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的诊治综述

合集下载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与治疗的进展慢性宫颈炎多为急性宫颈炎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管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或者由于流产、分娩、宫腔操作等引起宫颈裂伤继发感染造成。

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60%-80%的生育期女性都患过此病[1]。

近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宫颈癌的发生与慢性宫颈炎有密切的关系[2]。

因此,及时预防诊断和治疗意颈炎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保障,现就慢性宫颈炎作如下综述。

1宫颈炎的定义及流行病学早在1984年,Brunham等[3]就提出宫颈炎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疾病,但其定义较泛泛,至今仍存在争议,总的来说。

其可以用一种频繁的无症状的宫颈炎症状态来形容[4]。

由于缺少对寓颈炎公认且统一的定义、有效的病原探测方法,研究样本也有较大的差异。

使得对宫颈炎的研究受到了阻碍[5]。

人们常常通过宫颈表皮异常(宫颈的柱状上皮扩展到可见的宫颈阴道部)、宫颈组织糟脆易碎、存在黏脓性分泌物或黄色分泌物等体征来形容宫颈炎的特点。

更有研究发现,富颈炎在性传播疾病的患病人群中发病率可以高达30%-45%[3.5],这说明其通常与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有关,其中有一部分是由衣原体和淋菌所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宫颈炎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尿核酸扩增技术(urinary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在针对衣原体和淋菌的检测既快速又敏感,已经取代了窥器引导,取宫颈分泌物再培养的诊断方法,但这种方法在宫颈炎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前,诊断准确性较低[6]。

人们发现由衣原体和淋菌所致的宫颈炎不到总病例的50%,故将其他未确定病原体的宫颈炎称为非衣原体非淋病宫颈炎,即非特异性宫颈炎(nonspecific cervicitis)[7]。

而非特异性宫颈炎可能与生殖器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微生物、单纯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有关[6-7.8]。

张国荣等[9]用细胞学检查和PCR技术联合分组检测467例宫颈炎和200例健康人群组对照的HPV感染,结果HPV检出率宫颈炎组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

100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100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100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慢性宫颈炎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100例女性慢性宫颈炎进行分析。

患者年龄23~60岁之间,平均41.5岁。

结果:100例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后,痊愈92例,好转7例,二次治疗痊愈,一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9%。

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宫颈炎是能治愈的。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诊断步骤治疗方案【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30-02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或者发生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

病原体侵入宫颈黏膜,并在此处潜藏,由于宫颈黏膜皱褶多,感染不易彻底清除,往往形成慢性宫颈炎。

主要病原体包括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其他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慢性炎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100例患者。

平均年龄36岁,病程0.5到6年。

1.2治疗方法本病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以物理治疗最常用。

1.2.1物理治疗目的是使糜烂面柱状上皮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

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电熨、激光、冷冻、微波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等。

1.2.2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以消炎促使上皮生长为主。

1.2.2.1阴道药栓可选用以下疗法之一。

妇炎栓或PVP-Ⅰ(碘栓),每晚塞入阴道1片,10日为一疗程。

5%氯霉素鱼肝油栓,贴敷宫颈,每日或隔日1次,5~10日为一疗程。

聚甲酚磺醛阴道栓(爱宝疗栓),隔日塞入阴道1片,7日为一疗程。

重组人α-2a干扰素(奥平)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睡前1粒塞入阴道深部,贴近宫颈部位,隔日1次,7次为1疗程,可重复应用。

1.2.2.2阴道冲洗常用的冲洗药物有1∶5000高锰酸钾溶液,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1%醋酸溶液,0.5%~1%乳酸溶液,可选用其中任何一种每日冲洗阴道1~2次。

心得体会之慢性宫颈炎诊断及治疗体会

心得体会之慢性宫颈炎诊断及治疗体会

慢性宫颈炎诊断及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9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1.慢性宫颈炎性疾病概况慢性宫颈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其病理类型包括宫颈糜烂、息肉、黏膜炎、腺囊肿(纳氏囊肿)、肥大、外翻。

