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教案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课例

合集下载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小班蒙氏日常生活教案【篇一:日常生活区教案】日常生活区教案班级:心理咨询121学号:1209305101姓名:潘婷婷单元名称:舀活动名称:用勺子舀豆子前期准备:1、两个相同的碗,左边的碗中盛有豆子,右边的碗是空的,没有豆子。

2、一个大的汤匙,横放在托盘中间。

目的:小肌肉的发展;协调性、专注力;独立性、逻辑思维和秩序感;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中的技巧:伸、拿、倒、舀、移、握、放、倾斜、擦活动中的概念:碗、倒豆子、舀豆子、倾斜、汤匙、勺子、勺柄、杯子展示前的准备工作:1.各项教具摆放得当。

2.所有材料干净、无缺损、无毒。

3.容器内配料安全且充足,可用于多次操作。

此项活动所需教具:两个碗、豆子、汤匙、托盘、杯子、海绵、毛巾展示过程:1.邀请一名幼儿,告诉他,今天我将为你展示一种如何用勺子舀豆子的方法2.到水池边将手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3.请幼儿到桌子前坐下,教师坐在幼儿惯用手的一侧,确定幼儿可以清楚看见示范动作,没有其他干扰4.教师按顺序依次介绍工作材料5.伸出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左手拿起勺子,把勺柄放在右手的三指上6.把勺子慢慢地放进左边盛有豆子的碗中,轻轻地舀,舀起一勺豆子7.把盛满豆子的勺子慢慢地移到右边的空碗上方,并缓慢地将豆子倒出,停顿一会斜,用勺舀出,直到把豆子全部舀进右边的碗中9.如果有豆子掉落在托盘上,示范如何用拇指和食指捏的方式捡起来放进杯子里10.再把右边碗中的豆子移回左边的碗中11.思考: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再做一遍呢”还是“我还是放回去吧”12.操作完毕,用海绵清理桌面,将教具放回原位13.请孩子进行操作,并积极鼓励孩子操作兴趣点:用勺子舀起与倾倒的过程错误控制:豆子掉落在托盘上语言:碗豆子勺子拿放舀移倒握倾斜海绵托盘毛巾杯子捏捡延伸:舀珠子和舀米粒适应年龄:2--4岁【篇二:蒙氏教案-五指抓(生活)】活动名称:五指抓(生活)教具构成:碗、豆子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培养五指的灵活性间接目的:培养孩子坚持性和秩序性操作过程:(一)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五指抓得工作(二)教学部分1、左手扶碗,右手五指张开抓豆子。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教育是一种以儿童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而蒙氏日常生活教案则是蒙氏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蒙氏日常生活教案中,教师会引导孩子们参与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帮助他们培养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首先,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教案中,教师会教导孩子们如何自己穿衣、洗脸、梳头、整理书包等,让他们逐渐学会独立完成这些日常生活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树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蒙氏日常生活教案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例如一起准备午餐、一起清洁教室等。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会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社交技能,这些技能对他们未来的社交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蒙氏日常生活教案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

在日常生活教案中,孩子们会学习如何做饭、如何清洁环境、如何种植植物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他们了解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是蒙氏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希望更多的学校和家长能够重视蒙氏日常生活教案,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培养。

蒙氏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缝纫技巧,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3. 学生能够通过缝纫活动培养自己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缝纫工具:针、线、剪刀等。

2. 缝纫材料:布料、扣子、拉链等。

3. 教学课件: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展示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PPT,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缝的工作是什么,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基本的缝纫技巧,包括线针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各种不同类型布料和不同类型针线搭配使用方法,以及各种不同类型扣子和拉链安装方法等。

3. 实际操作环节(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左右。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缝纫项目,如缝制小袋子、缝制钱包等。

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布料和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4. 课堂展示环节(15分钟)
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和缝纫技巧。

5. 总结环节(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强调日常生活缝的工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缝纫活动培养自己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程,学生能够了解蒙特梭利日常生活缝的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掌握基本的缝纫技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环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并培养自己的耐心、细致和动手能力。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案,学生将学会如何进行蒙氏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我护理、家务活动和社交礼仪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1.自我护理–梳头、刷牙、洗脸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自己穿脱衣物的方法和技巧;–使用公共卫生间的规范行为。

