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在电介质(海水、淡水及土壤等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金属构件作为阴极,对其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流,使其产生阴极极化,当金属的电位负于某一电位值时,该金属表面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得到消除,腐蚀的阴极溶解过程得到有效抑制,达到保护的目的。下面用极化曲线来说明阴极保护原理。为了说明问题,把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简化成直线,如下图(1)所示。

在金属表面上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都有自己的平衡点,为了达到完全的阴极保护,必须使整个金属的电位降低到最活泼点的平衡电位。设金属表面阳极电位和阴极电位分别为Ea和Ec,金属腐蚀过程由于极化作用,阳极和阴极的电位都接近于交点S所对应的电位Ecorr(自然腐蚀电位),这时的腐蚀电流为Icorr。

图(1)

如果进行阴极极化,电位将从向更负的方向移动,阳极反应曲线EcS从S向C 点方向延长,当电位极化到E1时,所需的极化电流为I1,相当于AC线段,其中BC线段这部分是外加的,AB线段这部分电流是阳极反应所提供的电流,此时金属尚未腐蚀。如果使金属阴极极化到更负的电位,例如达到Ea,这时由于金属表面各个区域的电位都等于Ea,腐蚀电流为零,金属达到了完全保护,此时外加电流Iapp1即为完全保护所需电流。

根据提供阴极极化电流的方式不同,阴极保护又分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两种。

阴极保护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在电介质(海水、淡水及土壤等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被保护的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流,使其产生阴极极化,当金属的电位负于某一电位值时,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就会得到有效抑制。根据提供阴极电流的方式不同,阴极保护又分为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两种,前者是将一种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镁、铝、锌等)与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电性连接,通过电负性金属或合金的不断溶解消耗,向被保护物提供保护电流,使金属结构物获得保护。后者是将外部交流电转变成低压直流电,通过辅助阳极将保护电流传递给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从而使腐蚀得到抑制。不论是牺牲阳极法还是外加电流法,其有效合理的设计应用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阴极保护和涂覆层的联合应用,可以使地下或水下金属结构物获得最经济和有效的保护。良好的涂覆层可以保护构筑物99%以上的外表面不受腐蚀,地下或水下的金属结构物通常在使用前涂覆防护涂层用以将金属与电介质环境电绝缘隔离。如果金属构筑物能够做到完全电绝缘隔离,金属在电介质中的腐蚀电池的形成将受到抑制,腐蚀电流将无法产生,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然而,完全理想的涂覆层是不存在的,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安装及补口,热应力及土壤应力、涂层的老化及涂层微小针孔的存在,金属结构物的外涂层总会存在一些缺陷,而这些缺陷最终将导致金属的局部腐蚀产生。阴极保护技术和涂层联合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阴极保护可有效地防止涂层破损处产生的腐蚀,延长

涂层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涂层又可大大减少保护电流的需要量,改善保护电流分布,增大保护半径,使阴极保护变得更为经济有效,对于裸露或防腐涂层很差的地下或水下金属构筑物,阴极保护甚至是腐蚀防护的唯一可选择的手段。

阴极保护的费用通常只占被保护金属结构物造价的1%~5%,而结构物的使用寿命则可因此而成倍甚至几十倍地延长,因此,这项技术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已在船舶、港工设施、海洋工程、石化、电力、市政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全称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利用电化学原理。只要在保护的材料,一般是钢板之类焊接一块锌版就可以了,牺牲锌版保护铁板,

阴极保护利用腐蚀电池的原理,使用电位低于被保护结构的合金(镁、铅、锌)等作为阳极,将被保护结构作为阴极,结构周围的土壤或水等介质作为电解质,组成一个二次腐蚀电池,使整个结构极化。此时,阳极表面表现为氧化反应。阴极表面表现为还原反应。因此,使阴极表面的腐蚀速度极大的减缓或停止。从而得到保护,故称为阴极保护。

所使用的阳极材料在此工程中逐渐消耗,故称牺牲阳极。

阴极保护技术对于电化学腐蚀的防护功能是无可取代的,其特点为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稳定性好。利用涂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腐可使结构运行的常年维护费用大幅度降低。

