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 “任何硬币都有正反两面”,毛姆在《月亮 与六便士》中如是说。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 红利,“朋友圈”无疑为人们的生活增色不少。 而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却藏有 隐患。从短期影响来看,少年儿童一旦沉溺于 “朋友圈”,学习成绩下降,眼镜度数上升;逢 年过节评论点赞多了,问候亲人交友结游少了, 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从长期影响来看,沉溺 “朋友圈”极大地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君不见微信摇一摇人贩子恶心人纷至沓来,二维 码扫一扫黄暴信息铺天盖地,人生观价值观悉数 崩塌。鉴于此,当理清原因对症下药,避免“画 圈为牢”的发生。(阐述玩朋友圈的危害)
• 2、人人低头注视手机,日常交往冷漠至 极。朋友圈的确方便了好友之间的联系, 让我们知道朋友们的生活,却又在无形中 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君不见同学聚会 围坐一起,到头来每个人沉默寡言在看手 机?君不见孩子们沉迷于朋友圈,在现实 中却不知怎么与父母沟通交流?网上活跃 似脱兔,现实交往成问题,类似的网络社 交综合症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 四、观点要明确,还要懂得辩证。 • 对“我”的圈子生活,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
言之有理皆可
• 总之,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与写作一定要认真 细致地观察画面,描述画面,进而找准突破点, 筛选角度与观点,并且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准 确把握漫画主旨,二是选取最为熟悉的角度,三 是切口宜小不宜大,这样才能写好漫画类材料作 文。
•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谨慎入圈,则有前途 四海,来日可期!(快速结尾,点明主题)
理性看“圈子”
• ①开篇点题 三代人的圈子,反映三个时代, 三种人生。
• ②展开分析 爷爷的圈子:随性自然,也反 映物质和娱乐生活匮乏
• ③爸爸的圈子 轻松健康,可见时代的发展 与人们生活变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三、思维的策略: 逆向思维:尝试从与漫画寓意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可能 会让你发现一些新的、独特的观点。 联想思维:将漫画中的元素或情节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想, 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或联系。 批判性思维:对漫画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它 们的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总之,高考的漫画作文审题立意需要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并选 择合适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你可以逐渐提 高你的审题立意能力。
第1幅图“撇”书写说明是“逆风起笔,藏而不露”,结合“起”字, “藏”可理解为贮藏、隐藏之意,可意指:人生之始应敢于因难而上,适时积 累并隐藏自己能力、实力,不外露张扬虚浮。
图2的书写说明是“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蕴含的道理是人生应该在有 为的过程中不偏不倚,不偏私,不取巧,踏实勤恳,做事为人适宜得体,端方 正直。
这些年考过的漫画作文
2010年卷Ⅰ 2016年卷Ⅰ
2019年卷Ⅲ
2021年新Ⅱ
一例详解:(2021新高考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 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写“人”,学做人。 ②写好“人”字的“撇捺”,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③在最美的年纪,书写最精彩的人生。
【范文】 一撇一捺,书写青春的精彩
我们的青春有如书法描红里的“人”字,一撇一捺看似简单,但若想写得 强韧有力,顶天立地,也需得掌握其中的“玄机”逆笔藏锋,中锋顺势,末笔 迂回,这何尝不是我们拼搏的青春中不同境遇下的心态与追求?细研这其中的 笔法,我明白了精彩青春的奋斗真谛:逆境中善藏锋,顺境中重持守,至境中 懂沉淀。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说明性文字:
这幅漫画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幅图的左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右边是幼小的 儿子,母子共同进餐.在母子俩的面前分别放着一个饭碗. 年轻的母亲微笑着将鲜鱼的腹肉夹给儿子,而自己的碗 里只剩下鱼头和鱼背骨.儿子张着大嘴幸福无比.
第二幅图仍然是母子俩共同进餐,只是母亲已年迈, 儿子已成人.这回是儿子给母亲夹鱼,可他夹的却是鱼头 和鱼背骨,把鲜鱼的整个腹肉留在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的 脸上现出了惊愕的表情.
漫画叙述:
妈妈和儿子小明一块吃饭。年轻的妈妈笑盈盈 地把一条鱼的一大半夹给儿子,甜甜地望着儿子接 鱼。小明那红彤彤的小脸上绽开了两朵花,多可爱 的鱼腹,多厚实的鱼肉啊!而妈妈的饭碗中只留下 了鱼头带着鱼刺。岁月给妈妈的额头刻上了深深的 皱纹,小明成了年轻力状的大明了。同样的母子一 块吃饭,同样的吃鱼。这次是小明夹鱼给母亲了, 他夹上鱼头带着鱼刺递给母亲,并笑着说:“妈妈 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本来慈爱地笑着的母 亲顿时惊愕,木然地望着儿子,很久很久回不过神 来……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忘记父母抚养之恩,不思恩图 报的不孝子孙。
议论性文字
要学会关心别人
《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这幅漫画运用鲜明的对 比,痛心地向社会呼吁:要学会关心别人!
关心别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墨 子就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而我们今天,却有不少人淡漠 了,忘记了,不要 说素不相识的人,就是自己的亲戚,甚至 父母他们也漠然视之,更有甚者,虐待、折磨年迈的父母亲, 这样的例子,时有所闻。漫画中那位让母亲吃鱼头的儿子, 相对来说,甚至可称“孝顺”了。
记叙 合理联想和想象,将漫画内容
情节化,故事化。
示例: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记叙性文字。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正所谓“坐足冷板凳,攒够基本功,最后月中折桂是必 然”。郑板桥的《画竹诗》中说“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 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十分 形象地描述了画竹从“冗繁”到“清瘦”、从忠实描摹到 表现竹子独特精神的艺术升华过程。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更在强调做人要正直。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困难中坚持在沉潜中奋进, 不急不躁,终将有所建树。 练字的描红 意味着做人不越规、不逾矩,在一定 的规则和规范下踏实做好自己。 做人之道:成长初期努力蓄势,不露锋芒,迎难而 上。中期秉承中正之道,讲正道,不卑不亢。后来 停滞迂回象征做人厚积薄发,以退为进,不能操之 过急。 最后一幅图,则是描红概述整个过程,对照人生, 说明人生需要好楷模,由此联系生活谈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做人
“起笔”“中锋”“出头” 既是书写“人”这个字的过程,同时也正对应着人才的成 长、人立于世的经历与过程。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强调积累与沉潜的重要性,厚积方能薄发。
作者感情倾向: ①否定“我的童年
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 力的童年找回“逝去”的童
由画面到生活: ②辩证看待