诊断时应分清描述,不能一概称宫颈糜烂。

2.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糜烂2.1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指失去上皮或者上皮脱落或者溃疡。

它既不是慢性宫颈炎的代名词,也不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多数是由生理因素来形成的。

2.2 转化区:在生育年龄妇女,卵巢功能旺盛,受雌激素的影响,出现柱状上皮外移到宫颈鳞状上皮部位,即活动性鳞柱交界,也称转化区。

仅肉眼看到单层柱状上皮及其下间质中的血管透出而呈红色的糜烂面。

2.3 糜烂样改变: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转化区(或移形带)向宫颈内口转移,糜烂面就很少见了。

这不是病变,无须人为干预。

所以目前称其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或称柱状上皮外移等,但这是阴道镜诊断名词,临床上可称为“糜烂样改变”。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hpv检出率增加,但并不能说明两者有相关性。

对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是否能增加hpv感染以及cin的发生?物理治疗能否减少宫颈hpv的感染及cin的发生?目前尚无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的直接证据。

也即经物理治疗后虽表面光滑,但不能避免cin的发生。

对生育年龄妇女发现糜烂样改变时在做物理治疗前,均应行常规宫颈涂片防癌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阴道镜检查或宫颈活检切片检查,以除外宫颈癌。

如为非癌前病变无须治疗,一般不需手术。

如分泌物增多、面积大者(中、重度糜烂)可给物理治疗。

3.慢性宫颈炎性病变的主要症状慢性宫颈炎性病变的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乳白色黏液或淡黄色脓性、血性白带);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宫颈呈不同程度糜烂样外观,或有息肉形成,或呈肥大、裂伤、外翻及腺囊肿等表现。

4.慢性宫颈炎对妇女的影响4.1 白带增多,呈淡黄或脓性,溢至外阴引起瘙痒或外阴炎及尿道炎。

慢性宫颈炎的病因与治疗

慢性宫颈炎的病因与治疗

慢性宫颈炎的病因与治疗【导读】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经产妇女较为多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或为黏稠状脓性,有时为血性或夹杂血丝。

一般通过妇科检查不难诊断。

宫颈局部多表现为子宫颈肥大、子宫颈管炎、子宫颈腺体囊肿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化生等。

慢性宫颈炎是什么什么是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多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子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慢性宫颈炎有多种表现,如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等,其中以宫颈糜烂最为多见。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

白带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为黄色或脓样,伴有息肉形成时,可产生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

当炎症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和痛经。

这些症状在月经前后,排便和性交后加重。

有时还伴有尿频,排尿困难以及月经不调,不孕等。

慢性宫颈炎的病因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痊愈。

女性朋友们应该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不良情绪不利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那么,到底慢性宫颈炎的病因有哪些呢?是什么导致女性被这种炎症缠身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厌氧菌。

目前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此外,一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也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除了以上的病原体感染致病外,还有以下两种致病可能性:1、化学物质感染。

都说女人的私处是脆弱的,不能随意使用各种护理液进行冲洗,尤其是一些酸性或碱性的溶液或者讲栓剂放入阴道,都可能引发宫颈炎。

2、女性在做人工流产,进行刮宫以及分娩的时候都会引发炎症,从而导致慢性宫颈炎的发生。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应做宫颈刮片,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癌,以局部治疗为主。