2.家务活动–整理自己的房间,包括收拾玩具、整理书籍等;–帮助打扫家庭环境,如扫地、擦桌子等;–学会基本的衣物清洗和晾晒方法。

3.社交礼仪–学会与他人交流的基本礼貌用语;–学会与他人分享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三、教学步骤1.自我护理–第一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梳头、刷牙、洗脸等基本卫生习惯的方法,并进行示范;–第二步: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进行自我护理,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2.家务活动–第一步:向学生讲解整理房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收拾玩具、整理书籍等;–第二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己房间的整理;–第三步:讲解打扫家庭环境的必要性,并示范如何扫地、擦桌子等;–第四步: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务活动,并进行互相帮助。

3.社交礼仪–第一步:向学生讲解与他人交流的基本礼貌用语和规范行为;–第二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的交流场景,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第三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第四步:进行公共场合安静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示范。

四、教学评估1.自我护理–观察学生的自我护理行为是否规范,并进行适时的纠正;–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自我护理的理解和看法。

2.家务活动–观察学生在整理房间和家务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能力和积极性;–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家务分担情况。

3.社交礼仪–观察学生在交流中是否使用基本礼貌用语,并进行适时的纠正;–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与他人交流的体会。

五、教学资源•图书:《蒙特梭利教育常见问题解答》•视频:蒙氏日常生活活动示范视频六、教学注意事项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蒙氏日常生活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2.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进步;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4.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蒙氏日常生活区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区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区教案一、前言本教案旨在指导教师在蒙氏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日常生活区的教学工作。

通过在日常生活区中的各种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能力和社交技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教案内容1. 日常生活区的意义及目标•日常生活区是蒙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区域。

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培养儿童的自理、社交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日常生活区的目标是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2. 日常生活区活动的设置和组织•设计一个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日常生活区,包括洗手区、餐饮区、整理区等。

•按照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需求,设置不同难度和内容的活动任务,如擦拭桌面、铺床单、折叠衣物等。

•鼓励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日常生活区活动的具体安排3.1 洗手区活动•目标:培养儿童的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

•活动内容:–演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

–给儿童提供洗手器具和洗手液,引导他们自主洗手。

–引导儿童讨论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3.2 餐饮区活动•目标:培养儿童良好的餐桌礼仪和自助餐饮能力。

•活动内容:–演示正确就座、餐盘摆放和用餐姿势。

–给儿童提供餐具和食物,引导他们自主用餐。

–引导儿童讨论健康饮食和仪表仪态的重要性。

3.3 整理区活动•目标:培养儿童整理和收纳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环境的爱护意识。

•活动内容:–演示正确摆放物品和整理空间的方法。

–给儿童提供整理工具和材料,引导他们整理桌面、摆放玩具等。

–引导儿童讨论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和方法。

4. 日常生活区活动的评估和反思•定期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进展和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善日常生活区活动的内容和设置。

•对日常生活区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案总结通过日常生活区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培养自理、社交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五指抓珠子活动目的:1.直接目的:练习五指抓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间接目的: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准备:托盘、方盘2个、珠子若干(5—7次抓完)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工作的是五指抓珠子,现在我将它取出来。

动作:1.三指抓托盘中间位置放置工作毯,从左至右取出方盘,托盘放于身体右侧,调整位置(用三指)。

2.示范抓的动作(说:抓,手上动作抓三下)。

3.左手扶方盘,右手抓珠子→起→平移→落,直至左侧方盘空。

4.展示空碗,摇头示意没有。

教师:现在我们换另一只小手把它抓回来。

动作:1.换左手示范五指抓,(说:抓,手上动作抓三下)。

2.右手扶方盘,左手抓珠子→起→平移→落,直至右侧方盘空。

3.展示空碗,摇头示意没有。

意外情况:有一颗珠子掉到外面,要展示二指捏(说:捏三下),用二指捏回原处。

教师:收教具动作:取托盘→将方盘从左至右置入托盘,将托盘端起。

教师:教具用完物归原处。

动作:将其送回教具柜上。

备注:1.示范动作高度5—7公分。

2.五指抓珠子适合8—9月幼儿。

延伸:5—6岁儿童可以抓沙子,大孩子抓小细的东西,小孩子抓大的东西。

二指捏木杻语速一定要慢动作一定要规范活动目的:1.练习拇指与食指协调的小肌肉运动。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促进对应概念的形成。