科技的发展,让童年不再封闭,但也有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们的童 负面影响;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生活
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交往方式?
方式;工具的变化也代表着时代的变革。
如何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下你对以上现象的感受或认识,你会怎么写?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23届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PPT

2023届高考漫画作文写作指导PPT

1、找对象:树、鸟、人 2、看文字:“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 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3:理关系:鸟和人是对比关系:鸟不害怕树枝断 裂,是因为它有翅膀,无需依赖外物;而人却惧 怕树枝断裂,是因为他依赖着树枝。 4、作者感情倾向:
赞鸟否人。 5、由画面到人:鸟象征着自己有能力的人,画面 中的人象征着没有能力只能依靠外物的人,而树 枝象征着依靠物。 立意:只有锤炼强大的自身,才能不依赖于外物。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不在美利坚和英格兰的土壤上,也不在“原罪”与“等待 救赎”之类的教义里,秉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我们才有安身立命之所。早几年前韩国申 请将端午节列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就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幸的是,中华民族也不缺有志之士,在为此摇臂呐喊,先是费孝通创新性的提出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呼吁。紧接着,杜维明教授用汉语将中国儒学引入了哈 佛课堂。近年,弘扬传统文化也纳入了文化兴国的战略中。
(结)
总结:观察漫画画面的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基本点,紧扣一个中心。 三个基本点,即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和画中人 (物)的细节对比点; 一个中心,即画中人(物)所呈现的寓意。 也就是要把握画面中的人、物、景、情,并从中分析其关系,悟出其内涵, 把握其实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雏鸡岂能忘旧壳 ——2023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技法指津 (一)要读懂漫画的意思 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 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文字材料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二)要抓住漫画的形象特征 在分析画面时,要注意画面突出了什么,夸张了什么。只有抓住了漫画的 形象特征,才能把握住漫画的本质所在,正确地构思立意、谋篇布局。 (三)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在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象加深对画意的 理解,并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家人承受了无尽的悲痛,他用行动
阐释了使命与担当。陈陆一家三代
军人出身,父亲从小教育他始终把
保家卫国当己任,陈陆直至生命尽
头都在践行这一承诺。(材料句)
分享展示时间
要求二:请在观点句后按要
•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熏 求补充出阐释句
陶。(观点句)面对洪水,抗洪队 长陈陆从未退却,最终不幸罹难,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牺牲后,
学习目标
•1、掌握漫画作文特点,能够顺利完 成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2、能够明确分论点写作结构安排, 并熟练运用 •3、了解作文基本问题,树立规范的 写作习惯。
漫画定义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 单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描绘 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比 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 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讽刺的是谁?
漫画中人物的哪个特点给你感触最深
漫画运用的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
你认为这是在反映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 1、确定漫画讽刺的对象(讽刺对象身上出立意)
• 2、关注标题,漫画文字,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外貌等(细节之处就可能挖掘立意所在)
• 3、寻找漫画夸张或对比之处(作文立意所在), 要从整体把握,不能只关注局部
1、分论点、材料句偏离中心 2、分论点构成过一单一
学以致用——分享展示时间
要求一:本文段分论点偏离中心,请 改写成符合中心立意的一个分论点
•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熏 陶。(观点句)面对洪水,抗洪队 长陈陆从未退却,最终不幸罹难,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 正面教育。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牺牲后,
例文修改
• 44分作文片段:

