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合集下载

4种磷酸钙陶瓷颗粒的细胞毒性

4种磷酸钙陶瓷颗粒的细胞毒性

4种磷酸钙陶瓷颗粒的细胞毒性曹强;牛金龙;顾晓明;毛天球;杨维东【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03(013)003【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和开发磷酸钙陶瓷混悬液可注射骨,对合作生产的4种磷酸钙陶瓷颗粒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将4种磷酸钙陶瓷颗粒的浸提液与L929细胞接触1、3、5 d后,用酶联免疫仪在490 nm波长下测定各孔光吸收值,计算细胞相对增值率,用六级毒性分类法评级,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培养期4种浸提液培养的细胞均大量增殖,形态正常,毒性级为0~1级.结论:4种磷酸钙陶瓷颗粒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总页数】3页(P146-148)【作者】曹强;牛金龙;顾晓明;毛天球;杨维东【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9;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2【相关文献】1.磷酸钙陶瓷颗粒微纳米结构对蛋白吸附的影响 [J], 李波;张慧杰;廖晓玲;朱向东;范红松;张兴栋2.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人工骨的急性细胞毒性、抗溃散性和抗冲涮性研究 [J], 张飞;李奇;林荔军;高辉;王鹏程3.复合N-乙酰半胱氨酸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能及细胞毒性 [J], 冯焘;皮斌;姜磊;李斌;陆英杰;杨惠林;朱雪松4.复合N-乙酰半胱氨酸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能及细胞毒性 [J], 冯焘;皮斌;姜磊;李斌;陆英杰;杨惠林;朱雪松;5.聚己内酯壳聚糖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细胞毒性研究 [J], 吴学军;冯尔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宿成玉教授

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宿成玉教授

专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宿玉成教授先锋:您是口腔种植的著名专家,您能谈一下种植牙时代为口腔医学和患者带来了什么变化吗?宿教授:您给戴了两个大帽子。

第一个大帽子言过其实,其实我只是口腔医学领域中从事口腔种植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众多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

第二个大帽子却是比喻的恰当,“种植牙时代”变革了口腔医学的发展并造福牙缺失的患者。

第一,口腔种植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临床专业。

从1982年在多伦多大学由Brånemark教授主持召开的划时代的多伦多会议(Osseointegration in Clinic Dentistry)算起,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间,口腔种植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发展,真可谓之“雄起”。

虽然国内口腔种植的发展和普及要晚于欧洲发达国家,但是发展速度之快也可谓“始料不及”。

口腔种植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既为患者缺失牙带来了“仿真”修复,也激烈震荡和变革了口腔医学中的学科布局,在2010年被正式批准为口腔种植专业(卫生部“卫医政发〔2010〕55号”文,2010年6月11日发布)。

正如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在多次会议讲话中提出的“口腔种植学的发展是口腔医学的一次革命,使口腔医学学科重新大洗牌”,这段话寓意深远,既为口腔种植学定位,也为口腔医学的学科布局定位。

第二,口腔种植医疗强烈吸引着口腔界医生。

医学是科学、道德以及伦理的混合体,医生对科学的追求永无止境,口腔种植的临床效果之肯定、技术之复杂、涉猎之广泛以及涉及到多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强烈刺激和吸引着临床医生。

就口腔医学的临床学科而言,通常是相对独立,例如牙体牙髓病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和牙周病学等等。

但是,口腔种植学涉及到牙槽外科学、颌面外科学、修复学和牙周病学等多种学科中的临床程序和治疗技术,错综复杂,挑战着医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扩展着医生的视野。

第三,造福牙缺失的患者。

牙缺失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上百年来一直是口腔医学临床与研究的热点,一代又一代的修复医生持之以恒地努力提高传统的修复方法效果,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他揭开了龋病的谜底——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家黄力子教授

