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具象表达抽象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作品中的抽象与具象表达

高中美术作品中的抽象与具象表达

抽象与具象融合案例分析
抽象与具象元素的结 合
在抽象与具象融合的作品中,艺 术家会将抽象和具象的元素巧妙 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可能会在具 象的描绘中加入抽象的线条、色 彩或形状,或者在抽象的构图中 加入具象的对象或场景。
情感与意境的表达
抽象与具象融合的作品通常能够 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艺术家可能会通过抽象元素来表 现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而具象元 素则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谢谢聆听
展和进步。
05
案例分析
抽象表达案例分析
01
线条与色彩的运用
在抽象作品中,艺术家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形状来表达内心的
情感和想法。例如,通过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扭曲的线条来表现愤怒或
不安的情绪。
02
构图与空间的处理
抽象艺术家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更加自由,他们可能会打破传统的透视
规则,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处理方式能够让观众更加关注
高中美术作品中具象表达
03
具象表达的特点
01
客观性
具象表达注重对现实事物的客观描绘,追求形似和神似 。
02
真实性
具象表达强调对事物的真实再现,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 彩表现事物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03
可读性
具象表达的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观众能够直观 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具象表达在高中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抽象表达与情感、意境的关系
抽象表达能够直接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心境,通过视觉元素的组合和变化,引发观者的情感 共鸣和思考。
抽象表达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 感体验。
抽象表达与情感、意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融入到作品中,而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也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和意境。

论绘画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

论绘画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

论绘画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摘要】绘画是一门艺术,既可以表现具象写实,也可以抽象表现。

具象写实以真实对象为基础,追求形象与现实的对应,注重细节和逼真;而抽象表现则更注重形式与色彩的变化,追求抽象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在绘画中,具象写实和抽象表现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绘画家在创作时往往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适合的风格,既可能运用具象写实的技法,也可能采用抽象表现的手法。

两者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具象写实和抽象表现在绘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为艺术家提供了不同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方式。

在绘画实践中应该注重两者的结合,不拘泥于传统的界限,不断探索创作的可能性。

【关键词】绘画的本质,具象写实,抽象表现,特点,关系,运用,发展,影响,重要性,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绘画的本质绘画的本质在于通过平面或立体的方式,展现艺术家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色彩的运用、形态的塑造以及线条的构成,绘画作品可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意义。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传达思想和情感,启发人们的思考和感受。

1.2 绘画中的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具象写实和抽象表现在绘画中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

在具象写实的基础上,抽象表现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意和想象,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而在抽象表现中,具象写实的元素也可以为作品提供更直观的语言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

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情感表达选择具象写实或抽象表现的方式。

两者的结合和交融可以为作品带来更丰富的艺术表达,使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当代艺术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2. 正文2.1 具象写实的特点具象写实是绘画中一种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精确描绘,具有明确的形象和内容。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真实性:具象写实要求画家准确捕捉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结构,力求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

论绘画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

论绘画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

论绘画中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摘要】绘画是一门古老而深邃的艺术形式,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是绘画中两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本文从绘画的基本概念和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定义入手,探讨了它们的起源、发展历程、相互影响以及在绘画中的运用和艺术特点。

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在绘画中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又相互交织、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了绘画的发展。

具象写实强调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抽象表现则注重对情感和意义的抒发。

它们的关系对绘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绘画将继续在这两种表现方式的对比与融合中不断拓展创新,为艺术界带来更多精彩的可能性。

【关键词】具象写实、抽象表现、绘画、关系、定义、起源、发展历程、相互影响、运用、艺术特点、发展意义、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绘画的基本概念绘画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创意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用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等视觉元素来表现物体形态、空间关系和情感内涵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用手工技术直接创造出来的作品。

1. 艺术性: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来表现个人的情感、观念和审美追求,展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解读。

2. 技术性:绘画需要艺术家使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画布等,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和方法来创作作品。

3. 表现性:绘画是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艺术家对物体形态、空间关系、光影效果等的再现来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4. 观赏性:绘画是一种观赏对象,观众可以通过观看绘画作品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产生共鸣和情感交流。

1.2 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定义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是绘画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它们在表现对象和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具象写实是指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和描绘,尽可能地还原事物的真实形态和细节。

具象写实注重对物体的形状、质感、色彩等细节的描绘,在表现上力求逼真和精细。

具象写实的作品往往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抽象与具象的作文

抽象与具象的作文

《抽象与具象》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吗?
比如说,我们画一个苹果,画得很像真的苹果,能看到红红的颜色,圆圆的形状,这就是具象。

