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实验二 单级交流放大器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器一、实验目的l、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进一步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以及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2、掌握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的方法。
3、观察电路参数对失真的影响。
二、原理简介放大电路的用途非常广泛,单管放大电路是最基本的放大电路。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是电流负反馈工作点稳定电路,它的放大能力可达到几十到几百倍,频率响应在几十赫兹到上千赫兹范围。
不论是单级或多级放大器它的基本任务是相同的,就是对信号给予不失真的、稳定的放大。
1、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当对放大电路仅提供直流电源,不提供输入信号时,称为静态工作情况,这时三极管的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将和三极管特性曲线上的一点对应,这点常称为Q 点。
静态工作点的选取十分重要,它影响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波形失真及工作稳定性等。
静态工作点如果选择不当会产生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
一般情况下,调整静态工作点,就是调整电路有关电阻,使I CQ和U CEQ达到合适的值。
由于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特性的非线性或不均匀性,会造成非线性失真,在单管放大电路中不可避免,为了降低这种非线性失真,必须使输入信号的幅值较小。
2、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调好后,输入交流小信号u i,这时电路处于动态工作情况,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主要由动态参数描述,包括电压放大倍数、频率响应、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这些参数必须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基本性能测量的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1)电压放大倍数A u的测量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图1-1中U i和Uo的值。
即:UiUoAu/(2)输入电阻R i的测量图1-1 交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如图1-1所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 就是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即; Ii Ui Ri /=通常测量R i 的方法是:在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串一个已知电阻R ,选用R ≈R i (这里的R i 为理论估算值)。
电子技术实验二单管放大电路

实验二单管交流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的改变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2)学会测量交流电压参数,计算出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通过实验掌握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特点。
(4)练习使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
2.实验原理实验测量的原理电路如图4-3-1所示。
图4-3-1 交流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1)电压放大倍数Au的测量在放大器输出电压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图4-3-1中U i和U0的值,则(2)输入电阻r的测量i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就是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如图4-3-1所示。
不同组态的放大器其输入电阻值差别很大。
有的r i较小,如共射极接法的放大器;有的r i较高,如共集电极接法的放大器(射极输出器)。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通常采用两种测量方法。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不太大时的测量方法(如测共射接法放大器的r i)测r i的常用方法是在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串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在放大器输入端加正弦小信号电压,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0,在u0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u i′、u i,如图4-3-1所示,可得:注意:此法测量r i时,必须选择适当的R值,通常选用R ≈ r i(这里r i为近似估算)。
(3)输出电阻r的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是从输出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用r0表示。
测量r0的方法是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信号电压,在输出电压u0不失真的情况下,分别测量空载时(R L = ∞,即开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00值和带负载R L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0L值,则输出电阻按下式计算:上式推导从略。
3.实验电路图4.仿真波形及数据截图图一静态工作电压电流值图二确定最佳工作点波形,刚好未出现饱和失真图三空载时动态工作图四负载时动态工作图五 R W <1V 时饱和失真图六 R W >5V 时截止失真5.实验数据处理1.理论估算静态点: U B =U CC *R B2/(R B1+R B2)I CQ =(U B -U BE )*β/R E *(1+β) U CEQ =U CC -I CQ *R C -U Er be ≈ [200+(1+β)E 26(mV)I (mA)] Ω计算所得数据已填于数据记录表中。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名称】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目的】1.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
2.学习单管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4.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电子技术实验台的使用。
【预习要点】1.复习课件中有关单管放大电路工作点稳定问题的内容。
2.放大电路输出信号波形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失真?应如何消除失真?【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如图2-1所示。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三极管的性能发生变化,致使放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R和射极电阻影响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图2-1所示电路中通过增加下偏置电阻B2R来改善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其工作原理如下:E图2-1 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①利用B1R 和B2R 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V B 。
