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二讲: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完整(1)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1)ppt课件

市场: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市场
消费者的选票(货币)决定生产什么
配置
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决定如何生产
三种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的提供者决定为谁生产
形式
精品课件
45
二、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
精品课件
46
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
需求
鞋子 住房 茶叶
产品市场价格
供给
鞋子 住房 茶叶
$消费者的投票 家庭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说明
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 置优化问题。
•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
实体,对其公共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政府 本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 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
量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 效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 应用。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
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 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5个方 面组成。
• 经济发展的关键:
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 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即 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 足。
教材
《公共经济学》
樊勇明、杜莉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参考书目
• 《公共经济学》
[英]安东尼·B ·阿特金森 [美]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著 蔡江南 许斌 邹华明 译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9月第1版

第二章公共部门理论ppt-公共经济学(精)

第二章公共部门理论ppt-公共经济学(精)

一、资源配置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
一、完全竞争市场基本假定:
1.人数很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 2.产品是同质 3.自由进入和退出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 4.经济信息完全和对称; 5.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一致性,都追求效用最 大化,是理性的
6.经济利益的可分性和 所有权的确定性,可 用价格来计量 7.生产资源私人所有 8.没有外部经济效应 9.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记 10.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
一、资源配置
(三)资源配置的方式:习惯、命令和 市场
1.习惯: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 成的,并共同接受和普遍遵守的惯例。适应于传 统的农牧业社会,功能有限,范围狭小。 2.命令机制:主要是由政府来作出有关生产 和分配的决策。 3.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 本问题主要是由一种竞争的价格制度来决定的。
三、政府职能和政府失灵
(二)政府失灵的涵义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人们期望政府能办 好市场办不好的事,结果却发现政府不仅 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反而降低了社会效 益,这种现象就是政府失灵。
三、政府职能和政府失灵
(三)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府的政策偏差 要衡量政府的政策是否偏差,首先必须确定政策 好坏的标准。评定政策的好坏,取决于一项政策 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为它所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 别。所谓好政策,是指这样一种立法或政府行为: 一方面,它带给社会中一部分人的额外满足,大 于那些为了支持这种立法或行为而做出牺牲的人 所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由于一项政策的实施, 是以放弃若干其他同类政策作为代价的,因此, 与其他具有同类特点的政策相比,这种政策所带 来的净收益(一部分人的额外收益之和减去另一 部分人所付出的代价之和)最大。坏政策的涵义 刚好与好政策的涵义相反。

公共经济学第二讲: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经济学第二讲: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programs/view/rC7Q n528dEU/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 1、资源配置 、
1.1 资源配置涵义 1.2 资源配置方式 1.3 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2、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
2.1 早期政府财政的特征 2.2 市场失灵及主要表现
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原则):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原则):
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 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 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如图示
社会边际成本MSC 社会边际成本
含义: 含义: 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 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测定: 测定: 可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 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 最高额来测定。 最高额来测定。 变化规律: 变化规律: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 增加而增加。 增加而增加。
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的实 经济效率的实 帕累托最优 现的条件: 现的条件:
A、净社会收益非负:TSR-TSC>0 、净社会收益非负: 保证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 保证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 B、净社会收益最大化:TSR-TSC最大化。 最大化。 、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最大化 单个产品的效率产量(帕累托最优): 单个产品的效率产量(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 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坏的情 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 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 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反之, 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反之,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 调整而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变好, 调整而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 任何人的境况变坏, 任何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的配置状况不是 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该准则的意义: 该准则的意义: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提供了一种 合理配置资源的理想状态。 合理配置资源的理想状态。

公共经济学第二三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经济学第二三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经济学》之第二章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一、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资源稀缺。

资源配置:把资源用于各种社会生产活动,创造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过程。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府应该如何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什么是资源?资源是一个集合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而言,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即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加以利用,以提高人类生活福利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总称。

狭义资源则是指自然资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972)资源的两大分类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新科学概念)等。

自然资源的特点: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和区域性等。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等。

资源优化配置的含义狭义:用有限的要素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更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并使消费者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广义:在坚持效率、公平、稳定三者统一的原则下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效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效率是经济学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惟一的中心问题)。

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存量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创造的财富能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效率的不同视角经济效率: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

即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

工作效率:单位时间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管理学意义上的效率: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资源利用的效率利用资源创造出最大数量的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或者说,社会的生产活动始终是在资源利用的可能性边缘(可以被生产出来的物品的各种组合的外部界限)上的运行。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先提出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指为达到更优而进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
40
公平原则:
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不同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标准 在第八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
做进一步论述。
公平的衡量标准:
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41
劳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
社会总财富 y
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E
A BF
O 20% 40% 60% 80% 100% x 家庭百分比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两条基本原理:
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 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 (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 收税、社会保障等)
.
42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由劳伦斯曲线而来,是劳伦斯
曲线的指数化。
基尼系数=A/(A+B)
A为阴影部分,B为OEF。
.
43
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章资源配置第一节资源的配置方式任何社会可以用来生产的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是有限的,而这些资源要用来满足的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多样的,于是产生了资源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