他揭开了龋病的谜底——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家黄力子教授

他揭 开 了龋病 的谜 底
记 第 四军 医大 学 口腔 医学 专 家 黄 力 子 教授
文 /张正斌
他 揭 示 了人 类 最 多发 病 一一 龋 病 、牙 周 病 的 发 病 机
理 ;他修 正 了 “ 方牙 科之 父 ”的龋病 理论 。他的 名字 叫 西
制造 出人 工 牙槽骨 缺 损 ( 牙周 病 )模 型 。 多 年来 , 力子 教授 的科研 成果 先 后获 得 中国专 利 8 。 黄 N 其 中牙齿 增 白涂膜 获 得 了国际 专利 和 美 国专利 , 于2 0 年 并 04 将这一 专利 转 让给 美 国 IolrVv d n 跨 国公 司 , 开我 v c ia et a 首 国 口 医学界 向欧 美 专利 转让 的记 录 。他 的 UD 型超 声波 腔 U 洁 牙机 获 全 国发 明展 览会 金牌 , 利收 入英 国专利 索 引。他 专
次, 被授予 “ 学习雷锋先进代表” “ 、 优秀教师” 等称号。19 94
年 ,中央 军委 副 主席 、国防 部长 迟 浩 田看到 解放 军报 报 道 的黄 力子 经十 年通 讯 函授 , 导一 名海 防 前线 孤儿兵 崔世 辅
凯 自学 成才 , 为一 名 合格 的 口腔科 军 医的 事迹 , 别做 了 成 特 提词 ;“ 十年 如一 日 人 不倦 ,世凯 能成 才黄 君有 功 ” 诲 。并将
之后 ,黄 力子教 授进 一 步研 究生 物 电和 自由基与 牙周
病的关系 ,在实验室同时制造出了人工龋和人工牙结石。
并指 导2 0级 口腔本 科生 马 亮等 用狗 牙骨通 过 电化 学方 法 02
C IA WA D ORS E CE N E H Ol Y ・2 0 . 61 HN A R SF CI N A DT C N OG 0 8 8_

第四军医大学八年制口腔医学生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第四军医大学八年制口腔医学生培养的现状与思考

