城 人口逐步外迁带来了购买力向外转移和分散,再加上受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交通拥堵等因素影响,王府并大街的商业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 战。,1992年北京市政府决定通过引进外资对王府井商业区进行了大规模 改造,目的是使王府井大街成为世界一流的商业中心王府井商业区改造范围 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西起南河沿,东至东四南 大街、东单北大街。改造的主要内容是①完善市政设施;@道路重新铺装; @清理整治立面;@对夜景照明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增设各种服务 性设施,如座椅、电话亭、邮筒、果皮箱等;◎增加绿地、树木;@整体设 计雕塑、喷泉等环境小品;①规划设计重要节点。
国外经典步行街案例分析

(新浪商业地产频道编辑整理)进入新世纪,步行街建设和发展倍受城市政府领导和有关建设管理部门的重视,也为城市商界高度关注,受到城市广大市民的欢迎。
西方国家的步行街建设比较成熟,出现了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代表性的步行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代和现代,我国步行街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中亦存在许多不足和缺憾。
例如,在一些中小城市所建设的步行街,具有很强的跟风性质,存在诸多问题。
如:盲目模仿国外;缺少合理规划,与城市规划、购买力流向等没有很好地结合,导致有街无市;投资不考虑回报;缺少配套设计,缺少特色,经营商品雷同等等。
有关步行街的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景观设计营造以及传统街区的改造,社会各界的专家们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的案例成果和经验教训各有看法。
步行街,欧美如何做?步行街系统最早出现在欧洲。
德国在步行街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
早在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基于前工业紧凑的城市结构,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linbecker street)禁止机动车辆通行。
1930年建为林荫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
在60年代以后,欧美许多国家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城市问题:如交通混乱,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步行者安全无保障,中心区受到郊外购物中心的竞争,商业功能衰落,吸引力下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模仿着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高潮,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一、三代步行街区系统及其各阶段的功能分析现代步行街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西欧比美国的城市更显著)1、第一代步行街区――仅仅为了吸引顾客第一代步行街区在形态上仅仅指的是步行街要素,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加强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管理,保护并刺激中心商业区零售业的发展。
王府井步行街规划设计方案

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三期交通设计与研究1项目背景王府井商业步行街经过一期和二期的改造工程,无论从国内外的影响、吸引客流、增加销售额,还是从商业经营者或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取得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每日70万的客流量和1500万元的零售额,创造了王府井的历史记录。
客流量和商业零售额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打消了部分商家对步行街建设产生的疑虑,而且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不断的改进环境、提高品位、更充分的为人民服务,才能使“金街”永远充满生命力。
为了继续改善王府井地区的交通环境,为“金街”的持续繁荣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王府井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的委托,进行王府井步行街三期交通设计与研究。
2研究范围与年限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规划范围:由五四大街、东长安街、东单北大街和南、北河沿大街围合而成的区域,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2001年建设计划,近期为2003年。
