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疾病查体汇总-

合集下载

骨科单病种数据汇总

骨科单病种数据汇总

骨科单病种数据汇总一、引言骨科是医学中研究和治疗骨骼系统疾病的专科,涵盖了多种疾病和病症。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科单病种的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和效果,本文对骨科单病种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和相关的临床数据库。

数据的采集时间跨度为2022年至2022年,涵盖了五年的病例信息。

三、数据汇总与分析1. 骨科单病种分类根据国际通用的骨科疾病分类标准,本文将骨科单病种分为以下几类:- 骨折类:包括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等。

- 关节疾病类:包括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 脊柱疾病类: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等。

- 骨肿瘤类:包括骨肉瘤、骨转移瘤等。

- 其他类:包括骨髓炎、骨质疏松等。

2. 发病情况统计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发病情况如下:- 骨折类疾病是最常见的骨科单病种,占总病例数的40%。

- 关节疾病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30%。

- 脊柱疾病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15%。

- 骨肿瘤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10%。

- 其他类疾病占总病例数的5%。

3. 治疗方法与效果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如下:- 骨折类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达到90%。

- 关节疾病类疾病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治愈率为70%。

- 脊柱疾病类疾病采用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治愈率为80%。

- 骨肿瘤类疾病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治愈率为60%。

- 其他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因病种而异。

4. 年龄与性别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存在差异:- 骨折类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

- 关节疾病类疾病在中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

- 脊柱疾病类疾病在中年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

- 骨肿瘤类疾病在所有年龄段均有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 其他类疾病的发病情况因病种而异。

5. 治疗费用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骨科单病种的治疗费用如下:- 骨折类疾病的治疗费用平均为5000元。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可以确定骨骼系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特殊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一、外观检查1.1体型和姿势:医生首先观察患者的体型和姿势,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例如,患者是否有明显的驼背、弯腰或偏斜等情况。

1.2步态:医生观察患者的步态,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行走方式。

例如,患者是否出现跛行、踮脚行走或摇摆步态等。

1.3皮肤变化:医生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例如红肿、瘀斑、破损或疤痕等。

这些变化可能与骨骼系统的病变有关。

二、关节活动度检查2.1活动度:医生检查患者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通过观察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受限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问题。

2.2关节稳定性: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例如前后抽拉、侧方抽拉和旋转等。

这有助于评估关节的结构完整性和韧带的稳定性。

2.3关节疼痛:医生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关节疼痛,并观察患者在活动时是否有疼痛反应。

这有助于确定关节疼痛的原因,例如关节炎、韧带损伤或软骨磨损等。

三、神经功能检查3.1感觉:医生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等。

通过刺激特定的区域,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感觉是否正常。

3.2肌力:医生检查患者的肌力,通过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神经问题。

3.3反射:医生检查患者的反射,例如膝反射、跟腱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等。

通过观察反射的强度和速度,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问题。

四、特殊测试4.1特殊体位测试:医生让患者采取特定的体位,例如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等,以评估特定部位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4.2压痛测试:医生通过轻压特定的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骨科体格检查 (2)

骨科体格检查 (2)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

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正文内容:1. 骨骼外观检查1.1 骨骼形态: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包括骨骼的长度、曲线和角度等。

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角度。

1.2 骨骼畸形:检查是否存在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1.3 骨骼变形:观察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或者关节畸形等。

2. 关节功能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2.2 关节稳定性: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等。

2.3 关节疼痛:观察关节是否存在疼痛、肿胀或者红肿等症状。

3. 肌肉力量检查3.1 肌力测试: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如肩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力量测试。

3.2 肌肉张力:检查肌肉的张力,如四肢的肌肉张力是否正常。

3.3 肌肉痉挛:观察是否有肌肉痉挛或者僵硬的现象。

4. 神经功能检查4.1 感觉检查: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

4.2 运动检查: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肌肉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灵便性。

4.3 反射检查:观察患者的反射活动,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

5. 步态检查5.1 步态分析:观察患者的步态,包括步态的稳定性、步幅和步伐等。

5.2 行走姿式: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式,如是否有跛行或者踮脚行走等异常现象。

5.3 步态异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步态异常,如外展步态、跛行等。

6. 特殊测试6.1 压痛检查: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对疼痛区域进行轻压,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

6.2 稳定性测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等。

6.3 拉伸测试:评估骨骼或者肌肉的柔韧性,如腿部的伸展测试。

总结: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骼系统状况,包括外观、功能、力量、神经功能、步态以及特殊测试等方面。