学制设立的初心与目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 养过程及考核验收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系列切实 可行的改革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我校八年制口腔 医学生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双向同步提升,同时为 全国范围内医学八年制教育模式的完善提供参考 经验。 1 医学八年制学制设立的初心与目标
1988 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试办七年制 高等医学教育的通知》,以此为基础国内逐渐形成 了医学八年制长学制教育模式,成为中国医学教育 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1-2]。2001 年,经教育部批 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开设了国内最早的八年制医学 博士专业。现全国已有 18 所院校开设了临床医学 八年制专业 [3-4],生源主要为普通高考生,个人志愿 填报,与其他专业基本没有差别。其他生源还包括
医学八年制长学制教育模式的开设是中国医 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高层次、高素质临床和科研人 才 [1]。2001 年至今,教育部已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批 准了 18 所院校开设医学八年制专业。2004 年,作 为全国较早一批开设医学八年制学制的院校之一, 第四军医大学开始招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 口腔医学等专业学员。迄今我校八年制口腔医学 生培养已有 16 年的历史,为军队培养了大量高层 次人才,但仍然存在通识教育时限过长、医学基础 及口腔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紧及临床技能和科研能 力提升不均衡等不足。为此,本文参照医学八年制 [ 基金项目 ] 空军军医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空军 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育研究课题(2020kqjyyjyb-cxg) ▲通讯作者
开设八年制长学制,是中国医学教育国际化的 重要举措之一。我校八年制口腔医学生入校门槛高, 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经过 16 年(2004— 2020 年) 的教学实践,我校八年制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逐渐 完善,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 潜在的问题。第一,第一阶段通识教育耗时 2 年,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三级以上教授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三级以上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技术三级以上教授(160)潘铭紫(1896-1982)江苏苏州,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解剖学教研室主任蔡翘(1897-1990)广东揭东,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专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几(1897-1951)福建福州,第四军医大学法医学专家,一级教授王逸慧(1899-1958)福建闽县,第四军医大学妇产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妇产科主任、副院长郑集(1900-)四川南溪,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营养专家,一级教授,曾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南京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县,第四军医大学实验胚胎学专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张福星(1902-1975),第四军医大学眼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眼科主任、副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外科部主任兼眼科主任陈华(1902-1990),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学院院长、学校副校长丁德泮(1908-1995),第四军医大学放射生物学专家欧阳官(1911-1996)四川资中,第四军医大学口腔修复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口腔修复科主任郭祖超(1912-1999)上海青浦,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统计学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卫生统计和医学统计学科创始人之一王荣光(1912-2007)上海市人,第四军医大学妇产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妇产科主任、副院长于清汉(1912-2003)辽宁大连,第四军医大学精神病学专家,三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神经内科主任汪美先(1914-1993)浙江衢县,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校科研部长毕汝刚(1914-1993)江苏洪泽,第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学专家,三级教授,曾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主任纪仲愚(1914-1992)安徽寿县,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专家,三级教授,曾任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涂通今(1914-)福建长汀,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学专家,三级教授,曾任学校副校长、校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丁鸿才(1914- )江苏涟水,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专家,三级教授,曾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苏鸿熙(1915-)江苏宜兴,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外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胸外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主任汪良能(1916-1989)安徽南陵,第四军医大学烧伤整形外科学专家,二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烧伤整形科主任蔡用舒(1916-2000)湖南益阳,第四军医大学眼科学专家,二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眼科主任,88年7月退休陆裕朴(1917-1993)江苏宿迁,第四军医大学骨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骨科主任、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副院长、学校副校长苏成芝(1917-2000)辽宁海城,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牟善初(1917-)山东日照,第四军医大学内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内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孙传兴(1917-)湖北黄陂,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专家,二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张学庸(1919-2010)河南唐河,第四军医大学消化内科学专家,一级教授、博导,曾任附属一院内科主任,总后“一代名师”()史俊南(1919-)江苏宜兴,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内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口腔内科主任徐君伍(1919-2002)浙江杭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修复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口腔修复科主任姜绍谆(1919-)浙江江山,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分子病毒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复周(1920-2001)河南舞阳,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杨为松(1920-2006)辽宁开原,第四军医大学传染病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二院传染科主任李继硕(1920-2005)吉林榆树,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总后一代名师(1996)侯悦(1921-2003)辽宁绥中,第四军医大学军队卫生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军队卫生教研室主任郭鹞(1922-)河南洛阳,第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403研究所1室主任周树夏(1923-2007)浙江诸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曾任颌面外科主任巢振南(1924-1999)江西景德镇,第四军医大学外科专家,二级教授,曾任附属一院外科主任刘彦仿(1924-)山东海阳,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张宁仔(1925-),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女张立藩(1927-)天津市人,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游国雄(1928-2003)上海市人,第四军医大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一级教授,曾任附属二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代明(1953-)重庆市人,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消化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中国工程院副院长(2010),少将军衔陈志南(1952-)江苏宜兴,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06.12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鞠躬(1929-)上海市人,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特级,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总后一代名师,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神经科学教育家张生勇(1939-),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手性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化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王克为(1923-)辽宁新民,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室教授施际武(1928-),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臧益民(1928-)江苏常州,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成济(1928-)四川成都,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文亮(1934-)辽宁营口,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研究所所长隋延仿(1934-),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饶志仁(1935-)湖南浏阳,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三觉(1937-)江西修水,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06.02陈苏民(1937-)广东中山,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薛采芳(1939-),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马文煜(1940-)河北保定,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妙章(1942-)浙江杭州,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伯泉(1943-),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高昇(1945-)河南偃师,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及西京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安钢(1954-),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志凯(1955-)安徽嘉山,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分子病毒学与分子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立波(1955-)山西左权,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全军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张远强(1950-)湖北??,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骅(1961-),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医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云庆(1961-)河南新野,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兼神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神经解剖学杂志》主编皇甫恩(1929-)河北??,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瑞山(1934-)吉林扶余,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生理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苗丹民(1956-)山东威海,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秀珍(1945-)河北丰润,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军事医学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女李良寿(1929-)江西临川,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尹宗江(1930-)天津武清,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龚书明(1931-)北京通县,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勇勇(1954-),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卫生信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德忠(1941-)江苏无锡,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骥(1914-2000)河北鸡泽,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化学教研室教授刘少炽(1919-)陕西商县,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化学教研室教授李家齐(1914- )天津市人,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组织胚胎教研室主任,教授沈纪宗(1925-)安徽怀远,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副部长,医学教育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刘大军(1929-)河南唐河,第四军医大学经济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刘鉴汶(1931-)河北深县,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百治(1939-)陕西华县,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教育技术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郭照江(1941-)河北盐山,第四军医大学社科部教授、伦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王正洪(1950-),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乾初(1916-)湖南宁乡,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郭庆林(1918-)山东夏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授于茂生(1919-)山东平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惠延年(1919-),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粟秀初(1925-)湖南邵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易声禹(1926-2000),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滨(1927-)山东招远,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女牟震先(1928-)山东烟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大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刘维永(1929-)江西南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志清(1930-)山西兴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通外科、外科教研室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钱蕴秋(1931-)江苏太仓,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邓敬兰(193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女胡蕴玉(193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女夏天(1932-)浙江镇海,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女王锦玲(1932-)广东南海,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陈景藻(1932-)北京市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后卫生部专家组成员。