阴极保护技术也使用于其它酸、碱、盐介质中的金属结构和防腐

阴极保护的基本知识

阴极保护的基本知识 阴极保护是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的一种防腐蚀手段。 阴极保护是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的一种防腐蚀手段。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对阴极保护的定义是:通过施加外加的电动势把电极的腐蚀电位移向氧化性较低的电位而使腐蚀速率降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就是在金属构筑物上连接或焊接电位较负的金属,如铝、锌或镁。阳极材料不断消耗,释放出的电流供给被保护金属构筑物而阴极极化,从而实现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向被保护金属通以阴极电流,使之阴极极化。该方式主要用于保护大型或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的金属结构。 保护电位是指阴极保护时使金属腐蚀停止(或可忽略)时所需的电位。实践中,钢铁的保护电位常取-0.85V(CSE),也就是说,当金属处于比-0.85V(CSE)更负的电位时,该金属就受到了保护,腐蚀可以忽略。 阴极保护是一种控制钢质储罐和管道腐蚀的有效方法,它有效弥补了涂层缺陷而引起的腐蚀,能大大延长储罐和管道的使用寿命。根据美国一家阴极保护工程公司提供的资料,从经济上考虑,阴极保护是钢质储罐防腐蚀的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网状阳极阴极保护方法 网状阳极阴极保护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流行且成熟的针对新建储罐罐底外壁的一种有效的阴极保护新方法,在国际和国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状阳极是混合金属氧化物带状阳极与钛金属连接片交叉焊接组成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辅助阳极。阳极网预铺设在储罐基础中,为储罐底板提供保护电流。 网状阳极保护系统较其它阴极保护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电流分布均匀,输出可调,保证储罐充分保护。 2)基本不产生杂散电流,不会对其它结构造成腐蚀干扰。 3)不需回填料,安装简单,质量容易保证。 4)储罐与管道之间不需要绝缘,不需对电气以及防雷接地系统作任何改造。 5)不易受今后工程施工的损坏,使用寿命长。 6)埋设深度浅,尤其适宜回填层比较薄的建在岩石上的储罐。 7)性价比高,造价仅为目前镁带牺牲阳极的1倍;虽然长期由恒电位仪提供

阴极保护工作原理

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容: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不同金属的在土壤中的腐蚀电位(V) 金属电位(CSE)高纯镁-1.75 镁合金(6%Al,3%Zn,0.15%Mn) -1.60 锌-1.10 铝合金(5%Zn) -1.05 纯铝-0.80 低碳钢(表面光亮) -0.50to-0.80 低碳钢(表面锈蚀) -0.20to-0.50 铸铁-0.50 混凝土中的低碳钢-0.20 铜-0.20 在同一电解质中,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腐蚀电位,如轮船船体是钢,推进器是青铜制成的,铜的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的本体金属和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两者的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的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新管道流向旧管道,新管道首先腐蚀。同一种金属接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如土壤),或电解质的浓度、温度、气体压力、流速等条件不同,也会造成金属表面各点电位的不同。二、参比电极 为了对各种金属的电极电位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共的参比电极。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构造简单,在阴极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采用。不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比较: 土壤中或浸水钢铁结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V)被保护结构相对于不同参比电极的电位 饱和硫酸铜氯化银锌饱和甘汞 钢铁(土壤或水中)-0.85 -0.75 0.25 -0.778 钢铁(硫酸盐还原菌)-0.95 -0.85 0.15 -0.878 三、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的相同的电位下。该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很少产生腐蚀干扰,广泛应用于保护小型(电流一般小于1安培)或处于低土壤电阻率环境下(土壤电阻率小于100欧姆.米)的金属结构。如,城市管网、小型储罐等。根据国有关资料的报道,对于牺牲阳极的使用有很多失败的教训,认为牺牲阳极的使用寿命一般不会超过3年,最多5年。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生成一层不导电的硬壳,限制了阳极的电流输出。本人认为,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阳极成份达不到规要求,其次是阳极所处位置土壤电阻率太高。因此,设计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时,除了严格控制阳极成份外,一定要选择土壤电阻率低的阳极床位置。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流从土壤中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低于周围环境。该方式主要用于保护大型或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的金属结构,如:长输埋地管

阴极保护与案例分析

标题:阴极保护基本原理[精华] 内容: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不同金属的在土壤中的腐蚀电位(V) 金属电位(CSE) 高纯镁 -1.75 镁合金(6%Al,3%Zn,0.15%Mn) -1.60 锌 -1.10 铝合金(5%Zn) -1.05 纯铝 -0.80 低碳钢(表面光亮) -0.50to-0.80 低碳钢(表面锈蚀) -0.20to-0.50 铸铁 -0.50 混凝土中的低碳钢 -0.20 铜 -0.20 在同一电解质中,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腐蚀电位,如轮船船体是钢,推进器是青铜制成的,铜的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的本体金属和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两者的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的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新管道流向旧管道,新管道首先腐蚀。同一种金属接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如土壤),或电解质的浓度、温度、气体压力、流速等条件不同,也会造成金属表面各点电位的不同。 二、参比电极 为了对各种金属的电极电位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共的参比电极。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电极,其电极电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构造简单,在阴极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采用。不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比较: 土壤中或浸水钢铁结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V) 被保护结构相对于不同参比电极的电位 饱和硫酸铜氯化银锌饱和甘汞 钢铁(土壤或水中) -0.85-0.75 0.25 -0.778 钢铁(硫酸盐还原菌)-0.95-0.85 0.15 -0.878 三、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的相同的电位下。该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很少产生腐蚀干扰,广泛应用于保护小型(电流一般小于1安培)或处于低土壤电阻率环境下(土壤电阻率小于100欧姆.米)的金属结构。如,城市管网、小型储罐等。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的报道,对于牺牲阳极的使用有很多失败的教训,认为牺牲阳极的使用寿命一般不会超过3年,最多5年。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生成一层不导电的硬壳,限制了阳极的电流输出。本人认为,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 ◆阴极保护系统管理知识 ◆阴极保护系统测试方法 ◆恒电位仪的基本操作 一、阴保护系统管理知识 (一)阴极保护的原理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的,通过炼制被赋予能量,才从离子状态转变成原子状态,为此,回归自然状态是金属固有本性。我们把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发生反应、从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称为腐蚀。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 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 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牺牲阳极法 将被保护金属和一种可以提供阴极保护电流的金属或合金(即牺牲阳极)相连,使被保护体极化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 在被保护金属与牺牲阳极所形成的大地电池中,被保护金属体为阴极,牺牲阳极的电位往往负于被保护金属体的电位值,在保护电池中是阳极,被腐蚀消耗,故此称之为“牺牲”阳极,从而实现了对阴极的被保护金属体的防护,如图1—3。

