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形态发生蛋白》
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

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
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简称rhBMP)是一种在骨组织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是一种生长因子,能够刺激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常用于骨折、骨不连等骨疾病的临床治疗。
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与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非常相似。
这种蛋白具有强烈的骨诱导活性,能够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分化,促进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
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局部注射治疗骨折、骨不连等骨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刺激局部的骨组织快速形成和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是将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生物材料相结合,制作成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用于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诱导和骨组织再生。
这种复合物可以促进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提高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虽然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它的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此外,对于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安全性和长期使用效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总之,人源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能够刺激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用于治疗骨折、骨不连等骨疾病。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的深入,相信其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正常值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正常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在骨骼形成和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BMP-2的正常值对于维持正常的骨骼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BMP-2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在骨骼生物学中的作用。
BMP-2的正常值范围因人而异,一般在血液中的浓度为5-100ng/ml。
这个范围是在健康的人群中观察到的平均水平,但在个体之间会有一定的波动。
在实际临床检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BMP-2的正常值是否在理想范围内。
BMP-2的异常水平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骨骼问题,如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不良等。
过高或过低的BMP-2水平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影响。
定期监测BMP-2的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血液中的浓度外,BMP-2在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被广泛用于骨骼修复和再生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其植入到缺损部位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MP-2在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为骨科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BMP-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长因子,在骨骼生物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了解BMP-2的正常值范围以及其在骨骼发育和修复中的作用对于保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监测BMP-2的水平并加以调节,可以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BMP-2的功能和应用,为骨科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字数:409】第二篇示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简称BMP-2)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对骨骼发育和修复起着关键作用。
BMP-2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控肌肉细胞、软组织细胞和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骨骼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BMP-2的正常值是指在健康人群中,BMP-2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年(卷),期】2024(29)2
【摘要】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一员,包括多种相关蛋白,具有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的特性,是最早发现的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细胞因子。
同时,它也是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神经发生的多功能调节因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页数】1页(P126-1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骨形态发生蛋白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7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活性差异的比较
2.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修复桡骨缺损的比较
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过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缺损修复
4.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与脑胶质瘤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5.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的生理功能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的生理功能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费晓娟1,金美林1,卢曾奎2,狄冉1,魏彩虹1*(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2.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摘 要: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
BMP2参与骨形成、生长发育、脂肪沉积和癌症发生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BMP2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相关,是调控绵羊尾型发育的候选基因。
