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煤矿塌陷型水域研究---以潘集区为例

合集下载

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

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安徽淮南采煤沉陷区调查报告根据公开的报道,自2007年起,淮南矿业集团开始开采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大李家庄的煤炭资源,这是亚洲最大的地下深井煤矿之一。

就在王娟一家所在的村子地下,每年有约五百万吨的煤被开采出来。

陆地成湖淮南十分之一土地沉陷王娟告诉早报记者:“过去,我们曾经听说过别的村子发生过这样的问题,但从没想过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煤矿开工5年后,第一道裂缝出现在了他们家的地板上,接着是墙和天花板。

随着沉陷继续,村庄的许多耕地无法继续耕种,他们的生活骤然发生变化。

王娟的房子虽然还没有垮塌,但是大李家庄绝大部分已淹没在水面之下。

“一开始,许多老人都不敢相信,好几辈人住的地方,怎么说没就没了呢?他们都跑去塌了的地方看。

”她回忆。

中国矿业大学的郭广礼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矿山开采沉陷与控制及矿山采矿恢复的研究。

对于煤炭开采引发的沉陷问题,他解释说:“在地下煤炭被采出以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使岩体产生变形、位移和破坏;当开采的面积达到一定范围之后,岩层的移动和变形将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变形和塌陷,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地下采空区大得多的沉陷区域;也就是采煤塌陷区。

”而大李家庄之所以会淹没到水面之下,是因为像淮南这样的华东平原区,地下水的水位浅,采煤塌陷下沉后的地表可能低于这个水位,就使得地下水露出地表,形成积水塌陷区;在雨季,降雨雨水向较低洼的塌陷区汇集,将进一步扩大塌陷积水区面积。

在大李家庄,受影响的区域短短几年内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

多数村民在家里开始渗水的时候就拆了他们的房子,为了弥补一点儿损失,他们不得不将拆下来的建筑废料以几十元的低价卖掉。

王娟说,后来,建筑废料一点儿也不值钱,许多人家干脆就不拆了。

那些少数没有拆除的房子现在成了湖中的孤岛。

由于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淮南市近十分之一的土地发生了沉陷。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利用规划》透露,2013年底,全市塌陷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涉及27个乡镇,涉及居民31.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8%。

淮南矿区采煤沉陷特征与治理对策

淮南矿区采煤沉陷特征与治理对策

[ 收稿日 20 -8 1 期106 0 一8 [ 作者简介〕 王晓波(90 , 安徽淮南人, 1 一)男, 7 工程师, 主要从事矿山 测量和采煤沉陷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电话:
10 5 87 3 3 80 9 1 0
万方数据
淮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表2 淮南矿区概率积分法参数表
差。新区矿井煤层埋藏深, 松散层较厚, 一般为 1 一 8 4 45 0 m 构造相对简单, , 开采条件较好。老区采煤方法以普采、 炮 采为主; 新区主要以长壁综采和综放开采为主。顶板管理方 法均采用全部陷落法。
2 矿区采煤地表沉陷特征
矿区采煤地表沉陷规律研究始于 15 年, 95 其中较大规 模的地表移动观测站3 个, 0 取得了大量基础资料, 并掌握了 符合矿区实际的地表移动规律及其计算方法。淮南矿区地 表移动角量参数综合分析成果见表 1淮南矿区概率积分法 ;
n 一回采分层数 (5 10<a<5 0 0) ( 不含急倾斜煤层)
02 . 5+0 0 4 . 3 0 a
0 1 . H 19 .7一17a H . / a 2 不含急倾斜煤层) ( 不含急倾斜煤层) (
D 一开采区段高 I s
新区
90 06 0 一 . a
08 .8
03 .5
参数见表2 0
表 1 淮南矿区地表移动角量参数综合分析成果表
6 0 2 0 a 6 一 2s i n (0 0 <a 0 ) < 0 9
60 5
70 0
“< 5 ) 50
60 9
60 6
6 0 8
5“ 0 a2 e1- 5一 . 1 6 (5 5 0<a<9 0 0)
1 概况 淮南煤田 位于安徽省北部, 东西长 1 k , 煤田 8 m 南北宽 0 约1 - m面积约3 k2 部分地区 5 k , 2 5 60 。 0 m 为丘陵、 外, 岗地 其余均属冲积平原, 地表标高一般为十 0 3 m 2 - 0 + 。煤系地 层为石炭二迭系, 其中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