骨科查体

骨科查体
骨科体格检查 ——四肢
孙义
学习目标
1 知识 目标
掌握骨科 基本检查 方法
2 技能 目标
能正确给 骨科病人 进行专科 查体
3 情感 目标
关心病人, 与病人交流 沟通,体现 人文关怀
题纲
A
常用检查工具
B
基本检查方法
C
特殊试验
查体的一般原则
A 充分暴露
B 双侧对比
C
先健侧后患侧
D 先健处后患处
E
先主动后被动
膝外翻
足畸形
肘内翻
触诊
1、压痛:部位、深度、范围、程度和性质 2、各骨性标志有无异常 3、有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4、局部温度和湿度,双侧对比。
皮温计
5、包块:部位、硬度、大小、活动度、与邻近组 织关系、波动感。 6、肌肉有无痉挛和萎缩
叩诊
主要检查有无叩击痛 1、轴向叩击痛(传导痛) 2、棘突叩击痛 3、脊柱间接叩痛 4、神经干叩击征(Tinel征)
肘关节检查
• 腕伸肌紧张试验( Mills sign):
肘部伸直,腕部屈曲 ,将前臂旋前时,肱 骨外上髁部疼痛为阳 性
腕关节检查
腕关节检查
• 视诊
主要观察鼻烟窝的形态变化及腕关节有无尺、 桡偏及垂腕改变,腕关节功能位是20°~25°背 伸约10°尺偏。
腕关节检查
腕关节检查
• 特殊检查
握拳尺偏试验( Finkelstein征):拇 指在其余四指之下, 使腕关节做被动尺偏 ,桡骨茎突处疼痛为 阳性,提示桡骨茎突 狭窄性腱鞘炎。
• 特殊检查
膝关节
• 特殊检查
膝关节
膝关节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阳性判断标准
1. 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大于5mm即为阳性;

骨科常用特殊试验检查

骨科常用特殊试验检查

1.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中指急速下压。

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

中等量(50ml)以上积液时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2.麦氏征(McMurray):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

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3.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

膝关节屈曲时后外束松弛,前内束紧张。

因此,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存在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损伤。

chman试验:病人仰卧或俯卧位,屈膝约30度角。

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前移动胫骨。

阳性结果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5.轴移试验:患者仰卧位,屈髋45°,伸膝,下肢外展。

一手握住足部使小腿内旋,另一手置于膝关节外侧施以外翻应力,然后逐渐屈膝,出现错动感时为阳性。

6.髌骨挤压试验:膝关节屈曲25°内推或外推髌骨向股骨滑车,出现疼痛为阳性,如排除软组织因素,可证明疼痛来自髌骨关节面。

7.髌骨外侧牵拉试验:仰卧位,伸直膝关节,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如B>A (B为髌骨外侧移位距离,A为髌骨向上移位距离),即为阳性,髌骨外移,轨迹异常。

8.髌骨加压研磨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成90。

,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内侧半月板损伤。

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9.下蹲试验:病人由站立而下蹲,观察其双足与地面的关系。

正常时两足跟离开地面,仅以两足尖着地。

如做下蹲动作时,两足掌全部着地,与地面接触范围大,即为下蹲试验阳性。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颈部活动度
神经检查
观察颈部是否能够正常左右转动和前 后倾斜。
评估颈部神经的功能,如喉返神经、 膈神经等。
颈椎触诊
检查颈椎是否有压痛、肿胀或异常肿 块。
肩部检查
01
02
03
肩部活动度
观察肩关节是否能够正常 上抬、外展、内收和旋转 。
肩部触诊
检查肩部是否有压痛、肿 胀或异常肿块。
神经检查
评估肩部神经的功能,如 腋神经、桡神经等。
骨科常用体格检 查课件
目录
• 骨科体格检查基础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项目 • 骨科体格检查结果分析 • 骨科体格检查实践操作 • 骨科体格检查案例分析
01
骨科体格检查基础
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视诊
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关节 活动范围以及是否有畸形、肿
胀、压痛等异常表现。
触诊
通过触摸患处,了解疼痛部位 、压痛点、肿胀程度、肌肉紧
案例选择标准
代表性
选择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骨科常见疾病和病变。
多样性
为了全面了解骨科疾病,选择的案例应涵盖不同年龄、性别和病 因。
实际应用性
案例应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便于医生学习和掌握。
案例分析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辅助诊断。
活动检查
检查患处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判断关节是否正常。
准备工作
确保检查环境整洁、安静,患 者体位舒适,检查工具齐全。
触诊
用手指触摸患处,了解患处的 形状、大小、质地、温度等情 况。
特殊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标题: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骨科医生在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状况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功能和病理状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骨骼结构检查1.1 骨骼外观检查:骨科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骨骼外观,包括骨骼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等。

异常的外观可能与骨折、畸形或者肿瘤等相关。

1.2 骨骼稳定性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骼稳定性,包括关节的稳定性和骨骼的稳定性。