本研究主要介绍了BMP2基因的发现与结构、表达、生理功能和参与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为BMP2基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BMP2基因;结构和表达;生理功能;信号通路中图分类号:S826.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00326-06绵羊是重要的家畜之一,拥有11 000年的驯化史,是史上第一个被驯化的游牧动物。
根据绵羊尾型可分为短瘦尾羊、长瘦尾羊、短脂尾羊、长脂尾羊和肥臀羊五类[1]。
肥尾羊大约在5 000年前从瘦尾羊中演化而来,目前肥尾羊数量已占全世界总羊数的四分之一[2]。
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表明,在哈萨克羊(肥尾羊)和藏羊(瘦尾羊)脂肪组织中有464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BMP2基因与绵羊脂尾的发育有关[3-5]。
进一步研究表明,BMP2基因能够促进绵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参与绵羊尾部脂肪沉积,从而影响绵羊尾型发育[6]。
1965年 Urist 在成人的脱钙骨基质中提取出一种能诱导异位骨发生的活性蛋白,并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7]。
BMPs家族成员至少有40个,目前关于骨代谢的研究最多[8]。
BMPs家族被分为5个亚型,其中,BMP2与骨的生长和分化相关,属于第一类亚型[9-10]。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及其骨科应用

一、引言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一类对骨细胞有特殊生物学活性和调节作用的生长因子蛋白质。
自从这一类蛋白质被发现以来,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就备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BMP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介绍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及其骨科应用,并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进展1. BMP的发现和结构特点BMP最早是在对于骨再生和骨形态发生的研究中被发现的,其对于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着重要的作用。
BMP具有多肽链结构,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活性。
2. BMP对骨细胞的影响研究显示,BMP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再生。
在骨折愈合和骨缺损修复中,BMP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3. BMP的生物合成和分泌途径BMP的生物合成和分泌途径对于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BMP的合成和分泌途径,有助于更好地利用BMP来促进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4. BMP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随着对BMP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BMP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着关联。
对于BMP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三、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应用的研究及进展1. BMP在骨折愈合中的应用BMP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推进。
2. BMP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于骨缺损的修复,BMP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骨缺损修复领域也是BMP研究的重点。
3. BMP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随着对BMP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深入研究,BMP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四、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BMP在骨科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对BMP的深入研究,我们对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未来,我相信BMP在骨科应用中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骨科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五、总结与展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骨科应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一)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一)骨和软骨组织中含有多种参与调节骨骼发育及生长的多肽类生长因子。
此类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者内分泌的方式,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传递信息,参与复杂的骨形成调节过程。
在诸多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是唯一能够单独诱导骨组织形成的局部生长因子。
由于BMPs与转化因子在C端都含有7个保留的半胱氨酸残基,所以属于转化生长因子-B超家族(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atesuperfamily,TGF-βs)成员。
本文仅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形成过程中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1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概况1965年,Urist首次将0.6M盐酸制备的脱钙骨基质(decalcifiiedbonematrix,DBM)植入鼠股肌内,成功诱导异位骨形成,从而提出了骨诱导理论(Osteoimductivetheory)。
Urist认为DBM 中存在着非特异性物质,其降解片段能够诱导血管周围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为骨系细胞。
在异位或常位的骨组织或软骨组织中形成过程中〔1〕,这类骨诱导物质作为形态原(Morphogen),可以为反应细胞所感知,通过激活或抑制细胞内的基因,调节骨系细胞的分化和增生。
1971年,Urist将这类诱导成骨物质定义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2〕。
在近20年中,人们不仅从多种动物骨组织中分离和纯化出天然的BMP-1、BMP-2、BMP-3和BMP-4,而且还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进一步在中国仓鼠的卵母细胞和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了人类基因重组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s)〔3,4〕。
迄今为止,已经报导了13种BMPs,而且数目仍在继续增加〔5〕。
研究结果表明,在动物生长发育中,BMPs及其相应的受体几乎遍及动物体内所有内脏及体表器官。
因此,BMPs的功能远远地超出了单纯的骨诱导作用。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7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糖尿病和胰 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 | l 2 ] 。 糖尿病 肾病是 糖尿病最严重 的并发症之一 , 是 引起终末
期。 肾衰竭 的首要原 因| 1 3 ] , 为社会及 家庭带来 了沉重 的负担 。
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1 B MP 7与肥胖
及有关 防治方法的研究引起 了国内外 的广泛关注。如何能积