3主要内容3.1规划目标(1)建设功能齐全、条件优越的北京市中央商业区(2)以2003年为规划期限,进一步完善王府井步行街(3)继续丰富王府井的历史文化内涵(4)改善区域内道路交通设施条件(5)改善景观环境,提高生态质量3.2交通系统规划方案3.4.1王府井大街规划方案(1)道路建设规划南北河沿大街:结合皇城根遗址公园的建设改善南北河沿大街的通行条件,采取机非分流的组织方式,使南北河沿大街作为机动车专用道,车道由双向2车道增加为4条;东皇城根南北街作为自行车专用道。
东单北大街:在规划70米断面短期无法拓宽的情况下,可根据现状道路的条件进行局部的改善,达到提高通行能力的目的,缓解日趋增长的交通压力。
具体措施为利用道路西侧人行道的宽度开辟自行车专用道,中央的主路划线组织机动车双向4车道和东侧的自行车交通。
目前金鱼胡同以南路段已经实现了这种措施。
五四大街东段:结合美术馆的改造工程,实现五四大街的规划断面,机动车双向6车道,使之与东四西大街的断面匹配,改善王府井地区北部东西方向的过境通道。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

海港大厦
王府井 时尚广场
百货 大楼
王 府 井 步 行 街
银泰乐天百货
东 单 北 大 街
地 铁 五 号 线
北京APM
王府井国际 品牌中心
东方广场
王府井站 东单站
地铁1号线
长东安街
©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 |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9
2.3 区位交通分析
文化艺术区:提升王府井文化功能,增强街区文化底蕴,担负起王府井地区文化商业源泉的功能。
©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 |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14
PART 4 商业规划
©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 |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15
4.1 项目规划-主力店铺
全长:810米
占地面积: 38200㎡ 总建筑面积:350000㎡ 商业楼层数量:B1~F4(总:B2~F4) 停车位数量:2075个 参考租金: 东方新天地260 美元/月.平方米 总体定位: 引领时尚消费、弘扬传统文化、满足国内外顾客需求,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 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13
3.1 整体定位
主题定位:
王府井已经成为引领时尚消费、弘扬传统文化、满足国内外顾客需求的,集购物、休闲、文化、娱 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客群定位:
中外游客及本地消费者。
档次定位: 中高档 细分定位:
精品时尚区:大量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成为北京国际时尚发源地和风向标。 特色商业区:促进传统百货向主题百货的转变,扶持老字号、传统工艺品名店和特色中小店铺的发 展,促进其经营的规范化,提升其档次。 旅游服务区:针对不同旅游客层,规划不同主题区域,重点强化餐饮娱乐、特色酒店和服务功能。
王府井大街案例分析

王府井商业街吸引力
消费者前来王府井的主要目的按照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 依次是:休闲娱乐(3 1%)、旅游观光(29%)、购物(26%)、 办事(9%)、其它(3%)、吃饭(2%)。说明当前的王府井大 街更是一条休闲旅游街,商业购物功能已经退居次位。
王府井功能分区
王府井商业街将划 分为文化艺术区、 旅游服务区和购物 休闲区三大特色区 域。东城区第十三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三次会议指出,东 城区今年将启动《 王府井商业规划》 ,把王府井从购物 型商业街变为休闲 综合性消费商业街 。
商业属性: 1、有中国第一金街 2、是集聚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 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 性商业步行街和国际性商业旅游中心。 3、北京市的主客厅----外国人或外地人旅 游必到之地 消费人群特征: 外地人、外国人为主,节假日客流量 大 业态分析: 1、基本情况 大型商厦9座;王府井百货大楼、东方新 天地等; 大型、超大型写字楼10余座;东方广场、 新东安大厦等; 五星级宾馆8家:北京饭店、王府饭店等; 老字号企业多家:盛锡福、同升和、享得 力等。
王府井的街灯
几处无障碍设计
总结
以前,王府井商圈的繁荣主要由王府井步行街来带动,并没有向两侧延 伸。而世界其他发达城市的商业中心如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 街基本都以大范围商业街区的形式存在。随着王府井步行街升级改造的启动, 王府井商圈的发展已不是局限在某个商场的定位上,如何融洽商圈内部的商 业定位和主要客群才是王府井商圈成败与否的关键。 王府井大街地处北京都市核心区域,商务气氛浓厚,客群层次很高。这一 区域的酒店、写字楼和住宅价值已经充分彰显了。但是,与之相比,该区域 的商业价值却不匹配。 王府井区域一直以购物中心和传统百货业态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休闲、 娱乐等业态相对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府井步行街已逐渐成为人们印象 中的旅游商品一条街。由于代表新型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的高品质专业店和 各类创意主题店的缺席,王府井对本地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消弱了。 随着城市多商业中心化和消费者的购物理性化,像王府井这样大规模的商 业街功能不该是单一的,而是融购物、旅游、商务、文化、休闲、娱乐、展 示等于一身。如果单纯站在购物功能角度认识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必定会出 现同质化竞争。因此,王府井商圈需要成为融合各街区的集合体,发挥各条 街道的商业优势,形成区域内的错位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府井区位分析