漫画作文写作结构指导

漫画作文写作结构指导

漫画作文写作结构:
1.开头引入,简明扼要。

就像写读后感的开头一样。

例如: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其实很简单,却让我的感触很深。

例如:做人要讲文明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道理,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今天,我看了一幅有寓意的漫画《文明——只差一步》,深有感触。

2、仔细观察画面,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将画面写成一个故事,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语言,具体地描写下来。

特别提醒:在故事中要点明画面的主题,“真是防不胜防啊……”,以此与主题相照应。

3.从画面到启示,揭示这幅画的寓意。

例如:这幅漫画画面简单,看起来也很有趣,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但静下心来,我却陷入了思考,心里也觉得沉甸甸的。

它批评了那些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利益的不文明现象,讽刺了那些自私自利,没有公德心的人。

4.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谈感想。

例如: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这是我们人人都会喊的口号。

但是生活与之相反的现象可真不少……(举例子:公共自行车乱停放、小区里乱停车、践踏绿化带、大树上晒被子、乱倒垃圾、高空抛物……)请你用几句话将例子描述一下,最后发出自己的呼吁与希望。

作文之怎样写漫画作文

作文之怎样写漫画作文

如何写漫画作文【篇一:漫画作文指导】漫画作文指导掌握剖析漫画的方法这种看图作文所供给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说明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要点审读这三个构成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向思虑,透视画面本义。

一、看标题标题常常见告人们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腈”。

透过这“眼睛”,我们可洞察图画的主题。

所以审读时第一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联合起来进行剖析,这样就简单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观画面以图画为资料的作文,剖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绘图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所以,我们在审读图画题时,必定要认真、全面、认真地察看画面。

三、读说明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其寓意,经常配有要言不烦、点睛之笔的说明文字。

这说明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一定认真品尝,思虑其所隐含的信息和看法。

四、析夸张时一定注企图画的夸张之处。

五、联现实图画大多拥有针砭弊端,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一定睁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推测画。

外之音。

考生要多角度思虑,切忌就画论画。

总之,漫画类资料审题难度其实不大,近来几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中有好多漫画类题目,或许说明画面内容,或许命一个题目,或许揭露寓意,这就是漫画式资料作文审题特别好的训练方式。

写漫画谈论文与读后有感相像,引议联络。

1、引要简短,就是引用资料,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资料进行剖析后,或概括,或纲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2、议要多一些,同时要有案例协助 ,利用资猜中供给的信息进行剖析谈论,使看法确定起来。

3、联,是文章的要点,由资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论述得深刻有力。

4、结,扫尾,总结全文,自然是要精简 ,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入或拓展。

认真察看这幅下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想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离开资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写漫画作文1、引要简洁,就是引用材料,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2、析要多一些,同时要有事例辅助,利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使观点确立起来。

3、联,是文章的关键,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

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夸张化、荒诞化表现,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人生、社会的规则或哲理。

4、结,收尾,总结全文,当然是要精简,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或拓展。

例1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其寓意写作。

(60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限制性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考生需要根据漫画特点,先读出画面要素,并弄清要素之间的关系,准确解读画面寓意。

“逃生者”“火苗”“灭火器”“灭火器使用说明书”,这些要素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但考生的构思又不能过分拘泥于画面内容,不能只浅显地将题目解读成火灾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也不能只谈理论联系实际,更不能谈要锻炼好身体,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快速撤离。