牺牲阳极材料有高钝镁,其电位为-1.75V;高钝锌,其电位为-1.1V;工业纯铝,其电位为-0.8V(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2、强制电流法(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由外部电源提供保护电流,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其方式有:恒电位、恒电流、恒电压、整流器等。如图1-4示。 图1-4恒电位方式示意图 外部电源通过埋地的辅助阳极将保护电流引入地下,通过土壤提供给被保护金属,被保护金属在大地中仍为阴极,其表面只发生还原反应,不会再发生金属离子化的氧化反应,使腐蚀受到抑制。而辅助阳极表面则发生丢电子氧化反应,因此,辅助阳极本身存在消耗。 阴极保护的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一个阴极保护电流源向受到腐蚀或存在腐蚀,需要保护的金属体,提供足够的与原腐蚀电流方向相反的保护电流,使之恰好抵消金属内原本存在的腐蚀电流。两种方法的差别只在于产生保护电流的方式和“源”不同。一种是利用电位更负的金属或合金,另一种则利用直流电源。

外加阴极保护原理

某轮,第二个特检周期修船时,发现舵叶烂穿,船体钢板水下部分表面凹坑状腐蚀,;舵叶底部烂损和舵球腐蚀 究其原因,是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使用不当和维护不良,左右两侧的辅助阳极损坏就是明证。调查发现,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参数调节、日常维护等,船员知之甚少,因而也不重视,甚至船到了淡水水域也未及时停止该装置的工作。为此,本文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维护要点。 1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的原理 1.1电化学腐蚀 船体是钢结构。钢是铁与碳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中,铁比其它元素更易失去电子,电位较高。 船体常年浸泡在海水中,而海水是强电解质。铁元素失去电子成为正极;铁元素失去的电子,经过海水这个电解质到达其他元素;其他元素获得电子成为负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微电池,但并不腐蚀钢铁。 关键在于海水中存在溶解氧。这些溶解氧在海水中呈负离子状态,必然与失去电子成为正极的铁结合生成氧化铁,这就是电化学腐蚀。 在船体与海水接触部位表面的化学腐蚀、海生物腐蚀、运动磨损腐蚀、杂散电流腐蚀等各种腐蚀中,电化学腐蚀最严重。 电化学腐最大特点是,仅腐蚀阳极区域,不腐蚀阴极区域。 1.2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工作原理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就是根据这一特点,在船体上安装辅助阳极,用船上装备的直流电源,对辅助阳极和船体施加外加保护电流并自动调节电流大小,使船体(浸水部分)、舵和推进器保持负电位(阴极化),大幅降低船体的电化学腐蚀。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主要由直流电源(恒电位仪)、辅助阳极、参比电极、阳极屏蔽层、舵和推进器轴的接地装置等组成。 (1)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实际是一个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整流器: ·由船上交流电网供电,输出16~24V直流电; ·使用恒电位仪,自动调整输出电流。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需要的电流,受外界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很大。为了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流电源使用全系列集成模块电路的“恒电位仪”。鉴于其在电源装置中的核心地位,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也常称作“恒电位仪”。 (2)辅助阳极 安装在船壳水下舷外,左右各一组,与船体绝缘,与外加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辅助阳极,要有足够大的输出电流密度,同时应具备溶解小、电阻小、极化(电极电位因电流流过而发生的变化)小等特性。 (3)参比电极 作用: ·测量被保护对象的实际电位; ·比较实测电位与设定保护电位,并提供给“恒电位仪”。 因此,要求参比电极是不极化的可逆电极,能长期保持性能稳定、准确、灵活和坚固。(4)阳极屏蔽层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工作时辅助阳极电流很大,被保护对象的电位,靠近辅助阳极的相对较低,而远离辅助阳极的相对较高,致使全船阴极保护效果不均匀。 为使辅助阳极输出的电流均匀地分布于整个船体,在辅助阳极周围一定范围内涂刷绝缘性能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64990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 阴极保护投入前的准备与验收 1. 阴极保护投入前对管道系统的检查 (1) 管道对地绝缘的检查 从阴极保护的原理介绍,已得知没有绝缘就没有保护。为了确保阴极保护的正常运行,在施加阴极保护电流前,必须确保管道的各项绝缘措施正确无误。应检查管道的绝缘法兰的绝缘性能是否正常,管道沿线布置的设施如阀门等应与土壤有良好的绝缘,管道与固定墩、跨越塔架、穿越套管处也应有正确有效的绝缘处理措施。管道在地下不应与其他金属构筑物有“短接”等故障。