通过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骨骼的稳定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脱位或者韧带损伤等问题。

2. 功能性检查2.1 关节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和外展等。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的限制程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者关节炎等问题。

2.2 肌肉力量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肌肉的收缩力和抗阻力能力。

通过检查肌肉力量的减弱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者神经损伤等问题。

2.3 平衡和协调性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包括站立平衡和步态平衡等。

通过检查平衡和协调性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或者平衡系统的问题。

3. 疼痛评估3.1 疼痛程度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以判断疼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2 疼痛位置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触摸和压痛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位置和触摸反应,可以判断疼痛的来源和可能的病理情况。

3.3 疼痛的放射性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放射性,可以判断疼痛是否与神经根压迫或者放射性病变等有关。

4. 神经系统检查4.1 神经感觉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神经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温度感觉和疼痛感觉等。

通过检查神经感觉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或者神经根受压等问题。

骨科临床查体

骨科临床查体

胸腰部检查




1.胸廓挤压试验 患者取站、坐或卧位,医生两手在胸部一侧的前后对称位 或胸廓两侧的左右对称位作轻轻挤压胸廓动作,若损伤部位出现明显的疼痛, 即为阳性征。提示有肋骨的骨折。 2.屈颈试验 患者仰卧,医生一手置于病人头部枕后,一手置于病人胸前, 然后将患者头部前屈,若出现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即为阳性征。颈部前屈时可 使脊髓在椎管内上升1~2cm,神经根亦随这受到牵拉,出现放射性疼痛,常 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 3.颈静脉压迫试验 患者仰卧,医生用手压迫一侧或两侧颈静脉1~3分钟。 由于压迫颈静脉,引起蛛网膜下压力增高,影响神经根的张力,而发生坐骨神 经放射痛,即为阳性征。提示病变在椎管内。 4.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位,医生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 保持膝关节伸直位,作一侧下肢的抬高动作。正常下肢抬高70o~90o,两侧 相等并无疼痛感,若高举不能达到正常高度、且沿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即 为阳性一征。提示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记录直腿抬高度数。此试验需排除 因直腿抬高腘绳肌和膝后关节囊等受到牵拉所造成的影响。 5.直腿抬高足背伸加强试验 在做直腿抬高试验时,抬腿到最大限度引起疼 痛时,稍放低缓解疼痛,然后突然将足背伸,使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引起放射性 疼痛,即为阳性征。此试验可排除因其他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直腿抬高试验的假 阳性。 6.背伸试验 患者站立位,嘱患者腰部尽量背伸,如有疼痛即为阳性征, 提示病人腰肌、关节突间关节、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或棘间韧带有病变, 或有椎管狭窄症。
腕部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 又称芬克斯坦(Finkelsten)征。患者 将拇指握于掌心内屈曲握拳,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 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则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 炎。 2.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患者端坐、膝关节位于中立位, 医生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握住手部用力将手腕极 度掌屈、旋后并向尺侧偏斜,并施加压力旋转,若在尺侧远 端主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征。提示有腕三角软骨损伤。 3.指浅屈肌试验 将患者的手指固定于伸直位,然后嘱 患者屈曲需检查的手指的近端指间关节。若关节屈曲正常, 则表明指浅屈肌是完整的;若不能屈曲,则该肌有断裂或缺 如。 4.指深屈肌试验 将患者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固定 在伸直位,然后让患者屈曲远端间关节。若能正常屈曲,则 表明该肌腱有功能;若不能屈曲,则该肌可能有断裂或该肌 肉的神经支配发生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检查模板:
颈椎病:神经根型
病人颈部生理曲度消失,活动受限;环枕部压痛(+);双侧肩井穴处按压疼痛(-),双
侧颞部压痛:左(-)、右(-),无眼震;叩顶试验(一),拔伸试验(一),背伸旋转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右(-),椎间孔挤压试验:左(+)、右(-),肱二头、三头肌反射:左(正常)、右(正常),桡骨膜反射:左(正常)、右(正常),双侧霍氏征:左(正常)、右(正常),双侧上肢运动、感觉、肌力:左(正常)、右(正常)。

肩部损伤:肩袖损伤
右肩关节局部无肿胀,外观无畸形,局部皮肤感觉正常,压痛(+),未触及
骨擦感及骨异常活动,肩关节主动外展30°,前屈30°,后伸40。

,后伸可触及T11椎体高度,肩关节被动活动良好,右上肢落肩试验(-),右上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可。

肘部损伤:左肱骨外上髁炎
左肘外形正常,局部无红肿热痛,肱骨外上髁压痛(+),疼痛可放射至腕部,旋前时外上髁疼痛明显,局部未触及骨插感及骨异常活动,握拳抬腕时外上髁疼痛
加重,左上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可。