一、资源配置的含义1、资源的含义(1) 稀缺(scarcity):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基本假设:①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②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体力/脑力);资本;企业家才能;信息;时间(2)选择( Choice ) : 因为稀缺,人们不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不得不在各种用途之间作出选择。

这是稀缺的结果。

--------- 个人、企业和社会都面临选择问题。

(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作出一种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最高价值(收益)。

——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的真实代价。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必须进行选择,在多种用途中间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资源配置问题--- 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愿望。

这就引申出了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即产品如何分配,应首先满足哪些人的欲望?2、狭义的资源配置的含义狭义的资源配置是指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

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应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基本问题事实上是通常所说的“效率”问题。

假设一个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 黄油和大炮,在既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如下表:•经济必须做出选择•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 Possibility Frontier):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资源和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原因:资源总量增加、技术进步、灾害等•表现为:生产可能集的扩大(或者缩小)不同的经济制度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

公共经济学资源分配与公共政策

公共经济学资源分配与公共政策

公共经济学资源分配与公共政策在当代社会,资源分配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议题。

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公共政策则是对资源分配进行管理和指导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资源分配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资源分配理论资源分配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关注的是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到各个不同的需求方,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资源分配理论中,有两个主要的观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认为,通过自由竞争和供需关系的调节,市场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

根据价格信号,个体可以自主决定购买与销售的数量。

这种机制下,资源会流向需求最高的领域,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但市场机制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资源分配不均衡、市场失灵等问题。

为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政府干预成为了资源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定法律,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来调整市场的失灵。

政府的干预主要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考量,以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但政府的干预也需要权衡各种利益和成本,以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与最大化利用。

二、公共政策的作用公共政策是政府对资源分配进行管理和指导的工具。

通过公共政策,政府可以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资源分配的公正与高效。

公共政策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宏观经济稳定: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维持经济稳定与增长。

这样可以确保资源分配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

2. 社会保障与福利:通过社保制度、医疗保障、教育补贴等政策,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服务。

这有助于弱势群体的资源分配,减少贫困与不平等现象。

3. 市场监管:通过市场监管与反垄断政策,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以及企业行为的合法性。

这可以防止垄断与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公共利益。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保护政策,限制排污、开展生态修复等举措,保护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 第一部门:私人部门
第二部门:公共部门 第三部门:?
• 非政府组织与第三部门:
①社会自发组织的非盈利性组织; ②处于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参见王绍光著:《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 研究》
思考题
⒈ 如何理解资源最优配置的涵义? ⒉ 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
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⒊ 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是什么? ⒋ 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 ⒌ 市场失灵有什么主要表现? ⒍ 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主要
O 20% 40% 60% 80% 100% x 家庭百分比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 基尼系数由劳伦斯曲线而来,是劳伦斯
曲线的指数化。
• 基尼系数=A/(A+B)
A为阴影部分,B为OEF。
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 物价稳定 • 充分就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资源配置方式
•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公平原则:
• 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 不同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标准 • 在第八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做
进一步论述。
• 公平的衡量标准:
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劳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
社会总财富 y
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E
A BF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三项内容:
(即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 Efficiency 效率
• Fair
公平
• Stable 稳定
市场机制 社会价值判断 经济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边际成本MSC 社会边际成本
含义: 含义: 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 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测定: 测定: 可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 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 最高额来测定。 最高额来测定。 变化规律: 变化规律: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 增加而增加。 增加而增加。
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般的自由竞争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 ),比较接 一般的自由竞争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比较接 近于完全竞争,其配置的结果较为接近帕累托最优。 近于完全竞争,其配下的解决
W‘ E D’ D