而要重点看下面三个方框里的内容,思考为什么火灾发生了才去读灭火器说明书,这才是构思立意的核心。

2.立意限制:逃生者在即将被熊熊烈火吞噬时,拿着被放大了的“灭火器使用说明书”惊慌失措地奔逃,显然强调了这个时候再学习使用说明书为时已晚;而相对于“使用说明书”而言,又高又重的灭火器被缩小了,倒在一旁,这又暗示了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的无能为力和我们平时对灭火器使用的忽视。

漫画的细节和夸张之处,是考生要重点思考的地方。

考生不可笼统地、浅层次地谈论“防备与祸患”的关系,而要深入地思考,准确挖掘立意:平时要有防患意识、学会储备生活常识、多掌握生活技能,这样当天灾人祸发生时才能够保护自己。

3.思维限制。

画面展示的仅是一种现象,考生要做的是透过现象思考问题的本质,并思考这一现象暴露出的社会人生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开放性1.联想、想象的开放性。

“火苗”可以指向各种天灾,诸如“洪灾”“地震”“雾霾”甚至《流浪地球》中预测的地球未来等;也可指向各种人祸,诸如“学习”“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出现的意外情况。

小至个人,中至集体,大至国家,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相关的常识和技能。

这就给考生的立意和选材提供了较大的开放性。

2.写作角度的开放性。

写作要求中的“选好角度”,暗示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

最明显的角度是漫画中的人物角度,即面对灾祸的个体;当然也可以合理深入探究,从政府角度或管理者角度,谈平时要加强宣传、注重指导、强化演练,让人人都掌握生活必备常识和技能,而不是急来抱佛脚,纸上谈兵。

3.体裁的开放性。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的要求,给予考生极大的自由度,可用不同文体、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防备与祸患”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解题本题目属于漫画作文,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理性思辨能力等。

画面内容贴近生活,紧扣现实,符合立德树人理念。

寓意是漫画的灵魂,考生在构思时首先要解读漫画,弄明白漫画的寓意,然后在把握寓意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现实,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

读图时,要抓住画面要素、细节、夸张处、题目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等,读懂漫画各要素间的关系,把握画面背后的寓意。

参考立意正确立意:1.既要掌握防范知识,更要掌握防范技能。

2.掌握实践技能,重在平时。

3.强化实践技能,防患于未然。

4.注重实践,有备无患。

5.强化实践演练,沉着应对问题。

6.强化配套措施,更要强化实践能力。

偏题立意:1.细节与成功。

2.理论与实践。

3.防患与火灾。

参考标题1.天灾人祸无小事,未雨绸缪乃大计2.防患未然,无险之忧3.祸患必将偷袭无准备者4.防患未然需早备范文展示天灾人祸无小事,未雨绸缪乃大计(题目运用对偶句,观点鲜明、生动、形象,言简意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步于人生征途需有防患意识。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对突发问题要有预先防备。

有备,则需全;有备,则需丰;有备,则需精。

(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观点。

)未雨绸缪,莫言早;亡羊补牢,为时晚。

火灾来临,却不知灭火器如何使用,惊慌失措地在火海中阅读说明书而弃灭火器于一旁,此般看来,葬身火海即是必然。

水火本无情,一场火灾带来的损失更是不容小觑,与其在事故发生后再想方设法补救,不如提前准备、提早防范。

比起在风暴之后重建损毁的房屋,在洪水来时抗洪救灾,不如在风暴来之前修固建筑,在洪水来之前修筑堤坝,亡羊而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结合画面内容,叙议结合,有理有据地进一步阐述观点。

)居安思危,甚好;防患未然,需行。

《左传》中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可见,若想真正免燃眉之急,还需有备而行。

一架客机飞行在万米高空时出现故障,机长刘传健在昏暗的舱内,面对爆裂的右窗玻璃和被严重损坏的仪表盘,凭借着精湛的操作技术使严重倾斜的飞机成功迫降,保全乘客安全。

试想,若没有丰富的技能储备、娴熟的飞行技术和强大的防范意识,又怎会在此般危急关头泰然处之,化险为夷呢?相反,某校教师在家突遇火灾却不知如何正确自救,荒谬的是堂堂高中教师竟然不知家门口的灭火器可供住户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更不知灭火器使用方法。

可见,我们的安全意识有多么淡漠。

人们在灾难面前无计可施,结果只能是被灾难吞噬。

化解之法唯有防微杜渐,在平日里储备技能,并将准备工作做足、做丰、做精。

(通过引用、正反对比、假设等论证方法,增强了论证力量。

)痛定思痛,警钟长鸣,天灾难止,人祸可防。

每一次事故,都让人痛惜;每一场意外,背后都有迹可寻。

因不会有效急救而耽误生命的案例已不再令人咋舌,因不懂逃生措施而被困车内、葬身水底者也屡见不鲜。

逝者已逝,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仍抱侥幸心理,认为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与自己无关;你是否仍怀无畏心理,认为车辆落水之类的灾难事件与自己无缘。