但是,如果我们只画一些线条和颜色,让人感觉到是苹果,但又不是很像真的苹果,这就是抽象。

就像我们做梦,梦里的东西有时候很清楚,像真的一样,这就是具象的梦。

有时候梦里的东西很奇怪,说不清楚是什么,这就是抽象的梦。

抽象和具象都很有趣,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抽象与具象》
小伙伴们,我来给你们讲讲抽象和具象。

具象呢,就是我们能清楚看到的东西,像我们看到的小花猫,白白的毛,大大的眼睛,这就是具象。

抽象呢,就有点难理解啦。

比如说一幅画,上面有很多奇怪的形状和颜色,你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但又觉得很好看,这就是抽象。

有时候我们听音乐,欢快的旋律能让我们想到跳舞的小朋友,这是具象。

但有些音乐很神秘,让我们心里有很多奇怪的想法,这就是抽象。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的诗句

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的诗句

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的诗句1. 关于抽象的诗句关于抽象的诗句1.以具象写抽象的诗句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释义: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

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

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

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释义: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

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通:阑)释义: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运用化抽象为具象作文300字

运用化抽象为具象作文300字

运用化抽象为具象作文300字
在夜空下,我抬头一看,哇,星星真多,像撒了一地的钻石,每一颗都藏着宇宙的秘密。

它们不只是星星,更像是我的梦想,一闪一闪的,照亮我前面的路。

阳光啊,从树叶里溜进来,在地上弄出了好多好看的花纹,就好像是老天爷拿着画笔在玩一样。

我伸手去摸,暖暖的,柔柔的,感觉就像希望在我手里慢慢长大。

音乐一响,那声音,哎呀,太美了!就像泉水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又像丝绸滑过皮肤。

音符都变成了蝴蝶,在我心里飞啊飞,让我感觉特别舒服,特别放松。

说到文字,那就更厉害了!那些字儿在纸上蹦跶,像小精灵一样,组合起来就成了故事。

我每次看书,都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跟书里的人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经历各种事情。

绘画中的抽象与具象表现

绘画中的抽象与具象表现

绘画中的抽象与具象表现绘画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的组织与表达,将艺术家的情感、思想、观点等传递给观者。

在绘画中,抽象与具象是两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抽象绘画强调形式和色彩的自由表达,而具象绘画则更加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再现。

本文将探讨绘画中的抽象与具象表现,并探索它们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抽象绘画是20世纪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追求形式的自由和色彩的纯粹。

抽象绘画强调的是艺术家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它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组合与变化,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例如,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蓝骑士》就是一幅典型的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通过大胆的色彩运用和简洁的线条,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

抽象绘画的特点是形式的自由和色彩的纯粹。

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形状和线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

同时,色彩在抽象绘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抽象绘画的美在于观者对作品的解读和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去理解和欣赏作品,这也是抽象绘画的魅力所在。

与抽象绘画相对应的是具象绘画,它更加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和表达。

具象绘画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节的表现,让观者能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就是一幅典型的具象绘画作品。

达·芬奇通过精细的线条和逼真的细节,创造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画,让观者能够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秘和内心的情感。

具象绘画的特点是形象的描绘和细节的表现。

艺术家通过精确的线条和细腻的细节,将客观事物再现在画布上,让观者能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具象绘画要求艺术家具备准确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具象绘画的美在于观者对作品的感知和认知,通过观察和思考,观者可以从作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启示。

从具象向抽象转化的形式规律

从具象向抽象转化的形式规律

从具象向抽象转化的形式规律具象向抽象转化是一种思维过程,它是从具体、直观的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思想或概念,是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和思考,从中总结出一般的法则或规律,进而产生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这种转化是认识和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具象向抽象转化的形式规律主要包括:“概括、提炼、归纳、概念化、理论化、模型化、数学化”等七个方面。

概括是从具体、局部的事物中提炼出一般的规律或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得出概括性的结论或思想。

从“铅笔、橡皮、尺子”中概括出“文具”这一抽象概念。

提炼是从大量的具体现象中抽取出一般的本质特征或规律。

通过提炼,可以剔除具体现象的外部特征,找出共同点,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从大量的具体数据中提炼出一般的规律或趋势。

归纳是在不同事例中找出相同的规律,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通过归纳,可以从多样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或普遍原则。

从多个实例中总结出一个普遍规律。

概念化是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概念。

概念是对具体事物的一般性概括和理论化,它可以表达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

把“家庭、学校、公司”等具体组织抽象为“组织”这一概念。

理论化是在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多个概念组合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通过理论化,可以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