糖尿病是一组复杂性疾病 , 是 由环境 因素及 遗传 因素 共 同决定 的。糖尿病 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疾病本身 , 而在 于 由 它所引起 的并发症 , 尤其是心脑血管等疾病 会显 著降低患者 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 心脑血管疾病是 我国国民死亡病 因的首位 。胰 岛素抵抗被普遍认 为是 Me t S中最 重要 的病理 生理基础。肝脏脂质过度沉积可导致胰 岛素敏感性 降低并促 进 2型糖尿病 的发生发展 [ 1 】 ] , 同时可造成一定程 度的肝脏损
善 M e t S E 9 ] 。有关研究提示 B M P 7基 因变异可能与新疆维吾尔
族老年人肥胖相关[ 1 o ] 。
2 B 1 MP 7与 糖 尿 病
提 出的 . 其 具体机制 目前 仍未完全 阐明 , 有学者认 为中心性 肥胖与胰 岛素抵抗有可能是 Me t S的基 本病 因[ 4 ] 。Me t S是一 组 以肥胖 、 高血糖 ( 糖 尿病或糖 调节受损 ) 、 血 脂紊乱 以及 高 血压等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 ,各种危险因素相互关联 , 其 发病是遗传 因素与环境 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 Me t S具有发病 率高 、 危 害性大 的特点 , 与 2型糖尿病 、 心血管疾病 等各种疾 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严重影 响了人们 的生 活质量甚 至危及生命 。同时 , 高尿酸血症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危 险 性, 血尿酸水平增高 , 与胰岛素抵 抗密切相关 , 出现空腹 高胰 岛素血症 , 促发血管动脉硬化_ 5 j 。 因此 . 有关 Me t S的发病机制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是一组具有类似结构的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 能够在体内诱导骨和腱样组织形成,在肢体生长、软骨内骨化、骨折早期及肌腱修复时表达,从而发挥其骨发生、骨诱导、骨修复及肌腱修复作用。
此外,骨形态发生蛋白对神经组织的形成以及在对神经元形成的类型和数量方面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参与调节胚胎发育过程及造血祖细胞分化,某些成员还参与诱导细胞凋亡,因此骨形态发生蛋白在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的应用前景【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应用前景【Abstract】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 are a group of functional proteins that are highly conservative andhave similar structures. They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osseous and tendon tissues, express at the stage of extremity formation,chondrocyte ossification, repairment of fracture and tendon, then being responsible for bone formation, bone induction andtendon repair. Moreover, BMPs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nervous tissue, regulating the types and amounts ofneurons. They also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embryo or hematopoietic tissue, and some of its members participate in theprocess of cell apoptosis. So the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has a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Key words】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application prospect1965 年,U rist 等将脱钙牛骨植入肌肉及皮下, 成功地诱导了异位成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研究探讨使用封装在骨诱导支架或形态生物材 料中的MSCs以增强骨和软骨在体内的自然愈合 过程。结果表明这些多能细胞似乎都能够在支架 内区分自身以及吸引邻近自体祖细胞的因子。这 种行为可以更快地完成骨折愈合,并且所得新骨 的质量优于单独使用的骨诱导或软骨形成的骨架。 因此,这些结果促使进一步研究,探索伴随使用 MSC和BMP家族的最有希望的成员。即,嵌入 合适的支架或载体中的BMP2和7已经用于治疗 实验动物模型中的几种软骨缺陷和骨折,有希望 很快被应用于临床。
• Geraghty等人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 新的,可行的骨软骨异体移植物,其包含能够刺 激MSC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和软骨形成 生长因子(即TGF-β1和3,BMP2,4,7,bFGF和 IGF1),完成山羊模型中的体内软骨修复。
.
上述研究显示使用与MSC相关的BMP促进关节 软骨修复带来有限的有利结果。同时,使用其 他软骨形成诱导因子例如TGF-β蛋白或者诸如 PRP或Geraghty等人描述的嵌入新的骨软骨同 种异体移植物中的因子的异质混合物已经证明 了更好的结果。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以及包含 BMPs,比单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BMPs软骨修复更有希望。 事实上,BMP与MSC一起在体内显示比成软骨 细胞更高的骨诱导能力。
• BMP / Smad信号通路也可以被一组细胞外蛋白拮 抗剂严格调节,它们作为BMP信号传导中的拮抗 剂的基本作用通过在缺乏这些蛋白之一的实验动物 中发生的许多严重或致死缺陷来证明。
.
BMPS在骨形成
• 在脊椎动物中,骨形成可以通过成膜细胞 在膜性骨化中的直接分化来实现,或者在 软骨内骨化中从软骨细胞的分化开始。这 两个过程由BMPs控制,BMP2和BMP4作 为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表型的主分化诱导, 导致骨和软骨形成。
.
谢谢!
.
因此,MSC在用于软骨修复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如已经提到的,BMP2和BMP7都具有大量被证明 的增强体内软骨修复的能力以及促进在体外在适 当的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的MSC的软骨形成分化的
.
能力。
•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Seo等人研究了嵌入有 MSC的双层支架和含有TGF-β1及血小板衍生生 长因子(PDGF)的富血小板血浆(PRP)用于 软骨形成层,以及MSC和BMP2用于成骨层,在 骨软骨马模型中的缺陷。缺陷产生在距骨的外侧 滑车脊处,其中通常发现骨软骨病,并插入双层 支架。然后评价组织修复,显示相对于对照,植 入支架显着改善骨软骨组织再生。
1、由于对调节其活性的因素的理解有限;
2、缺乏对这些细胞和它们的生态微环境的组分之 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的了解。
由于以上两个因素,MSC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仍 有待相关研究进一步探索。.
MSCS在致癌和生殖细胞分化 中的应用
• 当在一个或多个(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 族成员的存在下将MSC以无血清的3D培养形式 (为细胞提供一个更加接近体内生存条件的微环 境的培养技术)接种时,发生软骨形成分化。在 该条件中,细胞放弃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并开 始产生软骨特异性基质组分。细胞通常在不超过 2-3周内分化成分泌蛋白多糖的软骨细胞样细胞。
.
在早期研究中,许多研究人员表明,用BMP2工程 改造的自体或同种异体MSC能够在小鼠,大鼠, 兔子和猪的异位和原位位点的几种动物模型中分化 成成骨细胞谱系并诱导骨形成。因此,得出结论, MSC植入与BMP2基因的组合比单独的MSC植入 更有效地诱导骨形成。
在其他研究中,Chang等人在两种不同的动物模型 中证明了BMP2表达的MSC在大颅骨缺损的骨修复 中的用途:兔模型和猪模型。作者清楚地证明,在 实验的三个月中,在兔子和猪中,相对于对照,通 过包含表达BMP2的MSC的组织工程化的骨几乎完 全修复大颅骨缺损。
• 使用人重组BMP2,BMP4 ,BMP6或BMP7的早 期实验证明这样的蛋白能够在多种间充质前体细 胞系中单独刺激成骨细胞(或软骨形成)。
• BMP2和BMP7现已被批准用于临床中用于治疗 非联合骨折作为辅助治疗. 。
•虽然这些分子在骨折愈合中的使用已经很广泛, 但它的不良作用依然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在高剂 量下,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良作用:
.