思想上的惰性、疏忽和大意都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痛。

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警惕,学会自保,远离伤害和侵袭。

(联系现实,合理拓展,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生存要重视能力。

若不想有亡羊补牢的遗憾,就请把握今日,未雨绸缪。

人生难顺,如弯弯曲曲的水;世事难料,似重重叠叠的山。

未雨绸缪的防备就像这一旅程中必不可缺的行囊。

背上它,让你化险为夷,多一份坦途;装满它,让你从容不迫,笑傲江湖。

(最后两段通过化用对联、比喻再次彰显主题。

)例2 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及其寓意写作。

(60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1、表意对象:一个人,一本“知识”书、一条鱼。

细节:一个人手里拿一条鱼;绕着知识书走了很多圈;手挠头,旁白:“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

”关系:一个人想走知识的后门,却无路可寻。

2、寓意作者感情倾向:批判否定由画面到生活:想通过走后门,找捷径来获取知识的现象范文:这里绝没有后门看完《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这幅漫画,不禁使人哑然失笑之后,又能从中体会到深刻寓意,深受启迪。

画中的这位青年为了走进知识宝库的后门,真可谓费尽心机,他一手提着一条大鱼,准备作为见面礼。

他拎着大鱼,绕着那本厚书一知识,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找不到后门。

他摸着自己的后脑勺,抛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我就不信这里没有后门!”可以断言,不管他统多少圈,即使绕到他手中的鱼变味发臭,他仍然是找不到后门的。

这个小伙子坚信自己能找到后门,殊不知,“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要想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想“走后门”、找捷径是徒劳的(由漫画引出中心论点)。

翻开历史的画卷,看看古今中外,有哪位有学问、有作为的学者专家不是靠勤奋学习,才取得成功的呢?(过渡段)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唐代白居易,幼年好学,读书读得“口舌成疮”,写字写得“手肘成胝”,16 岁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千古传诵的诗句,终成大诗人;北宋欧阳修4岁丧父,家贫无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

他分秒必争,“未顷刻释卷”,终成文学家、史学家。

宋朝的苏洵,开始时文才不出众,连考几科都落第了,但他并不泄气,27岁了还“发愤为学”。

由于勤奋读书,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走遍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历尽千辛万苦.遍尝百草,采集草药。

在走访过程中,李时珍勤读、勤看、勤问、勤写,用了27年时间,参阅了800多种书籍,终于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为我国的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用了8年时间学《汉书,又用8年读《史记》。

又前后花了数十年时间来学习韩愈的文章。

如此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博采众长,吸取滋养,因而大见成效。

他的译作,文笔简洁、古雅、优美动人,当时有人称赞说:“译才并世数严(复)林(纾)。

”数学家陈景润,在向数学高峰攀登的征途中,勤奋钻研十几年,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算纸用了几麻袋,终于证明了(1十2),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己经仰首可望。

这些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它充分证明:谁握有勤奋的钥匙,谁就能打开知识的宝库。

否则只会像画中这位找后门者一样在知识门外绕来绕去,终不能得其门而人。

然而,有些人不潜心苦学,总想“走后门”、找捷径,幻想一步登天,到头来却往往一事无成。

约翰·贝勒斯说:“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这话深刻地揭示了不踏踏实实刻苦学习的坏处。

哪有一跃而上的高峰,哪有一步能登天,哪有一脚能跨进辉煌灿烂的大厦知识之门的先例?学习是没有捷径、后门可走的,只有靠自己踏踏实实刻苦地去学,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跨进知识的殿堂,获得真知。

因为知识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

如果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不进行坚持不懈的积累,就想轻而易举地而获取,那只是空想,就正如这位画中人那样,别说跨进这辉煌灿烂的大厦了,恐怕是连门槛也跨不过!哎呀!小伙子!难道你还要绕着那本厚书一—知识,一圈又一圈地找下去吗?你还是赶快停止这徒劳的行动吧!你应该趁着年轻,珍惜这大好时光,抓紧学习,埋头苦攻。

这样才能打开知识的大门。

长河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学习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知识的大厦绝没有后门可走。

要想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只有胸怀大志、不畏艰险、付出辛勤汗水的人,才能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