淮南市新集一矿采煤沉陷水域重金属元素污染调查评价

淮南市新集一矿采煤沉陷水域重金属元素污染调查评价

淮南市新集一矿采煤沉陷水域重金属元素污染调查评价潘文明;王德高【摘要】伴随着煤矿企业供给侧改革日益深入,煤矿企业从单一煤炭开采获得经济效益,逐渐转变为对采煤沉陷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因此采煤沉陷水域重金属元素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选择淮南市新集一矿采煤沉陷水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现场踏勘,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四个沉陷水域(A、B、C和D)进行水样品系统采集.按照地表水国家检测标准,测定出28个水样品中六种重金属元素(铜(Cu)、锌(Zn)、镍(Ni)、镉(Cd)、铬(Cr)和铅(Pb))丰度值.研究成果表明:(1)A区六种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其次是B区,D、C区则相对较轻;(2)与周边张集煤矿采煤沉陷水域重金属元素丰度值相比,本次研究区重金属元素显著富集;(3)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表明Cd、Cr和Pb元素属于新集一矿采煤沉陷水域潜在危险重金属元素,应引起高度重视,需着重治理.【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9)003【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重金属元素;采煤沉陷水域;调查评价;新集一矿【作者】潘文明;王德高【作者单位】安徽工业经济学院地质学院,安徽合肥 230051;安徽工业经济学院地质学院,安徽合肥 2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3淮南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加工基地,享有“华东工业粮仓”、“煤都”之誉;“因煤而建,因煤而兴”是淮南市作为煤炭型工业城市典型的特征,也充分表明了与煤炭相伴生的经济产业链是淮南市经济支柱产业。

伴随着近半个多世纪的煤炭开采、运输、加工利用,淮南市基础经济建设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一度成为了安徽省城市经济增长快速发展之典型;然而,如今的淮南却为曾经的跃进式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了大面积地下采空区,导致了大大小小面积不等、星罗密布的地表沉陷水域。

已有研究表明①董柳华,刘劲松:《潘集矿区塌陷水域水质评价及其综合利用》,《中国环境监测》2009年第3期,第76-80页。

淮南矿区不同类型沉陷水域水质遥感反演和时空变化分析

淮南矿区不同类型沉陷水域水质遥感反演和时空变化分析

淮南矿区不同类型沉陷水域水质遥感反演和时空变化分析裴文明;张慧;姚素平;董少春;欧阳琰;仇洁【摘要】在淮南矿区,常年大规模地下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陷水域.选取潘集和顾桥2个不同类型沉陷水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同步的地面实测数据和环境卫星数据,利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不同时段沉陷水域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沉陷水域水体都已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不同类型沉陷水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时间上看,沉陷水域5月份的富营养化程度要明显高于11月份.从空间上看,顾桥沉陷水域富营养化程度要明显高于潘集沉陷水域.【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8(046)003【总页数】7页(P85-90,97)【关键词】淮南矿区;沉陷水域;富营养化;时空变化【作者】裴文明;张慧;姚素平;董少春;欧阳琰;仇洁【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69;X141淮南煤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南市境内,具有上百年的地下煤炭开采历史。

常年大规模地下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陷水域[1]。

由于沉陷水域大多由农田、村庄塌陷而成,四周较为封闭,水体难以与外界河流沟通,加上周围工农业污水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给沉陷水域的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2-4]。

同时,部分沉陷水域与淮河支流相连,使得污染物最终流入淮河干流,对淮河干流水质也会造成影响[5]。

因此,采煤沉陷水域的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限制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采煤沉陷水域的水环境监测基本采用常规的监测方法,对于整个沉陷水域及其所在流域只具有局部和典型代表意义,并且时间序列上都是“离散”的,难以获取整个水域的沉积物和营养物质分布和变化情况,不能满足对沉陷水域实时、大尺度的监测评价要求[6]。

