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

合集下载

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工法

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软~流塑地层施工工法

地铁隧道穿越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施工工法1.前言南京地铁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穿越软~流塑地质段,该段土层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强度低,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自稳能力极差,易坍塌,地面沉降难以控制。

隧道经过地段的地面上有市政道路、多幢楼房和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多种地下管线,隧道开挖过程中,地面容易产生过大沉降,会造成地下管线破坏和建筑物开裂,危及建筑物及地面交通安全。

经多方论证比较,我项目部采用大管棚结合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和掌子面注浆施工方案,其施工方法简单,方便快捷,投资少,顺利的完成了隧道开挖的施工,为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争取了时间,经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2.1施工基本不产生环境污染,且能有效的控制地面沉降,工期短,社会效益好。

2.2施工机械设备简单,施工人员少,技术要求低,施工周期短。

2.3施工的关键工序是注浆,其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

3.适用范围本工法特别适用于隧道穿越地面上有楼房和各种地下管线、且地层为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4.工艺原理在隧道拱部打设长管棚和小导管注浆,对拱部进行加固和超前支护,并对隧道掌子面的地层进行注浆改良,然后在管棚和加固拱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该方法在软弱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中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

5.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隧道开挖施工时采用台阶分步法开挖,长管棚结合小导管注浆和掌子面超前预注浆法,是在隧道拱部打设长管棚和小导管注浆,对拱部进行加固和超前支护,并对隧道掌子面的地层进行注浆改良,然后在管棚和加固拱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与衬砌,该方法在软弱地层浅埋隧道施工中能有效地控制地面沉降。

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锚杆+钢筋网+喷砼进行联合支护,初支完成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

拱部150°范围设立管棚支护,注浆加固范围1.5m,大管棚采用40m长φ108钢管,钢管打孔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大管棚搭接长度3m,环向间距0.35m。

建筑物下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建筑物下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建筑物下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摘要】为解决地铁隧道在软土中矿山法暗挖掘进的技术难题,结合南京地铁鼓玄区间软流塑地层的工程特点和难点,阐述国内首次在城市建筑物下的地铁软流塑暗挖隧道施工的具体措施: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掌子面超前注浆加固,并通过监测信息反馈施工结果。

总结分析其成功经验,供以后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隧道; 软流塑地层; 大管棚; 小导管; 注浆; 台阶法; 监测此前,国内在处于软土的地铁暗挖隧道施工环境中,均采用冰冻法或盾构法。

在隧道断面尺寸小、隧道长度短和地质变化大的隧道施工环境中,盾构法不适应,而冰冻法却存在着较大的施工风险。

因此,采用何种措施,使操作灵活方便而技术成熟的矿山法应用于软土地层,是一个急待攻克的难关。

南京地铁鼓楼至玄武门区间隧道胜利贯通,这标志着国内首例软流塑淤泥粉质粘土层隧道矿山法技术难关完全被攻克。

其施工难度和风险在世界地铁施工史上也极为罕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评价说:“中铁十三局集团在南京地铁开创了人类先河!”。

1 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鼓楼站~玄武门站区间为矿山法施工双洞单线隧道,左线全长1063.6m,右线全长1064.094m,起止里程K10+337.7~K11+401.3,鼓楼站北端与玄武门站南端在道路两侧的房屋下穿过,其余地段在道路下方穿过;地面上3~7层的楼房有21幢,房屋基础为条基。

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多种管线。

在玄武门路站南端320.6m的隧道穿过软~流塑状淤泥质粉粘土地层,该地层具有“三高一低”特性(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强度低)。

此段位于玄武湖西侧,历史上曾经是玄武湖的一部分,覆土厚度约8m,地面上有2幢2层楼房、3幢5层楼房和一条Φ900污水管,如此复杂的施工条件在国内地铁史上实属罕见。

1.2 地质概况区间地下水主要为浅层孔隙潜水,基岩孔隙、裂隙水,浅层孔隙水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