活动准备:托盘、二指抓坐体。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工作的事二指捏木杻,现在我将它取出来。

动作:1.三指抓托盘中间位置放置工作毯,取出二指抓坐体,托盘放于身体右侧,调整位置(用三指)。

2.示范捏的动作(说:捏,手上动作捏三下)。

3.左手扶坐体,右手捏→起→平移→放,放到操作毯右侧位置按坐体木杻排列顺序排好,直至坐体木杻空。

4.双手抚摸坐体三下摇头示意没有。

教师:现在我将它捏回来。

(可以换一只手,也可不换)动作:1. 示范捏的动作(说:捏,手上动作捏三下)。

2.拿小木杻捏→起→平移→抚摸洞穴→放,直至操作毯空,双手抚摸操作毯三下摇头示意没有。

(捏→起→平移→抚摸洞穴→放,放的时候二指一定要张开再捏让孩子更能分清捏的动作)。

幼儿蒙氏教案日常生活

幼儿蒙氏教案日常生活

幼儿蒙氏教案日常生活【篇一:第二学期小班蒙氏所有教案】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1—2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3-5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6-7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2012学年第二学期祈福新邨幼儿园小班第 8周日活动记录年月日至年月日执教:【篇二:蒙氏日常生活教育】蒙氏日常生活教育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博士之所以提出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是因为她发现:儿童的玩耍与大人的工作不同,儿童往往喜欢重复而且可以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件物品或者事情,如打扫卫生、清洁物品等等,因此蒙台梭利提出了要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以便让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照顾自己、照顾环境。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根本无法照顾自己,更不用说照顾他人、照顾环境了,例如孩子不会穿脱衣服等等。

因此,必须对儿童进行日常生活教育。

日常生活练习在整个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具有起始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与蒙台梭利其他领域的教育密不可分。

感官教育要求发展的视、触、听、味、嗅的感知觉能力以及运动觉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到了训练。

如,幼儿用手或工具拿、夹各种不同大小、软硬的物品,在用水的活动中直接感知水温、水性等;又如,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中需要计数物品的数量、形状,又与数学学习密不可分;在照顾动植物方面与科学学习更是有直接的关系;又如文明礼貌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更是依赖各国家与民族文化历史的传统与背景教育;幼儿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练习的关系更是犹如鱼和水的关系,脱离生活实际与实物的语言,对幼儿而言,将是抽象与不可理解的空洞声音和词汇,因此,幼儿需要在丰富的日常生活练习中形成对各种事物的概念。

