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八篇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高中生物课程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的知识点。

内环境指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一组恒定的内部条件,包括体温、血液浓度、pH、离子浓度等,而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恒定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一、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营养物质和氧气,排泄代谢产物和碳 dioxide等,因此与外界保持物质交换。

同时,人体还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从而维持体温和电解质稳定。

二、重要的内环境参数1.体温:人体平均体温是37℃,上下波动范围在36~37.5℃之间。

体温的调节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

2.血液浓度:血液中的物质浓度需要保持恒定,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浓度、蛋白质的浓度以及水分的浓度等。

3.pH值: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酸碱度需要保持恒定,维持在适合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范围内。

人体的正常pH值为7.4左右。

4.电解质浓度:维持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

5.压力:正常的血压和气压维持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

三、维持内环境的机制1.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负反馈调节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

它是指当一些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信号来调节该参数,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和调节内环境恒定。

神经冲动可以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调节各种生理反应。

3.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各种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调节代谢速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等。

4.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恒定。

5.肾脏的调节: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点总结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含水量可能因物种、个体、器官及生活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1)定义: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化学成分:大量的水,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3)组成:细胞内液(约占2/3)体液组织液细胞外液(约占1/3)血浆2、血浆:淋巴液等(如脑脊液)(1)定义: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3)区分血清与血浆:血清是血液凝固而分离出来的透明液体,不具有血液含有的各种血细胞、各种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等这几种成分,其他成分则是一样的,比如血清中含有各种抗体、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是体内绝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4、淋巴液:(1)定义:存在于淋巴管中,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来源:小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3)去向: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

5、内环境:●活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内环境,单细胞生物与植物无内环境。

(1)定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常考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膀胱、乳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人体外部环境。

②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

③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

④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淀粉等。

(3)常考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等。

等。

②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CO2③调节物质: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④其他物质:如血浆蛋白等。

●注意:有些物质人体内外环境中均含,判断关键是要看题中其所处具体位置。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

(江苏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

01 Part
课前抓双基—— 别样(bié yànɡ)设计 KEQIAN ZHUASHUANGJI BIEYANGSHEJI
第三页,共49页。
(一)
细胞(xìbāo)生活的环 境 ——内环境
第四页,共49页。
01 感性(gǎnxìng)认知 完成(wánchéng)情况 1.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02 Part
课堂研考点(kǎo diǎn)—— 以案说法 KETANG YANKAODIAN YIANSHUOFA
第十七页,共49页。
01 高频(ɡāo pín)考点•讲练悟通
第十八页,、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
成分
项目
存在
部位
血浆
血管
组织液
组织细胞间隙
第十一页,共49页。
3.运用概念图巧记内环境的三大理化性质
第十二页,共49页。
(二)
(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
活动的必要条件(bì
yào tiáo jiàn)
——内环境的稳态
第十三页,共49页。
01 感性(gǎnxìng)认知 完成(wánchéng)情况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C
第三十页,共49页。
拓展·归纳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 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 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第三十一页,共49页。
02 专题(zhuāntí)微课•重点培优
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缺
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过敏反应是由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清单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知识点清单目录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淋巴液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2. 内环境——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与细胞内液之间的联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 主要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比较及联系(见下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和心脏中组织细胞间隙中淋巴管中生活的细胞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淋巴细胞等来源①由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③淋巴液经过淋巴器官最终汇入血浆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化学成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与血浆相比,除蛋白质较少外,其他成分大致相同与组织液成分大致相同联系2. 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影响因素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②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大小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 酸碱度3.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知识清单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调节知识清单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1.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4.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2)激素调节的概念
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2)光的信号传导
(3)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4)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5)淀粉——平衡石假说
(6)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理解能力: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
1.3.3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电信号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3)突触小体、突触
(4)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
(5)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6)兴奋产生与传导过程中的K+、Na+的运输方式
(1)理解能力:兴奋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及机制分析。
(3)社会责任:通过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4)稳态概念的发展
第2章神经调节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1.3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张)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中三种主要成分的比较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 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考点:1.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能与外界直接接触,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2.细胞内的组分,如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血浆中的HCO3-和HPO42-等离子有关。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课件 第三章 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苏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课件 第三章 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知新
一、人体的免疫系统
1. 免疫的概念:主要是指机体对抗_病__原__体___的能力。
2. 免疫系统的组成
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 吞噬细胞
3. 人体的免疫功能:分为_非__特__异__性__免__疫___和_特__异__性__免__疫___。
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1. 概念: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长期_进__化___过程中,与病原体相互作用而逐渐建立起 来的,也是生来就具有的,能稳定_遗__传___给后代的免疫功能。
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
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和 体液免疫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2.概述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3.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01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02 考点二 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 03 考点三 体液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
01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在特异性免疫中发 挥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A项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 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项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上形成的,C项错误、D项正确。
02 考点二 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
3. 淋巴细胞的来源和种类
来源 类型
根据成熟场所 根据免疫系统的功能
骨髓中的_造__血__干__细__胞___ _B_细__胞___在_骨__髓___中形成和发育成熟 _______在骨髓中形成后迁移至_胸__腺___中发育成熟
浆细 胞
4. 抗原提呈细胞
加工处理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
贯通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2.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组成 (1)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 ①组成:皮肤、黏膜及其附属腺体等。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生物第一节人体的稳态苏教版知识点练习
第六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为恒温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毛细血管壁、2﹣红细胞,请据图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3中的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至少需要经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②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氧气浓度最高的是4;
③正常情况下图中的2不能穿过1进入5;
④3液成分与5液成分相比,含蛋白质较多;
⑤如果该动物的肾小球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5中液体增多.
A、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B、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C、有2种说法正确
D、3种说法正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能分化出细胞①的只有B细胞
B、抗体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来自人体自身
D、细胞②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②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③皮肤的阻挡作用④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⑤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②③
C、①②④⑤
D、④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关于健康人体中尿的形成及其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尿除了不含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基本相同
B、原尿中的尿酸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C、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比终尿低
D、原尿中Na^+含量与终尿相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清除需免疫系统参与
B、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
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
D、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相关科学史,正确的是( )
A、沃泰默以狗为实验对象设计生理学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
B、胰液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的增加
D、促胰液素通过消化道作用于胰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如图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Ⅱ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a能被T细胞和效应B细胞特异性识别
B、图中所示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C、细胞②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
D、细胞①只参与特异性免疫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特定的抗体与抗原结合
D、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症状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
B、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
C、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
D、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释放的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图中,可正确表示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在病毒感染或毒素剌激下,免疫细胞能产生并释放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机体通过这些信息分子与相应受体构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以维持或改变内环境的稳态。

请回答:
抗原作用于B细胞后,在______的作用下B细胞被激活。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被激活的T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有______。

在病毒感染或毒素刺激下,机体出现发烧症状。

研究发现,温度感受器的细胞膜上存在某些淋巴因子的受体,受体与淋巴因子结合可引起神经元,进而引起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分泌活动的一系列改变。

在上述过程中,能引起下丘脑分泌活动改变的信息分子有______,促进机体产热的激素有______,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是______。

研究发现,某类病原微生物侵染人体后,患者体内产生抗胰岛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最终引起胰岛B细胞的损伤而导致糖尿病。

患者胰岛细胞的损伤是机体进行______的结果,这是一类疾病,称作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

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据图分析回答: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的影响。

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调节。

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_____的合成。

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

图中因抗体_____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_____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_病。

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该细胞是由______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