软泥塑状Ⅵ级围岩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软泥塑状Ⅵ级围岩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了Ⅵ级 围岩地 段 。
隧道地 段 地下水 主 要 由第 四系孔 隙潜 水和基 岩 裂 隙 水 构 成 。隧 道 洞 身 区 间岩 体 较 为 破 碎 ,地 下
1 工 程概况
我国 “ 中长 期铁 路 网规划 ”四纵 四横主 骨架 之
水不 丰 富 ,围岩 为 强 富水 区 , 隧道 正常 涌 水量 Q =
采 取 的 台阶施工 配合 超前 注浆 加 固技术在 浅 埋暗挖 隧道 中应用 ;贾 小辉 通过 再设 计和 综合采 用 了多种 注浆 工艺的复合注浆 工法 ;张国亮等 阐述 了双层 小导 管技术 的工 艺原理 并且在北京地铁崇东 区间隧道进行 了施 工应用 ;张云介绍 了洞桩和 中洞 法 以及C R D 辅助
关键词 : 软 泥塑状 围岩 ;浅埋 ;管桩 ; 加 固技 术 ; 隧道施 工 中图分 类号 : U4 5 5 文 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 2 3 7 4( 2 0 1 3) 0 5 — 0 0 7 5 — 0 4
大 长 隧道 的浅埋 暗挖 掘进 施工 ,在 我 国有许 多
根据 设计 方案 ,隧道 Ⅵ级 围岩设 计参 数为 :采
用 中8 9 管棚 中加 双层 4 2 超 前 小导管 的超前支 护 。 拱部1 5 0 。范 围布 设 管棚 ,环 向间距均 为0 . 4 m ,超 前 小 导 管边 墙 外 插 角 为4 0 。 ,拱顶 外 插 角 1 0 。;
的高 风险 和控制 性 工程之 一 ,位于 湖南 省溆浦 县境
内 , 隧 道 为 双 线 隧 道 , 进 口里 程 为 D K 2 5 5 +1 9 2 ,
全长9 l 5 3 m ,隧道 线 间距 为5 m ,Ⅵ 级 围岩开 挖 断面 为1 5 8 m 。 隧道 东 西 向穿行 于 雪 峰 山脉 、地形起 伏

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方案

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方案
长度 为 3~ m) 便 于 装碴 , 挖 时 每 次进 尺 一榀 钢 4 , 开 架 间距 , 掘 机 开挖 距 轮 廓 线 处 预 留 3 挖 0~5 c 土 0m 体, 人工 采用风镐 沿轮 廓线进 行 开挖 , 免挖 掘机开 避 挖对 初支 造成破 坏 和对 土 体产 生 大 的扰 动 ( 动太 扰
跟踪 监测 。各项 监测 内容所 采 用 的仪 器探 头和元件
如表 1 列。 所
表 1 现 场 测 试 项 目及 量 测 方法
序号 项目 名称 净空收敛
s 州
及时进 行锁脚 锚管 施 工 , 侧 钢架 拱 脚 以等 间距 各 每 打 4根 锚管 , 管 长度 5O 钻进 后进行 注 浆 , 过 锚 .m, 通 钢筋 与型钢拱 架 焊 接 , 以便 整 体 受 力 。按设 计 要 求
超 前 支 护 。 设 计 为 超 前 小 导 管 , 管 直 径 为 钢
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 , 然后分步同时支护, 形成支 护整体 , 缩小作业循环时间。
2. 施 工 流 程 1
 ̄5 m 长 50 间距 4 8 c 外 插角 1。 2 。 0 m, .m, 0~ 0m, 0 一0,
1 试 验段 施工 管理 对 隧道 下行 线 出 口试 验 段施 工 时 , 立项 目组 成
测量放样
区鲴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 并施作初期支护
织机 构 , 由项 目经 理任 组长 , 目总工程 师任 副组 长 项
左右错位开挖 中台阶施 作初期支 护
围岩监控量测
兼技术负责人 , 工程管理部、 技术质量部 、 设备物资
断后 , 进行 预测 和反馈 , 以便 对设计 方案 和施工 的合
理性 进行评 估 , 以确保 施工 安全 和隧道 的稳定 , 为施

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三级工法,附示意图)

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三级工法,附示意图)

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三级工法,附示意图)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1.前言我国修建软弱地层隧道时,Ⅴ、Ⅵ级围岩主要采用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等工法,这类工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变形收敛,但工序复杂、施工进度慢、造价也更高。

中铁xx局集团承建的xxx绕城高速公路xxx隧道为国内第一座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具有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和易塌方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先后采用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CRD法等工法,其中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存在开挖对土体扰动次数多、围岩变形大和仰拱封闭需要时间长等缺点,施工中多次出现初支开裂等险情;CRD法可以及时完成初支封闭,很好的控制变形,但工序较多,且全部为人工或小型机械作业,大型机械无法展开,施工进度慢,同时增加临时仰拱及中隔墙,成本增加大。