腕部损伤:舟骨骨折
左腕部轻度肿胀,压痛(+),左腕关节活动受限,背伸40°,屈曲30°,桡偏10°,尺偏15°,手指感觉可,末梢血液血循可,左侧桡动脉可触及搏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L4/5、L5/S1
病人无弯腰突臀征,轻度跛行,站立位前屈、背伸右侧下肢疼痛(+);仰卧位:屈颈试验(-),挺腹试验(-),咳嗽试验(-),腹部加压试验(-),骨盆分离及
挤压试验(-),双侧“4”字试验(-);双侧曲髋屈膝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右70。

(+),加强试验:左(-)、右(+);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正常;下肢皮肤感觉:左(正常)、右(正常),踇趾背伸肌力:左(正常)、右(正常),踇趾跖屈肌力:左(正常)、右(正常),下肢肌张力、深浅感觉正常,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巴彬斯基征(-),肤温如常,未见下肢静脉曲张。

俯卧位:脊柱无侧弯畸形,L4/5、L5/S1椎棘间隙、旁压痛(+)、叩击痛(+),按压及叩击时无放射性疼痛、麻木放射至右侧小腿、足部,腰背伸试验:
(+);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左(-)、右(-)o
强直性脊柱炎:
下蹲困难,指地距30cm胸廓扩张度4cm枕墙距0cm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多选压痛,双髋关节屈曲100°,内收5°,外展15°,“4”字试验:左(+),右(+),骨盆分离挤压试验:左(+),右(+),左膝关节皮色红,皮温高,关节局部压痛,浮髌试验(+),左踝关节皮色红,皮温高,关节局部压痛,跖
曲、背伸功能正常,左侧跖趾关节皮色红,皮温高,关节局部压痛,右侧跟腱附着点压痛,四肢肌力正常。

类风湿性关节炎:
颞颌关节压痛,张开困难,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双肩局部压痛,抬举困难,
双肘关节肿胀、屈曲畸形,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左肘屈曲30° -150。

(正常150° -160 °),双腕关节肿胀,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双腕关节背伸50°
(正常70°),掌曲50°(正常80° -90 °),桡偏20。

(正常20。

-30 °),尺
偏40°(正常50°),双手指鹅颈样畸形,双手指各小关节处有色素沉着,双手2、3、4、5掌指关节,2、3、4指近端指间关节压痛,双膝关节皮色红,皮温咼,关节局部压痛,浮髌试验阳性,关节屈伸时有明显摩擦感,双踝关节皮色红,皮温高,关节局部压痛,趾曲、背伸功能正常,双侧跖趾关节皮色红,皮温高,关节局部压痛,左侧足趾关节变形,压痛,四肢肌力正常。

骨质疏松症:
腰椎前屈50°,后伸10°,侧曲左右各10°,T10-T12、L1-L5椎体棘突及两侧肌肉压痛、扣击痛。

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活动正常,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屈曲、抬起、外展、内收活动正常,左髋关节轻度叩击痛,无肿胀压痛,活动度正常,右髋关节肿胀压痛叩击痛,活动度正常。

双膝关节无肿胀,轻度压痛,可扪及骨擦感,双下肢皮温感觉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骨盆挤压试验(-),“ 4”字试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骨痛评分5分(VAS评分法)。

髋部损伤:双侧股骨头坏死
跛行明显,局部无肿胀,双腹股沟中点压痛明显,皮温不高,未触及骨异常活动和骨擦感,右下肢较对侧缩短1cm (相对长度),右下肢肌肉较对侧轻度萎缩,右髋关节活动范围:0°(伸)-95。

(屈),10°(内收)-5。

(外展),5° (内旋)-30。

(外旋),左髋关节活动范围:0°(伸)-90。

(屈),10°(内收)-10。

(外展),0° (内旋)-40。

(外旋),ALISS征阴性,双侧托马斯征阴性,双侧臀中肌承重机能试验阳性,双侧膝关节、足和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双足背动脉搏动尚可。

双足趾血液循环感觉基本正常。

膝部损伤:双膝骨性关节炎
行走跛行,双膝部肿胀,左膝较重,双膝关节呈内翻畸形,局部皮温正常,双下肢未见明显静脉曲张,双膝髌内外推活动度差,可闻及摩擦音,双膝浮髌试验:左(+),右(-),双膝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内外翻应力试验阴性,麦氏征阴性,抽
屉试验及Lachman征阴性,左膝关节活动度:10°(伸)-100 °(曲),右膝关节活动度:5°(伸)-11°(屈),双膝关节伸屈肌力5级,双下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足背及胫后动脉可触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