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合集下载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4)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4)

电动吸引器吸痰流程 (1)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2)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4)电动吸痰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6)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 (7)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9)电动吸引器吸痰流程固定消毒瓶→接通电源→检查调节负压(成人<0.02Mpa,儿童<0.013Mpa)→戴手套→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脚踏运转开关→分别吸净口腔、咽喉和气管内痰液,每吸1处更换吸痰管→吸痰完毕→分离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吸净管道内的痰液→将接头插入消毒瓶→观察病人→整理用物4中心管道吸痰法流程接压力表→连接负压瓶→固定消毒瓶→戴手套→调节负压至0.02~0.033Mpa(儿童<0.013Mpa)→连接吸痰管(分别吸净口腔、咽喉和气管内痰液,每吸1处更换吸痰管)→吸痰完毕→分离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吸净管道内的痰液→将接头插入消毒瓶→观察病人→整理用物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一)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评估病人痰液分泌情况;呼吸机参数设定情况。

对清醒患者应当充分向病人解释吸痰时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二)准备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三)操作过程1.携物品至患者床旁、查看患者,协助患者取仰体位,头偏向一侧;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

3.检查吸痰设备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4. 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打开冲洗生理盐水瓶盖。

5.将无菌治疗巾放于患者一侧;6.检查吸痰管外包装有效期及有无漏气,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7.另一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连接处,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治疗巾上,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一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护士:着装规范,六部洗手,戴口罩病人: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物品:电源,电动吸引器、无菌
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手电筒、听诊器、吸痰管树根、
镊子、手套、治疗巾、垃圾袋、
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
评估
准备
安装
检查
观察
调压
试吸
吸痰
整理
患者病情、意识、呼吸道分泌物
情况、口腔、鼻腔情况,合作程度、
心理反应:解释,问二便
将导管链接吸引器上
接通电源
物品有效期,各管连接,
吸引器性能
成人0.04—0.053Mpa(300—
400mmhg)
儿童0.033—0.04Mpa(250—
300mmhg)
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
一手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吸痰
管插入先鼻腔后口腔(根据病情需要),
动作轻稳准快,由深部左右旋转,负压
向上提拉吸痰,每次不超过15秒
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观察患者的面色,
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性状,粘膜有无
损伤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
2、吸痰顺序:先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的分泌物
3、插入深度:经鼻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
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状、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电动吸引器操作指南

电动吸引器操作指南

电动吸引器操作指南
一、目的
1. 清楚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2.留取痰标本做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选用抗生素;
二、用物准备
电动吸痰器、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生理盐水和适当型号的吸痰管2-3根;弯盘、纱布、医疗废弃物袋、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三、操作流程图
四、注意事项
五、电动吸引器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六、清洁与维护
1.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2/3容量,机器最大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0分
钟;
2.停止使用时,清洁,消毒储液瓶及更换橡胶管,干燥备用;
3.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
4.经常检查吸引导管连接方法是否正确,检查橡胶连接管,储气、储液瓶的气密性,发现老化、破损及时更换;
5.专人管理,建立使用登记,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制度。

(推荐)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推荐)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步骤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

(40-53KPA)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

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pdf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pdf

右手持导管,将管插入,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 出,吸引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
观察面色、吸吸道是否通畅
记录病情及痰量、性质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告知注意事 项),向病人致谢,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
用物清洗流消毒, 定时清洗贮痰瓶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一、 用物准备; 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

5 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 头。
6 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 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 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
即 15-25CM)。放开导管
8 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 每次吸痰不超过 15S 若未吸尽,等待 3-5MIN 可继续操作。
10 清理患者口鼻。
11 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 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 注意事项 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 100%的纯氧 2 分钟,以提高患者的 SPO(2 经皮血氧饱和度) 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 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 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 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 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 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 之用,不得混用 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 6。 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 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 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 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 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 15 秒 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口腔、鼻腔情况、合作程度、心理反应;解释、问二便准备用物准备:电源、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治疗碗(盛有无菌冲洗液)、手电筒、听诊器、无菌手套、吸痰管数根、医疗垃圾袋(垃圾桶)、必要时备压舌板。