为安全、快速、高效完成隧道施工任务,最终优化创新了微台阶施工工法,通过对开挖支护工艺和参数的优化、各作业面之间距离的严格控制和其它配套设施的科学配置,成功穿越了3-1、5-1、5-2、7-1、8-2等软可塑状态的亚粘土地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8年12月25日,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法特点2.1采用多种技术措施,解决了软塑粘土地层地基承载力低的问题,确保了施工安全。

2.2施工空间大,可以引入大型施工机械,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高,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

2.3在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的隧道施工中,便于灵活、及时地调整施工方法,进度稳定,工期保障性强。

2.4能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没有需拆除的临时施工支护,避免了因拆除临时支护造成初期支护突然卸载而危及隧道安全的不利因素;初期支护断面圆顺,无应力集中点,安全性强;同时节省投资。

浅谈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浅谈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

浅谈隧道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摘要:文章结合崤山隧道开挖工法施工经验,介绍了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特点、原理以及施工流程,并根据现场围岩地质、施工机械配套等实际情况,对台阶法施工工装进行了改造,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提升了隧道的施工进度。

关键词:微台阶法开挖;台架;初期支护0 前言为了预防和控制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对掌子面与仰拱之间的距离要求的越来越严格,目前采用的长台阶法施工,已经难以满足安全步距的强制性规定。

而采用长度大于10m的短台阶法施工容易受到变更台阶处道路和仰拱施工作业空间的限制;如果采用长度小于10m的短台阶法施工时,虽然满足安全步距的要求,但上台阶的施工作业空间小,各工序之间相互干扰,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会极大地降低,导致工程施工进度非常缓慢。

针对以上情况,对台阶法施工工法进行了改进,改成微台阶开挖施工工法,既能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又能极大地提高了隧道的施工进度。

1 工程概况崤山隧道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进口位于灵宝市寺河乡,右边靠近G209国道;出口位于官道口镇车家岭附近,位于S323省道上游。

崤山隧道起止里程为:左线DK694+053~DK716+804,全长22751m,右线YDK694+045~YDK716+816,全长22771m为两条单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10m,一般斜井进正洞后,围岩主要以IV、V围岩为主,围岩破碎,崤山隧道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相当复杂,属于蒙华铁路线路控制性重点隧道工程。

2 工法特点采用该台架施作的微台阶工艺,可实现上、下台阶同时施作,满足钻爆及支护的使用和空间要求;钻爆过程中,上台阶常规施作,下台阶可连同仰拱部分同时开挖,实现仰拱初支拱架及时封闭成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施工台架用于上台阶施工的“凸出部分”便于拆装,拆除后台架便可用于全断面施工,实现了全断面和两台阶法所使用工装之间的快速转换;采用该台架施作的微台阶工艺,减少了使用小台架施工需要反复拼装或吊装的所需时间及风险,缩短了工序时间,保障了施工进度。

软塑粘土隧道两台阶五步开挖技术探讨

软塑粘土隧道两台阶五步开挖技术探讨

软塑粘土隧道两台阶五步开挖技术探讨摘要:在分析哈尔滨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以“上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在挖掘机开挖时沿轮廓线预留土体,人工开挖时在拱脚处设扩大拱脚;上台阶支护,初喷射混凝土对开挖面进行封闭,设置拱脚支垫,架设型钢拱架,钢筋网片搭接,施作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下台阶交错开挖支护,交错开挖左右部,边墙的型钢钢架与拱部钢架连接牢固,进行钢筋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核心土开挖;仰拱开挖及支护”为核心的“浅埋大跨软塑粘土隧道两台阶五步开挖技术”解决了现行隧道开挖技术存在的工序多、施工进度慢、成本高、对土体扰动次数多、围岩变形大和仰拱封闭需要时间长的问题。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1 工程概况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位于医大二院站处,途径延兴路、西大直街、和兴路和七政街后,利用既有“7381”工程向东北方向布设,直至哈尔滨东站。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4.33km,全部为地下线,设16座地下车站,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2座,以及相应的机电系统专业配套工程。

论文研究的是该一期工程十标段,为一期工程延长段,即哈尔滨南站站~哈达站区间隧道。

本区间为双线单洞隧道,位于学府路规划道路的正下方,隧道中线与规划道路中线基本平行,设计起点里程为SK0+294.450,终点~SK1+459.986,其中区间上行线长1165.536m,下行线长1165.440m,单线全长计2330.976m。

区间隧道最大埋深18.9m,最小埋深为4.9m,主要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

其中本论文重点研究的单洞区间标准断面隧道开挖施工采用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标准断面总长度2052.5米,开挖高度为6.5米,开挖宽度为6.2米。

