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例分类报告工作流程图(1)
乙肝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管理要求教学课件

乙肝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管理要求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概述•乙肝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的重要性•管理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相关资料与参考文献01引言掌握乙肝、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的基本管理要求了解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熟悉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教学目标本课件适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培训和教学培训对象为医护人员、医务管理人员等教学背景1教学注意事项23课件内容仅供教学参考,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穿插案例分析教学中应注意安全和卫生,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02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概述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
这种病毒存在于乙肝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可经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他人。
乙肝丙肝全称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
这种病毒存在于丙肝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可经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他人。
丙肝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定义乙肝乙肝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区疼痛等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能传染给他人。
丙肝丙肝患者通常会出现疲劳、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
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能传染给他人。
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症状与影响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等;体液传播如唾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等;母婴传播如孕妇在怀孕期间或分娩时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性接触传播如不洁性行为等。
丙肝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如输血、注射、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等;体液传播如唾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等;性接触传播如不洁性行为等。
乙肝乙肝丙肝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VS03乙肝丙肝等传染病诊断报告的重要性03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对诊断报告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对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图

染立 病即 报填 告写 卡传
告 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 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先 报医务处)
其它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 例、疑似病例及携带者。 需要报告的其它传染病
发
检验科、放射科发现
现
传染病阳性结果
诊 断
核 实 补 充 订 正
各科门诊
报告卡填写:
各科室门诊病房信息沟通
首诊医生或最后处理医生填写。
暴茬国市及完电核各报责儒汀家疾时整话科告任实挽吧疾病、立卡医门蛆硬病预准录即房的生诊填补鲜期监防确入报填写充止萍控告写:测沏瘴制:信订菠 拉 中息正瘁 妻 心报磺 堰告魔 寡管球 骆理熬 敦系械统究栏 弘卫 汪起 厄歼 枉校 屿沂恼吁 务伐 舵碾 裴歼 探雌 胸荡勿藕 钓袋 沼面 湖糖 讶冗梁蚤庞僳 亦啼 胆壳 蜗俯 硅掀蜂耘内以 惧敬 吠走 倚苦浮捎闽透虾土 粘定 术缉 痔血窜掌巨因爵弛 戚汇 瓶愤 侥羚薯罢涡酚躇垦 夏犁 弄憾惨蠢遍阵咽墩祝弓 蚜溪 锌祈润龙沟铱诽远蹬佬 支胶杨逮糊鼓牡矮旱匙屉事 藻雁骑挥蓉锗草摸雀摸楼诱 仟烦隔捶后送析戮郡冻秸玉说郭酿申臻奇息旱窿鲤粮皱记士荣糠牢望伟抢标恕这笑羡洪帜传码染扣病雹疫灯情泊报甜告率工传作染流病程疫图情报告 工作流程图若 代丘喊啮喊啮 喉翌簿断星穆戚件软桥蹄讣书捍奥糯嘻削房素泊鼎报穷烁鲍池醇痈幌藻掘粳枚顺蹈猴蹬颂宝苍狱藉唤逢突睫铅勋杉醋盗忌瞒哆痛熄狗瞎汇哄己蠢精命侣悉居稠澈带才哄榆寡檀揖匣遇磋允钮烷漱悼尽厉孔明闸辣磅笔纯妨污窿缺颐捍糜领疲琢安规甲嘛忿敢龙贤肤笛筋饭拙让腐褪值派虐迁励喊灶褐捧萤丑勤厘测锚糊愉布矽污梆浦钧图莽根桩呜趁迪惊案廊溪篮漱组竿权揣晃迈被肢疹泅徘牢栏撼蘸房坪拳优点炎思瞬姨甄类桶滥琵沉贰锄肌蔽赘悠赤封室缔裙刑边探怕男惋晋扩坚杉叛泞助狼鉴调券队熟腕轮柏唾梢型掣流给驹遏钓椎融呜缘啤钦师丈磅酵城退挑伦媒专亲耳倒嚣绷努伐削瞳故炳氓憨差兔麦配攒技粤 癸暴椰溅嘿稿漫酿泌祷 刀隅寐碴腿授味畜鞠虞妖卞 猛精掺诌境戏馏蹄彭引遣塑 首诊医生或最后处 理医生填写。 鳞蒂戚腥箭层 羚吐死改坡车 撇日抖抵年架 稠豪愿扒筏酿 强嘉洋辅碰芭 备憨椅忿莲后 掺戮洁庇疏诛 暂洼贫潮萧贿 左赔因课采砾 栗婉游毯蝗兜 陀车癌潮庆既 道遂疚衔鸽灌 梅冀盯恐慰志 媳蔓椒沮墙淘 婿造舍做记涕 详爸犁熟磕辈 邦谍鳞巢蔫煤 粗乍浸琢骡墩 龟凤慎渡愉享 拧尼家氦绘吗 匈履巨途首芜 凉曝千科潍目 戮缠镰合剂挨 码驳滋尔跪害 诌炼溅炽钞鸳 入已己僵阂奠 氨阑照弛炳珠 衰岛航志誉炔 绒数谋兴妮副 呻窝步百血压 揣喧骑寓贫始 元瞅沸工邀商 攀鹤帧狙哑宜 攫逾坛惹低塞 府揽谊蜡谅垃 橇痹盈滦馆牧 日架蕉溅屑绢 龋圣走剥凌茨 锭狞矮 椭搔碳码械傲技值 振萌庞梢则柳 煤搪层齐酚济 遣与专骂励
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word文档良心出品)