当B1R 、B2R 选择适当,满足I B1>> I B 时,有B2B CC B1B2R V V R R =+式中B1R 、B2R 和CC V 都是固定的,不随温度变化,所以基极电位V B 基本上为一定值。
②通过E R 的负反馈作用,限制C I 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
具体稳定过程如下:CT ︒I电容C 1、C 2有隔直通交的作用,C 1滤除输入信号的直流成份,C 2滤除输出信号的直流成份。
射极电容C E 在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R E ,增大放大倍数。
当流过偏置电阻B1R (b1R 和电位器W R 的阻值和)的电流I B1远大于晶体管的基极电流B I (一般5~10倍),基极电压V B 远大于V BE 时,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B1B CC B1B2R V V R R =+B BEC E E=V V I I R ≈- CE CC C C E =(+)V V I R R -当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交流输入信号i v 后,基极回路便有交流输入b i 产生,经过放大在集电极回路产生β倍的c i ,同时在负载输出o c L 'v i R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实验二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实验二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第一篇:实验二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实验二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原理2、学会使用Mnlitisim10.0绘制电路图3、通过 Mulitisim10.0软件进一步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来判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二.实验步骤:1、打开Multisim10.0,认识它的窗口界面,工具栏和菜单栏,熟悉掌握其基本功能2、查找所需的元器件,修改参数,拖到合适的位置;3、对照原图连接电路,查看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4、将示波器连接到输入与输出处,进行仿真,观察比较波形的状状;三:实验内容:1、按原理图在页面上画出电路图,连接上示波器2、由信号源输入f=1kHz、u=50mv的正弦交流信号3、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4、保持输入u不变,调节R2使Rb(Rb=R2+R3)最小,记下输入的失真波形5、保持输入u不变,调节R2使Rb(Rb=R2+R3)最大,记下输入的失真波形实验电路图如下:经第四步后输出波形为:经第五步后输出波形变为:四、实验结论当Rb调节不当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进而导致输出波形的失真,当Rb过小时会发生饱和失真,当Rb过大时会发生截止失真第二篇: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单片机笔记 Vfd荧光显示管片内固话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芯片制造工艺80c51低功耗 4krom 125字节RAM 两个十六位定时/计数器 64k字节总线扩展控制可编程i/o口4*8位可编程串行口程序计数器16位对64kROM直接寻址 PC第八位由p0输出,高八位由p2输出 MCS-51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输出端XTAL1,外接晶振输入端XTAL2,外部振荡器32条可编程I/O口线4个八位并行I/O端口五个中断,两个优先级串行通信接收RXD 串行通信发送TXD 中断申请INTO0 中断申请INTO1 外部RAM写选通WR 外部RAM读选通RD EA=1从内部ROM开始 EA=0从外部ROM开始 PROG编程脉冲输入端PSEN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外部中断,0,1 T0,1,2中断串行口中断专用功能寄存器区sfr锁存器,定时器,串行数据缓冲器,各种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程序状态控制字rsw 数据指针dptr,访问外部ram。
单管低频放大器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单管低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
2. 掌握单管低频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和调整方法。
3. 学会测量单管低频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性能指标。
4.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放大器失真的原因。
二、实验原理单管低频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模拟电路,主要由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放大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晶体管的特性以及电路参数的选择。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单管低频放大器实验电路板2. 直流稳压电源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双踪示波器5. 数字万用表6. 螺丝刀7. 导线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电路板上的原理图,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正确连接。
2. 设置静态工作点:调整电阻RB,使晶体管工作在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此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约为1mA,发射极电压Ue约为2V。
3. 测量静态工作点: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Uc、发射极电压Ue 和基极电压Ub,记录数据。
4. 测试电压放大倍数: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幅度,使输入电压Uin在合适范围内。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号波形,测量输出电压Uout。
根据电压放大倍数公式A=Uout/Uin,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5. 测试输入电阻: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幅度,使输入电压Uin在合适范围内。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号波形,测量输出电压Uout。
根据输入电阻公式Ri=Uin/Iin,计算输入电阻。
6. 测试输出电阻: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幅度,使输入电压Uin在合适范围内。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端的信号波形,测量输出电压Uout。
根据输出电阻公式Ro=Uout/Iout,计算输出电阻。
7.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放大器失真的原因。
实验二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

实验二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共射极、共集电极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和射极输出器的组成。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加深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预习要求1、熟悉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和射极输出器的构成。