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本区间所处地段属岗阜状平原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分区界线清楚。

地面标高介于165.45~174.35米之间,高差约为8.9米。

本工程场地环境类别属于Ⅱ类,场地范围内主要为道路,两侧为现有企事业单位和住宅。

大断面浅埋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大断面浅埋隧道进洞施工方案
的特点 , 经方案论证决定采 用微 台阶法增加锁 脚小导管 ( 似2无缝 钢管 ) 临时仰拱 (8工字钢 ) 及 1 进行 施工 。施工过 程严 格按照新 奥 法组织施工 , 同时配 以超前长管 棚( 18无 缝钢管 , 长 4 作  ̄0 管 0m) 为辅助施工方法进行 开挖 , 开挖采用 人工配合机械施 工。
个封 闭环 , 以减少局 部应 力过大 , 达到开挖洞壁均 衡受力 的 目的。
— 一
2 1 微 台阶 法工 艺原 理 .
微 台阶 法是采用 3级短 台阶 ( 仰拱 除外 )先进 行上 台 阶拱 部 ,
开挖并施 作拱部初期 支护 , 再左 右错 位开 挖 中台阶及施作 中台阶 初期支 护 , 随后开挖 下 台阶施 作 下 台阶初期 支 护 , 最后 进行 仰拱
开挖初期 支护紧跟并及时施作 仰拱混凝 土 , 使整个 开挖断 面封 闭 2 01, 3完成后 适当施作 中 台阶 临时 仰拱 ( . I T 2与 临时 仰拱增 设根 成环 , 构成稳 固的初期支护 体系 , 护 围岩 的天然承 载力 , 保 有效抑 据沉 降观测情况来定 , 当下沉速率 大于 3 0mm/ d时可考虑架设 ) 。 制围岩变形 。通过监 控量测信息 反馈指 导施工 , 态调整支 护参 动 临时仰拱采用 2 b工字钢架 , 0 钢架 连接 采用 就 2螺纹 钢 , 连接筋 数和混凝土衬砌施工 时间 。 间距 10m, . 喷射 2 l 厚 C 0混凝 土。临时仰拱每次架设 4榀 , 4C . 2 ' D 2 2 技 术 特 点 . 间距与主洞架设拱 架~致 。 1 利用超前 长管棚 的施 工使之在 洞 口段形成 连续 的棚架 , ) 以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2 期 1 2 0 0 8 年 7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微台阶施工工法1.前言我国修建软弱地层隧道时,V、VI级围岩主要采用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等工法,这类工法町以很好地控制地表沉降和变形收敛,但工序复杂、施工进度慢、造价也更高。

中铁xx局集团承建的xxx绕城高速公路xxx隧道为国内第一座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具有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大、粘结力差和易塌方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先后采用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CRD法等工法,其中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存在开挖对土体扰动次数多、围岩变形大和仰拱封闭需要时间长等缺点,施工中多次出现初支开裂等险情;CRD法可以及时完成初支封闭,很好的控制变形,但工序较多,旦全部为人工或小型机械作业,大型机械无法展开,施I:进度慢,同时增加临时仰拱及中隔墙,成本增加大。

为安全、快速、高效完成隧道施工任务,最终优化创新了微台阶施工工法,通过对开挖支护工艺和参数的优化、各作业面之间距离的严格控制和其它配套设施的科学配置,成功穿越了3-k 5-1、5-2. 7-1、8-2等软可型状态的亚粘土地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8年12 月25 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工法特点2.1采用多种技术措施,解决了软型粘土地层地基承载力低的问题,确保了施工安全。

2.2施工空间大,可以引入大型施工机械,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高,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

2.3在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的隧道施工中,便于灵于、及时地调整施工方法,进度稳定,工期保障性强。

2. 4能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没有需拆除的临时施工支护,避免了因拆除临时支护造成初期支护突然卸载而危及隧道安全的不利因素;初期支护断面圆顺,无应力集中点,安全性强;同时节省投资。

2. 5仰拱初支及时封闭成环,仰拱衬砌混凝土超前施作,确保施工安全,改善隧道运输环境,便于隧道文明施工的开展。

2. 6仰拱初支和仰拱混凝土全幅施作,确保了防排水系统、仰拱保温层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减少营运病害。

2. 7无需投入特种设备,投入小,操作性强,易推广。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地质条件为IV〜V级围岩的公路、铁路和水利水电隧道施工,也适用于浅埋暗挖的其它类似地下工程。