蒙氏日常生活切的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切的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切的教案篇一:蒙氏日常生活操作日常生活一般物品的放置(预备练习):一、搬椅子二、搬桌子三、铺卷工作毯(两种方法)四、端托盘五、开关门练习(慢,看里外有没有人,最后一个确定后边没人后关门)六、静默练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七、室内静走八、绕工作毯走(拐角处要停下,提脚跟减小惯性,思考下一步怎样走)九、走线(3-5cm圆形、椭圆形)1、双手叉腰,穿鞋后跟先着地,不穿脚尖先着地;2、把脚抬起,腿抬平,脚要竖起与另一腿平行,3、灵活的走(提铃铛,小旗,色水杯,不等大小勺子与小球,蜡烛等);走线音乐:瑞典班德瑞的轻音乐,肯尼金的萨克司,理查德的钢琴曲等可自由设计音乐;马友友的大提琴;十、物归原处(“物”就是东西,“归”是回去,“原”是原来,“处”是地方,把东西送回原来的地方;先取一样,再取两样,可依次增多,让小朋友送回去)一般物品用法的原则:一,抓珠子(五指抓)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珠子若干适合年龄:2岁至2岁半目的:五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抓豆子,花生等注意幼儿将珠子放入口中二、三指抓教具构成:三指抓,托盘,小碟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三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儿童的秩序性和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为写字、握笔作准备操作方法:三、掷(至)牙签(二指捏)教具构成:托盘1个,牙签筒2个,牙签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二指抓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捡豆,把不同颜色的豆子选出来,捡散放在托盘中的牙签等)四、一指按教具构成:托盘1个,操作板,塑料按钉若干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用拇指按的动作练习操作方法:延伸:插成其他图案(红星,叶子,水果,熟练后加颜色漂亮的小花)五、倒米教具构成:托盘,带嘴的玻璃杯子2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过程:延伸:倒豆,沙子,水,色米六、漏斗倒米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嘴玻璃杯1只,漏斗1只,小颈瓶子1只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目的:培养幼儿对倒的动作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漏斗倒水,漏斗倒沙子等七、舀珠子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碗2个(内放彩色珠子若干)小铜勺1个目的:培养幼儿舀的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延伸:舀豆子舀沙子八、夹绒球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带盖盒子1个(内置绒球12个,可以是彩色的),夹子1支,盘子1个目的:培养幼儿夹的动作练习,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认识颜色操作方法:延伸:认识绒球的颜色,认识绒球的数量,夹水果,夹花生九、夹虾片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玻璃碗5个(1大,4小)筷子1双目的:让幼儿学会筷子的使用,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纸片等十、转螺丝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螺丝若干,垫布一块,托盘1个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力,转的练习,培养秩序性、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转瓶盖等生活中的物品十一、挤海绵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教具构成:托盘1个,大碗两个,海绵两块(大目的: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调整;培养秩序小各一),围裙,套袖、专心性、手眼协调性和独立性操作方法:延伸:挤牙膏等十二、捣花生,适合年龄;2岁半至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日常生活教育渗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从早上来园开始,孩子需要与见到的熟人打招呼,开、关门,放好自己的物品,洗手,进餐,上厕所,穿脱衣服、鞋袜等等,这些事情大家也许认为不用教,孩子应该自然就会。

但在幼儿园的实际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孩子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无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一件件细小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

从小给孩子建立正确时间观念、良好的生活态度,这些都能为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并配以经常地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日常生活教育是我园混龄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惠州的民俗风情,我们从生活礼仪、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动作协调四个方面编写日常生活教程。

教程旨在指导教师如何正确的去做,以及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工具,让孩子学习如何从头至尾完成一件事,让孩子有机会经历与体验从被大的哥哥姐姐照顾到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到最后可以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懂得对自己负责,照顾自己并帮助别人;学习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培养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的养成。

目录1、衣饰框:大纽扣 (4)2、衣饰框:按扣 (5)3、衣饰框:拉链 (6)4、衣饰框:系蝴蝶结 (7)5、衣饰框:安全别针 (8)6、穿脱外套 (9)7、挂衣服 (10)8、穿鞋子 (11)9、折方巾 (12)10、折衣服 (13)11、擦鞋子 (14)12、剪指甲 (15)13、洗脸 (16)14、除灰尘 (17)15、扫地 (18)16、刷桌子 (19)17、擦玻璃 (20)18、擦叶子 (21)19、插花 (22)20、浇水 (23)21、喂养小金鱼 (24)22、擦镜子 (25)24、盅的工作 (27)25、刨胡萝卜皮 (28)26、剥花生 (29)27、切青瓜 (30)28、五指抓贝壳 (31)29、三指抓波珠 (32)30、二指捏 (33)31、一指按按钉 (34)32、大勺子舀水 (35)33、舀豆子(小汤匙) (36)活动名称:衣饰框:大纽扣教具构成:衣饰框:大纽扣一份教育目的:1、学习扣扣子,将所以的扣子打开、扣好。

2、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伸出左手三指和右手三指,右手拿扣眼,推,将扣子推出扣眼外,反复多次,从上至下,将扣子一一解开。

4、将衣服从中间左右打开,怃平。

5、将衣服左右放回,扣子对扣眼,将扣子推进扣眼,拉,反复多次,从上至下,将扣子一一扣好,抚平,整理好。

6、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1、扣自己衣服上的扣子。

适应年龄:4岁以上错误控制:扣子与扣眼没对齐,扣错了。

兴趣点:扣子照片说明:衣饰框:按扣一份教育目的:1、学习如何扣按扣,学会照顾自己。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左手按住衣服左襟,右手三指拿住衣服右襟上的按扣,往上拉,将扣子从上至下,一一打开,将衣襟终于左右打开,抚平。