2、熟悉共射放大电路和和射极输出器静态工作点及调试方法。
3、什么是信号源电压u s?什么是放大器的输入信号u i?什么是放大器的输出信号u o?如何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这些信号?4、如何通过动态指标的测量求出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 V、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5、了解负载变化对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影响。
6、观察静态工作点选择得不合适或输入信号u i过大所造成的失真现象,从而掌握放大器不失真的条件。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智能网络型电子技术实验台、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压式偏置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其中Re1取100Ω,用实验板T1-2M1左下角的电位器代替;Re2取10KΩ,取用电阻R1)。
(当输入电压Ui加在基极和地之间,而输出电压Uo从发射极和集电极两端取出时,电路图就变为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因为是从发射极把信号输出去,所以共集电极电路又称为射极输出器具体实现方法为改变模拟板上跳线的连接)。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接通电源V CC,调节电位器P1,使发射极电位U E=2.75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U C以及电阻R C1上的电压U Rc的值,填入表2.1中。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 V,计算R i、R O,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维持已调好的静态工作点不变,在输入端加入f=1kHz、u s=20mV的正弦波信号,分别用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测量u s、u i、u o的值,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及其相位,将结果填入表2.2中。
表 2.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如下:∵ ss i ii u R R R u += ∴ is i s i u u u R R -=∵ L L o c o R R R u u +=∴ L ooc o R u u u R -=式中:u c 为R L =∞时的输出开路电压,u o =2k Ω时的输出负载电压。
实验2

实验报告姓名:陈志峰学号:201041302226班别:2010级通信工程2班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实验时间:2011年11月16日成绩: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室模电实验室实验名称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同组同学黄少斌指导老师王善进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beL C V r R R βA //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实验二:电子实做实验(单级放大器)

实验二 单级低频放大器实验1. 实验目的(1)熟悉单级共发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掌握单级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熟悉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熟悉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4)掌握放大器动态范围的调整方法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2. 实验仪表及器材 (1)双踪示波器(2)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3)函数信号发生器 (4)数字万用表 (5)双路晶体管毫伏表3. 实验电路图4. 知识准备(1)复习单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相关理论知识。
(2)根据理论知识对实验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进行工程估算。
5. 实验原理 (1)偏置电路形式的选择图1-1 单级低频放大器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电流可由简单偏置电路和分压式偏置电流负反馈电路提供。
简单偏置电路结构简单,但静态工作点易受环境温度或其它条件变化(例如更换管子)的影响而明显偏移,从而使输出波形可能产生失真;而分压式偏置电流负反馈电路具有自动调节和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能力同,其静态工作点在环境温度或其它条件变化(例如更换管子)时能基本保持不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电路采用如图1-1所示的分压式偏置电流负反馈电路提供静态工作点。
(2)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与调整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要使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必须设置合理的静态工作点。
为了获得最大不失真的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该选择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就会引起饱和失真;或静态工作点选得过低,就会产生截止失真。
对于小信号而言,由于输出交流信号幅度很小,非线性失真不是主要问题;因此静态工作点不一定要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而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
例如,希望放大器耗电小、噪声低或输入阻抗高,静态工作点可选低一些;希望放大器增益高,静态工作点可适当选高一些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单管低频电压放大电路的原理
2、学会使用Mnlitisim10.0绘制电路图
3、通过Mulitisim10.0软件进一步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4、学会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来判断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
1、打开Multisim10.0,认识它的窗口界面,工具栏和菜单栏,熟悉掌握其基本功能
2、查找所需的元器件,修改参数,拖到合适的位置;
3、对照原图连接电路,查看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
4、将示波器连接到输入与输出处,进行仿真,观察比较波形的状状;三:实验内容:
1、按原理图在页面上画出电路图,连接上示波器
2、由信号源输入f=1kHz、u=50mv的正弦交流信号
3、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4、保持输入u不变,调节R2使Rb(Rb=R2+R3)最小,记下输入的失真波形
5、保持输入u不变,调节R2使Rb(Rb=R2+R3)最大,记下输入的失真波形
实验电路图如下:
经第四步后输出波形为:
经第五步后输出波形变为:
四、实验结论
当Rb调节不当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进而导致输出波形的失真,当Rb过小时会发生饱和失真,当Rb过大时会发生截止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