十年后,你是否还有勇气面对你的病人——访空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柯杰教授

十年后,你是否还有勇气面对你的病人——访空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柯杰教授

2012年6月第19卷第18期“这不是一个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而是强调团队作战能力的时代。

对于临床口腔医学来说,更是如此。

”空军总医院门诊楼六楼,该院口腔科主任柯杰教授的办公室,柯杰教授接受采访时,开口便这样说道。

这句话,首先传递给记者一个信息———这是一位特别注重团队整体素质建设的科室负责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1995年作为科技人才被引进空军总医院口腔科工作后、于2002年担任空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迄今,柯杰教授已有整整10年的“主任生涯”了。

在这10年当中,他打造了一支精干的临床口腔医学队伍,而他之所以能够带出来这样一支誉满军内外的“队伍”,其“秘诀”居然是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十年后,你是否还有勇气面对你的病人?!”在学科大家的教诲下成长30年前,柯杰满怀对医生的崇敬之心,郑重地在高考志愿表上连续填报了医学院,立誓从医。

这样的人生追求,缘于柯杰在医院家属院里长大,从小便耳闻目睹医生对患者尽心尽力的诊疗,全心全意的看护,患者则报以发自肺腑的感激与敬佩。

在素净的白大褂与鲜红的红十字映衬下,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感与荣誉感从此扎根于柯杰心中。

于是,一种神圣的追求,便像图腾一样,在柯杰的心中升腾,并最终清晰地具化成了他的高考志愿。

凭借优异的成绩,柯杰走进了第四军医大学。

在第四军医大学,柯杰攻读的是口腔科,最初是无意之选,而后他却发现,人体是一个奇妙的整体,口腔虽小,也同样有着完整的组合。

从此,他便爱上了这个在别人眼中属于小科目的专业。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军内唯一的一所口腔医学院,更是全国著名的口腔医学院;而初入学的柯杰,则有幸师从我国著名口腔医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口腔正畸学创建人之一、时任副校长的陈华教授。

“陈教授资历很深,他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对待学术的认真、对待患者的和善,对我影响极大,语言难以表达。

”提到恩师,柯杰陷入了沉思。

在校本、硕、博9年的求学过程中,柯杰与陈华教授相处的时光悄然浮上心头。

著名的医学院

著名的医学院

1.山东大学(985,211
热门难考:药学冷门易考:预防医学
2.中南大学(985,211)坐落在中国历史文
热门难考:临床医学冷门易考:护理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中等:药学
中等难度:药学
4.同济大学(985,211)
位于上海市
冷门难考:口腔医学热门易考:临床医学
5.吉林大学(985,211)
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冷门易考:放射医学;热门难考:临床医学;热门易考:护理学;中等难度:预防医学
6.厦门大学(985,211)
热门易考:临床医学;热门难考:药学;中等难度:预防医学
7.武汉大学(985,211)
热门易考:临床医学;中等难度:口腔医学
8.北京中医药大学(211)
热门易考:护理学,中药学
9.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
冷门易考:中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2]
10.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
热门易考:药学;热门难考:临床医学
11.哈尔滨医科大学
冷门难考:临床药学;冷门易考:药物制剂,中药学;热门难考: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中等难度:预防医学
211学校中哪些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比较好。