从“运动、静止、相对运动”等概念构建出运动学理论。

模型化是将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抽象和简化,形成一个模型。

模型是对具体事物或现象的精练概括,它可以用来模拟和预测事物的运动变化。

通过对流体运动的抽象和简化,建立出流体力学模型。

数学化是将事物或现象用数学语言和方法进行抽象和表达。

通过数学化,可以将丰富多彩的事物信息转化为简练的数学形式,从而进行精确的描述和推导。

通过数学化可以建立物理方程来描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3.运动
表现运动和运动表现是影视语言又一基本特性,而运 动又是影视营造节奏、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 影视的运动包括画面内运动和画外运动,画面内运动 指镜头内人物的运动,画面外运动指推、拉、摇、移、 跟、升降等的摄影机运动《寻枪》 《南京,南京》 影视语言通过运动速度的快慢和运动幅度的大小来营 影响外在节奏、营造不同的情绪情绪。运动速度越快, 幅度越大,节奏感越强,强烈的动感可以营造紧张或 明快的气氛,反之节奏感弱,可以表达抒情、压抑的 气氛和情绪。《罗拉快跑》1、2 《罗生门》、《霸王别姬》1 2、《风声》 《小鞋子》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2.视点角度
俯仰角度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感情色彩。 仰拍角度会使得事物比平视显得更重要、强有力和具有 权威性,常用来表现正义的、歌颂等感情状态。而俯角 度使得事物显得渺小、无力、不重要。常用来表现贬低、 压抑的感情色彩。《辛德勒名单》 《菊豆》 背面角度含蓄,引人思考,可创造悬念。由于视点同一, 观众容易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天堂电影院》 主观性镜头的运用,让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变化到参与 者的角度,使观众卷入到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中去。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三、声音
《一个艾滋病患者》 1.同期音—真实的感染力 《龙脊》 2.音乐—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最直接的方式 《她比烟花寂寞》、《献血》公益广告 3.音响效果 《寻枪》 《别斯兰人质事件》《和平》广告 4.视听冲突产生独特的心理效果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4.光线、影调、色彩
无色彩(黑白片)的运用可以使观众贴近到事件的 内部和深层,往往用在着重于内部刻画,强调深度 和强烈的人类情感的影片中。影片《新德勒名单》 “弹奏”阳光的效果,也是一种外化人物内心的情 感状态的的形式。《阳光灿烂的日子》 《罗生门》 物体的影子可以间接反映被摄体的形状,还有含蓄、 引人思考的意味。《一个艾滋病患者》《寻枪》 镜中的影像也可以起到外化人物的内心的作用。 《霸王别姬》 《大红灯笼高高挂》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三、声音
影视语言具有“视”和“听”两个通道,画面和声 音相互交汇,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声音不仅仅是物理性的,更是心理的,很多时候声 音往往能够弥补画面在抽象表达上的不足。 充分运用和发挥声音的功能和作用,用声音直接感 染观众,传达画面以外的抽象的思维和情绪,可以 用来刻画人物性格,与画面共同作用反映人物的情 感和心灵。 《航空公司》广告 影视的声音可分为现场同期音、音乐、音响,根据 传达的信息内容,还可分为文字和非文字的声音。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1.表现的剪辑
《苹果笔记本广告》、《和平》广告 《乌干达干旱》 1)对比的剪辑 《一个艾滋病患者》、《毒品》广告、《龙脊》 2)隐喻的剪辑 《911事件》 3)积累的剪辑 《紫色》 4)平行交叉的剪辑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1)对比的剪辑
对比的剪辑在影视表现的剪辑中是最常用的一种形 式,通过镜头段落在内容或者形式上的强烈对比、 冲突,表达作者的某种寓意情绪。比如运用贫与富、 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内容上的对比,或是 景别大小、光线明暗、色彩冷暖、声音的强弱、角 度的俯仰等画面形式上的反差,表达作者主观的情 感和思想。 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作品《战舰波将金号》的敖 德萨阶梯片段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5.焦距
利用广角镜头线条透视的夸张变形和曲像畸变效果, 近距离拍摄人物特写,可以形成戏剧性夸张的效果, 表达赞颂或讽刺的感情色彩。《信用卡》 长焦距镜头拍摄的虚焦点画面,也常被用来表达主 观的情感。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6.构图形式
充分调动各种构图元素在镜头内的布局,运用不 同线条和形状、构图形式的均衡与不均衡给人带 来不同的心理感觉表达一定的情感。 《神鹿阿, 我们的神鹿》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对称式构图,给人带来 稳固、禁锢、传统、令人窒息的感觉,暗示了宋 莲在这样生活环境下的悲剧命运。《入殓师》 《三个白痴》 《霸王别姬》 1 2 3前景运用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4)平行交叉的剪辑