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不同金属的在土壤中的腐蚀电位(V) 金属电位(CSE) 高纯镁 -1.75 镁合金(6%Al,3%Zn,0.15%Mn) -1.60 锌 -1.10 铝合金(5%Zn) -1.05 纯铝 -0.80 低碳钢(表面光亮) -0.50to-0.80 低碳钢(表面锈蚀) -0.20to-0.50 铸铁 -0.50 混凝土中的低碳钢 -0.20 铜 -0.20 在同一电解质中,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腐蚀电位,如轮船船体是钢,推进器是青铜制成的,铜的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的本体金属和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两者的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的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新管道流向旧管道,新管道首先腐蚀。同一种金属接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如土壤),或电解质的浓度、温度、气体压力、流速等条件不同,也会造成金属表面各点电位的不同。 二、参比电极 为了对各种金属的电极电位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共的参比电极。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构造简单,在阴极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采用。不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比较: 土壤中或浸水钢铁结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V) 被保护结构相对于不同参比电极的电位 饱和硫酸铜氯化银锌饱和甘汞 钢铁(土壤或水中) -0.85 -0.75 0.25 -0.778 钢铁(硫酸盐还原菌) -0.95 -0.85 0.15 -0.878 三、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docx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一) 阴极保护投入前的准备与验收 1. 阴极保护投入前对管道系统的检查 (1) 管道对地绝缘的检查 从阴极保护的原理介绍,已得知没有绝缘就没有保护。为了确保阴极保护的正常运行,在施加阴极保护电流前,必须确保管道的各项绝缘措施正确无误。应检查管道的绝缘法兰的绝缘性能是否正常,管道沿线布置的设施如阀门等应与土壤有良好的绝缘,管道与固定墩、跨越塔架、穿越套管处也应有正确有效的绝缘处理措施。管道在地下不应与其他金属构筑物有“短接”等故障。 管道表面防腐层应无漏敷点,所有施工时期引起的缺陷与损伤,均应在施工验收时使用音频信号检漏仪检测,修补后回填。 (2) 管道导电性检查 对被保护管道应具有连续的导电性能。 2. 对阴极保护施工质量的验收 (1) 对阴极保护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的要求,各种接地设施是否完成并符合要求与图纸设计一致。 (2) 对阴极保护的站外设置的选材、施工是否与设计一致。对通电点、测试桩、阳极地床、阳极引线的施工与连接严格符合规范。 (3) 图纸、设计资料齐全完备。 (二) 阴极保护投入运行 (1) 组织人员测定全线管道自然电位、土壤电阻率、各站阳极地

床接地电阻。同时对管道环境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这些资料均需分别记录整理,存档备用。 (2) 阴极保护站投入运行按照直流电源(整流器、恒电位仪、蓄电池等)操作程序给管道送电,使电位保持在-1.30V左右,待管道阴极极化一段时间(4h以上)开始测试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电压、通电点电位、管道沿线保护电位、保护距离等。然后根据所测保护电位,调整通电点电位至规定值,继续给管道送电使其完全极化(通常在24h以上)。再重复第一次测试工作,并做好记录。若个别管段保护电位过低,则需再适当调节通电点电位至满足全线阴极保护电位指标为止。 (3) 保护电位的控制各站通电点电位的控制数值,应能保证相邻两站间的管段保护电位达到-O.85V,同时,各站通电点最负电位不允许超过规定数值。调节通电点电位时,管道上相邻阴极保护站间加强联系,保证各站通电点电位均衡。 (4) 当管道全线达到最小阴极保护电位指标后,投运操作完毕。各阴极保护站进入正常连续工作阶段。 (三) 阴极保护站的日常管理 工业发达国家的阴极保护站大多数已无人值守,由控制中心遥测、遥控,几乎所有的站都是先由人工调整好,再自动恒定电位。阴极站每一个月派人去检查维护一次。 长输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人工检测是很费人力的。其难易与管道设施所经过的地区有关。美国HARC0公司发展并完善了管线的航空监视体系,能自动监视和记录阴极保护系统的数据。此系统成功的关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 ◆阴极保护系统管理知识 ◆阴极保护系统测试方法 ◆恒电位仪的基本操作 一、阴保护系统管理知识 (一)阴极保护的原理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的,通过炼制被赋予能量,才从离子状态转变成原子状态,为此,回归自然状态是金属固有本性。我们把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发生反应、从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称为腐蚀。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 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 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牺牲阳极法 将被保护金属和一种可以提供阴极保护电流的金属或合金(即牺牲阳极)相连,使被保护体极化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 在被保护金属与牺牲阳极所形成的大地电池中,被保护金属体为阴极,牺牲阳极的电位往往负于被保护金属体的电位值,在保护电池中是阳极,被腐蚀消耗,故此称之为“牺牲”阳极,从而实现了对阴极的被保护金属体的防护,如图1—3。