4、将衣襟合拢,扣子对扣子,从上至下,一一将按扣按回去。

5、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1、按自己衣服上的扣子。

适应年龄:3岁以上错误控制:扣错了。

兴趣点:按扣照片说明:衣饰框:拉链一份教育目的:1、学习如何使用拉拉链。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坐好后,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左手按住衣服,右手伸出三指拿拉环,往下拉,将拉链拉开,将衣襟左右打开4、将衣襟合拢,拉上拉链。

5、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1、拉自己衣服上的拉链。

适应年龄:3岁以上错误控制:末插入销,拉不拢。

兴趣点:拉链照片说明:活动名称:衣饰框:系蝴蝶结教具构成:1、衣饰框:系蝴蝶结一份教育目的:1、学习如何将蝴蝶结打开、绑好。

学会照顾自己。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右手三指拉结头,将蝴蝶结一一拉开,打开衣襟,抚平。

4、将衣襟合拢,左右手各拿一根带子,从上至下,交叉放好。

5、将下边的带子绕过上边的带子,然后从交叉的洞中拉出,抚平。

6、把左带折成一半,左手握好,右手将右边的带子从左边带子的前面绕过去,圈个洞塞进去拉出,成蝴蝶状,反复多次,按从上至下的规律,一一绑完。

7、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给“洋娃娃”的辫子系蝴蝶结。

适应年龄:5岁以上错误控制:蝴蝶结的两根绑带一一对应。

兴趣点:打结的动作照片说明:活动名称:衣饰框:安全别针教具构成:衣饰框:安全别针教育目的:1、学习如何将安全别针打开、扣好。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坐好后,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将别针从下到上一一打开,打开衣襟。

4、将衣襟合拢,右手大拇指按住活动的一边,食指中指拿住固定的一边,用别针刺右边的布,再刺左边的布,把别针头压进别针里,扣好反复多次,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别针一一扣好。

5、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让幼儿自己别手帕在衣襟上。

适应年龄:4岁以上错误控制:扣好后,布缝上下对齐。

兴趣点:别针、扣的动作照片说明:活动名称:穿脱外套教具构成:外套一件教育目的:1、学习自己穿脱外套。

2、学会照顾自己。

操作方法:1、穿外套:将衣服正面朝上铺在桌子上,衣领标签对着自己,左手伸进左边衣袖里,右手伸进右边的衣袖里,双手举起,轻轻将手从头绕过去,往后甩,双手放下,将衣服整理好。

2、脱外套:解开衣扣,打开衣襟,让衣领滑下些,两手后垂,让衣服顺手臂滑下,挂好。

变化与延伸:1、穿脱自己的外套。

适应年龄:2.5岁以上错误控制:外套没穿在身上。

兴趣点:穿脱的动作照片说明:活动名称:挂衣服教具构成:衣服、衣架教育目的:1、学会将脱下的衣服用衣架挂好。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操作方法:1、脱下衣服,正面朝上铺在桌子上,领子翻开。

2、打开衣服的衣襟,把衣架放入领口外肩部。

3、合上衣襟左右打开4、将衣襟,扣好扣子,抚平,挂起。

变化与延伸:1、在家挂自己的衣服。

适应年龄:3岁以上错误控制:衣服没有挂在衣架上。

兴趣点:挂照片说明:鞋子一双教育目的:1、学习自己穿鞋子,分清左右脚。

2、学会照顾自己。

操作方法:1、取鞋子一双,放于地上。

2、将鞋子反过来,用右手摸中间的洞,若有洞,鞋子正过来后,是正确的,若中间没有洞,就会左右颠倒。

3、将鞋子翻回正面,放好,左右脚依次伸进去。

4、将鞋后跟拉上,整理好。

变化与延伸:改变鞋的种类,形状适应年龄:2.5岁以上错误控制:鞋子、伸进去兴趣点:穿的动作照片说明:一个托盘白毛巾若干条(中间划有红色控制线)教育目的:1、学会将方巾折成方形、三角形。

2、促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坐好后,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从托盘里取出一条毛巾,打开,抚平,按照中间划好的线,边对边,角对角折好,折好后放于右上角。