平行的剪辑既是叙事的也是表现的剪辑,是影视常 用的结构手段。 平行的剪辑是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不同时空、相同 时空,同时异地或同地异时的具有因果、呼应或对 比关系的情节线索交替出现、平行发展,常用来营 造紧张的节奏气氛,制造悬念,强化冲突和戏剧性, 揭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4.光线、影调、色彩
运用光线形成画面的影调和色彩可以形成作品的情感基调, 是调动观众情绪和渲染气氛的主要手段。 以浅亮为主的高调画面给人以明快、向上的感觉,以暗和 深影调为主的低调营造低沉的氛围。《小鞋子》 《阿甘》 以红、橙、黄、红紫色为主的暖调画面,给人以温暖、热 情、欢乐、喜庆的联想;以蓝、青、蓝绿、蓝紫为主的冷 调画面给人以寒冷、恐怖、冷静的感觉。《霸王别姬》1 2、 《荆轲刺秦王》 同样的颜色在不同影片中可表达不同的情绪。《我的父亲 母亲》、《别斯兰人质事件》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影响影片外在节奏的因素
运动—包括画面内运动和画外运动,通过把握运动速度的 快慢和运动幅度的大小来营造外在的节奏和情绪。将影片 原本的运动速度加快或减慢,通过变化的节奏可以外化人 物内心或产生一定的戏剧化的效果。 剪辑频率。在单位时间里镜头的剪辑频率越快(镜头转换 的时间越短),可以营造紧张、欢快的气氛; 镜头间的构图元素的变化大小,包括景别、色彩、影调、 方向等因素的变化大小。变化越大,节奏感越强烈,变化 较小的节奏感慢。《偷天陷阱》 声音的轻重缓急、频率快慢、刺耳或柔和以及声音的反差 大小都可以影响外在节奏。 《南京!南京!》片段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1.景别
各类景别中特写镜头对人眼产生的视觉冲击力是最强烈的, 由此作用于观众的心理冲击力也最为强烈。人物的面部特 写更将画面内情绪推向画外。 特写 “作用于观众的心灵,而不仅仅是他们的眼睛。” 特写常用于刻画人物心理;《精神病患者》《天堂电影院》 特写镜头还可以用来创造悬念。《网络》广告 远景常被用来抒情写意或者表现宏大的气势。《罗生门》 两极景别调动观众特殊的视觉感受。远景和特写对景物超 比例的展现,可以产生移情作用。 《阿甘正传》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2)隐喻的剪辑
隐喻剪辑的手法与文学中见物思情、触景生情的比 喻相似,是将两个镜头(两组镜头)并列,促使观 众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含蓄表达出作 者的寓意或某种情绪色彩,深化作品的内涵。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3)积累的剪辑
积累的剪辑是把一组在某一个因素上相关联的镜头 或形式上相似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并在不断迭加的 积累效果中表达一种情绪、情感或是主题。 《天堂电影院》 《小鞋子》《入殓师》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一、 二、 1. 2. 三、
镜头的内部形式 剪辑 表现蒙太奇 节奏 声音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一、镜头的内部形式
《镇痛药》广告 1.景别 《阳光灿烂的日子》 2.视点角度 《贫民百万富翁》 3.运动 《蓝》片段 4.光线、影调、色彩 《有话好好说》 5.焦距 《罗生门》 6.构图形式
视听之美专题
用具象表达抽象
——如何增强视听感染力
主讲:陈映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影视创作:一要将信息表达清楚,二要好看、有感染力 擅长具象表达是影视语言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对比《台风登陆》新闻片段一、片段二 影视需要借助具象来表达抽象: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将内在的情绪外化。 如何运用影视语言元素来巧妙地控制观众的感知和情绪 是创作成败的关键和难点。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二、剪辑
如果将单个镜头比作影视文章中的一个单词,一篇 完整的视听文章更多的要依赖剪辑把很多镜头组接 起来实现的。因此,剪辑或被称作“蒙太奇”就是 影视文章的语法。 1.表现的剪辑 2.节奏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1.表现的剪辑
剪辑分为叙事和表现两大类 叙事的剪辑是为了叙述事件、交代情节发展为目的, 也就是为了讲述故事而进行的镜头剪辑。 表现的剪辑不是为了写实,而是为了加强情绪的感 染力、为表达作品的主观感情和思想为目的,它是 “移情的剪辑”。它运用镜头之间形成的对比、呼 应、隐喻、暗示、象征等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感受, 造成情感的冲撞,产生出情绪的感染力量。
视听之美
用具象表达抽象
2.节奏
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说:“节奏是从情绪上感染观 众的强有力手段。导演用这种节奏可以使观众激动, 也可以使观众平息下来。” 影视作品的节奏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内在节奏是由节目内容本身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 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而外在节 奏是运用影视手段产生的视听节奏。 影视语言是通过营造外在的节奏来外化气氛和情感, 寻求内外节奏的视听共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