牺牲阳极材料有高钝镁,其电位为-1.75V;高钝锌,其电位为-1.1V;工业纯铝,其电位为-0.8V(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2、强制电流法(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由外部电源提供保护电流,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其方式有:恒电位、恒电流、恒电压、整流器等。如图1-4示。 图1-4恒电位方式示意图 外部电源通过埋地的辅助阳极将保护电流引入地下,通过土壤提供给被保护金属,被保护金属在大地中仍为阴极,其表面只发生还原反应,不会再发生金属离子化的氧化反应,使腐蚀受到抑制。而辅助阳极表面则发生丢电子氧化反应,因此,辅助阳极本身存在消耗。 阴极保护的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通过一个阴极保护电流源向受到腐蚀或存在腐蚀,需要保护的金属体,提供足够的与原腐蚀电流方向相反的保护电流,使之恰好抵消金属内原本存在的腐蚀电流。两种方法的差别只在于产生保护电流的方式和“源”不同。一种是利用电位更负的金属或合金,另一种则利用直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新版) (一)阴极保护投入前的准备与验收 1.阴极保护投入前对管道系统的检查 (1)管道对地绝缘的检查 从阴极保护的原理介绍,已得知没有绝缘就没有保护。为了确保阴极保护的正常运行,在施加阴极保护电流前,必须确保管道的各项绝缘措施正确无误。应检查管道的绝缘法兰的绝缘性能是否正常,管道沿线布置的设施如阀门等应与土壤有良好的绝缘,管道与固定墩、跨越塔架、穿越套管处也应有正确有效的绝缘处理措施。管道在地下不应与其他金属构筑物有“短接”等故障。 管道表面防腐层应无漏敷点,所有施工时期引起的缺陷与损伤,均应在施工验收时使用音频信号检漏仪检测,修补后回填。 (2)管道导电性检查 对被保护管道应具有连续的导电性能。

2.对阴极保护施工质量的验收 (1)对阴极保护间内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的要求,各种接地设施是否完成并符合要求与图纸设计一致。 (2)对阴极保护的站外设置的选材、施工是否与设计一致。对通电点、测试桩、阳极地床、阳极引线的施工与连接严格符合规范。 (3)图纸、设计资料齐全完备。 (二)阴极保护投入运行 (1)组织人员测定全线管道自然电位、土壤电阻率、各站阳极地床接地电阻。同时对管道环境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这些资料均需分别记录整理,存档备用。 (2)阴极保护站投入运行按照直流电源(整流器、恒电位仪、蓄电池等)操作程序给管道送电,使电位保持在-1.30V左右,待管道阴极极化一段时间(4h以上)开始测试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电压、通电点电位、管道沿线保护电位、保护距离等。然后根据所测保护电位,调整通电点电位至规定值,继续给管道送电使其完全极化(通常在

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原理 阴极保护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在电介质(海水、淡水及土壤等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金属构件作为阴极,对其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流,使其产生阴极极化,当金属的电位负于某一电位值时,该金属表面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得到消除,腐蚀的阴极溶解过程得到有效抑制,达到保护的目的。下面用极化曲线来说明阴极保护原理。为了说明问题,把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简化成直线,如下图(1)所示。 在金属表面上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都有自己的平衡点,为了达到完全的阴极保护,必须使整个金属的电位降低到最活泼点的平衡电位。设金属表面阳极电位和阴极电位分别为Ea和Ec,金属腐蚀过程由于极化作用,阳极和阴极的电位都接近于交点S所对应的电位Ecorr(自然腐蚀电位),这时的腐蚀电流为Icorr。 图(1) 如果进行阴极极化,电位将从向更负的方向移动,阳极反应曲线EcS从S向C 点方向延长,当电位极化到E1时,所需的极化电流为I1,相当于AC线段,其中BC线段这部分是外加的,AB线段这部分电流是阳极反应所提供的电流,此时金属尚未腐蚀。如果使金属阴极极化到更负的电位,例如达到Ea,这时由于金属表面各个区域的电位都等于Ea,腐蚀电流为零,金属达到了完全保护,此时外加电流Iapp1即为完全保护所需电流。 根据提供阴极极化电流的方式不同,阴极保护又分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两种。 阴极保护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在电介质(海水、淡水及土壤等介质)中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对被保护的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流,使其产生阴极极化,当金属的电位负于某一电位值时,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就会得到有效抑制。根据提供阴极电流的方式不同,阴极保护又分为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两种,前者是将一种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镁、铝、锌等)与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电性连接,通过电负性金属或合金的不断溶解消耗,向被保护物提供保护电流,使金属结构物获得保护。后者是将外部交流电转变成低压直流电,通过辅助阳极将保护电流传递给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从而使腐蚀得到抑制。不论是牺牲阳极法还是外加电流法,其有效合理的设计应用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阴极保护和涂覆层的联合应用,可以使地下或水下金属结构物获得最经济和有效的保护。良好的涂覆层可以保护构筑物99%以上的外表面不受腐蚀,地下或水下的金属结构物通常在使用前涂覆防护涂层用以将金属与电介质环境电绝缘隔离。如果金属构筑物能够做到完全电绝缘隔离,金属在电介质中的腐蚀电池的形成将受到抑制,腐蚀电流将无法产生,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然而,完全理想的涂覆层是不存在的,由于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安装及补口,热应力及土壤应力、涂层的老化及涂层微小针孔的存在,金属结构物的外涂层总会存在一些缺陷,而这些缺陷最终将导致金属的局部腐蚀产生。阴极保护技术和涂层联合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阴极保护可有效地防止涂层破损处产生的腐蚀,延长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管道阴极保护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 ◆阴极保护系统管理知识 一、阴保护系统管理知识 (一)阴极保护的原理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的,通过炼制被赋予能量,才从离子状态转变成原子状态,为此,回归自然状态是金属固有本性。我们把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发生反应、从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称为腐蚀。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 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 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牺牲阳极法 将被保护金属和一种可以提供阴极保护电流的金属或合金(即牺牲阳极)相连,使被保护体极化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