1、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

过去局部涂硝酸银或铬酸腐蚀,现已少用。

中药有许多验方、配方,临床应用有一定疗效。

已知宫颈糜烂与若干病毒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也是诱发宫颈癌因素。

慢性宫颈炎的诊治综述

慢性宫颈炎的诊治综述
3 I文献综述 4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1 00 月第 8卷 第 3 期
G i o C i Mein,aur2 1,o8N . u e f h a d i Jna 00V 1, o d n ce y . 3
慢性宫颈炎 的诊治综妇科 常 见病 、多 发病。慢 性 宫颈 炎的诊 断通 常是根 据 患者 的 临床 表现 及 多种辅 助检 查 。慢性 宫颈 炎 以局 部 治疗 为主 ,
12l .3 CCT
治疗慢性 宫颈炎的 中药制剂包括 治糜 灵栓 、西 瓜霜 喷剂 、云南 白
药等 ,但 效果均不理想 ,治愈率较低 。 21 西药制剂 .2 -
即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 (o pt-ss d y lg s 。方 cm u r st t oit t e a ie c o ce )
项检 查。 1 . 组织检查 .7活 2
氧菌及大肠埃希菌 。妇 科检查时可见 官颈有不同程度 的糜 烂 、宫颈肥
大、官颈裂伤、宫颈息 肉等。
1诊

II症状与体征 .
此方法可检 查 出宫颈 湿疣 、癌细胞 、结核等 ,可 与一般宫颈糜烂 鉴别 。通常是依据 临床所需采用点切法 、宫颈管搔 刮术 及宫颈锥切术
法 同宫颈 刮片 ,做 常规 巴氏染色 ,用 C T对 图片做全 自动计 算机 显 C 微镜分析检测 ,指 出可疑 病变的细胞 交由病 理细胞学 专家在高分辨计
治疗慢性 宫颈炎 的西药制剂包括硝 酸银 ( 目前 已较少应用 ,但基
层 医 院仍在用 );爱宝 疗 ( 国外 应用 已有几 十年 历史 ,有效 率约为 9 %,对健康组 织无损害 ,且 具有消炎 、止血 、促 愈合作用 ,同时对 0
2治 疗 21药 物治疗 .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及治疗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及治疗

慢性子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能发生于急性子宫颈炎之后,或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宫颈裂伤造成宫口变形,经常极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

因慢性宫颈炎的症状常为其他妇科病所掩蔽,故多在例行妇科检查时始发现。

通过窥器视诊可见宫颈有亮红色细颗粒糜烂区及颈管分泌脓性粘液样白带,即可得出诊断,有的则宫颈局部充血、肥大。

在排除恶性病变及控制特殊性或非特殊性感染后,以局部治疗为主,使糜烂面柱状上皮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

1)药物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药物治疗方法繁多,常用有以下几种: 1.局部阴道灌洗及局部上药: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灌洗可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1:1000新洁尔灭溶液,1%醋酸溶液或0.5——1%乳酸溶液。

轻度表浅者可用棉签蘸5——10%碘酊或5——10%硝酸银溶液局部腐蚀糜烂面,1周1次,能促进糜烂面痊愈。

但应用时须注意避免药液漏到病变区域以外的正常粘膜上。

涂硝酸银后,随即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蘸擦,现已少用。

局部应用氯考片(氯霉素250毫克与强的松5毫克制成片),每晚或隔晚放于阴道深部,连用10次为1疗程,其效果与一般消毒药剂灌洗不相上下,可根据情况选用。

2.阴道侧穹窿封闭:详见其他疗法章封闭疗法。

可用于慢性子宫颈炎合并子宫颈旁结缔组织炎、腰骶痛及宫颈举痛明显、严重影响性生活者。

3.中药洗剂的洁尔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宫颈炎。

其主要成分是蛇床子,黄柏、苦参、苍术。

一般用10%的药液行阴道冲洗或坐浴,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2)物理疗法——是目前治疗子宫颈糜烂疗效较好、疗程最短的方法。

适用于糜烂面较大和炎症浸润较深的病例。

一般只需治疗1次即可治愈。

1.电凝法——以往采用辐射线状电烙法,愈合时间较久(6——8周),目前多改用电凝法,将整个糜烂熨平,故又称电熨。

电熨疗法治疗宫颈糜烂1次有效率为100%.具体操作,先安置好电熨器,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