口腔医生进修总结(10篇)

口腔医生进修总结(10篇)

口腔医生进修总结(10篇)口腔医生进修总结 1本人于今年的1月至10月有幸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实习。

结束后为期10个月的进修学习后,在本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本人又再次后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一、进修学结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学习,为期10个月。

此次进修的主要内容是:先后组织牙体病科、颌面外科、修复科、正畸科等科室进行了全面的学习。

在进修学习期间,专业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进行了基础、全面、系统、较扎实的学习。

缩短动手能力与书本知识的差距,加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与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处理病人的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病人的处理得当,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及差错。

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疗工作发展迅速。

医疗质量扎实可靠。

医疗管理制度完善。

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举办各类规范化讲座,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多个科室先后组织了规范化培训。

成功举办第七次全国中青年口腔医师学术研讨会暨IADR中国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六届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暨第11次全国副省级城市口腔学术交流会等大型学术会议。

它是集口腔医学教育、医疗、科研为一体的口腔医学的重要基地,10个月的进修学习,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生护士的帮教和个人的积极主动学习,是的'本人在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既定的实习目标,圆满完成了进修任务,赢得了带教老师的好评。

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进修所得使本人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将外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在我院进行落实发扬。

二、岗位工作总结回到工作岗位,我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提高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学习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