在被保护金属与牺牲阳极所形成的大地电池中,被保护金属体为阴极,牺牲阳极的电位往往负于被保护金属体的电位值,在保护电池中是阳极,被腐蚀消耗,故此称之为“牺牲”阳极,从而实现了对阴极的被保护金属体的防护,如图1—3。 牺牲阳极材料有高钝镁,其电位为;高钝锌,其电位为;工业纯铝,其电位为(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 2、强制电流法(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由外部电源提供保护电流,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其方式有:恒电位、恒电流、恒电压、整流器等。如图1-4示。

船舶阴极保护系统介绍

船舶阴极保护系统详述 简要:详细介绍船体电化学腐蚀原理,阴极保护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详细阐述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的工作原理与衡量标准。 一、电化学腐蚀原理 铁制成的船体接触海水时会产生电位,发生电腐蚀现象。所以,为了尽量减少船体与海水接触,采用防锈蚀的油漆隔离船体和海水。但是船尾轴系,推进器或者因为船体损伤导致的与海水接触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所以接触到海水的一部分船体会发生电化学腐蚀,根据电解情况的不同,腐蚀程度不同。 原电池电解反应: 当两种金属或含杂质的金属被置于电解液中,金属活动性强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从而带正电荷(生成金属氧化物,所谓被腐蚀),使电势升高,可以作为正极(正极是针对外部电解质中游离电荷而言,正极吸引负电荷,而正电荷则流向负极,可以被认为是电流的方向)。 金属活动性弱者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该电极积累金属),电势降低,成为负极,吸引正电荷聚集。 图1 电化学腐蚀原理图 二、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则使上述过程逆转,根据提供阴极电流的方式不同,阴极保护又分为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两种,前者是将一种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镁、铝、锌等。注:金属活动性更强,更活跃,更易失电子)与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电性连接,通过电负性金属或合金的不断溶解消耗,向被保护物提供保护电流,使金属结构物获得保护。后者是将外部交流电转变成低压直流电,对被保护的金属表面施加一定的直流电流,使其产生阴极极化,当金属的电位负于某一电位值时,腐蚀的阳极溶解过程就会得到有效抑制。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一般用锌块合金,布置没有具体要求,只要沿着舭龙骨流线平均分布,具体数量则要根据船只钢材数量(面积)进行计算后得出。也可用铝合金的,效果更好,但在机舱及货油舱等区域禁止使用(因电位差过高存在引发火星的可能性)。一般设计使用寿命2-3年,采用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于船体外壳之上,铆接的话到了使用后期可以方便更换,并且有各种型号可选。其中双层底和双壁舱室内部区域(bottom; double hull inner area)也应当设有牺牲阳极保护装置。 下面将详细介绍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过程原理及方法。

阴极保护工作原理

阴极保护工作原理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相对于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不同金属的在土壤中的腐蚀电位 (V)金属电位(CSE)高纯镁- 1、75 镁合金(6%Al,3%Zn,0、15%Mn) - 1、60 锌- 1、10 铝合金(5%Zn) - 1、05 纯铝-0、80 低碳钢(表面光亮) -0、50to-0、80 低碳钢(表面锈蚀) -0、20to-0、50 铸铁-0、50 混凝土中的低碳钢-0、20 铜-0、20 在同一电解质中,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腐蚀电位,如轮船船体是钢,推进器是青铜制成的,铜的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的本体金属和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两者的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的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新管道流向旧管道,新管道首先腐蚀。同