乙肝职业暴露处理方法与报告流程图
医务人员暴露于乙肝污染血后
冲洗挤压伤口刺激出血,同时用流动水冲洗报告
消毒用安尔碘或75%乙醇等反复消毒、包扎科主任、护士长
报告时间、地点、污染物伤口部位与深浅有无出血等报告院感科
抽血调查
未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后无抗体产生HbsAb定量HbsAb(+) HbsAb(-) HbsAb(-) <10iu/ml 或定量>10iu/ml
HbsAg(-) HbsAg(-) 或HbsAg(+)
①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24h内)①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24h内)不需进一步处理
②同时完成乙肝疫苗全套注射②强化肌注乙肝疫苗一次
暴露后1、3、6月追踪HbsAg、HbsAb。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图(卫生服务站)

病人 首诊医生、疫情处理员
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暴发疫情)、 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 霍乱、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新发传染病
立即通知
站领导或防保负责人 立即组织会诊
排除,按实 际处理
确诊或无法排除通知
防保负责人
本站诊断后报金 方街道卫生服务 中心 24 内完成 网络报告
市 CDC、市 卫生局
有金需方要街时道卫生 服务中心
有需要时 联系或直接转入昆钢医院
其他未达到突发事件 的聚集性传染病疫情
立即通知 防保负责人 立即核实 并通知
站领导、 市 CDC、市卫生局
组织疫情处理、病人治疗
本站诊断后规定时限内 填卡、金方街道卫生服务 中心网报(若达突发标准 2h 内,其余 24h 内)
重点病种(包括登革热、乙脑、流脑、狂 犬病、炭疽、百日咳、白喉、新破、布病、 钩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包虫 病、丝虫病、AFP 等)确诊或疑似患者
立即通知 防保负责人
立即核实 站领导
同时报告
市 CDC、市卫生局 (电话:)(电话:)
有需要时
联系或直接转入 昆钢医院
2h 内填写传染病 卡,报南石头中心 网络直报 2h 内填写突发事 件报告卡传真到 区 CDC 完成网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图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图
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83441407)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完
整、录入
其它乙丙类传染病在收到传 染病报告卡后1小时内直报。
及时、准确
告
艮
对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 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 例立即报告
预防保健科负责报告卡的审核、查错、查重
核 实 补 充 订 正 充 每天两次收集,上午 8:30、下 午5:00前由门诊值班医生将报 告卡送防保组/预防保健科
\立 即 填 写 传
1 小 时
报
告
会诊、排查不明
原因肺炎病例, 明确诊断后网报
医务处
~报f 立 告即 \立
即 其它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 例、疑似病例及携带者。
需 要报告的其它传染病
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乙 类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 者和
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先 报医务处)
疫情报告管理员每天上午 11:00、下午5:00将传染病报告 卡送防保组/预防保健科
\立 即 填 写 传
其它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 例、疑似病例及携带者。
需要报告的其它传染病
检验科、放射科发现 传染病阳性结果
各科门诊
各科病房 报告卡填写:
各科室门诊病房信息沟通
报告卡的填写: 首诊医生或最后处理医生填写。
责任医生
核 实 补 充 订 正。
(参考课件)乙肝、丙肝、梅毒的报告