用阴道窥器暴露好宫颈,将电熨头接触糜烂面,均匀电熨,范围略超过糜烂面。

第二节 慢性宫颈炎

第二节 慢性宫颈炎

第二节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粘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也有的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

目前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氏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已引起注意。

此外,单纯疱疹病毒也可能与慢性宫颈炎有关。

病原体侵入宫颈粘膜,并在此处潜藏,由于宫颈粘膜皱襞多,感染不易彻底清除,往往形成慢性宫颈炎。

[病理]1.宫颈糜烂(cervical erosion)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

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宫颈糜烂。

糜烂面边界与正常宫颈上皮界限清楚。

糜烂面为完整的单层宫颈管柱状上皮所覆盖,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入发生炎症。

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单纯性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颗粒型糜烂;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称乳突型糜烂。

另一种情况在幼女或未婚妇女,有时见宫颈呈红色,细颗粒状,形似糜烂。

但事实上并无明显炎症,是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所致,不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

2.宫颈肥大(cervical hypertrophy)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粘液潴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但表面多光滑,有时可见到潴留囊肿突起。

最后由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宫颈硬度增加。

3.宫颈息肉(cervical polyp)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一个或多个不等,直径一般约1cm,色红、呈舌形、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

根部多附着于宫颈管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壁。

什么是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什么是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什么是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那么你对慢性宫颈炎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慢性宫颈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慢性宫颈炎经产妇女较为多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或为黏稠状脓性,有时为血性或夹杂血丝。

一般通过妇科检查不难诊断。

宫颈局部多表现为子宫颈肥大、子宫颈管炎、子宫颈腺体囊肿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化生等。

慢性宫颈炎的病因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厌氧菌。

目前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

此外,一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也已成为常见病原体。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表现1.白带增多有时为慢性宫颈炎的惟一症状。

通常为黏稠的黏液或脓性黏液。

有时分泌物中可带有血丝或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

由于白带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

2.疼痛下腹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有时疼痛可出现在上腹部、大腿部及髋关节,每于月经期、排便或性生活时加重,尤其当炎症向后沿子宫骶韧带扩展或沿子宫阔韧带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子宫颈主韧带增粗时疼痛更甚。

每触及子宫颈时,立即引起髂窝、腰骶部疼,有的患者甚至可引起恶心,影响性生活。

3.膀胱及肠道症状慢性子宫颈炎可通过淋巴道播散或直接蔓延波及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周围的结缔组织,因而膀胱一有尿液即有便意,出现尿频或排尿困难症状,但尿液清澈,尿常规检查正常。

有些病例,炎症继续蔓延或经过连接子宫颈及膀胱三角区、输尿管的淋巴径路,发生继发性尿路感染。

肠道症状的出现较膀胱症状为少,有的患者在大便时感到疼痛。

4.其他症状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沉重感等。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1.物理治疗(1)电熨此法较简单。

(2)冷冻治疗是利用制冷剂,快速产生超低温,使炎症组织冻结、坏死、变性而脱落,创面经组织修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宫颈炎的诊治综述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慢性宫颈炎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妇科疾病,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黏膜中存在
病原体隐居而形成慢性炎症,也有部分患者并未出现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转为慢性。

常见病原
体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在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伴有不同程度
的糜烂、肥大、裂伤等,或可存在息肉。

慢性宫颈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不良影响,
故需要及时诊断,积极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慢性宫颈炎的诊断
慢性宫颈炎可根据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确诊。

在症状与体征方面,患者常伴随白带改变,如炎性反应扩大至盆腔时,可能诱发腰骶部疼痛、腹部坠痛、痛经等症状,也可能引发
膀胱、尿道感染,进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本病辅助检查手段很多,常见如:(1)宫颈刮片,使用Acellen宫颈双取器或传统刮板取样、涂片并以95%酒精固定,以巴氏
染色法染色即可观察,不光可诊断本病,也能够鉴别淋菌、念珠菌、滴虫等感染。