一种金属接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如土壤),或电解质的浓度、温度、气体压力、流速等条件不同,也会造成金属表面各点电位的不同。 二、参比电极为了对各种金属的电极电位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共的参比电极。饱和硫酸铜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构造简单,在阴极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采用。不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比较:土壤中或浸水钢铁结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V)被保护结构相对于不同参比电极的电位饱和硫酸铜氯化银锌饱和甘汞钢铁(土壤或水中)-0、85 -0、75 0、25 -0、 778 钢铁(硫酸盐还原菌)-0、95 -0、85 0、 15 -0、878 三、阴极保护阴极保护的原理是给金属补充大量的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的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是将电位更负的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的相同的电位下。该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很少产生腐蚀干扰,广泛应用于保

阴极保护基础知识手册

阴极保护基础知识手册目录: 第一章绪论 * 第二章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 第三章阴极保护主要参数 * 第四章阴极保护准则 * 第五章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阳极材料 * 第六章牺牲阳极接地电阻以及发电量计算 * 第七章牺牲阳极的安装与维护 * 第八章网状阳极 * 第九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用阳极材料 * 第十章辅助阳极的选择及计算 * 第十一章阴极保护参数的测量 * 第十二章阴极保护的运行管理 * 第十三章阴极保护中的几个屏蔽问题 *

第一章绪论 一.防腐蚀的重要意义 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的。通过炼制,被赋予能量,才从离子状态转变成原子状态。然而,回归自然状态是金属固有本性。我们把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发生反应、从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称为腐蚀。 金属腐蚀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国外统计表明,每年由于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 约相当于金属产量的20~40%,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损耗的金属达1亿吨以上,金属腐蚀直接和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有关国家统计每年由于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英国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5%;日本为国民经济总值1.8%。二.防腐蚀工程发展概况 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阴极保护方法,六十年代末期在船舶,闸门等钢铁构筑物上得到应用。 我国埋地油气管道的阴极保护始于1958年,六十年代在新疆、大庆、四川等油气管道上推广应用,目前,全国主要油气管道已全部安装了阴极保护系统,收到明显的效果。 第二章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的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电位, 称之为该金属的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 我们称失去电子的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铜的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的本体金属和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 两者的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的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

阴极保护工作原理

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内容: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得介质中都有一定得电位,称之为该金属得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得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我们称失去电子得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得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相对于饱与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不同金属得在土壤中得腐蚀电位(V) 金属电位(CSE)高纯镁 -1、75 镁合金(6%Al,3%Zn,0、15%Mn) -1、60 锌-1、10 铝合金(5%Zn) -1、05纯铝 -0、80 低碳钢(表面光亮) -0、50to-0、80 低碳钢(表面锈蚀) -0、20to-0、50 铸铁-0、50 混凝土中得低碳钢 -0、20铜 -0、20 在同一电解质中,不同得金属具有不同得腐蚀电位,如轮船船体就是钢,推进器就是青铜制成得,铜得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得本体金属与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两者得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得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新管道流向旧管道,新管道首先腐蚀。同一种金属接触不同得电解质溶液(如土壤),或电解质得浓度、温度、气体压力、流速等条件不同,也会造成金属表面各点电位得不同。二、参比电极 为了对各种金属得电极电位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共得参比电极。饱与硫酸铜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具有良好得重复性与稳定性,构造简单,在阴极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采用。不同参比电极之间得电位比较: 土壤中或浸水钢铁结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V) 被保护结构相对于不同参比电极得电位饱与硫酸铜氯化银锌饱与甘汞 钢铁(土壤或水中) -0、85 -0、75 0、25 -0、778 钢铁(硫酸盐还原菌)-0、95 -0、85 0、15 -0、878 三、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得原理就是给金属补充大量得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得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得,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就是将电位更负得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得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得相同得电位下。该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很少产生腐蚀干扰,广泛应用于保护小型(电流一般小于1安培)或处于低土壤电阻率环境下(土壤电阻率小于100欧姆、米)得金属结构。如,城市管网、小型储罐等。根据国内有关资料得报道,对于牺牲阳极得使用有很多失败得教训,认为牺牲阳极得使用寿命一般不会超过3年,最多5年。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失败得主要原因就是阳极表面生成一层不导电得硬壳,限制了阳极得电流输出。本人认为,产生该问题得主要原因就是阳极成份达不到规范要求,其次就是阳极所处位置土壤电阻率太高。因此,设计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时,除了严格控制阳极成份外,一定要选择土壤电阻率低得阳极床位置。 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就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流从土壤中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低于周围环境。该方式主要用于保护大型或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得金属结构,如:长输埋地管道,大型罐群等。阴极保护得运行管理