开口器、舌钳接通电源、将导管连接吸引器上、打开开关安装、检查、调压检查性能、电压、各管连接压力:成人-(300-400mmHg)小儿-(250-300mmHg)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吸痰试吸:戴手套,试吸引力、冲洗吸痰管一手持吸痰管连接处,另一手夹持无菌管插入口腔咽部,先吸口咽部的分泌物,再吸深部分泌物动作轻稳准快、由深部左右旋转、负压向上提拉吸痰管,间歇冲洗、保持通畅。

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吸毕:脱手套及反套吸痰管、关闭开关随时擦净面部分泌物观察观测患者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物的形状,粘膜有无损伤吸痰器的贮液瓶不可过满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记录注意事项: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

2、吸痰顺序:先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的分泌物。

3、插入深度:经鼻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状、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病情及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2.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在进行吸痰。

3.吸引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负压瓶吸满时,必须立即倒掉,禁忌污物液体流入泵内,造成机器损坏,4.机器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处理。

5.吸引器的电源插座必须可靠接地,6.吸痰管粗细适当,特别是为小儿吸痰,吸痰前后,增加氧气吸入,每次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物应每天更换1-2次。

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口腔护理。

8.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2/3,机器最大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吸痰法操作流程图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根据需要备护目镜素质要求备吸引器、接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0.04—0.0533Mpa;小儿,0.04 Mpa) 备齐用物将治疗盘放于病人床旁核对、评估、解释(对清醒病人准备者),必要时提高氧浓度病人头转向操作者试吸,湿润导管,右手持导管从口腔或插管鼻腔插入至咽喉(插管时不带负压)右手持导管,将管插入,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吸痰出,吸引痰液。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观察面色、吸吸道是否通畅记录病情及痰量、性质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向病人致谢,整理床单位用物清洗流消毒,定时清洗贮痰瓶清理用物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步骤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

(40-53KPA)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5
操作流程
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关开关
5
核对病人,清醒病人给予解释取得合作,根据病情按需给予翻身拍背、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使用压舌板开口器
5
打开吸引开关—带手套—接吸引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8
将吸痰管插入鼻腔或口腔,吸尽口咽部分泌物
8
更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器官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的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8
每次吸痰不超过十五秒,如痰没吸尽,连续吸痰不超过四次
6
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疗废弃物袋
6
观察病人呼吸是否通畅,听呼吸音,评价病人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
8
为病人擦尽口鼻分泌物,取手套
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Fra bibliotek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消毒
5
洗手,记录病人情况、痰量、性状
4
质量评定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扣分
实得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3
用物: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完内盛生理盐水及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弯盘,医疗废弃物袋,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及简易呼吸器,电极板
5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呼吸道通畅及缺氧情况
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4
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黏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6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4
理论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为减少气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吸痰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无菌操作,包括:拿吸痰管时应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的吸痰管.应用无菌的冲洗盐水等。

绝对禁止用抽吸口鼻腔的吸痰管再抽吸气道。

(2)吸痰前必须预充氧,使体内获得氧贮备。

通过手动呼吸,吸入高浓度氧。

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可通过吸人纯氧3—5分钟达到预充氧的目的。

充分的预充氧,可避免发生低氧血症。

(3)吸痰管插到气管插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引起肺萎陷。

(4)插入吸痰管过程中,如感到有阻力,则应将管子略退1-2cm,以免引起支气管过度嵌顿和损伤。

(5)在吸痰管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打开负压吸痰,抽吸时应旋转吸痰管,并间断使用负压,可减少粘膜损伤,而且抽吸更为有效。

(6)吸痰管在气道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而从吸痰过程开始到恢复通气和氧合的时间不应超过20秒。

(7)抽吸期间应密切注意心电监测,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呼吸窘迫,应立即停止抽吸,并吸入纯氧。

(8)通气和氧合恢复后至少进行5次深呼吸,生命体征恢复到基础水平后.才可再次抽吸。

(9)经反复抽吸,应较彻底的清除分泌物。

(10)气道抽吸后.可使用同一吸痰管抽吸口、鼻、咽腔,但抽吸过口鼻咽腔后,绝不可再抽吸气管。

(11)气道分泌物的抽吸不应作为常规操作,当病人有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时,才有指征抽吸。

过多的抽吸反而刺激粘膜,使分泌物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