淮南潘谢矿区采煤塌陷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淮南潘谢矿区采煤塌陷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e c o l o g y e n v i r o n me n t .S o me s o l u t i o n s t o p r o b l e ms i n t h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pr o c e s s we r e p r o —
P a n x i e mi n i n g a r e a , t h e m o d e o f Q u a n d a w a s r e c o mme n d e d t o s y n t h e t i c l a l y r e p a i r t h e b r o k e n
p o s e d :B u i l d a g o v e r n me n t - l e d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 p a r t i c i p a t e d me c h a n i s m;Di v i d e a p e a c e t o i mp l e me n t o n t h e p r e mi s e o f d e t a i l e d p l a n n i n g ; R a i s e f u n d s wi t h v a io r u s c h a n n e l s . Ke y wo r d s : P a n x i e mi n i n g a r e a ; c o l a mi n i n g c o l l a p s e ; c o mp o s i t i v e t r e a t me n t
l a p s e a r e a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r e e t y p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mo d e s wh i c h h a d b e e n a p p l i e d i n P a n x i e c o a l mi n i n g c o l l a p s e a r e a we r e s y s t e ma t i c ll a y a n a l y z e d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p e c i f i c s i t u a t i o n o f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探索、经验借鉴与路径创新研究——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为例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探索、经验借鉴与路径创新研究——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为例

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实践探索、经验借鉴与路径创新研究——以淮南市采煤塌陷区为例胡虹彦【摘要】煤炭开采后形成的采煤塌陷区给地区发展造成生态环境恶劣和经济增速变缓的双重压力,生态修复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工程的制度建设不可欠缺.论文以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模式为例,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发现其在制度层面主要存在法律体系和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强制力欠缺、社会参与度不足、资金不足且管理低效、环评真实性待加强等不足.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修复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制度监管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中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路径创新.【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1)004【总页数】6页(P48-52,59)【关键词】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制度【作者】胡虹彦【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1采煤塌陷区是指地下煤炭的开采超出一定规模后,地表因附近岩体层原有的受力平衡被打破而发生变形、移动,稳定后形成一个比实际开采面积大的塌陷区域[1]。

我国采煤塌陷区分布较广,日益加剧的塌陷情况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带来严重社会经济影响。

在我国现已形成的采煤塌陷区中,发生地质灾害的分布面积达6 000万平方千米,波及自然村人口约95万人,每年约有10亿吨水资源被严重破坏。

安徽淮南市缘煤而建,同样深受采煤塌陷之害,据统计,淮南市采煤塌陷面积最终可达682.8万平方千米,抵百个西湖大小。

采煤塌陷会导致江河断流、土地干旱、农业减产,并诱发山体滑坡、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矿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给城市发展带来生态环境恶劣和经济发展变缓的双重阻力,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因此,开展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保障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成效的根本因素,有必要基于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现状探讨其制度路径创新。

一、文献综述国外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研究塌陷区土地复垦状况居多,如科研群体针对土地复垦情况开展勘察,建立专门土地复垦的企业,恢复土地原有面貌等。

淮南矿区塌陷水域沉积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现状调查与评价

淮南矿区塌陷水域沉积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现状调查与评价

淮南矿区塌陷水域沉积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现状调查与评价作者:唐鸿达高良敏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8期摘要:对淮南矿区潘集杨庄塌陷水域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及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环境现状和受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潘集杨庄塌陷水域沉积物OI和ON属于尚清洁级别。

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Cd元素为主,并依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总潜在风险达到强生态危害程度。

关键词:塌陷水域;沉积物;重金属;营养物质中图分类号:X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183041引言由于煤炭的大量开采,久而久之使地面下沉形成了地面塌陷,又由于浅层地下水和大量雨水的汇入,形成了面积大小不等的塌陷水域,进而形成相应的沉积物。

沉积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泥不仅可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情况、水动力状态,且在外界水动力因素制约下向上覆水体释放营养成分和重金属,从而影响水质[1,2]。

目前国内对于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沉积物方面已有大量相关研究[3~8]。

但对于塌陷区水域这一特定水环境,其沉积物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而塌陷区水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的热点。