BMPS
• BMPs在体内诱导软骨形成和异位骨生长,建立, 促进和支持软骨形成和成骨。
• 已知大约20个BMP家族成员。BMP结合两种类型 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即I型(BMPR-I)和II 型受体(BMPR-II)。在配体结合后,BMP信号通 过Smad依赖性(规范途径)或Smad非依赖性途 径转导到靶基因。
.
骨密度和MSCS在骨组织修复中 的应用
骨骼疾病,肿瘤切除,创伤和先天性畸形是需要 骨重建的骨缺损的主要原因。几十年来,自体骨 移植已经是临床上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由于自 体骨移植物的有限的可用性和供体位点的发病率, 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策略作为替代性治疗方法 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是,由于:1、免疫排斥;2、 早期再吸收;3、可能的感染传播。限制了同种异 体移植的使用。
.
•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与单独的MSC或BMP7相 比,两者的缔合提供了更好的骨诱导移植物。
• 最后,Schiavi等人测试了用BMP7纳米储库功 能化并装备有人MSC微组织的新型3D胶原纳 米纤维植入物。植入物被优化用于细胞定植, 分化和生长。该组实验清楚地证明,与单独使 用BMP7或MSC微组织的对照相比,偶联的 BMP7 / MSC微组织的体内异位骨生长的加速。
.
.
研究背景
• 细胞外基质相关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控制 多种生物过程。
• 在多年的研究中,特别是两种BMP,BMP2和 BMP7已经获得了较大的突破,用于治疗各种软骨 和骨缺损。
• 由于BMP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潜力,对研究间充 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其分化能力下的规 则以及测试其在组织工程中的真实能力的研究逐渐 增多。事实上,MSC的特异性分化为用于移植的 靶向细胞型谱系是再生医学的主要目标。
• 已报道BMP2,4,6,7和9诱导人MSC的体外 软骨形成。
.
• 在人类骨髓来源(BM)MSCs中,BMP2(在 TGF-β3存在下)是软骨形成最有效的诱导物, 与BMP4和BMP6相比,更能诱导富含蛋白多糖 的软骨的产生,而在滑膜外植体中,BMP7是比 BMP2更有效地引起软骨细胞分化。
• 最新的研究证明BMP4和7诱发人类MSC的体外 显著反应,表明这些因子在体内的使用促进软骨 的损伤修复。
.
应用BMPS和MSCS进行软骨修复
软骨缺损如椎间盘和膝关节的退化是关节残疾的 常见原因,能够影响世界各地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关节软骨在损伤后自发修复的能力有限。
接种自体软骨细胞以促进软骨再造具有一些优于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或固体组织移植的好处。但由 于在体外扩张期间软骨细胞去分化以及需要大量 软骨样品,其应用受到限制。
1、更高的骨折不连续率; 2、局部炎症反应; 3、伤口愈合并发症; 4、血肿形成; 5、异位骨形成。 因此,这些分子的剂量需要在每个临床环境中精细 校准。且主要应用与骨折愈合失败高风险的患者。 这些不良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期在今后的 临床应用中逐渐减少。 .
间充质干细胞(MSC)
•成骨的修复涉及BMMSCs(人类骨髓来源MSCs) 中,其作为能够侵入骨折部位的骨软骨祖细胞的来 源,增殖并分化成软骨和骨。 MSC是具有自我更 新能力并分化成多个谱系的多潜能成体细胞,这些 细胞在1980年被发现,MSCs最近在再生医学中的 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
结论
BMP已经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中展示出巨 大的潜力。它们已经在许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测 试,探索它们在几种动物模型缺陷和人类疾病中的 软骨形成或骨诱导潜能。特别是BMP2和BMP7, 已经被完全用于治疗许多软骨和骨缺损,并且最近 被批准用于不连骨断裂的协议作为辅助治疗。
该领域目前仍是分子细胞研究领域的热门,越来越 多的文献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为骨替换生产 理想的移植物这一目标确实可以实现,并且未来的 BMP和MSC将参与特别设计的植入物的生产用于 骨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