王府井地处北京市二环 内的中心地段,它位于市 中心的东长安街北侧,北 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 1600米 ,是北京最有名的 商业区.改造后的王府井大 街形成了“金十字”的构 架。以金鱼胡同西口的十 字路口为中心。朝东是宾 馆饭店一条街,向西是小 吃休闲一条街,南面是繁 华商业街,往北是文化一 条街。
王府井大街的商业地块
王府井大街 为线性空间对 象是王府井大 街两侧的商业 地块,依据街 道肌理将王府 井大街分为17 个地块单元, 分析不同地块 见的效益差异
王府井地块间人流分析
1、具有沿步行街区域由南向 北的明显方向性 2、相邻地块回游较为频繁 3、步行街内部回游频繁,以 外地区,特别是离主要出 入口较远的北部区域鲜有 人的活动 4、大型百货商店之间的回游, 特别是对面地块之间的互 串较为频繁,最大的回游 出现在新东安市场-----北 京市百货大楼。
树 木 位 置 示 意 图 : 圆 圈 表 示 树 木
绿色景观太少,街道两边 的树木空缺问题严重,而 绿色景观往往能增强消费 者的购物欲望,以及促使 消费者停留,增大消费可 能性。
公共设施
• 公共设施是人在行走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 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虽然看似不起眼,却 最能体现步行街的品质。如休息设施、街 灯、无障碍设计等等。
王府井功能分区
王府井商业街将划 分为文化艺术区、 旅游服务区和购物 休闲区三大特色区 域。东城区第十三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三次会议指出,东 城区今年将启动《 王府井商业规划》 ,把王府井从购物 型商业街变为休闲 综合性消费商业街 。
王府井商业街商业定位
商业属性: 1、有中国第一金街 2、是集聚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 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 性商业步行街和国际性商业旅游中心。 3、北京市的主客厅----外国人或外地人旅 游必到之地 消费人群特征: 外地人、外国人为主,节假日客流量 大 业态分析: 1、基本情况 大型商厦9座;王府井百货大楼、东方新 天地等; 大型、超大型写字楼10余座;东方广场、 新东安大厦等; 五星级宾馆8家:北京饭店、王府饭店等; 老字号企业多家:盛锡福、同升和、享得 力等。 2、经营状况 零售额:34.47亿元 销售收入:193.20亿元
大体分析
以前,王府井商圈的繁荣主要由王府井步行街来带动,并没有向两侧延 伸。而世界其他发达城市的商业中心如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 街基本都以大范围商业街区的形式存在。随着王府井步行街升级改造的启动, 王府井商圈的发展已不是局限在某个商场的定位上,如何融洽商圈内部的商 业定位和主要客群才是王府井商圈成败与否的关键。 王府井大街地处北京都市核心区域,商务气氛浓厚,客群层次很高。这一 区域的酒店、写字楼和住宅价值已经充分彰显了。但是,与之相比,该区域 的商业价值却不匹配。 “王府井区域一直以购物中心和传统百货业态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休闲、 娱乐等业态相对欠缺。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府井步行街已逐渐成为人们印象 中的旅游商品一条街。由于代表新型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的高品质专业店和 各类创意主题店的缺席,王府井对本地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消弱了。”第一 太平戴维斯商铺部经理说过。 “随着城市多商业中心化和消费者的购物理性化,像王府井这样大规模的 商业街功能不该是单一的,而是融购物、旅游、商务、文化、休闲、娱乐、 展示等于一身。如果单纯站在购物功能角度认识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必定会 出现同质化竞争。因此,王府井商圈需要成为融合各街区的集合体,发挥各 条街道的商业优势,形成区域内的错位竞争。”北京汇博行房地产经纪有限 公司总经理潘好龙认为。
王 府 井 大 街 案 例 分 析
组 员 : 谭 田 正 淳 超 凯 沈 沥 凡 任 金 前
目录
• • • • • • • 历史 改造背景及过程 商业属性 建筑空间形态 景观要素 公共设施 总结
王府井背景
•
•
•
•
王府井大街最初形成于元代(1267 年),距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王府井 大街的商业活动最早出现在明代后期。 从清宣统年间起街上陆续建造了一批洋 行、银行、珠宝店、高档百货店和饭馆。 1903年后位于东华门附近的各类商 摊集中到王府井大街东侧原来的练兵场 一带,形成了东安市场,成为北京最早 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20世纪20年代末王府井大街一带集 中了北京城内最高级的洋行、旅馆、电 影院、商场、舞厅。灯红酒绿、珠光宝 气、一派洋式风貌。 新中国成立后王府井大街作为北京 最大的商业街其建设规模和经营范围逐 步扩大。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东安市 场进行了翻扩建,此后王府井大街上又 陆续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以及工 艺美术服务部、北京饭店东楼等。80年 代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王府井大街的商业和服务 功能。王府井商业街以其“买全国卖全 国"式的经营闻名全国。