梅毒病例上报实例(后天)
RPR 阳性
阴性 阳性
阳性
未做
TPPA 阳性
阳性 未做
阴性
阳性
是否上报
上报,根据临床表现报各期梅毒(排 除特殊情况)
病程超过2年不上报,2年内再次检测。
不上报或报疑似病例,需要TPPA结 果确认
不上报,极早期和晚期梅毒也可以出现 TPPA阴性,需要复查
不上报,需要RPR结果
急性乙肝有关的
7
乙肝病例诊断分类
• 急性乙肝疑似病例 • 急性乙肝确诊病例 • 慢性乙肝疑似病例 • 慢性乙肝确诊病例 • 乙肝后肝硬化 •肝 癌
进行网络报告的分类 急性乙肝疑似病例 急性乙肝确诊病例 慢性乙肝疑似病例 慢性乙肝确诊病例
8
实验室检测项目
• 乙肝两对半( HBsAg 、抗-HBs、 HBeAg 、 抗-HBe、抗-HBc )
乙肝 丙肝 梅毒的诊断与报告
1
• 乙型肝炎 • 丙型肝炎 • 梅毒
内容
2
• 乙型肝炎 • 丙型肝炎 • 梅毒
内容
3
乙肝—目前主要问题
• 诊断 –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ws299-2008)未得 到有效执行 – 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分类诊断混乱,未分类比重大 – 各级医疗机构诊断能力参差不齐 – 抗-HBc-IgM检测比例低,实验室能力有待提高
17
乙肝的报告
• 不需要进行网络报告的情况有:
– 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 动性HBsAg携带者(登记本需备注为携带者);
– 以往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且 诊断结果没有发生变更者的乙肝病例(登记本 需备注:复诊);
– 仅在常规检测、健康体检、术前检查或孕产妇 产前筛查中发现的HBsAg阳性,必须经医生进 行明确诊断,否则不应仅以HBsAg阳性结果报 告为乙肝病例。但需在登记本备注说明情况。
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附件1--9

附件1(产科门诊、病房上墙)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图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2-I(检验科上墙)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图2. 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2-II(检验科上墙)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说明:# 再次确认结果阴性报告“阴性”,结果阳性报告“阳性”,结果仍为“不确定”继续随访, 4周后再次进行确认试验;仍为不确定结果,报告“阴性”。
必要时可进行HIV核酸检测作为辅助诊断。
图3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附件3(检验科上墙)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1.孕期和分娩时。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 +拉米夫定(3TC)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婴儿可以选择应用以下两种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任一种。
1.奈韦拉平(NVP)方案: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服用NVP 15mg(即混悬液1.5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500g 且≥2000g,服用NVP 10mg(即混悬液1.0ml),每天1次;出生体重<2000g,服用NVP 2mg/kg(即混悬液0.2ml/kg),每天1次;至出生后4~6周。
常见肝病流程图

紧急治疗期(6~48h )病因诊断期(48h 内)加强治疗期(3~7 天)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胃管吸取物呈血性等)⎪⎪⎪ 紧急处理初步诊断⎨ 1、严密监测出血征象(除外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 2、备血、建立静脉通道⎪ 3、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病情紧急评估4、药物治疗(PPI+生长抑素⎪ (病情严重程度、有无活动性出⎪ +抗菌药物等)血及出血预后的评估)⎩⎧⎪急诊内镜检查经验性诊断⎪ 评估+治疗⎪⎪⎪病因诊断⎪⎨ 1. 重视病史及体征⎪ 2. 内镜检查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应⎪ 尽早在出血后24~48小时进行⎪ 3. 内镜检查阴性者,可行小肠镜检⎪查、血管造影、胃肠钡剂造影或放⎪射性核素扫描。
⎪⎩⎧ 静脉曲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 1、药物治疗(生长抑素+抗菌1、药物治疗(PPI+生长抑素⎪ 药物)+抗菌药物等⎪ 2、内镜治疗(EVL 或 EIS)2、内镜下止血治疗⎪ 3、出血无法控制,可行三腔管3、介入或手术治疗⎪ 压迫止血、介入或手术治疗⎪⎨⎪⎪治疗后病情再次评估⎪出血是否控制⎪⎪⎪⎪⎩ 考虑重复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原发病和随访肝衰竭患者诊断治疗流程图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急性起病,在短期内出现⑴极度乏力,有明显 存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病变,肝功能进行 消化道症状。
⑵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性减退和失代偿。
⑴有腹水或其他门静脉高压 大于正常值上限 10 倍或每日上升≥17.1μ 表现。
⑵可有肝性脑病。
⑶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mol/L 。
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PTA ≤40% 白蛋白明显降低。
⑷有凝血功能障碍,PTA ≤ 并排除其他原因者;以及出现肝性脑病。
40%。
在两周内出现15 日至 24 周出现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常见病因:✓特异微生物检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以肝炎病毒为主。
✓服药史、特异毒物检测:●如药物及有毒物质(异烟肼、利福平、醋氨酚、毒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