(2)TCT,使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相较于传统刮片检查采集标本
满意度以及检出效果更高。

(3)CCT,利用计算机辅助检验完成对图片的分析,分辨率高且
能够迅速找出可疑细胞,配合光镜分析,得出最后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处在较高水,
漏诊率低。

(4)TPT,新柏式超薄细胞检测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宫颈异常细胞,使用专用刷
子于宫颈鳞柱交界位置逆时针选择后重洗,将收集样本处理后即可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5)实验室检验,对淋病则通常采用淋病奈瑟菌培养法,对沙眼衣原体则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法,另外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核酸扩增实验则诊断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

(6)阴道
镜检查,对TCT异常、HPV高危阴性,则需要采用阴道镜活检,以排除癌前病变与癌症。

(7)组织活检,根据临床检验需要使用点切法、刮搔法、宫颈锥切等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适用
于宫颈接触出血、细胞涂片阳性、阴道镜检查异常者,能够有效检出癌细胞、宫颈湿疣等。

(8)超声检查,主要可实现对宫颈囊肿的检查,并提示宫颈管黏膜的变化。

(9)X线检查,通过注入造影剂显示宫颈肥大情况以及内膜皱襞情况。

慢性宫颈炎的治疗
慢性宫颈炎在药物治疗时,可使用中药、西药、结合制剂、干扰素等。

治疗本病的常用
中药制剂如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治糜灵栓等,但效果不佳。

西药治疗本病多使用抗生素,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影响阴道内环境平衡。

中西医结合制剂常用如康妇特栓,为氯苯咪唑
硝酸盐、莪术油、冰片等复合而成。

常用α干扰素为奥平、安达芬等,有效率高,约90%,
且对治疗阴道炎也有一定作用[1]。

在用药治疗时,轻度与单纯性糜烂者,一般采用局部用药
治疗。

而对于病情严重或宫颈外观正常但宫颈管中存脓性分泌物者,需要进行细菌培养与药
敏实验,并以此结果为基础全身用药治疗。

此外,也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激活细胞抗
病毒蛋白基因,提高吞噬细胞作用,促进内源性干扰素形成。

慢性宫颈炎手术治疗时,Leep刀属于常用方法,在治疗不典型增生中有较好作用,适合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切除大范围的糜烂、肥大组织,一般无需麻醉或仅需局部麻醉
即可,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

另外也可采用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适
用于CIN及宫颈管良性病变患者,属于微创手术,使用高频电刀在腹腔镜辅助下实现病变组
织的切除,可起到诊断、治疗的双重效果,能够避免忙盲切,手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2]。

目前物理疗法在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也有了较多的应用,方法较多,如:(1)电熨疗法,以高温促使病变组织坏死变形,适合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后无瘢痕,但对感染、
潜伏病原的效果不佳。

(2)冷冻治疗,使用液氮形成-196℃低温,促使变形组织冻结、坏死、变形、脱落,再通过对创面组织的修复,即可达到治疗的效果,适合宫颈糜烂、尖锐性湿疣[3]。

(3)激光治疗,可利用热效应、光化学效应等促使病灶组织变性并形成新的上皮组织,多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治疗,不会损伤宫颈结构,也不会影响腺体的正常分泌。

(4)微波
治疗,使用高频电磁波敷设,使病灶组织瞬间产生高热,促使其凝固,在治疗宫颈糜烂、息肉、尖锐性湿疣中均有较好效果,但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加,不适合孕妇使用。

(5)波姆光
治疗,利用波姆光照射糜烂面使其变性、脱落,治疗时照射头距离病灶0.5cm,深度2~3mm,持续到组织变为灰白色即可。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应该及时明确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方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马婷婷.LEEP刀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9,29(20):88-90.
[2]王玲.分析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综合诊治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
界,2019,22(18):31-32.
[3]兰艳辉.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研究[J].中国医药指
南,2019,17(01):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