王府井大街公共空 间的基本座位是木 质长条座椅,辅助 座位还有店前台阶、 花痴边缘等。南段 没有座椅,中段也 较少;总的说来, 大多数人对座位数 量不满。
王府井的街灯
几处无障碍设计
王府井其它公共设施分布情况
王府井内的大型商场分析
东方新天地能取得如此好的经营业绩,与其规划合理的内部交通动线设 计密不可分。东方新天地的内部交通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生活习惯 和人流 交通组织,力求达到使用上的无障碍和灵活性。其内街式交通布局,使商场 内的平面交通更具有识别性和通畅性,实现各种功能相互间的互动。同时, 地铁一号线的王府井站和东单站就设在该项目地铁层,可以使进入该商业体 的购物者,在不必经历日晒雨淋就能享受到购物街式的舒适购物享受。东方 新天地的合理内部交通动线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吸引其人流的先决条 件。 如同外滩是上海的建筑展览馆,汇集在王府井大街的各式百货公司,也 像堆积在不同岩层的化石般,展现了北京不同时代的消费景观。 不过北京人更为钟情的可能是1955年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在过去物质 缺乏的年代,能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购物,就像到邻 近的北京饭店用餐一样,是少数脱离生活常轨而必须极其慎重乃至满怀期待 的盛事,因此北京百货大楼之于北京人,就像锦小路市场之于京都人一样, 充满着年节欢乐的象征,即便东方广场如何新颖气派,依然不能取代北京百 货大楼在北京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实若要说历史悠久,东安市场才真是当之无愧。清朝光绪29年,为了整 顿东安门外大街的市容,清政府将附近商贩聚集在废弃不用的八旗兵练兵场, 从而形成东安市场,也是王府井日后成为商业街的起点。现在重建的新东安 市场当然不复旧时面貌,但是在老一辈文人的随笔杂忆中,依然可见老东安 汇聚着吉祥戏院、书店、餐馆、小贩的热闹景象。当年在东安市场的商铺现 时多半不在,只有位于五楼的东来顺,地下一楼的老北京一条街、中华老字 号一条街,与安放在新东安门前唱戏、剃头、拉黄包车的塑像,留下几许过 往的线索。
•
•
王府井商业街的行为特征分析
在王府井大街中断,也 就是步行街所在区域,新 东安市场和百货大楼地块 吸引力明显,人流形成了 较为规则的沿东侧走行至 尽端折返后沿步行街西侧 返回的路线,沿途没有跨 越现象,这说明目前的王 府井大街地块规模分布较 为合理,人流通畅而且每 个地块都得到了消费者的 光顾。在走行的后期,消 费者在4、5号地块间存在 往返现象,说明这两个地 块的吸引力相近。
王府井商业街吸引力
消费者前来王府井的主要目的按照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 依次是:休闲娱乐(3 1%)、旅游观光(29%)、购物(26%)、 办事(9%)、其它(3%)、吃饭(2%)。说明当前的王府井大 街更是一条休闲旅游街,商业购物功能已经退居次位。
王府井消费活动分布
1、步行街南面范围内地块消 费额基本高于步行街北面 范围地块,特别是金鱼胡 同以北地块整体较低 2、大型百货商店的所在与否 直接影响到地块消费额的 表现,同时步行街范围内 地块,北京市百货大楼和 新东安市场所在地块消费 额要高出很多,总人流的 分布与总消费额的分布基 本相似,可见其显著的 “人气优势”
北段中间步行带呈微微的折线形,东西步行带宽度也因此略有不同,中间 步行带宽17.8米,东西分别约11.3米、14米,在两侧步行带中部设有4米 宽的家具区。
自然景观与景观小品
街道很宽,又没有高大的树木垂下来的枝条,空间层次很少,因此显得开放, 实际吸引力不足;自然景观不足。 好友世界前广场南部以旱喷和花坛结合,形成一个活泼动感的景观区,北部 结合花坛和座椅形成休息区;而且整个步行街两侧都有座椅,但是消费者的 反映情况为太少, 艺术性景观小品以趣味性雕塑和各种雕塑为主,加上各式各样的喷泉,能吸 引消费者在此停留,增加消费可能性。
王府井空间形态
通过图底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出街道沿途缺乏容纳游 人休憩的环境,街道空间形式较为单凋、缺乏节奏感, 小能缓解人流压力而且容易使人缺乏安静感和舒适感。
在建筑形态和体型方面,南端建筑高47~55米,中段有6~12米的低层建 筑,也有20多米的多次建筑,北端建筑多为20米左右。 两侧建筑高度相差很大,从6米到50多米的差异,很不和谐。
北
东侧建筑组合形态 北
西侧建筑组合形态
王府井空间形态景观
受规划高度限制,虽然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建筑高度较 高,但王府井大街天际线总体平淡。但沿街三处小广场的 建筑退让给单调的街景带来一定的张弛变化。
好的街道空间节奏示意图
近 280 米 的 入 口 空 间 显 得 过 长 。
百货大楼
好友世界
界定物景观(建筑景观)
王府井交通分析
• • 旅游观光路线以世都百货为起 点,经王府井大街、帅府胡同、 校尉胡同、东单三条,再由王 府井大街返回世都百货 在王府井地区设置公交首末站, 应结合规划与建设考虑5-6条 线路的首末站用地,并且东西 两侧分别布设。 机动车停靠形式主要是地下和 路边,1025个停车位基本满 足要求 出租车车位设置上客站3处,下 客站4处,分别位于东安门大街 两侧、金鱼胡同北侧、校尉胡 同、新东安市场后门和北京饭 店东侧。每个上客站提供一定 长度的出租车等候区域。 自行车交通全天禁止在王 府井大街通行 ,共提供自 行车停车处12个,停车规 模为57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