W A的福利
帕累托效率原则的实际含义
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 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 者的所失” 或者从全社会看, 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 宏观上的所失”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 宏观上的所失”,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资源的配置就是 有效率的。 有效率的。 其实质就是: 其实质就是:通过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而朝着理想状态的 帕累托效率靠近。 帕累托效率靠近。
1.2 资源配置方式
习惯方式: 习惯方式:
由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并被共同接受和普遍遵 守的社会习俗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守的社会习俗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如长子继承、手艺人传媳不传女等。 如长子继承、手艺人传媳不传女等。
命令方式: 命令方式:
由政府或掌权者对所有生产、分配和消费作出决策。 由政府或掌权者对所有生产、分配和消费作出决策。 封建王朝、集权经济); (封建王朝、集权经济);
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企业的利润驱使。 企业的利润驱使。
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获取最大利润; 获取最大利润; 采用效率高的生产方法,压低成本。 采用效率高的生产方法,压低成本。
市场方式 :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由社会习惯配置资源
习惯的定义: 习惯的定义: 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 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接 受和普遍遵守的惯例。 受和普遍遵守的惯例。 习惯支配的传统社会中,世袭分工制度; 习惯支配的传统社会中,世袭分工制度; 习惯保证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与延续; 习惯保证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与延续; 习惯窒息了社会的创新。 习惯窒息了社会的创新。
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原则):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原则):
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 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 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如图示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
决定工资率、利息、地租、利润; 决定工资率、利息、地租、利润; 构成人们的收入。 构成人们的收入。
价格机制通过市场发生作用
1.3 完全竞争市场 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完全竞争市场的内涵; 完全竞争市场的内涵; 完全竞争市场下帕累托效率的实现; 完全竞争市场下帕累托效率的实现;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 P=MPR=MSR=MPC=MSC 结论: 结论: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 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坏的情 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 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 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反之, 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反之,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 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 调整而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变好, 调整而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其他 任何人的境况变坏, 任何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的配置状况不是 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 该准则的意义: 该准则的意义: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提供了一种 合理配置资源的理想状态。 合理配置资源的理想状态。
1.1 资源配置涵义
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资源稀缺 狭义的资源配置: 狭义的资源配置:
如何以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 如何以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 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 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效率问题 效率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广义的资源配置: 广义的资源配置:
MSC
MSR QE 产量Q 产量
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存在局限性 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不同理解
政治领域:平等对待,规则(程序)公平; 政治领域:平等对待,规则(程序)公平; 经济领域: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经济领域: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衡量标准: 收入分配公平的衡量标准: 劳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条件: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条件: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MSR=MSC 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此时:该产品社会总收益和社会总成本的差异最大化。 此时:该产品社会总收益和社会总成本的差异最大化。
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佳配置: 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佳配置:
当社会上所有产品和劳务的都处于其最佳效率产量水平 时;也即所有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一单位的社会边际收益 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整个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 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 托最佳。 托最佳。 此时: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此时: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帕累托效率原则的实际含义 相关概念: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资源配置改变后,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 帕累托更优:资源配置改变后,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没 有个人处境变坏。 有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 的福利, 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帕累托改进:在不使 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 的福利,即 为达到更优而进行的改进。 为达到更优而进行的改进。
稳定原则
稳定原则的含义: 稳定原则的含义:
资源的配置应使得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 资源的配置应使得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经济处于 可持续的发展之中。 可持续的发展之中。
宏观经济稳定的衡量标准: 宏观经济稳定的衡量标准:
物价稳定:零通胀或低通胀; 物价稳定:零通胀或低通胀; 就业充分:低自然失业; 就业充分:低自然失业; 经济增长: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产出; 经济增长:保证充分就业的经济产出;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
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
B的福利 的福利 图中: 图中:
WW‘曲线是AB两人在 WW‘曲线是AB两人在 AB 既定资源约束下可能达到 的最高福利水平的组合轨 也叫福利边界。 迹,也叫福利边界。 WW’ WW’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如E点)均为帕累托最 优状态,即是最佳效率点。 优状态,即是最佳效率点。 WW‘之外的点, WW‘之外的点,如C, 是现在资源约束下不可能 达到的。 达到的。 WW’之内如D、D D、D‘ WW’之内如D、D‘, 都是无效率的点, 都是无效率的点,但D向 移动是效率的改进。 D’移动是效率的改进。
3、政府职能与政府失灵 、
3.1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与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与 3.2 政府失灵及主要表现 3.3 两种失灵下的混合体制与第三部门作用 两种失灵下的混合体制 第三部门作用 混合体制与 3.4 作业
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而放弃的东西;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 而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考虑的是边际量; 理性人考虑的是边际量;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贸易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贸易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当政府发行货币过多时物价上升; 当政府发行货币过多时物价上升;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
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 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 MSR=MSC
效益和成本
图中: 图中:
QE为最佳产量,即最有 为最佳产量, 效率产量; 效率产量; 当每一种物品都处在其 最佳产量时, 最佳产量时,整个社会 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 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 帕累托效率实现。 帕累托效率实现。 MSCE=MSRE E
完全竞争市场下, 完全竞争市场下,每一种产品都可通过供求双方 的自发调节达到其最佳效率产量水平, 的自发调节达到其最佳效率产量水平,从而整个 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实现。 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实现。 福利经济学定理:完全竞争=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定理: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
完全竞争市场的内涵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programs/view/rC7Q n528dEU/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 1、资源配置 、
1.1 资源配置涵义 1.2 资源配置方式 1.3 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实现
2、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
2.1 早期政府财政的特征 2.2 市场失灵及主要表现
劳伦兹曲线
图中: 直线OE线为绝对平等 线; 折线OFE为绝对不平 等线; 曲线OE为实际的财富 分配线即劳伦兹曲线, 越靠近直线OE,越平 等。 引入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概念 引入基尼系数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