4.工艺原理隧道施工以“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为基本的指导原则,在超前支护完成后人挖掘机进行开挖,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时支立型钢拱架并做好扩大拱脚、拱脚支垫、连接钢筋焊接和锁脚锚管固定,严格控制各作业面之间的距离,做到及时封闭,以监控量测信息指导施工,以便调整初期支护参数和确定二次衬砌时间。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 1所示。

5. 2操作要点5.2. 1超前支护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

超前小导管钢管直径为050mm,长5. 0m,间距30〜40cm,外插角10〜20°,首尾相接长度不少于1. Onu采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注浆。

5.2.2开挖与支护微台阶法施工纵断面图见图5. 2. 2-1;微台阶法施工横断面图见图5. 2. 2-2;微台阶法施工平面图见图5. 2. 2-3。

图5. 2. 2-3微台阶法施工平面图1、上台阶开挖,预留核心土。

开挖①部时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在挖掘机开挖时沿轮廓线预留50cm 土体,人工采用风镐进行开挖,避免挖掘机破坏既有初支, 防止挖掘机开挖对土体的振动太大,造成土体塌方,并可以控制超挖。

人工开挖时在拱脚处设计开挖线以外向围岩方向开挖深度为30cm,高度为70cm,长度为开挖段通氏的扩大拱脚,并在拱脚底部至少留深20cm 土用人工开挖,严禁拱脚超挖,便于拱脚使用型钢或方木垫实,防止因拱脚原状土被破坏或承载力不足而造成支护下沉。

开挖时根据围岩级别不同每次进尺为0. 5〜0.75m (既设计一岩拱架间距)。

2、上台阶支护。

在开挖后初喷4cm厚C25钢纤维混凝土对开挖而进行封闭,以免孔隙水从断而处渗出,而使土体失稳。

然后设置拱卿支垫,架设型钢拱架,相邻两棉工字钢之间纵向采用“”形(p22连接钢筋在工字钢内外缘交错连接,环向间距80cm。

布设钢筋网时随初喷混凝土表而起伏铺设,<p 8钢筋网格间距为20cmX20峋』钢筋网片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先在洞外定型加工,旦每片加工面积不宜小于Inf,然后在洞内安装,且相互之间的措接长度不应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

及时施作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型钢拱架采用“ 一”形螺纹钢双排焊接,以增强共同支护作用)。

拱架与开挖轮廓之间的所有间隙用25号混凝土喷射充填密实,先喷拱架与轮廓之间空隙,再喷拱架,然后再喷拱架之间,直至喷到规定的厚度。

3、下台阶交错开挖支护。

在上台阶初期支护稳定的条件下,开始交错开挖⑤⑧部(错开距离1〜2m)。

⑤⑧部开挖左右错开,开挖长度以能支立一棉为准(根据不同围岩级别为0.5〜0.75m)。

边墙的型钢钢架应与拱部钢架上下对正,并螺栓连接牢固。

钢架支立完成后进行钢筋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

4、核心土开挖。

根据现场机械施工要求,适时挖除核心土,但必须保证核心土的尺寸。

5、仰拱开挖及支护。

仰拱开挖采用全幅施工,上面铺设仰拱栈桥,开挖长度控制在每次3棉拱架;仰拱开挖后,立即初喷4〜6cm喷射混凝上封闭围岩(如基底渗水严重,增加喷混凝土厚度),然后安装仰拱拱架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使初期支护成环。

6、中央排水沟施工。

中心水沟施工在初期支护封闭后仰拱施工前施作,为便于机械施工,可临时切断(事先预留好法兰接头)初期支护钢拱架;连续切断不得超过3根, 且切断后净距不得大于2m,待中心水沟工序完成后及时恢殳初期支护的封闭;5.2.3仰拱混凝土、仰拱回填和混凝土基层施工当中央排水沟施工完成后,升始在仰拱初期支护上面安装仰拱钢筋,施作仰拱、仰拱保温层和仰拱回填。

5.2.4微台阶施工注意事项1、由于土体粘结力差,升挖后容易发生垮塌,因此在开挖时严格控制挖掘机升挖深度,保证掌子而平齐,防止出现悬空,为便于作业,开挖长度可增加20cmo2、根据现场机械施工要求,适时挖除核心土,但必须保证核心土的长度。

核心土必须保证其长度和宽度,核心土宽度一般不得小于对应高度洞身宽度的50%,为发挥机械施工功效和便于安装拱部钢架,上台阶核心土高度为2. 0m,核心土顶而距拱顶高度2m。