因此,我非常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学科研论文
目 录
教学体系介绍与比较
一、教学体系介绍与比较
1.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omat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army
Wangying nilongxing linyuan international dental journal 2008 2.对中美口腔医学本科科目大纲的比较分析
宋 红 马 秦 陈永进 西北医学教育 2006/05 3.浅谈日本齿科学专业的教与学
侯 锐 毛天球 张 明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杂志2005/31 4.对美国整形外科住院医师临床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薄 斌 西北医学教育 2008/10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5.我军口腔卫生勤务学课程教学建立与实施
李 刚 宋超峰 王 艳 军队医学教育 2005专刊 6.关于《石膏牙雕刻方法》课程的调查和思考
于世宾 王美青 邢向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01 7.口腔修复学前伸课教学的设置及教学效果的评估
幸海涛 李国华 侯晓冲 军队医学教育 2008 8.《组织工程·生物材料》教学中的“杂交”与整合
陈发明 金 岩 黄 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05 9.设立《口腔遗传学》课程的建议和初步实践
段小红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03 教学方法与理论
三、教学方法与理论
10.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下的口腔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孔 亮 薄 斌 封兴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08/05 1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王新木 赵 鑫 于 擘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杂志 2005
12.关于口腔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史庆辉 孟庆江 石利强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2
13.模拟教学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储 庆 陈美美 王勤涛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4.P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探索
曹 军 陆 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15.口腔正畸学七年制教学方案的研究
冯 雪 顾泽旭 李菲菲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11
16.研究型教学在口腔材料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李石保 唐立辉 赵信义 军队医学教育 2007
17.口腔材料学和口腔理工学“两课”立体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及其功效
刘 峰 唐立辉 刘 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03
18.加强教学档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王捍国 苏凌云 赵守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02
19.关于现代乐学教育艺术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金武 张 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02
20.高等口腔医学素质教育的人文思考
甘云娜 史雯娜 陈吉华 医学与哲学 2007/增刊
21.我校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思路
甘云娜 史雯娜 陈吉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07
22.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的系统论认识对教学的启示
张 旻 陈永进 王景杰 军队医学教育 2006/02
23.口腔医学教育如何应对社会变化新需求
宋 红 马 秦 陈永进 军队医学教育 2006/02
24.关于口腔种植学大学教育的思考 李德华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2
25.在口腔颌面外科理论教学中加强爱伤敬业教育
侯 锐 赵晋龙 依 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01 26.PBL 教学法在牙体病科实习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林 媛 倪龙兴 周泽渊 西北医学教育 2007
四、网络课程与多媒体教学
网络课程与多媒体教学
27.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程应用的调查与思考
于世宾 王美青 张俊华 陈 霜 西北医学教育2007/05
28.多媒体辅助病例教学法在牙体病牙髓病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田 宇 鲁 红 倪龙兴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06
29.口腔颌面外科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构建及应用
王彦亮 陆 斌 依 芳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02
30.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学网络课程及考核评价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周 峻 金 岩 刘 涛 西北医学教育 2008/06
31.对口腔病理学网络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解
李 媛 金 岩 刘 涛 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8/08
32.《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网络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于世宾 杨耀武 雷德林 西北医学教育 2008/08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牙体牙髓病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陆 群 文 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5
34.整合多学科网络课程应用于口腔临床教学的探讨
陈金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05
35.建立口腔材料学多媒体教学系统探讨
刘 峰 唐立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08
36.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刘 源 王新文 刘桂才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1
37.网络课件在口腔颌面部局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于世宾 杨耀武 宋 蔚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08
38.推动医学信息学在中国发展的关键 蔡宏伟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2008/06
39.医学信息学学科概况 蔡宏伟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2
实验课教学
五、实验课教学
40. 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根管治疗模型和评价标准的构建
王 英 王胜朝 汪 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07
41.口腔医学生临床操作基本技能考评评估体系的构建
侯晓冲 张 铭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02
42.五年制《口腔材料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唐立辉 刘 峰 李石保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1
43.口腔颌面外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刘桂才 王新文 刘 源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1
44.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唐立辉 刘 峰 李石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45.浅谈四年制本科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体会
王捍国 赵守亮 范继红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08
46.采用“四结合”教学法进行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教学
王捍国 赵守亮 范继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0
47.离体牙口内模型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捍国 呂 昕 王 静 西北医学教育 2006/08
48.牙体牙髓病学离体牙口内模型的研制
董 岩 李 萌 曾 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5/07
49.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的几点改进
甘云娜 陈吉华 李 东 北京口腔医学2007/02
50.七年制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的几点改进
甘云娜 侯晓冲 陈吉华 医学教育 2006/06
51.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李 媛 金 岩 王新文 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 临床实习教学
六、临床实习教学
52.在口腔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王 静 唐荣银 王胜朝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05 53.关于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几点思考
何文喜 牛忠英 赵守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06 5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临床实习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李 锋 陈永进 李玮 军队医学教育 2006/01 55.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组织方式改革的探索
李 锋 陈永进 赵蕊妮 军队医学教育 2005/02 56.加强口腔临床实习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
张 旻 陈永进 赵蕊妮 军队医学教育 2007/01 57.口腔临床综合实习教学的探索和实施
宋 红 陈永进 吴 舜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3 58.口腔专业实习医患纠纷的产生及应对策略
张浚睿 王 磊 封兴华 军队医学教育 2009/01
59.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强化临床前教育的做法与体会
侯 锐 赵晋龙 依 芳 西北医学教育 2005/02
60.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学生临床前教育
侯 锐 赵晋龙 依 芳 军队医学教育 2004/04
61.儿童口腔科见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白玉娣 文玲英 杨富生 军队医学教育 2004/04
62.口腔临床实习医疗纠纷的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张浚睿 王 磊 封兴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09/02
63.在慈善救助医疗行动中提升实习学员的精神境界
魏建华 封兴华 李芸梅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2
64.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临床麻醉教学体会
李 源 李晓苗 刘 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01 继续教育
七、继续教育
65.错合畸形模型在口腔正畸进修生教学中的应用
顾泽旭 丁 寅 金作林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2
66.我国执业口腔医师应建立的十大基本观念 李 刚 牙科材料与装备
67.国外口腔技工培训和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李 刚 牙科材料与装备
68.我国口腔技工职业培训和监督管理的未来及发展
李 刚 卫生职业教育 2008/17 69.(口腔种植技术)国际继续医学教育实践的初步探索
马 威 封兴华 李德华 军队医学教育 2008/02 70. “四三三”教学法在进修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孙汉堂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5/04 研究生教学
八、研究生教学
71.口腔医学研究生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陈发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02 72.完善机制.积极引导应用于口腔内科学研究生临床教学的体会
杨 帆 李 林 林 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