4、将方巾一一取出,接中间线的指示进行折叠。

5、将折好的所有方巾放于盘中。

6、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改变布的颜色中间的线多画些适应年龄:3岁以上错误控制:控制线没折整齐兴趣点:方巾折的动作照片说明:背心衬衫短裤各一件教育目的:1、学会折衣服2、学会照顾自己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坐好后,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取出背心,打开抚平,将背心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然后铺平,放到右上角。

4、取出衬衫打开,抚平放于桌面上,右手放在左侧衣袖旁,左手将衣袖折过来放于右手上,压好,用同样的方法折另一边的衣袖,再把衬衫上下对折,整理平整,放于右上角。

5、取短裤放于桌面铺好,短裤左右对折,然后上下对折,再整理好,放于右上角。

6、将整理好的衣服放回托盘里。

7、椅子归位,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改变衣服的款式、颜色适应年龄:3—6岁错误控制:衣服没对折整齐兴趣点:折的动作衣服照片说明:幼儿鞋子一双鞋刷一把鞋油一盒棉花球若干布一块报纸小篮子教育目的:1、学会完成一整套的工作。

2、培养孩子讲究卫生,热爱整洁的习惯。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将报纸铺在合适的地方,然后依照使用顺序拿出材料,由左至右摆放在报纸上,并一一命名。

3、一手伸入鞋内,另一手拿着鞋刷,把鞋子上的尘土刷至报纸上。

4、拿鞋油,示范如何开关盒子后,把鞋油刷沾少许鞋油,将鞋油均匀的刷在鞋面上。

5、拿出棉花球,将鞋油均匀的抹在鞋面上,最后拿擦亮布将整个鞋面擦亮。

7、用同样的方法擦另一只鞋子。

8、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擦家庭成员的鞋子适应年龄:3—5岁错误控制:鞋子是否有擦亮兴趣点:擦的动作照片说明:左右手的纸张模型指甲剪一把小碟子一个教育目的:1、学会剪指甲。

2、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操作方法:1、取物品于桌子上,放好。

2、坐好后,介绍物品名称及材料。

3、教师伸出左手介绍五个手指名称,然后把手放到手的纸张模型上(让幼儿感知是一样的)。

4、取指甲剪,打开翘把,转动。

取手型,沿着黑色指甲部位开始剪。

5、把剪好的指甲后的手模型进行涂色或刺和缝的练习。

6、把黑“指甲”倒到垃圾桶,收拾材料,将物品放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剪脚指甲适应年龄:3—5岁错误控制:没有剪到黑指甲的部位。

照片说明:红色塑料盆,毛巾,清水。

活动目的:1、学会正确洗脸的方法;2、发展照顾自己的能力;3、发展专注、协调、独立的能力。

操作方法:1、取材料于示范桌站定,介绍工作名称及材料。

2、将毛巾浸入水中打湿,提起来对折。

3、将毛巾裹起来,抓住上下两端转动,拧出水来。

4、打开毛巾,双手捧托即可洗脸。

5、清洁毛巾,将脏水倒入洗手间的桶里(用来浇花)。

6、收拾材料,放回用具。

变化与延伸:适合年龄:3-6岁。

错误控制:压平整后再折。

照片说明:鸡毛掸一把教育目的:1、专注、秩序、独立、协调。

2、会用鸡毛掸将灰尘出去。

操作方法:1、取物品放于桌上,放好,坐下,介绍工作名称。

2、手握鸡毛掸的柄,轻轻走到教具前,将鸡毛掸置于架上,先从左至右轻轻地横着扫,然后从左至右,从上倒下竖着扫除灰尘。

3、将鸡毛掸挂回原位。

变化与延伸:更换除灰尘的工具适应年龄:3岁以上错误控制:1、灰尘没有扫干净。

2、用力过大将架子上的物品打翻。

兴趣点:鸡毛掸、扫的动作。

注意事项:鸡毛掸不要太大,要适合幼儿的尺寸。

照片说明:1、扫把和铲子教育目的:1、专注、秩序、独立、协调。

2、学会扫东西。

操作方法:1、把扫把和铲子拿出来,摆放一边,介绍工作名称。

2、左手拿着铲子的柄,右手拿住扫把,把地板上的垃圾向控制点扫成一堆,再扫进铲子里,直至扫干净。

3、把铲子里的垃圾倒进垃圾桶,再把教具归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