因此,本文选取潘集杨庄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塌陷水域,对其沉积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进行检测和评价分析。

2研究区域概况潘集杨庄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

潘一矿于1983年投产塌陷水域年龄约为23年,水域相对较封闭,附近有农田。

其2004年塌陷面积为23093亩,到2009年为26538亩,到2010年底为28236亩。

潘集杨庄塌陷区水深约为4.2m,面积约为3km2,塘内有渔业养殖,并有河流穿过。

该区域塌陷前主要是农田和河道,其沉积物厚度在17~70cm。

3材料与方法3.1采样点的布设和样品采集、样品的处理与制备采样点的布设采集和样品的处理与制备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取用荷兰BWT2-04.23.SB水下沉积物采样器采取沉积物样品,采样深度约为10~15cm。

淮南矿区塌陷水域水质理化特征分析

淮南矿区塌陷水域水质理化特征分析
关键 词 :淮 南矿 区;塌 陷水域 ;理 化指 标 ;综合 利 用 中 图分类 号 :X 2 8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 9 9 2 0 ) 30 7 - 6 1 0 5 (0 8 0 -0 30 4
An l ss o he S bsde c e s W a e y io h m i a a y i ft u i n e Ar a t r Ph sc c e c l Ch r c e i t s i a n n a a t r si n Hu i a c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3期

炭 工

淮 南 矿 区 塌 陷 水 域 水 质 理 化 特 征 分 析
张 辉 ,严家平 ,徐 良骥 ,袁家柱 ,刘劲松
( 安徽理工大学 资 源与环境工程系 ,安徽 淮南 22 0 ) 3 0 1
摘 要 :通过 监 测发展 阶段 的塌 陷水域 水 体 的理化 指 标 :温 度 、透 明度 、B D 、C D 总 O O 。 、
t o h o e q a o mi . An ic s i g te r lto fp ysc c e ia nd x s a d s a o s, S ha r vd s he s ut fXi io c al ne d d s u sn h ea in o h io h m c li e e n e s n O t tp o ie a
淮南 矿 区煤炭 资源 丰富 ,矿 面积 约 30 kn ,截 止 60 r 20 0 6年 矿 区 一 10 m 以 浅 共 有 煤 炭 资 源 储 量 约 为 50 24 5 9 Mt 。其 f 谢桥 矿 、张 集矿 、潘 集 矿等 设计 服 务 8 7 .4 f | 年 限都在 10年 以上 。矿 区煤 炭资源 的开采 ,导敛 了地 表 0 下沉 ,形成大 面积的 塌陷水 域。本文 以处 于生 产状 态 的塌 陷水域为研究 对象 ,分 析其 水质 特征 及变化 趋势 ,为保 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矿区煤矿塌陷型水域研究---以潘集区为例文章来源:资源天下()1.绪论煤炭在我国一直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由于多年的煤炭的开采已引起一系列的矿区环境问题,其中包括采空区塌陷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开采造成的塌陷面积为70万公顷,约有70%左右为塌陷积水区域。

【1】煤炭开采在为淮南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矿区开发引起部分地区地表下沉塌陷,扰乱水系,损坏耕地、村庄、河道、堤防及其他建筑物,造成塌陷区范围内大量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以及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呈现整体或部分破坏现象。

淮南市采煤塌陷区面积为4516km2,其中已形成水面1355km2,占塌陷面积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4个区和凤台县境内。

整个塌陷区可依行政区划以及煤矿井田边界划分为6个采煤沉陷区,分别称为九(龙岗)大(通)沉陷区、谢李沉陷区、新李沉陷区、潘集沉陷区、张谢沉陷区。

各沉陷区具体分布位置、地下采空面积及地面沉陷面见表1 和表2 。

【2】1.1研究目的和意义据调查我国重点煤矿区中有71%面临缺水,其中40%的矿区属严重缺水,矿区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已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也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

今后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工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煤电一体化,伴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大、生产能力的提高,煤矿和电力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量也随之增加。