3、上下台阶每循环进尺为一棉拱架间距,仰拱每次开挖支护3根拱架长度;上台阶长度3〜5m,掌子面距仰拱初支距离控制在12m以内,掌子面与仰拱钢筋混凝土及仰拱I可填距离控制在15m以内,掌子面与二次衬砌间即控制在60m以内。

4、锁脚锚管在土质隧道的施工非常关键,必须按设计长度、数量和角度进行施工, 同时领脚锚管的施匚随型钢拱架的作业及时跟进。

5、根据支护受力破坏分析,拱脚部位易发生剪切破坏,故在拱架加工时必须保证连接板的尺寸,同时按设计位置布置螺栓孔,在拱架支立时,拱架部位接头除栓接外,还应四面帮焊,以确保接头的刚度和强度,条件允许时,接头最好采用角钢连接板,便于混凝土全面握裹。

6、开挖轮廓要预留支撑沉落量及变形量,并利用量测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

7、临近贯通时,一侧须停止向前掘进(中间距离控制在5〜7m),掌子面设横向和坚向工字钢支撑(支撑与初期支护拱架焊接,并做好纵向连接钢筋焊接),同时边墙、仰拱及衬砌要抓紧跟进(在未跟进的情况下,坚决不允许贯通,为防止仰拱混凝土施工时下台阶核心土滑落伤人,下台阶留2m左右不进行仰拱封闭,衬砌与掌子而距离控制在40m以内,边墙与仰拱紧跟),贯通前最后一个循环要达到1.5m左右,不致贯通时土体过薄,出现坍塌(为防止土体山于暴露时间太长,风化粘结力降低而发生滑塌,对上下台阶掌子面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喷层厚度在5cm以上),造成安全事故,在剩余3m 左右时,在拱部开挖通气孔,缓慢释放能量,转移受力。

5.2.5隧道监控量测1、常规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专用仪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观测,并对其稳定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据此对施工方法、结构支护参数进行调梧的信息化工作。

要做好监控量测,先要确定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和频率,必测项目和频率见表5. 2. 5。

表5.2.5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及频率1)、根据隧道地质情况、施匚方法、断面情况制定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制定监控星测控制基准值,成立监控量测工作小组,及时掌握使用先进仪器设备。

2)、隧道开挖时要及时对工作面地质变化和围岩稳定情况进行观察,察看喷射混凝土、锚管利钢架等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同时要做好洞顶地而观察和沉降监测。

3)、测点应在开挖而施工后及时安设,并尽快取得初始读数,测点布置要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与洞内利洞外水准基点联测。

测点布置如下:待初期支护施工完毕,核心土开挖之后,进行全断面测点布置,水平收敛基线布冒3条,起拱线上Im处布.置1条,起拱线下lm处布置1条,路面以上Im处水平布置1条。

拱顶下沉测点的布置在每个断面内布置3点。

4)、周边收敛、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各项测点应尽量集中布设在•一个横断面,以便测量结果的协调分析、综合运用,测点断Kli间即为5〜10m, 土层、结构变化部位适当加密。

5)、使用的测量仪器应满足届测精度要求并按操作规程及时检验校正以保证量测数据准确。

使用收敛仪量测时,先把钢尺拉出(拉出长度稍长于量测基线)停放20min, 使钢尺温度与环境气温基本一致(同一洞口内连续量测若干断面,旦环境气温相差不大时,可连续量测)。

6)、在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时,当卜•断面开挖靠近上断面量测点时,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

7)、加强监控测量管理,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应变能力。

2、隧道施工动态监测隧道深部位移观测,是通过多点位移计量测孔壁岩土体不同深度处位移°它不同于隧道围岩收敛观测,后者仅能测到隧道净空收敛变形,前者则能测到洞室围岩内不同深度上轴向变形。

因此,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可分析判断隧道等地下构筑物围岩位移的变化范围和松弛范围,预测预报围岩稳定性,为修改锚杆支护参数和隧道理论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V I ■ wvzI I I操作要点1)、根据隧道地质条件分析及现场地表踏勘情况,确定隧道深部位移观测布设桩号,测试布设点的坐标,确定多点位移计监测深度。

2)、观测采用数显卡尺。

每次观测前后,在现场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长期测量时,应定期进行率定,以保证仪器的测试精度。

3)、何次量测数据时,应重复测读二次以上,并取其中二次接近值的平均值作为正式读数,记录在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