外加电流型阴极保护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辅助阳极、测试桩、直流电源、辅助材料、参比电极和导线。此外,为使阳极输出的保护电流更均匀,避免阳极附近结构物产生过保护,有时在阳极周围还须涂刷阳极屏蔽层。 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以提供保护电流。广泛使用的有整流器和恒电位仪两种。一般,当被保护的结构物所处的工况条件(如浸水面积、水质等)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时,可以采用手动控制的整流器;但当结构物所处的工况条件经常变化时,则应采用自动控制的恒电位仪,以使结构物电位总处在最佳保护范围内。 所有能发出直流电的电源,都是可以作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电源。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使用的电源的类型有:整流器、恒电位仪;太阳能电池;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热点电池。整流器和其他外加电流系统的电源类型相比较,经济节省操作简单。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电源,其基本要求有:输出恒电位、恒电压、恒电流;同步通断功能;数据远传、远控功能。 恒电位仪的输出电压限定在50V以内,当工程需要更高的输出电压时,必须做好对阳极地床的防护措施。 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恒电位仪主要有三类:可控硅恒电位仪、磁饱和恒电位仪和晶体管恒电位仪。可控硅恒电位仪功率较大、体积较小,但过载能力不强。磁饱和恒电位仪紧固耐用,过载能力强,但体积比较大,加工工艺也比较复杂。晶体管恒电位仪输出平稳、无噪声、控制精度较高,但线路较复杂。 辅助阳极 辅助阳极的作用是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流由介质传递到被保护的金属结构上。可作辅助阳极的材料有很多,如废钢铁、石墨、铅银合金、高硅铸铁、镀铂钛、包铂铌以及混合金属氧化物电极等。这些材料各有其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用于测量被保护结构物的电位,监测保护效果;另一方面,为自动控制的恒电位仪提供控制信号,以调节输出电流,使结构物总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在工程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有铜/饱和硫酸铜、银/卤化银及锌参比电极等,这些参比电极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测试桩

阴极保护工作原理

阴极保护基本原理 内容: 一、腐蚀电位或自然电位 每种金属浸在一定得介质中都有一定得电位,称之为该金属得腐蚀电位(自然电位)。腐蚀电位可表示金属失去电子得相对难易。腐蚀电位愈负愈容易失去电子,我们称失去电子得部位为阳极区,得到电子得部位为阴极区。阳极区由于失去电子(如,铁原子失去电子而变成铁离子溶入土壤)受到腐蚀而阴极区得到电子受到保护。 相对于饱与硫酸铜参比电极(CSE),不同金属得在土壤中得腐蚀电位(V) 金属电位(CSE) 高纯镁—1、75 镁合金(6%Al,3%Zn,0。15%Mn) -1。60锌-1、10 铝合金(5%Zn) —1.05 纯铝-0。80 低碳钢(表面光亮) -0、50to-0。80 低碳钢(表面锈蚀) -0。20to-0.50 铸铁-0.50 混凝土中得低碳钢—0、20铜-0、20 在同一电解质中,不同得金属具有不同得腐蚀电位,如轮船船体就是钢,推进器就是青铜制成得,铜得电位比钢高,所以电子从船体流向青铜推进器,船体受到腐蚀,青铜器得到保护。钢管得本体金属与焊缝金属由于成分不一样,两者得腐蚀电位差有时可达0、275V,埋入地下后,电位低得部位遭受腐蚀。新旧管道连接后,由于新管道腐蚀电位低,旧管道电位高,电子从新管道流向旧管道,新管道首先腐蚀。同一种金属接触不同得电解质溶液(如土壤),或电解质得浓度、温度、气体压力、流速等条件不同,也会造成金属表面各点电位得不同、 二、参比电极 为了对各种金属得电极电位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共得参比电极。饱与硫酸铜参比电极,其电极电位具有良好得重复性与稳定性,构造简单,在阴极保护领域中得到广泛采用。不同参比电极之间得电位比较: 土壤中或浸水钢铁结构最小阴极保护电位(V) 被保护结构相对于不同参比电极得电位饱与硫酸铜氯化银锌饱与甘汞 钢铁(土壤或水中) -0、85 -0、75 0。25 -0.778 钢铁(硫酸盐还原菌)-0、95 -0。85 0。15 -0、878 三、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得原理就是给金属补充大量得电子,使被保护金属整体处于电子过剩得状态,使金属表面各点达到同一负电位,金属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而变成离子溶入溶液。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这一目得,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就是将电位更负得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得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得相同得电位下。该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外加电源,很少产生腐蚀干扰,广泛应用于保护小型(电流一般小于1安培)或处于低土壤电阻率环境下(土壤电阻率小于100欧姆.米)得金属结构。如,城市管网、小型储罐等。根据国内有关资料得报道,对于牺牲阳极得使用有很多失败得教训,认为牺牲阳极得使用寿命一般不会超过3年,最多5年。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失败得主要原因就是阳极表面生成一层不导电得硬壳,限制了阳极得电流输出。本人认为,产生该问题得主要原因就是阳极成份达不到规范要求,其次就是阳极所处位置土壤电阻率太高。因此,设计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时,除了严格控制阳极成份外,一定要选择土壤电阻率低得阳极床位置。 2、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就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流从土壤中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低于周围环境。该方式主要用于保护大型或处于高土壤电阻率土壤中得金属结构,如:长输埋地管道,大型罐群等。阴极保护得运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