煤矿塌陷区塌陷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矿区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并且合理利用塌陷水体对于煤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充分合理利用塌陷水体的淡水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延长,采空塌陷的面积及深度不断增大,使得塌陷区内储存的淡水资源也越来越多。

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塌陷区内的淡水资源,那将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对矿区经济发展制约,能够缓解矿区居民与矿业企业之间的用水矛盾。

不同的水质条件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利用塌陷区内水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塌陷区内的水质状况及控制因素。

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更好的利用塌陷区内的水资源提供基础资料,为更好的规划、建设塌陷区积水区提供技术支持。

【1】1.2研究区域为了综合开发利用煤矿塌陷区水资源,选取其中一个塌陷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指标﹑重金属元素,为分类利用水资源提供可行性论证.研究场地选在潘一矿塌陷水域,所选塌陷水域目前均受地下水开采影响,处于塌陷活动期.【3】2.研究区概述2.1地理位置淮南市境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66.4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103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89.44平方公里。

2.2地质地貌淮南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

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

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

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

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

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成为煤炭资源良好的生成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

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

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75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2500米,海拔30-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平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00-3000米,海拔17-20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

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部为丘陵岗地。

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0-24米,相对高差4-5米。

2.3水文淮南市境位于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为淮河。

淮河由陆家沟口入市境凤台县,流至永幸河闸口分流为二,北道北上转东环九里湾进入市境潘集区,南道(又名超河)东流至皮家路入市境八公山区,南北河道至邓家岗汇流,由大通区洛河湾横坝孜出境。

境内流长87公里,其中市区流长51公里。

市境支流有东淝河、窑河、泥黑河、架河、西淝河。

湖泊有高塘湖、胡大涧、石涧湖、瓦埠湖、城北湖、花家湖、焦岗湖,还有采煤塌陷区积水而成的湖泊,最大的为樱桃园(谢二矿塌陷区)。

此外,还有泉山、老龙眼、乳山、丁山等小型山塘水库。

全市水域面积3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7.65%;水面183平方公里,占水域面积48.8%。

市境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沉积层,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4.5亿立方米,与地表年平均径流量大致相等。

2.4矿区分布目前,淮南市区内生产矿井共13对,其中淮河以北9对,淮河以南4对(如图1所示)。

【1】图 1 淮南矿区矿井分布图2..5地下水类型根据地质构造展布特征、底层赋存及其岩性特征,本研究区地下水可分为三类,如表3所示。

【1】表3准南市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划分一览表Table2 Groundwater types and aquifer divided table of Huainan city地下水类型水力性质含水层位含水层主要岩性Ⅰ碳酸盐类、裂隙岩类裂隙水裸露型潜水、承压水∈、O、C 灰岩、白云质灰岩掩盖型承压水∈、O、C 灰岩、白云质灰岩Ⅱ碎屑岩类裂隙水承压水P、T、E 砂岩Ⅲ松散岩类裂隙水浅层含水层潜水、承压水Q3、Q4细砂岩、砂、亚砂土中深层含水层承压水Q1、Q2细、中、粗砂深层含水层承压水N 砂、砾2.6潘集地区基本情况潘集地区位于淮南市北部,南濒淮河,北临茨淮新河,东与怀远县接壤,西与凤台县毗邻。

整个潘集地区的煤矿开采地带即潘集矿区位于潘集谢桥矿区的最东部,拥有潘一矿、潘二矿、潘三矿、潘北和朱集五个现代化矿井。

现已投入生产的有潘一矿、潘二矿和潘三矿3对矿井,生产能力为22.0Mt/a。

煤炭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移动、变形乃至破坏,最终形成大规模的塌陷地带,又由于有浅层地下水和大量雨水的汇入,形成了面积大小不等的塌陷水域。

采煤塌陷水域已成为潘集矿区乃至淮南矿区一种特殊的地表水体。

据调查,截止2007年底,潘集矿区已经造成约36.16 km2的地表塌陷,其中潘一矿区塌陷面积为15.33 km2,潘区塌陷面积约为6.11 km2,潘三矿区塌陷面积约14.72 km2。

因潘北矿和朱集是新生矿井,目前还没有形成塌陷区域。

潘集矿区形成大大小小的塌陷水域共194个,其中潘一矿区99个,总面积为674.6万平方米,潘二矿区15个,总面积为12平方米,潘三矿区80个,总面积为284.0万平方总积水区面积约为1078.8万平方米,占总塌陷面积的29.83%。

塌陷水域最深处已经达到9.0—10.0m,整个潘集矿区塌陷水域储存了约65.4方米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独特水资源。

3.基本概念3.1塌陷区塌陷区:煤矿采煤之后留下的下陷的地域。

3.2采空塌陷区采空沉陷区是指地下煤层采出后,上部覆岩、覆土失去支撑,力学平衡被打破,在重力和应力作用下重新调整,随之发生弯曲变形、断裂、位移,导致地面塌陷下沉,并形成地表低洼的沉陷地。

【1】4.污染源4.1污染源种类4.1.1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工业废渣和工业废气.如表4所示.【1】表4淮南市各区废水排放大致情况分布表田家庵区93.78 9286.55 1971.33大通区202.48 156.33 480.27谢家集区95.88 1413.83 1311.12八公山区82.55 399.95 889.18潘集区606.75 615.80 275.84.1.2矿区污染煤炭是市区的工业主体之一,目前淮南市年产煤接近8000万t。

由此而引发的污染源包括煤矸石、地表塌陷、疏干排水等。

【1】4.1.3农业污染滥用药、肥,不仅污染土壤环境,而且地表及地下水也深受其害。

据统计,2008年全市各类化肥使用量为129411t。

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化肥势必影响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

【1】4.1.4生活污染全市生活垃圾和粪便年排放量约100万t,大部分未经无害处理,而且医院的粪便、垃圾也混入普遍粪便、垃圾之中,成为重要环境污染源。

这些废弃物大部分堆积于地面或埋于地下,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目前市区内有垃圾场5座,主要分布于大通区、谢一八区、田家庵区等地。

【1】4.2污染源分布市区各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

潘集区主要污染源为茨淮新河、泥河污水及潘一矿、潘二矿的矿业污染源与农业污染源。

淮河岸区有淮河污水、工业废渣、废水及农业污染源。

谢——八区主要为工业废水、矿业开采、生活污染源。

田家庵区为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

大通区为窑河污水、矿业开采、农牧业污染源。

【1】图2污染源分布图4.3 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可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的污染物和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既有自然来源的又有人为来源的。

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化学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又可分为噪声、微波辐射、放射性污染物等;生物污染物又可分为病原体、变应原污染物等。

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此外,为了强调污染物对人体的某些有害作用,还可划分出致畸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可吸入的颗粒物以及恶臭物质等。

淮南市区污染源种类繁多,现将市区内各污染源的几种常见污染物列表3。

表3各类污染源分类表工业污染源废水悬浮物、COD、氨氮、酚、氰、氧化物、硝酸盐、硫化物、铁、铅、锰、砷等主要分布于田家庵、谢——八区废渣固形物、铁的氧化物、硫酸盐、氧化物、铜、铅、锌、铬等主要分布于田家庵、谢——八区废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铵及氢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主要分布于田家庵、谢——八区、大通区等矿业污染源煤矸石氟、铜、砷、锌、锰、铅、硫等主要分布于谢——八区、潘集区等地面塌陷悬浮物、氟化物、硫化物、pH、硬度、矿化度等主要分布于谢——八区、潘集区等农业污染源化肥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铵根、磷酸盐、pH、有机氮、有机磷及烃类化合物分布于潘集区、大通区、谢——八区污灌酚、氰、砷、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等主要分布于潘集区、大通区生活污染源废水细菌、三氮、硬度、氯离子、矿化度及有机物、微生物分布于田家庵、谢——八区垃圾细菌、病毒、氯化物、氮养、碳氧化合物及有机物、微生物分布于谢——八区、大通、田家庵区等4,.4污染方式淮南地区水体的污染有直接和间接污染两种方式:前者的特点是水体的污染物直接来源于污染源,污染快,程度重,但范围局限,污染物在污染过程中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后者的特点是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污染源中含量并不高或根本不存在,而是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的结果,污染缓慢,过程复杂,范围较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